《化石吟》(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单元说明】 这个单元安排的五篇课文,内容丰富多彩,都与科学密切相关,主要反映的是对自然世界进行科学探索的内容。阅读这些文章,可以丰富科学知识,激发求知欲望,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知未知世界的兴趣。新教材淡化问题要求,强调综合,以培养阅读和研究能力为主,教学时要练习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大意;在探究活动过程中获得一些搜集资料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讨论课或探究课的方式进行教学,加强课外语文实践,开展科学活动。 【教学设计】 第16课 化石吟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在朗读中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节律美; 2、 理清结构,展开合理联想和想象,品味诗句中的含义; 3、 培养学生对生物进化方面的兴趣,增强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木鱼石的传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它诉说善良……讲述美好……”同学们听了歌曲,也会想象到,精美的石头怎么会唱歌呢?它怎样讲述着善良和美好呢?有诗歌写道:“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石头真的能向我们讲述神奇的故事吗?让我们共同研读一首科学抒情诗《化石吟》。(出示课题及学习目标) 二、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感知内容 (一) 师:《化石吟》是一首生动优美的科学抒情诗,它向我们展示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并赞美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本诗前后呼应,节奏鲜明,音乐性强,易于诵读,在诵读中能体会诗人的感情。请听老师范读。 学生思考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本诗可分为几层,试概括大意。 (二)学生听后可以再自由诵读,在读中思考,然后讨论,讨论时要给予充分的时间。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 1、 本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 2、 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科学神奇与人类伟大的赞美之情。 3、 诗歌分为三层:1—2节通过发问,引发联想;3—6节具体抒写,无限遐思;7节回应发问,照应开头。 (三)学生讨论明确后,教师可以再次指导朗读,为进一步理解诗歌做铺垫。 三、研读赏析 1、 教师导学:对文章的大体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基本了解,还应学会细致研究好的章节、词语,以便把握文章的主旨。 2、 自主探究:研读3—6节,思考下列问题。 (1)“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2)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 (3)“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是写人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4)当你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时,你有何感想?(此时可以出示一组图片,也可以利用课本的图片。) (5)从诗中找出你喜欢的一句,品味赏析一下,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以上内容在朗读后由四人小组讨论(每题每组都要讨论)。发言时可以展开小组竞赛,比比哪个小组思考的最深刻,最有启迪意义。 学生发言可以畅所欲言,教师可提示:文中的思绪引向远古,既引起了下文,又表现了作者的思路。之所以是“一本珍贵的密码”,是因为在化石中,作为生命基本物质的有机化合物还保留着,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刻下道道皱纹”写的是化石,这是一种比喻,人脸皱纹是生命历程的写真,而把化石比作人脸皱纹,不正是地球古生物的档案吗?其余的内容,只要想像合理,赏析到位即可。 3、 合作探究 通过导学、探究的学习过程,学生可以继续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可以调动学生的想像力和从小积累的一些生物知识,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像,注意将语文知识和自然知识结合。如: (1)化石重现了一个怎样的世界?“沉睡千年的石头说了话”能说些什么呢?除课文之外,还能想像些什么? (2)作者把化石当作会说话的人,用的是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诗中说化石“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惊讶”,你是怎么理解的? 4、 质疑交流 研读文章有哪些思考和体验,或有哪些疑问?教师与学生可以相互质疑,形成参与式讨论。 5、 拓展延伸 ◆ 教师出示录像或图片,介绍某种古生物。 ◆ 学生也可展示自己搜集的材料,做口头介绍。 ◆ 延伸作业:参观或查阅资料后,写一点感想,题目可定为《远古的遐思-------读(观)××有感》。 教学设想: 结合这首诗的学习,课前要积累一些资料,找一些介绍古生物的画册看看,有条件可播放生物进化的录像,或带领学生参观自然博物馆。通过这首诗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古生物进化的兴趣。 第17课 看云识天气 教学目标: 1、 阅读了解课文中关于云和天气的科学知识; 2、 揣摩比喻句的好处,学会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来描绘景物; 3、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了解天气情况靠什么?古代没有气象预报或现在没有设备时,人们是怎么知道天气变化的?(看云识天气)。有人说“云是天气的招牌”,那么如何根据天上的云彩来判断天气情况呢? 二、阅读第一段,教师展示关于云的形态的图片,结合课文彩图,让学生初步认识云的种类。 三、自读课文,列出结构提纲,并用课文中的原话说说看云识天气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1、学生列好后,教师用投影展示一两位学生的提纲,师生共评,明确本文构思的特点。 2、结构提纲示例如下: 看云识天气 一、 云的形态与天气的关系 1、 先概述:天上挂什么云,就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2、总写薄云和厚云与天气的关系 2—5、具体介绍 3、薄云与天气的关系 4—5、厚云与天气的关系 二、 云的光彩与天气的关系 三、 总结看云识天气的作用和限度 3、看云识天气的基本经验是:“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问:去掉句中的“往往”和“常常”可否?(让学生体会本文语言的准确性)。 四、小组合作,精读3—6段,用表格列出云及其光彩的种类、特征和它们分别预示的天气情况。 教师指导:将云分为两大类,按云的形态可分为晴天云和雨雪天的云;再按云的光彩分四种。只要顺序合理即可,设计的简洁些、详细些都可以,给学生一定的空间。 1、 列好后教师投影学生设计的表格,其他学生补充或纠正。 2、 学生分组扮演文中的云,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形态、特征以及预示的天气情况。 (云的种类繁多,通过设计表格,表演解说,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云的种类,从而更加清楚地理解课文。) 3、对照课文中描述的云的特征,说说课文插图中的云各属于哪一类。 4、教师小结: 通过表格的填写可以看出,作者抓住了说明事物的特征——云和天气的关系,同时有一定的合理说明顺序——总分。为了将事物事理说明得更加清楚,作者运用了不少说明方法。例如:分类别、打比方等等。 五、体会比喻的妙处 作者为什么能把深奥的科学知识解说得生动活泼,主要是因为他在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 1、 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把它们改成平时说明的句子,比较体会用比喻的妙处。 2、 用另外的比喻描绘文中的云的形态。 3、 完成课后练习三:仿照课文中的句子造句 (1) 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像…… (2) 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像…… 六、学生将课外收集的有关天气的谚语、俗语、成语等进行交流,增加生活常识。 七、布置作业 根据课文中所学的知识,课余时间试着看云识天气,并将观察的情况用文字记录下来。 教学设想: 1、 复习巩固比喻这种修辞,积累课文中的比喻句; 2、 尽量运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云的图片,加强感性认识; 3、 强调练习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教学时不必强调文体; 4、 结合有关资料教给学生一些关于天气的谚语,并运用于生活中。 第18课 绿色蝈蝈 教学目标: 1、 速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 2、 能体味文中的美词佳句,并说出其作用。 3、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步骤: (课前准备:教师可阅读有关法布尔的传略及法布尔写的《昆虫记》,并制作相应的课件,制作有关昆虫特别是蝈蝈的动画形象,给学生以直观的形象理解。学生注意本课的语言积累,并注意观察,准备向同学介绍自己最熟悉的一种小动物。)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也许你还记得童年时看蚂蚁搬家时的情景吧?也许还记得在夏夜里在草间提着灯笼捉萤火虫吧?还有唱歌的知了、飞舞的蝴蝶,这些大自然的小昆虫。也许你已经从各类文章中体会到蜜蜂、小鸟等各类小动物生活情趣,这些美好的昆虫、动物也许都是伴随你成长的好朋友。今天,大家再去拜访一位昆虫朋友——绿色蝈蝈。(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 绿色蝈蝈外表有哪些特征? 2、 作者主要写了绿色蝈蝈的哪些习性? (以上要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三、学生自读,小组讨论发言,教师也可参与讨论,并及时点拨指导。 教师指导明确蝈蝈外表特征—:“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习性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 四、重点研读,质疑问答,合作交流 学生可再读课文,并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或疑问。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学习探究一下自己最喜欢的美词佳句,或有哪些好的拟人手法的运用等。 学生依据问题组,自由质疑: 1、 你最喜欢文章中的哪个段落?为什么? 2、 你最喜欢哪个词语或句子?为什么? 3、 作者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找出这些称呼,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称呼,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4、 在学生的讨论研读中相互补充,共享品味赏析的乐趣。 5、 教师总结指导:作者在文中运用了拟人的写法,给人以亲切自然、形象生动的感受,充满了对蝈蝈的喜爱之情。作者不断变换称呼,使行文更生动,描写更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五、拓展延伸,应用反馈 请同学们运用本文的写作特点(或语言生动,或运用拟人等)说说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六、课后练习 1、 读读法布尔的《昆虫记》节选本; 2、 以自己熟悉喜爱的小动物写一篇400字左右的小短文。 教学设想: 1、找法布尔的《昆虫记》进行课外阅读,并做读书笔记; 2、注意学习、积累语言; 3、 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自己最熟悉的一种动物。 第19课 月亮上的足迹 教学目标: 1、 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 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3、 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这是一个神话传说,嫦娥吃了仙丹,轻轻松松地飞到了月亮里面。而对我们人类来说,登上月球却并非易事。但可喜的是,1969年7月21日,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把幻想变成了现实。那惊心动魄的一幕,那成功的喜悦,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依然可以领略。让我们共同欣赏美文《月亮上的足迹》。 二、速读课文,感悟文章大意 要求学生速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并提出思考题,把握文章大意。 1、 自主学习 (1) 快速默读课文(不指读,不动唇,不回读),并找出登月过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2) 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 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4) 试将登月全过程画一张图,并简要说明。 2、 合作探究 (1)以上问题可以由小组讨论完成,讨论中教师可巡视指导,并参与讨论。 (2)然后由学生各组代表发言,并由其他组的学生补充,发言后教师可以总结评点:本文真实地记录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的全过程。登月全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登月准备——飞船升空——登月成功——登月归来。 三、研读赏析,激发兴趣,品味语言特色 教师指导学生相互质疑并共同探究,深人体会: (1)宇航员从登月到返航经历了多长时间?登月全过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2)宇航员登月后做了哪几件事? (3)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课文哪一段有所揭示? (4)写作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对以上问题,小组研讨并在教师指导下达成共识: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来回历经76万公里,历时95个小时。宇航员登月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树立纪念碑,安装摄像机,安装太阳风测定装置、月震仪,插上美国国旗,与尼克松总统通话等。课文最后一段揭示了其伟大意义。 (5)学生齐读最后一段,教师总结 “阿波罗”登月计划成功,使人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人类开始走向地球以外的星球。现代科学技术已达到向外层空间发展的水平。这既是人类巨大的飞跃,也是人类迈出的第一步。对这样一次事件的完整叙述,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可以发言并举例。教师可以帮助归纳:语言方面——恰当的描述,用数字说明,叙述中有议论。此三点可各举一例,并分析作用,教会学生在写作中应用。 四、拓展延伸,联想和想象。 可以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看第99页的插图,引导想象: 1、 想象一下,月球上有些什么?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2、 科学家为什么要搜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呢? 3、 想象一下在登月的高空中,宇航员会有什么感觉?(课后可查找有关资料) 4、 文中写道,“返航时,宇航员将登月舱甩在了太空”,这样做合适吗? 教师可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只要想象合理,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和幻想。教师也可以做调整性解答:月球上有泥土、石头和高山,没有空气和水,一片荒凉死寂;科学家采集土壤、岩石是为了科学研究、开发并利用月球;宇航员的高空感觉,是失重、头晕、呕吐、昏厥等;太空垃圾也是人类的一大隐患。 五、总结,延伸练习 登月成功是人类的一大壮举,是人类聪明智慧的结晶。这次登月已有三十多年,而我国航天技术到目前仍无法登上月球。但随着我国神州三号飞船的发射成功,五星红旗高插在月球上的日子已为期不远了。愿大家努力学习,长大能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我们也期待着我国的登月计划早日成功。 1、 假如你驾驶着宇宙飞船登月,你有什么感受?你会做些什么?展开想象,写一篇小短文。题目为《我驾飞船登月》。 2、 自学“读一读,写一写”练习中的词语,并在写作中尽可能地使用。 教学设想: 1、 有条件最好用多媒体制作一些登月活动的教学课件,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直观; 2、 通过本课学习要培养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3、 教给学生一些快速阅读的方法,概括课文内容; 4、 开展一个口述活动,请一位或几位学生对登月全过程作跟踪报道,报道的内容可以本文为主,也可参照其他有关资料。 第20课 山市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课文,学习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2、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 3、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原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海市蜃楼的现象,创设情景,引起学生的兴趣:许多人都听说过海市蜃楼,却无缘目睹这种神奇的现象。有道是“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飘渺间”,清代文学家蒲松龄为我们写下的《山市》,描绘了山中蜃景,与我们所说的海市蜃楼略有不同。山市是一种科学现象,它到底有怎样的奇观呢?让我们走进这山市,去感受这山市的奇妙吧! 二、整体感知 1、教师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学习文言文,“研讨与练习”所列字词:孤塔耸起插青冥 碧瓦飞甍 历历在目 风定天清 一切乌有 直接霄汉 黯然缥缈 2、检查预习,大屏幕出示字词,学生识记,并自学课下注释。 三、教师知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和步骤 教师导读:阅读文言文须掌握合理的方法步骤。方法适当,可以提高阅读效率。(大屏幕出示方法) 1、 通览全文,了解全貌:识记生字词、断清句层次、朗读按标点、难句找出来。 2、 逐词逐句,通懂其义:分析理解词语、省略补出翻译、精读分析理解、画批圈点小结。对以上方法加以解释指导,引导学生懂得好文不厌百回读,在诵读中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文多诵读的道理。引导学生“初读通语句,再读明大意,三读有感悟,四读品内涵,五读得启迪”,在诵读中展开联想和想象。 四、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学生在自由诵读和教师的学法指导下,自由地进行初读、再读、三读后开展竞读。每小组推荐同学进行朗读比赛,各组对每组参读的同学进行评价。教师参与学习过程。 2、 学生看注释讲内容,直译即可。各小组互相帮助,理解句子的含义。 3、 学生讲述内容后,各组之间相互质疑,相互解答。教师适时点拨,并加以补充。 五、理解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探究想象,学生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1、 山市出现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从开始到最后是怎样一步步变化的? 2、 为什么那时候有人把“山市”称为“鬼市”?结尾的作用是什么? 3、 怎样欣赏感受这神奇的山市,能否用科学解释其中的道理? 4、 想象一下,山市是怎样一幅神奇的画面。 学生相互研究讨论后,教师可帮助明确:纵观山市的出现分三个阶段:初现孤塔宫殿,再展城郭恢宏,又看危楼出现。结尾照应开头,这里说的“山市”跟“海市”一样,是一种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象,它美丽而又奇特,多少年也难得出现,少数人偶遇,多数人难得一见。那时的人们缺乏科学知识,称它为“鬼市”。此是作者根据目击者的叙述所写,令人回味无穷。山市到底会是一幅什么美景呢?可以让绘画好的同学画出,在班里展示欣赏。 六、拓展练习 1、 请用自己的话向别人描绘一下美丽神奇的山市。 2、 继续收集有关山市或海市蜃楼的故事。 3、 读读蒲松龄的其他文章,了解其创作风格。 教学设想: 1、 教师课前可搜集有关资料做成多媒体课件,导人中或结束时能讲清“山市”形成的原理。 2、 学生借助工具书认识生字词,反复阅读。爱好美术的同学可用绘画展示“山市”的美景。 3、 文章语言精炼生动,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去揣摩、理解。通过研读对这一现象进行适当探究。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流 探索月球奥秘 一、活动目标 1、 初步了解月球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培养科学兴趣和探索奥秘的能力; 2、 学习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获取资料的方法; 3、 能用科学的语言条理清楚地介绍科学现象; 4、 能展开联想与想象,进行写作练习。 二、活动准备 1、 学生自行收集关于月的亮诗、词、文,传说、寓言、歌曲、图片等(此项内容要在本单元开始学习时就布置学生课后准备)。 2、 每人将所收集资料装在资料袋里,带到班里交流、欣赏,互通有无,对所收集资料进行再次丰富和整理。 3、 把资料袋交给老师,打分后再进行一次专题活动课。 4、 教师准备与月球有关的科学文字、图片和录像资料。 三、活动过程 男女擂台,男女生各一名主持 利用课余时间学生先装饰黑板,在黑板正中写上“明月千里寄相思——探索月球奥秘”几个字,黑板的右上方画一个散着清辉的满月,黑色的天幕上有几颗星星散布在各处,有几艘飞船正向月球飞去,同时VCD放出《水调歌头,中秋》这首歌,上课了,主持人宣布主题,活动开始。 第一课时 科学探索 第一轮 男女同学各选一名代表陈述对月球某个方面知识的了解,各自说五个问题,一个问题一分,说不出和说错的就不给分。男女各10分。 1、你知道人类是什么时候登上月球的?(1969年7月21日11时56分20秒) 2、哪个国家的哪个宇航员第一次登上月球?(美国、阿姆斯特朗) 3、关于月球的来源有哪些说法?(月球被俘获说、地月同源说、地球分裂说、月球—宇宙飞船说) 4、你知道月球上有哪些可以利用的资源?(土壤、岩石、硬金属、放射性物质、磁场等) 5、人造月亮是怎么回事?(用巨大的反光镜反射太阳光到地球背光面) 6、月球和地球相距多远?(38万多公里) 7、月海是海吗?(不是,是平原) 8、最大的月海叫什么?(风暴洋) 9、月球与地球的年龄哪个大?(月球大) 10、月球的半径是多少?(1738公里) 第二轮 分别请五人上台接龙,也是谈关于月球的科学知识,这五人的问题可以独立成题,只要是关于月球的知识就行。每人限说一分钟,超出时间和说错就不给分,在规定的时间内答一个问题给一分。男女各10分。 1、 为什么会发生日食现象?(要求学生根据地理课知识回答) 2、 月球上大大小小的坑是怎么回事?(陨石坑) 3、 人到了月球上为什么那么轻?(因为月球引力小) 4、 月球为什么会有圆缺变化?(是由于日、地、月三者的运行造成的自然现象) 5、 在月球上能看到地球上的什么建筑?(万里长城) 6、 月球是行星吗?(不是,它是地球的卫星) 7、 你能说出哪些天文仪器?(天文望远镜、射电望远镜) 8、 天文台为什么建在山上?(地势高、视线好、便于观察) 9、 天文台为什么是圆的?(观察面广,便于确定位置) 10、我国战国时代著名的《甘石星经》的作者是谁?(甘德和石申) 第三轮 相互提问。男女可分别提五个我国古代的天文问题考对方,每题2分,答不出就不给分,男女各10分。 1、 岁差现象是由谁发现的?(虞喜) 2、 祖冲之编定的历法叫什么名字?(《大名历》) 3、 唐朝是谁主持测定了午线长度?(僧一行) 4、 我国古代最精确的历法是由谁编定的?这个历法叫什么?(郭守敬、《授时历》) 5、 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是什么?(水运仪象台) 6、 水运仪象台是在哪部书中记载的?(《新仪象法要》) 7、 《新仪象法要》的作者是谁?(苏颂) 8、 祖冲之在自己编定的历法中把一年定为多少天?(365天) 9、 《甘石星经》发现了哪些行星的运行规律?(金、木、水、火、土) 10、《甘石星经》记录了多少颗恒星的方位?(120) 所有答案正确与否由主持人评判,如果出错由主持人更正,男方出错由男主持人更正,女方出错由女主持人更正,问题不重复,已解答过的问题不重提,每轮提问或答问的学生不重复,尽可能让每位学生都有表现机会,评出“月球专家”。 第二课时 艺术荟萃 第一轮 一分钟内谁能说出月亮的几个别号?(玉兔、夜光、素娥、冰轮、玉轮、玉蟾、桂魄、蟾蜍、顾兔、婵娟、玉弓、玉桂、玉盘) 第二轮 在5分钟内看谁说出的带月的词语多,说多少算多少,每个一分,男生先说。 (月黑风高、月色朦胧、月光皎洁、年年月月、风花雪月、一弯新月、皓月当空、月如银盘、明月如镜、月明星稀、望月思乡、月下独酌、月下老人、新月如钩、月中带影、嫦娥奔月、日月如梭、月薪、月晕等) 第三轮 在5分钟内看谁背出的关于月的诗句多。背出一句给一分,组内谁都可以背,但不能两人一起背。女生先背。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第四轮 讲关于月亮的故事。男女各讲一个,看谁讲得清楚。每个故事3分,共6分。 第五轮 唱歌比赛,看谁唱得好,如唱出五月的歌就扣分,唱对了就给分,一首歌给2分。如果分数相同,由主持人临时出题考对方,以分出胜负。评出“月球艺术家”,最后与VCD同唱《明月千里寄相思》。 四、活动小结 这两节课,每一轮完成的内容男女同学都不重复。第一节课可以检测同学对科学的兴趣,第二节课与语言文字关系最为密切,既可丰富语文知识,也可培养语言兴趣。男女擂台的形式易激发同学们的好胜心,使这项活动一直处于激烈的竞争之中,无论主持人还是其他同学都得到了锻炼。 蒋冰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