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灭吴》及《教师教学用书》“课文说明”部分注译之管见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备课资料 手机版 | ||||
有人评《国语》“在叙事方面,亦时有缜密,生动之笔”,《勾践灭吴》也当不例外。而课文及“课文说明”的某些注译,却未能对此很好的把握、再现,失之疏漏。本人不揣浅陋,就解读过程中所遇不解或异于原书注译之理解罗列出来,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1、课文第二段有“夫吴之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之句,应对其中的“雠”予以解释;况且下文第五段又有“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雠”,虽说词典上有“同‘仇’”、“仇敌、仇人”或“仇恨”等的解释,但很容易让人产生疑问:既是音同义通(《尔雅今注》也有“‘雠’和‘仇’音同义通,后代常通用”的解释),何不统用其一?如果是想避免行文单调,何不换用其一为“恨”?这样义同而音不同,不使行文更富有变化吗?但作者没这么做。对于“仇雠敌战之国”又如何理解?而这句话“课文说明”也仅笼统的翻译为“(吴国与越国),是世代的仇战之国,经常打仗”,无论是直译还是意译,都和原文有段距离。这就牵涉到对“仇雠敌战之国”的理解。 其中,“雠”,《康熙字典》解为“仇也”,雔,鸟之双也。人之雠怨,不顾礼义,则如禽鸟之为;两怒而有怨在其间,必溢恶之言,若禽鸟之声也”;《尔雅今注》(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7月第一版18页)解释为“用言语对答”。如此,“仇雠”可否理解为“因仇恨而(用言语)互相攻击”?由此也可类推“敌战”而为“因敌对而(经常)兵戎相见”?如若是这样,原文就容易理解了。 2、“课文说明”将“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译为“还下令孤儿、寡妇、患病的人、贫苦和重病的人,由公家出钱供养教育他们的子女”,有两处可商榷: A、“他们的子女”中的“他们”是否也包括上文的“孤儿”?从译文看,当是包括。如是,则于理不通。 B、把“疾疹、贫病者”分别释为“指患病的人”和“贫苦和重病的人”且并列,妥当与否?这儿的“病”一定要理解为和“疾”相提的“重病”么?我认为理解成“困苦”更妥当,且行文也能和“患病的人”并列。 3、“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译为“那些明智理之士,供给他们整洁的住处,给他们穿漂亮的衣服,让他们吃饱饭,而切磋磨厉义理”。其中,“而切磋磨厉义理”主语指向不明。谁“切磋磨厉义理”?“磨厉”应理解为使动用法,义为“让他们在义理方面切磋探讨”。 4、“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课文说明”译为“前来投奔四方之士,一定在庙堂上举行宴享,以示尊重”,既苟简又赘余。当译为“前来投奔(勾践)的四方之士,(勾践)一定在庙堂上宴享”。“以示尊重”是解释“庙礼之”的话,译入,多余。 5、“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无不歠也:必问其名。”我以为句中的冒号使用及对“必问其名”的理解翻译,不尽协调: A、如果保留冒号,这个“问”还是理解成通假,通“闻”为好,使动用法,“使……出名(有名声)”。该句即解释勾践“无不餔也,无不歠也”的目的是想通过自己的亲善行为,与民同乐以扩大影响力,增强亲和力,强化向心力,为下文“国之父兄请(战)”、“国人皆劝”的同仇敌忾埋下伏笔。《国语·吴语·勾践灭吴》(岳麓书社出版社1988年9月第1版177页)中勾践对申包胥所说“越国之中,疾者吾问之,死者吾葬之,老其老,慈其幼,长其孤,问其病”,“宽民以子之,忠惠以善之。吾修令宽刑,施民所欲,去民所恶,称其善,掩其恶”,“富者吾安之,贫者吾与之,救其不足,裁其有余,使贫富皆利之,求以报吴。愿以此战”也可算是他灭吴前多方谋划、精心准备,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的佐证。 B、如对“问”非得理解成本义,则“无不餔也,无不歠也”与“必问其名”间的冒号使用欠妥。难道勾践对越国出游的年轻人“无不餔也,无不歠也”的目的就是想知道他们的名字?不如改冒号为逗号,句意也就可以理解为勾践“不仅给吃的,给喝的,而且还一定问问他们的名字”,以示君王体恤下情无微不至。 6、《教师教学用书》177页注释5对“其”未作解释。可否解释为表婉商语气的句中语气副词,用以写夫差的绝望和无可奈何? 以上所谈,定有偏颇、疏漏,再次恳请大方之家不吝指教!(山东枣庄三中 王宜友) 相关链接:备课资料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