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被击中--我教《孔雀东南飞》 (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就这样被击中--我教《孔雀东南飞》

学生高之涵曾对我说过,初中时就期待《孔雀东南飞》,但高中时教师讲解过,却觉索然无味。

她的话时时警诫我,千万别成为扼杀学生热爱语文的杀手。

然而《孔雀东南飞》却是一堵坚实的墙,时时横亘在我的面前。虽然肢解了许多遍,却依然没有发现其“美”之所在,只是在完成教学任务。

昨天上网查询资料时,看到

初次读到《孔雀东南飞》,是在二十多年前。说起来那么久远的事,让人无端感觉,自己像一个垂垂老矣的迟暮老人。 

记得当时初见,惊艳于刘兰芝光彩照人的美。少年时,将皮相之美当作是爱情的第一要素。所以当看到焦仲卿不得不离开刘兰芝而将她遣送回家时,有太多惋惜,惋惜这样一个精致美丽、贤惠骄傲的女子,却得不到婆婆疼爱,从此,觉天下之恶,无出焦母之右者。

接下来的离别分外赚人热泪。读到“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泣不可抑。读一遍哭一次。很少有事能打动的心,却一次又一次,哭得一塌糊涂。

其实就只是“举手长劳劳”这句话,让当年的我记住了还有焦仲卿这个人。一个在我印象中如此平凡的“劳”字。到这里,却翻出不尽的缠绵之意。

今天第一节课,在12班,感觉很不好。要求背诵的段落,学生读得有气无力,更不用说情感。当然,我也尽力去范读,但有时很是奇怪,教师的朗诵也需要氛围的渲染,有时在一个班级读得感动自己,另一班级却生涩别扭。

到了11班,一切风生水起。和他们一起朗读的时候,其中“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两句,读得特别慢,而饱含深情。坐在第一排的学生说,老师一读,味道就不一样了。

有了这样的铺垫,学生在解读刘兰芝“严妆”时,特别有感觉。包括“起严妆”的“起”字,在诵读时也感觉到一种莫名的庄重感,此“起”非起立起床之意,因兰芝在离别的前夜,一夜未宿。这里的“起”字当为“开始”之意,但这里的开始又包含着一种盛大庄重的仪式,亦即这“严妆”里有兰芝深重的悲壮感。

再说“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也值得追问,为何偏偏是初七及下九,不要相忘。初七是乞巧节,下九是汉代妇女相聚的日子,两个日子都是妇女嬉戏快乐的日子,而此时被休在家的刘兰芝会去参加这样的聚会吗?只会一个人孤独的躲在房间里,暗自流泪。又有谁会记起一个弃妇的孤独与苦痛呢,如果小姑子(包括没有说出口的仲卿)都遗忘了兰芝,那她真的在一片欢乐中被世界遗忘、抛弃。这种情感应该和李清照在《永遇乐》词中的情感是相通的: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然后学生再读夫妻二人离别的一段文字。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通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起句就被打动。为何偏偏是“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按常识学理来说,当是“新妇车在前,府吏马在后”。

而这违背常理的背后,当是夫妻之间依然相濡以沫夫唱妻随,刘兰芝依然有所眷恋情感的外在表现。

然后,读到“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时,一瞬之间,眼眶湿湿的。

我向学生坦承我的感动。

就在这时,下课铃响起。我布置了两个作业。一是“车”“马”谁前谁后的问题;最美的离别诗(个人偏激的体验和认知)“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美在何处?

现在我有更多的时间回味自己的感动。

磐石、蒲苇的忠贞并不见得多么令人感动,让我感动的是原来如此决绝倔强下定决心一去不得返(勿复重纷纭。何言复来还!)的兰芝君为何突然反悔,说出“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的话来?可见这时兰芝才开始有了对两人重新团聚的期望。可是这种改变对于她意味着什么?

设若仲卿把兰芝再接回焦家,会面临怎样的局面?

重归焦家,她依然要面对挑剔的婆婆,面对她千方百计想要丢弃的生活。为爱,兰芝变得执着而坚定;为爱,甚至可以牺牲她恪守的自尊。

有此改变,后面的誓言才如此动人,让我怦然心动。

最后说“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美在何处?

让我们看看流行的翻译:

两人举手告别,忧伤不已,彼此依依不舍。

如此,学生喜欢诗歌才怪。

一是音节之美。汉语中的叠音词,让人心动。一如《诗经 采薇》中的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中的“依依”与“霏霏”一样让人缠绵悱恻而忧伤不已。

二是情感美。“劳劳”与“依依”之中的忧伤与眷恋让人动容。

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说:“诗歌是在翻译中丢失的东西”。我想这种翻译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包括古文译成现代文,看看学生必备的各式文言翻译资料,听听教师讲解文言时的扣住字词不放的话语。我禁不住心底一阵的悲凉。

很多时候,我们匠气十足的教师就在自己的课堂中把诗歌与美丽与学生的热情统统掐死,其流毒甚至使他们一生厌弃文字与阅读。

课堂上,时时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总以为语言是苍白无助,无法传达自己的感知于万一。我所能够做的只是,给文字以温度,让学生因为温暖而走进文字,走进文字背后的人物,走进人物背后的心理。

又记。

1、从前常上公开课时,一定要借班上过,因为我知道课堂和学生能够激活我的情感和思维。

2、就在码这篇博客的时候,办公室里有二位家长和班主任一起在苦口婆心的教导学生,语重心长,眼泪横飞。说来说去,只是刻苦学习,只是现实生活的艰辛。想想,我们的学生只为了一份口粮,而忍受如此枯燥乏味的生活。

真是悲哀。其实悲哀的又休止是学生。

 

陈会设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