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教学目标 1、认识苏洵; 2、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知识; 3、鉴赏艺术特色: ○1、论点鲜明,论证严密,结构严整; ○2、对比论证方法; ○3、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4、借古讽今,切中时弊; 4、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5、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知识; 2、论点鲜明,论证严密,结构严整; 3、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体会其严密的逻辑性; 2、六国破灭的历史原因。 教学方法 诵读法、练习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教学要点 1、认识苏洵; 2、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知识; 3、背诵全文。 教学程序 一、导入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唐太宗李世民 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二、题解 1、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2、六国:秦国以外的另六国,秦终灭六国,统一天下。 3、论:史论,古文体。 三、苏洵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与儿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故事:苏轼二十岁时到京师去考进士,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 “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 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喝,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全都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 同学们想想:苏轼行了个什么酒令?(“嬴政并吞六国”) 四、背景 1、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秧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盛的六国却日益衰落。强秦向东夺取六国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又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 2、北宋建国以后,对不断进犯东北、西北边境的契丹、西夏,一直采取妥协退让、屈辱求和的政策。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统治者每年都要向契丹、西夏纳币输绢以求苟安。针对这种情况,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评论战国时期六国灭亡的原因,说明“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讽谏北宋王朝以六国为鉴,不要为契丹、西夏“积威之所劫”,一味赂贿以求苟安,而要奋起御侮,积极谋求“不赂而胜之”之道。 五、初读感知 1、听范读(多媒体) 2、正音正字 暴霜露 pù 为国者 weí 小则得邑 yì 思厥先祖父 jué 与嬴 Yíng 洎牧以谗诛 jì 邯郸 hándān 燕赵 yān 革灭殆尽 dài 胜负之数 shù 当与秦相较 táng 或未易量 liáng 3、练读 六、翻译 第一段: 重点词语: 或曰:或,有的人。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互,交互,相继;率,全都。不赂者以赂者丧:以,因为。盖失强援:盖,承接上文,表原因,有“因为”的意思。 译文: 六国灭亡,不是因为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贿赂秦国。贿赂秦国,自己的实力就亏损,这是灭亡的原因。有人说:六国相继灭亡,都是因为他们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由于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因为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去了其他国家强有力的援助,就不能单独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啊。 第二段: 重点词语: 秦以攻取之外:以,用,凭借。思厥先祖父:厥,其,他们,把六国;祖父,祖辈、父辈。暴霜露:暴,暴露,冒。举以予人:以,用,把,拿;后省略“之”,找国土。胜负已判:判,分清,明显。此言得之:得,得当,适宜,正确。 译文: 秦国用攻战获取土地之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得到邑镇,大的就得到城市。把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而得到的土地比较,实际上多到百倍。把六国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而丧失的土地比较,实际上也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想望的,六国诸侯最担心的,当然不在于战争了。想想他们死去的祖辈父辈,冒着霜露,披荆斩棘,才有了一点土地。子孙对待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它送给别人,好像丢弃小草一样。今天割让五座城,明天割让十座城,然后才能得到一夜的安睡。第二天起来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到了。既然如此,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土地越多,秦国侵略诸侯就越急迫。所以,不用作战,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已经确定了。六国终于灭亡,是理所当然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好像抱着柴去救火,柴不烧完,火不会熄灭。”这话对了。 第三段: 重点词语: 迁灭:灭亡。与嬴:与,亲近,亲附。义不赂秦:义,坚持正义。始速祸焉:速,招致。击赵者再:再,二次。李牧连却之:却,击退,一说为使动用法。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洎,及,等到;以谗诛,因为受诬陷而被杀;邯郸为郡,赵国的都城邯郸作了秦国的一个小小的郡县。智力孤危:智,谋臣的才智;力,国家的实力;孤,势力孤单;危,国家危急。向使三国:向,以前,当初;使,假使。胜负之数,存亡之理:数、理,都是命运的意思;全句是互文,胜负存亡的命运。当与秦相较:当,通“倘”,倘若,如果。 译文: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最后也随着五国灭亡,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齐国亲附秦国而不帮助五国。五国已经灭亡,齐国也不能幸免了。燕国与赵国的君主,起初有远大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而不贿赂秦国。所以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后灭亡,这就是用兵的功效。等到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败了两次,胜了三次。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连续打退了它。等到李牧因为受诬陷而被杀害,赵国都城邯郸才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抵抗却不能坚持到底。况且,燕赵两国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几乎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而灭亡,实在是不得已。如果当初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齐人不亲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动身赴秦,赵国的良将还活着,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如果能够与秦国相较量,或许不能轻易判定。 第四段: 重点词语: 封天下之谋臣:封,封赏。以事秦之心:事,伺奉。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所……,表被动,被。为国者:为,动词,治理。 译文: 唉!如果六国用贿赂秦国的土地封赏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意礼遇天下的奇才,合力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也不能咽下咽喉去。可悲啊!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土地天天消减,月月割让,而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 第五段: 重点词语: 夫:发语词。弱于秦:于,比。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从,跟随,追随,步后尘。故事,旧例。是:这。 译文: 六国与秦国都是诸侯,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形势。如果凭着偌大的天下,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 七、积累 完成下列练习: (一)、一词多义 非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不是 2、实迷途之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错误,不对 3、才能不及中人,非仲尼、墨翟之贤。 没 4、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不能 或 1、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有人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有时,偶或 3、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有的……有的…… 4、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以秦相较,或未易量。 或许,也许 得 1、秦以攻取之外,小则得邑,大则得城。 得到,获得 2、此言得之。 适宜,得当,引申为正确 3、诚不得已。 能够,可以 4、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děi,必须,应当 相 1、当与秦相较。 互相 2、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表示动作只涉及一方 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读xiàng,辅佐君主的大臣,即宰相。 势 1、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形势 2、其势弱于秦。 势力,力量 3、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形状 以 1、不赂者以赂者丧。 因为 2、秦以攻取之外。 用,凭借 3、以地事秦。 用,把,拿 4、洎牧以谗诛。 因为 5、至丹以荆卿为计。 用,把,拿 6、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用、把、拿 7、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凭借 8、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才 9、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以至 10、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用,把,拿 而 选出加点字“而”不表转折的一项 ( ) 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C.故不战而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D.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二)、古今异义 1、思厥先祖父 (古:祖辈和父辈 今:父亲的父亲) 2、可谓智力孤危 (古:智谋和力量 今:智商) 3、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旧事、前例 今:一种文学体裁) 4、至于颠覆 (古:以致于 今:连词,表另提一事) (三)、古字通假 1、暴秦之欲无厌 。 “厌”通“餍”,满足。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当”通“倘”,倘若,如果。 (四)、词类活用 1、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使……退却,动词的使动用法。 2、能讥谤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使……听到,动词的使动用法。 3、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削弱、使……变弱,形的使动。 4、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使……洁,使……美,使……饱,均形的使动。 5、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名作状,每天,每月 6、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名作动,礼遇 7、义不赂秦。 名活动,坚持正义 8、小则获邑,大者得城。 形活名,小的收获,大的收获。 (五)、特殊句式 判断句: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被动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省略句:举以予人。 倒装句: 赵尝五战于秦。 八、作业 背诵全文(可用课后“练习”一作为背诵提纲,并为下节课分析课文作铺垫。) 第三、四课时 教学要点 1、鉴赏艺术特色: ○1、论点鲜明,论证严密,结构严整; ○2、对比论证方法; ○3、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4、借古讽今,切中时弊; 2、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教学程序 一、严密的论证结构 (一)、探究 第一段: 1、第一段中所提出的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提出来的? 2、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加以阐述的,它们和中心论点之间是什么关系? 3、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 1、中心论点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紧扣文题,由果溯因,从反面否定和正面肯定两方面指出“六国破灭”的原因。反面否定是“非兵不利,战不善”,正面肯定是“弊在赂秦”。这句话排除“兵”“战”的因素,强调“弊在赂秦”。全句的重心,在于正面肯定。 2、作者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一是从“赂秦”的国家来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一是从不赂秦的国家来说,“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这两点既是对中心论点的阐释,也是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照应第二段,“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照应第三段。 3、作用: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第二段: 1、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2、这一段是怎样分三层来论述的? 3、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 1、可用一句话概括本段意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2、三层论述: 第一层(“秦以攻取之外……固不在战矣”):以双方土地消长的鲜明对比,证实“赂”造成的得失远远超过“战”造成的得失,有力地说明了赂秦之害,得出“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结论。 第二层(“思厥先祖父……理固宜然”):写诸侯赂秦的情形和结果,说明赂秦乞和适得其反,得出结论:“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第三层(“古人云……此言得之”):引用古人的话为证,形象地说明赂秦的危害。 3、印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就赂秦的国家(韩、魏、楚)灭亡的原因进行论述。 第三段: 1、齐国未尝赂秦,又为什么会灭亡? 2、燕、赵两国也“义不赂秦”,可为什么也灭亡了? 3、本段最后一句话的假设有什么作用? 4、这段是怎样分三层来论述的? 5、这段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句话? ——明确: 1、“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2、燕、赵灭亡的自身原因是:燕“以荆卿为计”,惹火烧身;赵“牧以谗诛”,自毁长城。而根本原因是:“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孤立无援,其灭亡是“诚不得已”。 3、最后一句话的作用: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 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4、三层论述: 第一层(“齐人未尝赂秦……齐亦不免矣”):单说齐国灭亡的原因。 第二层(“燕赵之君……诚不得已”):合说燕、赵两国灭亡的原因。 第三层(“向使三国……或未易量”):总说六国,提出假设,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5、印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第四段: 1、作者在呜呼句后提出的政见主张是什么? 2、哪句话揭示了六国赂秦的根源,概括了六国破灭的历史教训? 3、最后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明确: 1、封谋士,礼奇才,并力西向。 2、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3、一语双关,似乎是在批评六国的“为国者”,其实是在告诫北宋“为国者”,这就把对历史的评论自然地转到现实上来。 第五段: 第五段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写作意图? ——明确: 讽谏北宋王朝。将六国的情况和北宋的情况作对比,六国力量虽然比秦弱小,“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而北宋现在一统天下,力量强大。作者语重心长地警告北宋王朝,切勿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这就点明了本文的主旨,即作者的写作意图。 部分 起止 层 意 一 1 1、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并提出两个分论点。 二 2-3 2、论述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论述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三 4-5 4、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劝告。 5、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 二、对比的论证方法 找出文中对比的论证方法,并说说对比论证的作用: ——明确: “赂者”(楚、韩、魏)——“不赂者”(齐、燕、赵) 秦之土地得失——诸侯土地得失 赂秦之频——“一夕安寝” 六国——北宋 通过对比增强了“弊在赂秦”这一论点的鲜明性、深刻性。 三、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1、语言生动形象 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描写生动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形象说理 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写出秦人之惶恐不安 还有文中很多对偶、对比、比喻、设问等修辞手法。 2、语言气势充沛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至于颠覆,理固宜然。——憎恶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赞赏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不终也。——惋惜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激愤 四、借古讽今的用意 1、主旨 结合前面所讲背景知识,可知: 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立论,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讽谏北宋统治者切勿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而要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 2、关于六国破灭的原因,历来争论不休。讨论一下,本文作者的观点是否有道理?六国究竟为什么破灭?(课后“练习”四) 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是秦国经过商秧变法的彻底改革,确立了先进的生产关系,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军事实力超过了六国。同时,秦灭六国,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走向统一的大势,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本文属于史论,但并不是进行史学的分析,也不是就历史谈历史,而是借史立论,以古鉴今,选择一个角度,抓住一个问题,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地确立自己的论点,进行深入论证,以阐明自己对现实政治的主张。因此我们分析这篇文章,不是看它是否准确、全面地评价了历史事实,而应着眼于其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依据史实,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立论,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文末巧妙地联系北宋现实,点出全文的主旨,语意深切,发人深省。 五、总结全文 鲁发福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