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感受王安石的坚毅

    政治家似乎都有着坚忍不拔、永不服输的品格与精神,他们始终坚信自己的政治信念,至死都不会向自己的对手或政敌低头认输,他们仿佛就是一块钢铁,坚韧无比,在百炼中成就起来。其实,作为真正从事政治事业的人来说,从他们一开始涉及政治,到他们官居要职,无不是一步一个脚印在走的,有的甚至是连滚带爬一路艰险地走过来的。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深深地扎根于他们的故土和人民,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他们苦心经营的事业,政治事业对于他们来说,有的时候甚至比他们的生命更重要。

    《游褒禅山记》作于1054年,当时,王安石从舒州通判上辞职,在回家探亲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并于同年七月以追记形式写下了此文。由此我们知道,此时王安石在政治上是不得志的,可是,在本文中,我们非但没有丝毫看到王安石有任何的消沉丧志之感,相反,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他极为进取、昂扬、坚定的一面,“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哦,原来他的主动辞职,实际上他已经在酝酿着他理想中的政治道路,并伺机把它带向现实,他在以退为进。暂时的失利与引退丝毫没有对他造成打击,反而使他越挫越勇,这就是王安石政治人格中的重要。而且此时的大宋王朝,在北方少数民族一次次强烈的撞击之下,加上自身内部的腐化堕落,早已是风雨飘摇了。宋室当中的许多士大夫在残酷黑暗的社会现实面前,良知的防线早已崩溃,他们背离了光明,与黑暗,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成为反动势力。在这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王安石毅然擎起大柱,誓言要复兴大宋江山昔日的强盛。他很清楚,他将要面临着一群强有力的政敌,稍有不慎,他,还有他的改革事业,都将永无翻身之日,因此,对于他的政敌,他必须以强硬手段应对,绝不能手软,他必须更狠!更辣!

    而对于他的出台的政策,必须要缜密,要让广大人民接受并得到他们的欢迎,也要让他的对手抓不到把柄,这绝非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要让他的政策在各地方都能得到全面的落实,而不打一点折扣,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这还不是最难的,事实上,最难最难的,是要让他的改革措施不倒,这才是王安石最担心的。因为从他的改革一出台,就遭到了相当一部分人反对,在实施改革的整个过程中,反对的浪潮更是一波接一波,最后就连神宗皇帝的祖母和母亲也反对王安石的变法,而且跑到神宗面前哭哭啼啼的。我们可以想象,王安石在实施改革的过程中,遇到的是何等的阻力与困难,可是,他未曾退缩过,也未曾动摇过,甚至连神宗皇帝出面对王安石的变法表示有所顾虑时,王安石的态度和立场依然坚定。王安石很清楚,只要他稍有动摇,情况就十分危险了。由此可见,王安石的坚忍令人为之钦佩,这深深地影响到他日后继续从政以推行的政策,影响到他日后在大宋王朝推行改革。

    最后,王安石的事业失败了。或许我们会有很多如果:如果神宗皇帝更坚定一些,让王安石变法坚持下去,或许王安石会有一番大作为,历史也必将被改写。

    可是,历史是没有如果的。

    王安石的毅力异常坚忍,他是一个英雄,虽败犹荣的英雄。

(摘自网络论坛)

有关《游褒禅山记》的主题思想和写作特色

    主题思想之一

    作者在此文中所抒发的感想:无论是治学还是处事,都首先要有百折不挠的意志,才能无讥无悔,同时还应该有“深思而慎取”的态度。对于今天,仍有其积极意义。今天我们也强调立志,我们所说的“志”,和王安石所说的“志”,具体内容虽然不同,但“尽吾志”的精神,“深思慎取”的态度,仍有借鉴意义。

    主题思想之二

    作者通过游褒禅山的所见和所感,阐明了无论是治学还是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而慎取”的态度,以及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写作特点之一

    本文在写作上的突出特点是记叙和议论有机结合,照应严谨。在游记的基础上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的议论,而文章的内容中心就在议论,这是《游褒禅山记》在写作上的特点。

    作者所写的是一次未能“极夫游之乐”的游览,在游览中虽然也看到了一些奇景,并未见到那更为“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对此,作者深感遗憾。照理说这样的游览并没有多大可写的价值。可是,这样一次半途而废的游览,作者都从中总结出深刻的教训,悟出发人深省的道理,并使记游与议论有机结合,照应严谨,因而使本文别具一格。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两个部分之间用了过渡句,使文章承上启下,过渡自然,衔接紧密。如第一部分的最后几句和第二部分的第一句。

    二、两个部分在文字上前后呼应。如“平旷”与“夷”,“记游者甚众”与“游者众”……

    三、记叙与议论这两部分之间,游山与治学这两部分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作者把治学处事比作游山,抓住了它们之间的共同特点,围绕着这一共同特点进行记叙和议论。

    写作特点之二

    《游褒禅山记》的记叙和议论是怎样紧密联系的?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的代表作之一。古代的游记,大体上有两种类型:一是偏重记事描述,另一类则是在描述、叙事的基础上铸入议论。这篇游记,属于后者这一类型,作者将游褒禅山的见闻作为比喻,引发议论,论述在生活中要实现远大的志向,创造伟大的事业或研究学问,在客观条件许可下,必须具有坚强的意志,矢志不渝,坚持不懈,既要不避“险远”,还要讲究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这些富有哲理的真知灼见,是很可贵的。

    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应该是完美统一的。好的内容一定要凭借好的形式来表现。《游褒禅山记》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把记叙和议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记叙为议论服务,议论是记叙的升华。在这过程中,重点突出,详略得宜。

    作者是怎样突出重点,详略得当地把记叙和议论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呢?

    本文的第一部分是记叙游山的见闻和经过。在记叙方面,作者惜墨如金,“前洞”一笔带过,重点放在“后洞”。在记“后洞”时,也没有着色绘景,只用三个概括性字眼“深”“难”“奇”从感觉上状其主要经历。这既是游洞经过的高度概括,又是为下文议论铺设事实依据。作者是怎样为下文议论铺设事实依据的呢?他笔锋一转,巧妙地写出原委:“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这样一来,议论的客观条件大体具备了。本来,文章便可以从记游过渡到议论,但作者却不就此作罢,而是峰回路转,波澜再起,笔锋又转到回忆游洞时所见,从一个普通的现象中悟出一个道理:“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乍看似乎是一种聊以自慰的心理,实际上正是为以后的议论层层准备条件,并且仍然含有记游写实之意。记游到此,看来已到山穷水尽,但余波突起,又转回退出时的情形:“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埋怨自己盲目跟随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个慨叹,便是下文议论的导火线。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议论部分,是在第一部分记游的基础上,写因游悟出的哲理。这是文章的中心,也是文章的重点所在。“于是余有叹焉”,承上启下,过渡自然。承上,使文章由第一部分的记游自然过渡到第二部分的议论;启下,统领下文的感叹。这个领起的“叹”字,意味深长,一是赞叹古人,二是慨叹世俗之人。接着作者就游华山洞不能“极夫游之乐”的遗憾,具体抒发感慨,纵横古今,层层披露出因游山所悟出的哲理。作者先分析“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的原因,是他们不只是观,更重要的是由于他们能“求思之深而无不在”。进而联系对照自己游山的所见所闻:“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据此,作者得到启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所罕至焉。”进而,作者又以自己游后洞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教训,体会到要想达到人迹罕至的险远,欣赏“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应该具有三方面的准备:既要懂得“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也要懂得虽已立志,“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还要懂得主观条件之外,在客观条件上“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最后作者运用对照形式写出结论:主观上本足以“至”而居然达不到目的,那便“于人为可讥,在己为有悔”;反之,主观上尽了全力而仍未取得预期的效果,则自己可以“无悔”,自己不悔,别人也就无法讥笑了。这是作者写这篇游记所要阐明的道理,是本文的中心所在。这里作者论述“志”“力”“物”三者对治学处事取得成功的作用的观点是正确的,既强调“志”,又重视“力”与“物”的作用,充分体现了作者向上的、积极进取的思想。末了,作者用“此予之所得”作这段议论的小结,照应段首“于是余有叹焉”,使文章前后呼应,首尾连贯。

    这一段是作者此番游山真正的所得。这段文字虽纯属议论,可是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进行议论,这样记叙与议论就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显得自然连贯,加上语言质朴而精练,道理平易而深刻,因而形成独特的风格,成为脍炙人口的好文章。

 

杨宏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