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命年的回想》感悟生活式导学案(苏教版七年级必修教学案例)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案例 手机版


 《本命年的回想》感悟生活式导学案

庐江县长岗中学 张为民

教学目标:

1、对应生活学习理解生字生词和生动传神的语句。

2、阅读课文,感悟生活,认识作者小时候过年的生活情景,认识北京过年的习俗,学习作者观察生活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过年的生活情景,学会观察生活认识生活。

3、探究课文反映生活的方法,迁移运用按时间顺序逐一交代过年习俗的方法表现过年的生活情景,培养学生表现生活的能力。

4、感悟生活,品味语言,学习课文生动传神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2

教学难点:教学目标3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本课目标。(1分钟)

1、媒体播放《新年好》,师生同唱导入新课。唤醒学生对过年生活的情感体验,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自然引入本文教学。 

2、揭示本堂课的学习目标。(1分钟)

1)、对应生活理解生字生词反映的生活情景,理解生字生词。

2)、阅读课文,感悟生活,认识作者小时候过年的生活情景,认识北京过年的习俗,学习作者观察生活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过年的生活情景,学会观察生活认识生活。

二、学生自读课文、自主感悟生活,老师巡视、督促,鼓励学生多问,培养学生勤学多问的习惯。(10分钟)

学生自读课文、自读注释、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感悟生活、质疑提问,探究 “课文反映什么生活”和“京郊运河一带过年是怎么红火起来的”等自读问题,准备对话交流。但关于作者和写作背景就不交流了,提供材料让学生自读一下就行。

三、和谐交流,共同提高。(30分钟)

1、检查朗读,学习朗读。先品听朗读录音,后指名学生朗读,并点评。

2、交流学习生字生词,对应生活理解生字生词。

1)让几个学生读生字,并纠正错误读音,想象生字反映的生活情景。

脚丫子yā 栗子lì 捅进tǒng 阖家hé

烙饼lào 大吃大嚼jué 糖粘儿nián 秫秸shújiē

腌渍zì 吆喝yāo 簸箕bòjí 骚扰sāo

2)、多媒体显示生词和解释,让学生对照解释用自己的语言配合动作表情说说生词反映的生活情景,检查学生理解词语情况。

缤纷:繁多而纷乱。

  红火:形容旺盛、热闹。

  念念有词:不停地自言自语。

  赏心悦目:看到美好的情景而心情愉快。

  阖家:全家,合家。

 3、共同感悟生活,解决“课文反映什么生活”的问题,让学生说说课文反映的生活,说说自己的认识和感悟,同时老师追问。学生发言和老师追问略。师生对话,思想交锋后,根据预设要点统一认识。预设要点如下: 

课文反映作者小时候过年红红火火的情景,反映京郊运河一带过年的民俗风情,分别反映家家炒年货的情景、吃腊八粥的情景、买糖果的情景、女的挑绒花的情景、到处宰牲禽家家备食物的情景、过小年送灶神的情景、家家换门神的情景、除夕守岁拜新年等十个富有地方特色的情景,反映作者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景。为了促进学生思考,追问:过年为什么这么红火?共同探究,思想交锋略。 

4、共同探究自读问题:京郊运河一带过年是怎么红火起来的?共同探究,思想交锋后,统一认识。预设要点如下:

京郊运河一带过年是从腊月初一开始,一步一步红火起来的。家家炒年货,炒得多,吃得多。“一家人团团围坐,大吃大嚼”,不是过年哪有如此的情景?吃过腊八粥,年味更浓;卖糖果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卖绒花的小贩走街串巷;村南村北到处杀猪宰羊;家家蒸馒头和年糕;过小年送灶王爷;换门神挂灯笼;除夕团聚包饺子,守岁放鞭炮贴春联,磕辞岁头赏压岁钱;串门拜年,“村南村北各家各户拜个遍”。红红火火的春节景象就这样一步步火热起来的。追问:我们家乡的过年景象作者家乡有什么不同?共同探究,思想交锋略。

五、结语,布置作业。(1分钟)

1、抄写生字生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本节课学习目标。(2分钟)

1、探究课文反映生活的方法,学习运用按时间顺序逐一交代过年习俗的方法表现过年的生活情景,培养学生表现生活的能力。

2、感悟生活,品味语言,学习课文生动传神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二、学生自学、自主感悟生活,解决“课文怎样反映生活”的问题,老师巡视、督促,鼓励学生质疑提问,培养学生勤学多问的习惯。并品味语言,点对点迁移运用作者表现绿的方法反映生活,培养自己表现生活的能力。(12分钟)

学生自读、感悟、提问,老师指导答疑,师生准备交流。

三、和谐交流,共同提高。(30分钟)

1、共同探究课文反映生活的方法,发动学生说说课文反映生活的方法进行交流。学生发言,老师追问,思想交锋后,为统一认识,预设要点如下:

1)、课文按时间顺序逐一叙说反映过年的生活情景。这特别表现在第四段中,作者按时间顺序,从腊月初一到除夕之夜,就炒年货、吃腊八粥等十件事情,如数家珍般地逐一叙说,或明确交代时间,或以一定的语句承上启下,如“化食汤清静了胃口,烂嘴角的食火消退,又该吃腊八粥了”,由此及彼十分明白。

2)、课文中运用丰富的群众语言与描述的过年习俗和谐一致,反映了春节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风味。例如:二十四节气歌;“红火”“发烧”“年根”;“腊月初一蹦一蹦,孩子大人不得病”;“开刀问斩”;“忙得脚丫子朝天”;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亲支近脉”;“天麻麻亮”等。

2、品味语言,学习课文准确生动的语句。品味语言的方法是对应生活,感悟生活,把语言反映的生活情景用另一种方式表达出来。这种方法和理解字词、课文的方法是一脉相承的。

3、点对点迁移运用,培养学生表现生活的能力。

这篇课文反映红红火火的过年生活情景,是按照时间顺序逐一叙说的。这种方法适合介绍说明过年生活情景,因为过年时间长,活动多,非如此不能说明清楚。由于过年的生活情景,同学们比较熟悉,比较喜欢;由于作者反映的是腊月初一到正月初一的情景,没有反映初二到十五的情景,因此本次作文,我们就反映正月初二到十五的情景,把本地过年的习俗和风土人情表现出来。题目可以是《过年》或《本命年的回想》,请同学们认真回想过年的情景,或者调查了解过年的相关风土人情,按时间顺序逐一反映过年的真实情景,注意使用群众语言,突出过年的喜庆气氛。

五、结语,布置作业。(1分钟)

1、完成点对点迁移运用的作文。

2、课外阅读刘绍棠另外作品一篇,做好笔记,准备交流心得。

附(让学生看看,不必讲解):

1、作者简介。

刘绍棠:作家。40多年的文学生涯,致力于"中国气派,民族风格,乡土题材,地方特色。著有《刘绍棠文集•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所著《京门脸子》获北京优秀长篇小说奖,《柳敬亭说书》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峨眉》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黄花闺女池塘》获90年代优秀小说奖。1991年7月1日被国务院表彰为"为发展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始终享受国家特殊津贴。 

2、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每年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1] 

 

张为民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