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都匀市奉合中心学校 王开俊 【教学目的】 1.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 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品析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月夜图导入: 在夜深人静、皓月当空的夜晚,月光如流水般洒落大地,一切都像笼着轻纱,若隐若现,连坚实的大地似乎也溶成了一片浮动的云烟。面对如此美景,你是否想出门欣赏一番?今天我们来学习苏轼的一篇文章《记承天寺夜游》,看看苏轼在美丽的月色中会发出怎样的人生感慨。 二、整体感知文段 1.给生字正音、朗读课文、听录音确定朗读的节奏,再次朗读。 2.请一位同学范读,大家评价。 3.质疑: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同学解答,全班共同关注、探讨。 户:门; 遂:于是; 盖:大概、原来; 但:只是; 耳:语气词 4.听音乐《二泉映月》品味月色描写,用自己优美的语言复述描写月色的文段。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5.小组商量,以各种方式(如:小品、诗歌、散文等)复述课文内容。 三、合作探究(分小组讨论) 1.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 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想去赏月 2.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去一去关键词,品修辞) 绘景:月色——积水空明 ,竹柏——藻荇交横 把“如”、“盖……也”去掉,和原文相比,句子的意思有无改变? 变了。原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如临其境 3.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添一添,品意境) 皎洁 、空灵、清丽、淡雅 在“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后加上“丛中蛙鸣起伏,空中流萤飞舞,寺中人语喧哗,院外狗吠连绵。”一段话,好不好? 不好。改变了原文明净幽闲,清丽淡雅的味道。 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文章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贬官的悲凉、落寞,赏月的欣喜,自我解嘲的达观 6.小结: 《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 四、能力扩展:一切景语皆情语 看图写景抒情。 五、作业 阅读古诗《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体会作者在诗中所抒发的情感。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六、板书: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叙事: 寻友 赏月 写景: 月色 竹柏 抒情、议论: 旷达胸怀 王武警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