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教案设计者:张含光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所阐发的人生哲理,学习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精神。

    2.学习本文叙议结合,借记游说理的写法。

3.积累文言常用词语,了解文中词类活用等现象。

4.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掌握重点文言现象,准确翻译重点句子。

教学难点:全文因事说理,由思而行,由感而发,夹叙、夹议,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环环相扣,浑然一体的写法。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介绍相关文学常识;引导学生初理课文思路,以文理来带动学生对重点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分析理解。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关于作者。

根据对苏轼的了解,以“东坡印象”为话题,请学生简单谈一谈(不可畅谈)。

提示:可从某首诗词或诗风谈起,亦可对其人生抒发感慨,对其品质做一阐述。

补充:北宋文学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创豪放词风与辛弃疾和称为“苏辛”;文,“唐宋八大家”之一,“三苏”之一。书画亦是大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2、关于背景。

学生看课文注释。

3、抽取学生读课文,除注意以下读音外,注意断句的情况。

彭蠡(lǐ)    郦(lì)元      钟磬(qìng)   李渤(bó) 扣而聆(líng)之  函(hán)胡     桴(fú)止响腾  铿(kēng)然    

硿硿(kōng)焉  无射(yì)  栖鹘(hú)    磔磔(zhé)     鹳(guàn)鹤    噌(chēng)    吰(hóng)  石穴罅(xià) 

涵(hán)淡     窾(kuǎn)坎(kǎn)鞳(tà)   臆(yì)断

二、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

三、学生自主阅读。

要求:初步概括此文与一般游记的不同点。

明确:写作目的——借游释疑,探索石钟山的得名原因;贯穿线索——以“疑”为线索,而不是游踪;写作方法——以议论为主,理为主,游为宾。

四、学生再读,简要说明文章内容,理出各段大意。

明确:《石钟山记》通过对石钟山的实地考察,探求出山名的由来,反驳了李勃的观点,证实和补充了郦道元的观点,得出:凡事要重视“耳闻目见”,而不可“臆断其有无”这一富于哲理的结论。 

    文章重点在辨明石钟山为什么“独以钟名”。全文以考辨为线索,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提出有关石钟山的命名的由来的两种说法,认为这两种说法各有使人怀疑之处。

第三部分,亲自夜访石钟山,探求山名的由来。苏轼用自己的见闻,证实并补充了郦元的说法,进一步推翻了李渤的说法。

第三部分,分析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名由来的原因,说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游皆有得——“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轻易“臆断其有无”。 

五、学生细读。

要求:句句口译,字字落实,划出难解的词句,整理出有特殊用法的词句。(不得看参考书,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做)

六、布置作业

1、完成“细读”的任务。

2、完成练习册“基础巩固”部分及“阅读在线”之“课内阅读”。

3、背熟第一段,初背第二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逐段学习,掌握其文言基础知识。

2、逐段分层理意,试背全文。

3、总体分析全文。

教学过程:

(课前检测诵读情况)

一、学习第一部分

1、抽查第1段重点词句的文言知识

⑴理解积累重要实词、虚词:焉、以为、临、是、相、虽、始、访、探寻、响、而

⑵通假字:扣、函

⑶活用:鼓、鸣、名、下

⑷特殊用法:钟磬、而况……乎

⑸特殊句式

石之铿然有声者   得双石于潭上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以钟磬置水中

2、细分第一段层次。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逐层小结:

第一层(首句)引《水经》交代石钟山的处所。

问:首句交待了什么?从全文的结构上讲,起到了什么作用?

析:此句开门见山,紧扣题目,引《水经》点出石钟山,引起下文,为下面置疑作准备。然后接下来叙述郦道元和李勃对石钟山命名的两种说法及其根据,以及作者的怀疑。

问:郦李二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的看法是什么?是怎样提出的?

第二层,记述郦道元对石钟山得名的说法,以及人们对此说的怀疑和辨驳。

析:郦元认为石钟山是以声得名,是水石相击的声音像“洪钟”之声。文中以“钟磬”同岩石作比较,以“大风浪”同“微风鼓浪”作比较,表明这种观点不能完全服人。 

    从后文知道,作者是同意此说的,但在此处未表态。因郦元之说不具体,未指出是水与石穴相击成声,故使人生疑。 

    这既表现了作者在未“耳闻目见”之前,慎于表态的求实精神,又为末段“叹郦元之简”作了伏笔。

第三层,写李勃对石钟山得名的说法和作者对这种说法的怀疑和辨驳 

    问:苏轼对李渤和他的说法,认识与对郦道元的相比有什么不同? 

     ⑴“访其遗踪”“扣而聆之”,表明李渤也作过实地考察,并进行了实验; 

     ⑵与郦元同,李也认为石钟山名是以声言之。 

     二人的区别在于:郦元认为是“水石相搏”之声,而李勃认为是以桴扣石的声音。

作者对李渤这种说法明确地表示了怀疑态度。文中以“自以为得之”,嘲笑李的浅薄和自以为是。

作者用反驳论证的方法,说明石钟山之“石铿然有声”和石钟山“独以钟名”之间并无内在联系,也就是李渤的论点和论据之间没有内在联系,指明了这种逻辑错误,从而驳倒了李渤的说法。

“何哉?”,这里所用的反诘句式,也加强了反驳的力量。 

对两种说法,作者都表示不同程度的怀疑(“常疑之”和“尤疑之”),并提出辨驳,所以作者要亲自考察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问:作者对郦元的说法,用了“人常疑之”,对李渤的说法则用了“余尤疑之”,从这里可以看出什么问题来? 

     明确:“人常疑之”。我未必疑之,或半信半疑,不是完全否定,但仅据文字表面意思,又难以肯定;“余尤疑之”,疑的程度胜过他人,有否定之意,而又拿不出证据——可见对郦、李下说的态度是不相同的。这是为下文写“察”作铺垫的。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抽查第2段重点词句的文言知识。

⑴、理解积累重要实词、虚词:适、因、搏、焉、港口、空中、相、然、而、中流

⑵、通假字:莫、固、当、识

⑶、活用:舟、涵淡、侧、磔磔、浅深

⑷、特殊句式:而大声发于水上。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宾语前置句:古之人不余欺也。

磔磔云霄间

大石当中流

2、细分第二段层次。

第二段可分四层:

第一层(“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问:这一层交待了什么?

明确:写亲访石钟山的时间、同伴和体会。时间——元丰七年六月丁丑日(即1084年6月初九),地点——石钟山,人物——苏轼和长子苏迈,起因——送长子迈造临汝,因得观。

第二层(“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写访问寺僧。 

问:这一层表现了什么?

明确:一者,它说明李渤之说影响很大,连寺僧也深信不疑;二者,增加文章情趣;三者,从写法上来看,是对前段“扣而聆之”的照应。 

     “余固笑而不信也”,表明作者对李渤这种说法蔑视,是承接上文“余尤疑之”写来的。 

     这一层表现了作者谦虚好问,但并不轻信,具有一定的求实精神。 

  第三层(“至莫夜月明……如乐作焉”)写夜访石钟山的见闻。

问:这一层主要写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

明确:这段绘声绘形的环境描写,表面上似与山名由来无关,实际其中所着力渲染的阴森可怕、寒气袭人的景象,正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说明探求胜景就要经历艰险的道理,难怪在《褒禅山记》中王安石说:“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此段环境描写,同时也为后文“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埋下伏笔。再者,这样写,也使文章波澜起伏,能写尽景物之妙。

第四层(“因笑谓迈曰……古之人不余欺也!’”) 

     前二三层写事件经过,第四层则写事件的结果(结论)——写作者向苏迈谈实地探究山名由来所得到的结论。

问:这一层主要表现的是什么:

明确:这里所写的的“笑”和以“无射钟”“歌钟”来形容两处“水石相搏”的声音,都表现了作者探得山名由来之后的兴奋和愉快之情。

三、学习第三部分

1、抽查第3段重点词句的文言知识。

 ⑴、理解积累重要实词、虚词:臆断、殆、而、莫、虽、乃、斧斤、其实、陋、水师、所以

⑵、通假字:考

⑶、活用:目、耳、言、夜

⑷、特殊句式:此世所以不传也。

⑸、重点翻译记忆“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2、细分第三段层次。

第三段可分三小层:

第一层(首句)“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问:此句表达了什么?使用反问句的好处是什么?

 这是他来访石钟山后得到的重要结论,也是全文的主旨。他反对主观臆测断,强调“目见耳闻”的求实精神,这是十分可贵的。 

    此处用反问句,不需回答,它强调了肯定的意思。它不仅总结了前面两个部分,也紧扣文末抒发的“叹”和“笑”。

第二层(“郦元之所见闻……自以为得其实。”) 

     问:以下四个分句分别指的是哪几种情况?

  ⑴郦元因“言之不详”,“人常疑之”,以致正确的观点得不到认可。 

      ⑵指出“士大夫终不肯”作实地考察而“莫能知”。 

     ⑶“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

⑷“而陋者用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第三层(末句)“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作者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点明记游的写作目的:即“叹”“笑”。这是为了传播自己的见解,证实郦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

四、通读一遍,师生小结全文

1、 关于写作特点

全文以“议”开头,再说“两疑”,总起全文; 然后重点叙述,写夜访石钟山,探求真相;最后“议论”——因事说理,得出结论,点明目的,首尾呼应。 

     全文结构清晰,逻辑性强,表达方式上,夹叙夹议,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议论、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 

2、关于主旨

从书面角度讲:作者通过对石钟山的实地考察,探求出石钟山名的由来,驳斥了李渤的观点,证实并补充了了郦元的观点,得出要“目见耳闻”,不要凭主观臆断事物的有无这一富有哲理的结论。作者这种因事见理的写作方法和他有疑必察的探索精神都值得我们后人学习。

从深层次来看:结合时代背景,联系作者身世。当年苏轼的政敌就是从他的诗文中断章取义,专摘只言片语,然后罗织罪名,累章弹劾他讥刺朝政。以至于让他深受陷害。此文也可以理解为苏轼是结合自己的惨痛经历在感慨:事不目见耳闻,不可主观臆断!

五、比较阅读

问:同为游记,本文和《游褒禅山记》有何异同?

明确:1、叙议结合的安排和文章的结构不同。前者以“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后者前叙后议,叙议相对,两相配合。

2、议论事理的方式不同。前者通过质疑、释疑得出事理,事理极其简明;后者借记叙为喻,对事理作逻辑严密的深入阐释。

3、记游的手法不同。前者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得饶有兴味;后者以记叙的简要明白取胜。

4、文章风格不同。前者缘事寓理,轻快自如;后者借端说理,刻意追求。

布置作业:

1、结合思路分析,背诵全文。

2、完成课后练习。

3、完成配套资料中的相关作业。

教学反思

                                                                                                                           

                                                          

  

 

张含光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