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课外补遗(人教版高一必修备课资料)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手机版


  

文字读音  

    1.秦军氾南:氾,fán;  

  2.佚之狐:佚,yì, 

  3.夜缒而出:缒,zhuì,

    4. 君之薄也:薄,bó,

  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为,wéi, 

  6.共其乏困:共,gōng, 

  7.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为,wéi, 

  8.夫晋:夫,fú, 

  9.阙秦: quē 

  10.秦伯说:说,yuè,音同“悦”,高兴。 

  11.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杞,qǐ,逢,páng, 

  1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fú,微,没有。 

  13.失其所与,不知:知,zhì。 

重要实词虚词

  1、贰 

  ①“二”的大写。 

  因为郑国先于晋国结盟,但后于晋国的敌国楚国结盟,被视为不敬。故秦、晋围之 

  (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本文: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边邑,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本文: “越国以鄙远”) 

  ②庸俗,鄙陋。 

  (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 

  (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 (例:本文:“许之。”、“许君焦、瑕……”) 

  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所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①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②què 城楼 

  ③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 

  ④quē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本文:阙秦) 

  5、微 

  ① 没有 

  ②细小,轻微(同现义) 

  ③衰败 国势衰微。 

  ④卑贱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⑤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 

  ⑥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⑦假如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6、敝 

  ①坏,破旧。 

  (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 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本文:因人之力而敝之。) 

 

重要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来,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代词,哪里)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4、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代词,指代“使者”)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代词,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与,不知 (代词,自己的) 

  ④吾其还也 (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 

  5、之 

  ①公从之 (代词,代佚之狐的建议) 

  ②是寡人之过也 (的) 

  ③行李之往来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④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之) 

  ⑤邻之厚,君之薄也(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词类活用

  ⑴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军是驻扎的意思,同下文“秦军”) 

  ⑵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灭亡,动词使动用法) 

  ⑶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厚,变雄厚;薄,变薄弱) 

  ⑷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 

  地,指郑国) 

  ⑸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状语 朝,在早上;夕,在晚上) 

  ⑹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西” 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西”方位名词作形容词,西边的;前一个“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 疆界。后一个“封”,仍为名词,疆界。) 

  ⑺与郑人盟(名词活用作动词,结盟) 

  ⑻因人之力而敝之(形容词做动词,损害) 

  ⑼共其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缺少的东西) 

  ⑽阙秦以利晋(使动用法.使.....获利) 

  ⑾且贰于楚也(数词活用做动词,从属二主) 

  ⑿夜缒而出(名词做状语;在夜晚) 

  ⒀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退却) 

 

通假字

  ①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②秦伯说 (说,通“悦”,赞同,高兴) 

  ③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4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5无能为也已。(已,通“矣”,句末语气词) 

 

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⑤敢以烦执事(执事,古义:执行事务的人,对对方的敬称;今义:掌管某项工作的人) 

 

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 

  状语后置 应为“以其于晋无礼”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状语后置 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 

  ③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⑤(烛之武)辞曰 省略句 

  ⑥敢以(之)烦执事 省略句 

  ⑦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省略句 

  ⑧(晋)许君焦、瑕 省略句 

  ⑨邻之厚,君之薄也。判断句 

  ⑩以乱易整,不武。否定判断句 

 

 

文章分析

  《烛之武退秦师》见《左传》。《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历史名著,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全书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叙了整个春秋时代各诸侯国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同时也较为具体地描绘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状况。《左传》长于叙事,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作者以其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认识和高度的文学修养,对许多大小历史事件,作了深刻而生动的记述,形象鲜明,语言优美,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 

  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事情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前此两年(公元前632年,即鲁僖公二十八年),爆发了晋楚争霸的城濮之战,结果楚国战败,晋国称霸。在城濮之战中,郑国曾经出兵帮助楚国,因而结怨于晋,这就是晋秦联合攻打郑国的直接原因。这次战争,也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 

  这是一篇记述行人辞令的散文。郑国被晋、秦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去说退秦军。他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一番说辞,便说服了秦君,撤出围郑的军队,并且派兵帮助郑国防守,最后晋军也不得已而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 

  这篇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本篇的写作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严密,前后照应。秦、晋围郑的主要原因,是晋国为了扩大自己霸主的威势,征服异己,再加上晋文公与郑有个人恩怨。这一事件的发生,与秦毫无关系。文章开头两句话“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暗示了这一事件的背景,这就为全文的发展作了铺垫。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他们之间并不是无隙可乘,这就容易使人理解:烛之武所以能够说服秦君并不是偶然的。全文正是按照开头的预示而展开的。烛之武说退了秦师,孤立了晋国,晋师最后也不得不撤退,正是这一暗示的结果。文章虽然篇幅短小,但有头有尾,结构严密,事件交待得很清楚,矛盾展示得很充分,收尾也十分圆满。 

  二、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烛之武退秦师》虽然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但它写得波澜起伏,毫不呆板。当郑国处于危急之际,佚之狐推荐烛之武去说秦君,没想到引起了烛之武的一番牢骚,使事情发生了波折。郑文公的引咎自责,也增添了情节的戏剧性。烛之武在说秦君的时候,一开头就指出亡郑于秦无益;但接着又退一步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以此作为缓冲;紧接下去就紧逼一步说明亡郑对秦不仅无益,而且有害。当秦国单独退兵之后,子犯发怒要攻打秦军,秦、晋关系一下子转而紧张起来。最后晋文公讲了一番道理,晋军偃旗息鼓,一场风波,终于平息。这样一张一弛,曲折有致,更能紧扣读者的心弦,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三、说理透辟,善于辞令。这篇文章,中心是烛之武说秦君。这个主题本身,决定了它必须着意描绘人物语言,使辞令引人入胜。从这点来说,它不愧是一篇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秦、晋围郑,完全与秦无关,秦国所以出兵,一是与晋国有同盟关系,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捞一把,以扩张自己的势力。当他知道亡郑只能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毫无好处反而有害的时候,他就会一改过去的所为,反过来帮助郑国。烛之武看准了这一点,紧紧抓住了秦穆公的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这就使秦君不能不听从他的说辞。烛之武斗争策略的巧妙还表现在,他奉命去说秦君,完全是为了郑国的利益,而他在说辞里表现的是处处为秦国着想,处处替秦国说话,这就更使秦君易于入耳。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面对大国的君主,却能够不亢不卑,从容辞令,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语言的分寸,掌握得恰到好处。全部说辞只有短短的125个字,却说了五层意思,说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从亡郑于秦无益,说到秦、晋历史关系,说到晋国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步步深入,层层逼紧,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其语言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这篇文章,除了描写外交辞令,还有叙事的描写。无论记言记事,文字各尽其妙,短小精练,活泼生动,是一篇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优秀散文作品。 

  1.文中是如何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及形势的?这与整个故事发展有何关系? 

  文章的第一段用“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又用“晋军函陵”、“秦军汜南”说明攻方的态势,暗示郑国已经危在旦夕。这就点明了烛之武游说秦伯的背景,为下文的故事发展作了铺垫。 

  (1)秦晋围郑的两个原因“无礼于晋”及“贰于楚”都直接关系到晋国,而与秦国无关,这就为烛之武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性,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2)秦、晋两军,一在函陵(今河南新郑北),一在汜南(今河南中牟南),两军分驻南北两边,互不接触。这为烛之武说服秦伯的秘密活动增加了有利条件。 

  2.本文在展开故事情节上有何特点? 

  (1)文章篇幅虽然短小,故事情节却有头有尾,层次井然。文章首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接着由佚之狐推荐,引出烛之武,这是故事的开端;郑伯于危急中请烛之武前往秦营,烛之武不念个人私怨,慨然应允,这是故事的发展;烛之武在夜间“缒而出”,秘密私访秦伯,并用一番动人的言辞说服了秦伯,这是故事的高潮;秦伯退兵,并派人戍守郑国,最后晋也被迫退兵,郑国转危为安,这是故事的结局。整篇故事结构是完整而严谨的。 

  (2)波澜迭起,曲折有致。秦晋两军夹击郑国,形势十分危急,在这关键时刻,佚之狐力荐善于辞令的烛之武,并断言:“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此为一波。但当郑伯去请烛之武时,却遭到了烛之武的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显然,烛之武对郑伯过去的用人方针有看法,对自己过去所受到的排挤也是愤懑不平的。此时,郑伯赶紧认错:“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并指出:“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烛之武深明大义,在决定国家命运的关键时刻,不计私怨,捐弃前嫌,毅然应命。这寥寥几笔,给行文平添了一层波澜。烛之武利用黑夜,秘密出城会见秦伯,并说服了秦伯,秦伯答应退兵。晋大夫子犯主张袭击秦军,形势又紧张起来了,故事出现了第三折。最后,晋文公分析了形势,认为“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也撤了兵。至此,郑终于转危为安。 

  3.烛之武为什么能说服秦伯? 

  这篇文章对烛之武的善于辞令,写得极为出色。他去说服秦伯,虽然目的是求和,但决不露出一点乞怜相。他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头头是道,使人信服。他在说辞里处处为秦着想,使秦伯不得不心悦诚服,不仅答应退兵,而且助郑防晋。 

  (1)处处为秦着想。 

  首先,烛之武开门见山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承认郑国已处于危亡的地步。但作为郑大夫的烛之武却没有半句为郑国乞求的话,相反,却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来表明为秦着想的立场。先分析了“越国以鄙远”的难处,接着谈了亡郑实际上是增加了别国(晋)的土地,扩展了别国的势力,而邻国势力的增强就意味着秦国势力的削弱。接下来又分析了存郑对秦有益无害:“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一利一害,推心置腹,不由秦伯不动心。 

  (2)充分利用秦晋的矛盾。 

  正当秦伯在考虑灭郑、存郑对自己的利害关系时,烛之武充分利用这一契机,进一步为秦君分析:“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来离间双方。这番话不由得秦伯不深思。接着烛之武又把话题引向未来,预言晋国此后的动向:“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缺秦,将焉取之?”指出晋国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将进而侵犯秦国,秦晋的矛盾将进一步尖锐化。由于晋国当时已成为中原霸主,秦伯对此不能不存有戒心。烛之武的这篇说辞戳到了他的痛处,终于促使他下定决心,改变主意,退兵助郑。 

  4.本文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1)伏笔与照应 

  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2)波澜起伏 

  这篇课文波澜起伏,生动活泼。例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场虚惊。课文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3)详略得当 

  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而不杂,有始有终,层次井然。 

 

助读材料

  1.关于《左传》的作者 

  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慝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论语·公冶长》 

  2.《左传》之传述 

  平帝始立《左氏》。后汉建武中,以魏郡李封为《左传》博士,群儒蔽固者数廷争之。及封率,不复补。和帝元兴十一年,郑兴父子奏上《左氏》,乃立于学官,仍行于世。 

  ──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 

  汉兴,北平侯张苍及梁太傅贾谊、京兆尹张敞、大中大夫刘公子皆修《春秋左氏传》,谊为《左氏传》训故,授赵人贯公,为河间献王博士。 

  ──《汉书·儒林传》 

  3.关于《左传》的文学成就 

  《左传》文章优美,其记事文对于极复杂之事项──如五大战役等,纲领提挈得极严谨而分明,情节叙述得极委曲而简洁,可谓极技术之能事。其记言文渊懿美茂,而生气勃勃,后此亦殆未有其比。又其文虽时代甚古,然无佶屈聱耳之病,颇易诵习。故专以学文为目的,《左传》亦应在精读之列也。 

  ──梁启超《中国历史要籍解题及其读法·读〈左传〉法之二》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朱彝尊《经文考》卷一六九引 

  寻左氏载诸大夫词令,行人应答,其文典而美,其语博而奥;述远古则委曲如存,徵近代则循环可覆。必料其功用厚薄,指意深浅。谅非经营草创,出自一时;琢磨润色,独成一手。斯盖当时国史,已有成文,丘明但编而次之,配经称传而行也。 

  ──刘知几《史通·申左篇》 

  左氏之叙事也,述行师则簿领盈视,聒沸腾;论备火则区分在目,修饰峻整;言胜捷则收获都尽,记奔败则披靡横前,申盟誓则慷慨有馀,称谲诈则欺诬可见,谈恩惠则煦如春日,纪严切则凛若秋霜,叙兴邦则滋味无量,陈亡国则凄凉可悯。或腴辞润简牍,或美句入咏歌。跌宕而不群,纵横而自得,若斯才者,殆将工侔造化,思涉鬼神,著述罕闻,古今卓绝。 

  ──刘知几《史通·杂说上》“左氏传”条 

  左氏叙事、述言、论断,色色精绝,固不待言,乃其妙尤在无字句处。凡声情意态,缓者缓之,急者急之,喜怒曲直莫不逼肖,笔有化工。若只向字句临摹,便都不见得。 

  ──左绣《读〈左〉卮言》 

  注:课标本《高中语文·选修一》(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第四课,选用《烛之武退秦师》  

肖彤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