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漫笔》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说理性散文的特点; 2、了解鲁迅杂文的风格。 二、能力培育目标 1、把握课文“由小及大”的构思特点,培养由小及大,进行类比对照的联想能力; 2、鉴赏课文情理交融的表达艺术,体会这篇文章冷静的理性分析中所包含的强烈的激愤之情; 3、体味、鉴赏文中凝炼形象而富有力度的语言。 三、德育渗透目标 1、体会学习鲁迅先生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的思想情感; 2、领会课文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国民奴性人格所作的尖锐抨击和深刻批判。 教学重点 1、由小及大、情理交融、形象而有力度的语言等杂文艺术; 2、鲁迅的深刻的思想性。 教学难点 1、情理交融的真切理解; 2、鲁迅的深刻的思想性。 教学方法 研究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究词句; 2、理思路; 3、由小及大; 4、情理交融。 教学程序 一、导入 有校园民谣曰:“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是的,鲁迅那半文半白的语言,尤其深邃的思想,都给我们的理解带来了难题,唯其如此,才有“嚼头”。 《自题小像》 鲁迅 灵台无计逃神矢, 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 (灵台无计逃神矢:灵台,心灵,心府,内心;神矢,神箭,爱神丘比特,有两说:一说,鲁迅不忍逆拂年青守寡生活艰苦的母亲而无可奈何地与当地朱家小姐完婚;一说,是对祖国和民族的爱,后者更好。风雨如晦暗故园:故乡、祖国此时多风雨很大,一片黑暗。寄意寒星荃不察:把自己的对祖国的一片热情寄托星空,可君王不理解。我以我血荐轩辕:我仍然要把自己的一腔热血奉献给中华民族。) 这是鲁迅先生21岁时在东京写的一首诗。他从青年时代起,就一直热切地关注着祖国人民的苦难与命运。今天,我们学习的《灯下漫笔》,同样融注着鲁迅先生对祖国、人民历史与命运的思考。 二、题解 “灯下”,鲁迅喜欢在灯下写作。他写过《夜颂》,说自己是“爱夜的人”,据说爱夜的人“有听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自在暗中,看一切暗”。那么,那一时刻,1925年4月29日这一夜,灯下坐着的鲁迅,又“看”到了“暗”中掩盖着的什么呢? “漫笔”,是作家常用的一种表现形式,其特点是借事抒情、夹叙夹议、意味隽永。“漫”既是内容的“漫”无边际,又是“心事浩茫连广宇”的“漫漫”心绪。还是一种“漫延开来”的思维方式。我们在阅读时,要注意其漫延无际的笔墨、心绪、思维,从散漫无序中抓住其思想要点——一作者独具“夜眼”.对我们所生存的社会、历史的独特发现。 三、背景 这篇文章写于1925年春末。当时,中国社会新旧斗争十分尖锐,一方面,中国几千年的旧文化、旧制度、旧传统层层因袭,到这时,已经是黑暗、反动、腐朽无比,它像一个巨大的毒瘤,长久地寄生在国民身上,禁锢着国民的身心,使国民畏惧而且麻木;另一方面,少数先驱者已经从黑暗中醒来,他们已开始大声疾呼,唤醒“铁屋子”里沉睡的人们,并开始荷戟奋战,要“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正是这少数觉醒的先驱者之一。他从旧的营垒中走来,对中国的历史有过深刻的研究,对中国社会“吃人”的本质,看得十分清楚;他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更是一眼看穿。 四、初读感知 1、听范读(多媒体); 2、积累词汇 掌握文注:乱离人,不及太平犬;钦定二十四史;二千余年古国古;编纂;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万姓胪欢。 补充: 执迷:原指坚持错误,文中为“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解脱”之意。 嗜(shì)好:特殊爱好。 兑( duì)现:这里指钞票换银元。兑,换。 厘定:整理制定。 发祥:最初发生。 国粹:原指我国固有文化中的精华,这里有讽刺之意。 了然:明白的样子。 3、究词句 “沉垫垫”应改为“沉甸甸”, “累坠”应改为“累赘” “直捷了当”应改为“直截了当” “烦重”应改为“繁重” “绕湾子”应改为“绕弯子” “我更非常高兴”重复了,改为“我更高兴”。 “但我当一包现银塞在怀中……”改为“但当我将一包现银塞在怀中……” 4、自由练读 五、理思路 (一)、探究: 1、1-4段,写了一件什么样的日常生活小事,第5段由这件小事联想到了什么? 2、6-11段,由上面的现实写到了哪里?作者是怎样概括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的? 3、12-14段,当作者再次回到现实中时,对青年提出了什么样的希望? (二)、归纳: 部分 起止 段 意 思 路 一 1-5 由钞票贬值引出对“人”的价格贬值的思考(极容易变成奴隶)事(兑钞)→想(变奴隶)现实(引子) 二 6-11 考查中国社会历史的本质,得出“两个时代”的结论(一乱一治)现象(治乱)→本质做不成奴隶、做稳了奴隶 历史(观点) 三 12-14 走哪一条路——创造“第三样时代”(青年的使命)不满→创造(第三样时代)现实(号召) 六、由小及大 鲁迅把杂文比作“显微镜”,“比起高大的天文台来,‘杂文’有时确很像一种小小的显微镜的工作。”意思是,本来是一些不被人看见或不被人注意的东西,被它一放大,特点就显示了,便引起人们的注意甚至震惊,便有了艺术的力量。这就是“由小及大”。 表现在文中,是写在北洋政府时代生活中一件大家都曾遇到的小事,并没有半点虚构和夸张。一般人谁会将钞票折价兑成现银之事与中国历史和国民性问题联系起来呢?鲁迅就有这本事,从上表中可以清楚看到这点。从如此平凡的日常生活小事中,翻出一个如此沉重的话题,提炼出如此深刻的思想,非大手笔不能为。 七、情理交融 鲁迅杂文另一显著特点是,议论中饱含激情,情感和理性相互渗透,理中生情,情中化理。 表现在文中有两个方面:一是作者将议论与叙述、描写、抒情结合为一体。第一部分是叙述换现银的经过,描写心理变化过程,叙述描写交融一起,第六段是叙述,第七段是议论带抒情,第8~9段是叙述带议论,四种表现方法中,议论与叙述、描写、抒情水乳交融。二是议论以作者的情感为内在动力。在阅读这篇文章时,我们分明感觉到了作者情感的脉搏在激烈跳动。千方百计将钞票换成现银后,现银沉重,心情更沉重。这沉重的感情,促使作者思考中国历史和国民性的重大问题。作者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愤怒而悲哀地得出中国历史的两个时代的结论。文章结尾一个叹号,更是寄托了作者一片深情,固然悲哀,却不绝望。 八、课堂练习 —— 课后“练习”三 品味下面两段文字,说说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假如有一种暴力,“将人不当人”,不仅不当人,而且还不如牛马,不算什么东西;待以人们羡慕牛马,发生“离乱人,不及太平犬”的叹息的时候,然后给予他略等于牛马价格,有如元朝的定律,打死别人的奴隶,赔一头牛,则人们则要心悦诚服,恭颂太平的盛世。为什么呢?因为他虽不算人,但究竟已等于牛马了。 2、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战时连自己也不知道属于哪一面,但又属于无论哪一面。强盗来了,就属于官,当然该被杀掠;官兵既到,该是自家人了罢,但仍然要被杀掠。仿佛又属于强盗似的。这时候,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 参考答案: 设计本题,意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本文情感化的议论这一艺术特色。抓住各小题中关键词语,先体会感情,再说说思想。 1、作者这段话是通过打比方,愤怒抨击封建暴政,暴露国民的奴性人格,讽刺所谓的“太平盛世”,不过就是一个百姓“略等于牛马”的时代,至多是一个“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关键词语是“羡慕”“叹息”“心悦诚服”“恭颂”。 2、揭示老百姓遭受官兵蹂躏的悲惨命运,讽刺国民的麻木不仁,批判国民缺少反抗精神。关键词语是“中立”“杀掠”“希望”“决定”。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品语言; 2、提主旨。 教学程序 一提主旨 (一)、理解下面四句话的含义,并说明作者的感情。 1、第10段:……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2、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3、第12段:现在入了哪一时代,我也不了然……迂进租界、避入教堂…… 4、而创造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明确: 1、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就是“乱离人,不及太平犬”, 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就是“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马”。可见,中国的百姓从来就没有做成过“人”!太平盛世,百姓服役纳粮,受到种种的剥削和压迫;漫长乱世来临,“除了老例的服役纳粮之外”,他们更要受到官、匪的双重压迫和毫无道理的杀戮,连做牛马的资格都丧失了:百姓就生活在这样不断交替的时代中。从百姓的命运看,中国的历史,从来就是一部吃人史,而百姓正是那食人盛宴上的牛羊鱼肉! 重要的是,要弄清造成此种状况的原因:文中说得很清楚,一是袁世凯及其以前的历朝历代的所有封建统治者的“暴力”高压政策(第5段等),使得中国的老百姓“‘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愤然而已,决心实行的不多见。”,即敢怒而不敢言。二是“精神文明的高超”(第6段),历代统治者的愚民政策,使得中国的老百姓逆来顺受。可见,作者的批判锋芒是指向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的。 2、这句话,还有文中大量的同类话语,都说明作者的批判锋芒还指向了中国国民的奴性人格和奴性传统。为什么从古到今中国的国民总处于这样一种可悲的境地呢?鲁迅先生认为,统治者残忍暴虐和精神鸦片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国民自身奴性太重却是更重要的原因:长期的虐待和杀戮使中国的百姓不再想做“人”,只希望当奴隶,做牛马,按照规定服役纳粮,磕头颂圣;于是能变成奴隶,便万分喜欢;甚至,在沦落“不及太平犬”的生存状态时,仍少见于反抗到底的决心,仍在指望做牛做马,从而自觉地维持着这个非人的世界,使它得以延续数千年! 鲁迅先生对国民的感情就象他对阿Q的态度一样: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3、对历史的反思是为了关照现实。当时中国国民的地位是奴隶还是“下于奴隶”呢?从他们被当时的政府弄0得“几乎要绝食”,然后亏本兑换现洋的情况看,是人变成了奴隶;而在现实中总是“遇到莫名其妙的战争”,只好“迁进租界”或者“避入教堂”,借此“做稳奴隶”来看,当时的百姓“想做奴隶而不得”,处于“下于奴隶”的地位。可见,鲁迅先生的批判锋芒还指向了当时的北洋军阀政府的黑暗。 4、第三样时代是一个自由、平等、和谐、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暴力的时代,实现人的价值的时代。上述三个方面都进行了批判,那么,中国的出路何在?鲁迅先生并不绝望,他立足现实,寄希望于将来。他指出,中国人要改变数千年来当奴隶做牛马的命运,就必须要“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国民堂堂正正地做人,享受民主和自由。所以,他要求现在的青年,用自己的行动,克服国民性的弱点,主动承担起创造历史的重大的责任。这,既是对青年的信任和鞭策,又是对中国前途必然光明的信心,更是作者对中国历史和现实充满责任心和使命感的具体体现。 (二)、归纳 主旨: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批判了中国国民的奴性人格和奴性传统,批判了北洋军阀政府的黑暗统治,寄未来之厚望于中国的现在青年。 二、品语言 (一)、明理: 本文语言形象而有力度,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鲁迅杂文以个性化著称,双关、反语等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处处可见幽默、讽刺、嘲笑。而鲁迅杂文的最大特色是它的形象性,用极为形象的语言造成意象来进行高度哲理化的 议论。这就使语言具有无比的力度,像匕首,似投枪,刺向敌人,无法招架。《灯下漫 笔》中,他将中国人的历史概括为两个时代,“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总共20个字,就概括了千百万中国人所经过的历史;它高度浓缩,胜过某些史学家的“巨著”,它有雷霆万钧的力量,砸向封建专制暴君,分量之重,实属罕见。 这篇文章的语言力度还表现在用字用词上,如“蔡松坡先生溜出北京”的“溜”,“历来所闹的就不过是这一个小玩艺”的“闹”,“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的“中立”等,在文章中俯拾即是,它们准确形象,入木三分,概括了现象,揭示了本质,显示了语言的威力。 (二)、练习:(课后“练习”二) 1、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欢喜。(作者为什么说“极容易变成奴隶”?为什么成为奴隶还“万分欢喜”?) 2、只要一翻孩子所读的《鉴略》……就知道“三千余年古国古”的中华,历来所闹的就不过是这一个小玩艺。(“这一个小玩艺”是指什么?) 3、但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是如此……(联系课文和你的现有知识,说说你对“人”的价格的理解。) 4、假使真有谁能替他们决定,定下什么奴隶规则来,自然就“皇恩浩荡”了。(这里所说的“奴隶规则”是指什么?) 5、而创造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你认为第三样时代是什么样的时代?) ——明确: 1、“极容易”说明中国“乱”是长期的,“治”是短暂的,因此老百姓常常“想做奴隶而不得”;他们把做奴隶当作一种奢望,甚至是一种享受,一旦有哪一位统治者满足了这一令人感到悲哀的要求,他们自然就“万分喜欢”了。 2、“这一个小玩艺”是指“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也指后文所说的强盗官兵反复争夺天下,历史总陷入“一治一乱”的循环怪圈之中,老百姓总是在“奴隶”和“下于奴隶”两种命运之间反复挣扎。 3、“‘人’的价格”的内涵是指老百姓不受强盗官兵的愚弄,不再沦为牛马,甚至不再是奴隶,而能够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充分享受做人的资格,获得做人的尊严,实现当家作主的梦想。 4、“奴隶规则”是指“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总之,是“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并且“除了老例的服役纳粮以外”,不受“意外的灾殃”。 5、“第三样时代”是指一个走出了“一治一乱”的历史循环怪圈,从而迈向民主与自由的时代;是一个老百姓告别“想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做稳了奴隶”而成为社会主人的时代。总之,“第三样时代”是一个全新的时代。 三、总结全文 四、教学反思 鲁发福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