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二章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第一课时)

广东省中山市三角中学 赵怀兵 zsyw@21cn.com

教学目标:

1.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疏通文意,了解并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

2.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逐层论证的写法。

3.初步理解“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肋”的含义,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教材分析:

重点:目标1、2

难点:目标中对第四段论证的理解

教具:

预习指导:

1.自读两篇文章各2次以上,注意断句及个别字读音

2.结合注释,粗识大意

3.搜集有关孟子及《孟子》的简要知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关于西路军胜利的原因的论述,从而得出“得人心者得天下”的结论,唤起学生的共识,然后导入本课。

二、了解预习情况后,指名诵读有关注释,简介孟子和《孟子》(2)

    孟子: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兼爱”“非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三、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指名二人接力诵读全文,正音后齐诵二遍,再由教师范读课文(5)

    正音:“夫”,fu,发语词,放在句首,以引起议论。“粟”,su,谷子,与“栗”区别。

2.对照书下注释,学生独立思考(同桌间可交流)逐段疏通文句并逐句翻译(问题一二)(10)

3.教师巡视释疑点拨,重点注意下列词语及句子(一些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

“固国”的“固”,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使国巩固”。

“威天下”的“威”,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

“寡助之至”的“之”动词,作“到”讲

“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4.指名6人串讲课文(一读一译),师生共同订正(5)

5.齐读课文(1)

三、分析课文

1.学生分组讨论下列问题:(问题三四五)(6)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3)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4段?(难度较大,教师可视情况作以讲解)

2.教师巡视解疑,并进行调控

3.抽样提问后其他学生补充,教师评价总结(15)

附参考答案:

    1)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2)二三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3)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3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几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注意下列词语:

  “故曰”,在文中起承接作用。“故”一笔概括了上文三段,“曰”总领发起下文议论

  “君子”即文章中所说“得道者”

   归纳:第4段进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四、布置作业:

1.A类:熟读并诵课文

2.B类:默写课文

3.A类:完成《掌握语文》P  之    。

课题:孟子二章(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疏通文意,了解并掌握名词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2.正确理解并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并从中得到应有的教益---人才要在艰苦中造就,从而以乐观的态度对待初三的生活

教材分析:

重点:目标1

难点:目标2

教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提问(2)

    指名背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导入新课(2)

    1)提问学生孟子的政治主张,后引导回顾《孟子》的主要内容,引出孟子的“个人修养”的主张,从而进入课文情境

    2)教师指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是反映孟子个人修养、对人生态度的代表作。本文选自《孟子  告子下》

三、检查预习:(1)

    指名概述本文所讲的大致意思(中下生)

四、讲析课文

1.范读课文,正音(2)

畎亩(quan)  傅说(yue)  胶鬲(ge) 拂士(bi):同“弼”  空乏(kong)

2.学生活动:指名依据书下注释,试译第1段,重点讲清“发”“举”等动词的意义(问题一)(2)

    发:起,被起用。举:被举用,选拔。

3.师生共同校正释疑,教师讲解(1)

    明确:“发”与“举”意义不尽相同。“发”与“举”既表现了人物由低微向显贵转换的过程,又暗示了人物的身份,“舜”为君,是圣人,他的成功,固然与“尧”的赏识有关,但主要的还是他自身的才干与努力的结果,故曰“发”;傅说等人有的是臣,有的是贤人、平民,他们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主要还取决于明主的知遇,故曰“举”

4.讨论第1段(6)

1)第1段文字中,作者一共列举了几个人物?(独立思考后提问)(问题二)

  参考答案:六位。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

2)这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试具体比较分析(独立思考后提问)(问题三)

  参考答案:这六个人出身都卑微。(种田、筑墙、贩卖鱼盐、犯人、隐居者、奴隶),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

3)作者列举这六个人有什么作用?(这一问题有点难度,学生独立思考,略作交流,教师可作点拨)(问题四)

  参考答案:为下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著名论断作铺垫

5.讨论第2段

1)讲析重点词语及句子(主要是名词和形容词作动词用)(1)

“故”:承接上文,引起下文。“所以....”

“是”:指示代词:这

“苦、劳、饿、空乏”:原来都是形容词,课文中均用为动词。

“拂”:(fu)违背、受阻挠“乱”:动词,扰(读时在“行拂乱”后稍作停顿

“所以”:介词,课文中的“所以”可译为“之所以...是原因”

“曾”:与“增”通假

2)学生活动:指名试译第2段,师生订正(问题五)(3)

3)教师讲解:第2段与第1段的关系:第1段列举六个特殊的事例,推断归纳出第2段带有普遍性的结论;又通过后面的结论,论证前面所举六个人之所以在事业上能获得成功的原因:艰险的环境,给人以困苦、饥饿、人贫困、疲乏、忧虑,然而,也正由于经受了这些磨难,坚定、振奋了人们的意志,使人们在迎战困难、谋求生存的过程中不断增长了才干。(可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例,阐述“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无好男”的道理)(2)

6.讨论第3段

本节难度较大,可由教师逐句串讲

1)重点弄清下列词语及句子:(2)

“恒”:常常。“过”:过错。这里用作动词“犯错误”

“然后”:这样以后。“然”代词,“这样”指有过失

“衡”:与“横”通假,梗塞、不顺利

“征”:观察到,检验

“入则无法家拂(fu)士”:在国内如果没有善于法的世臣和善于辅佐的贤士的规劝讽谏。“拂”:匡正过失

2)小组讨论:这一段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5)

3)抽样提问其他学生补充教师评价(2)

    参考答案:论述了人常常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国家常常没有忧患,则往往会遭至灭亡。即精神上的溃灭必然会导致物质上的灭亡。在论证方法上则运用正反论证,一反一正,为推断出中心论点打下基础

7.讨论第4段

1)学生依据注释试译,指名翻译后教师评价

2)教师讲解:最后一段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常处忧患,多受磨难,可以促使人奋发图强,从而得“生”,耽于安乐,庸庸碌碌,可以使人腐败、堕落,从而得“死”。人生是如此,国家的兴盛衰败亦是如此

五、指导背诵课文

1.采用教师扼要板书,学生寻规律背诵的方法逐段解决

第一段:以六个人物为线索

第二段:以“故、苦、劳、饿、空乏、拂、乱、所以”为线索

第三段:以“改、作、喻、入、出”为线索

2.学生边看书边试着寻找规律默读

3.学生试背

4.全班齐背

六、布置作业

A.熟练背诵全文

B.默写全文

课题:孟子二章(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两篇文章的写作技巧,学习课文中的排比、对比的修辞方法

2.通过比较,分析两篇文章在论证方法上的不同点。

3.巩固练习: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

4.正确理解并认识“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肋”的内涵并从中得到应有的教益---如何正确看待

教材分析:

重点:目标2、4

难点:目标1、3

教具: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2)

    抽查中下生背诵《生死忧患,死于安乐》

二、继续分析《生死忧患,死于安乐》

1.讨论论证方法

    1)教师提示,创设情境:上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开头提出论点,然后分二个方面分别来论证论点的,本文在论证的思路上是否相同呢,如果不同,又是怎样的结构呢?试作具体分析(1)

    2)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指导,必要时给以点拨(5)

    3)抽样提问,师生共同评价(5)

    参考答案:本文的论证方法,主要是由个别到一般,最后推断出中心论点,即特殊论据----一般论据-----中心论点。在论证上采用正反论证,一是一异,相辅相成地说明同一哲理的两个方面。

2.分析本文的语言风格(5)

教师提问,学生独立思考后提问,师生共同评价:

1)本文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试作具体分析(顺便分析一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本文的语句有何特点?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1)排比和对比。对于同一论题,多角度多层次地加以阐述,行文如江河直下,一泻千里,使文章富有气势。例如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对比见第三段末。另上一篇也用了相同的修辞方法。

2)多用短句,且句式较整齐,近似对仗,(骈散对照)读起来琅琅上口。例如:开头的六句,第二段的“苦其心志....空乏其身”和第三段的“困于心,衡于虑”“征于色,发于声”等等。与上文也有似之处。

3)齐读课文一次,再次体味本文的语言风格

三、难句分析:(7)

结合课后练习三(先提问学生分析,其他学生有不同意见补充后教师小结)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道指什么?(仁政、王道,与“霸道”相反)

2.“所以动心忍性”是什么意思?用语言简要描述一下(当人经受苦难时,他的内心会受到惊动,而自觉地磨练自己,使自己的性情坚韧起来,增强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战胜困难的勇气与毅力)

四、自由讨论:学生自由发言,若无学生举手,教师点较优生回答(8)

1.如何看待孟子“人和”的主张(有什么进步意义及局限)

2.你赞同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吗?

五、堂上练习:(10)

1.指出下列“之”的不同用法

1)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助词“的”)

2)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指代“小城”)

3)委而去之(代词,代那座城池)

4)寡助之至(动词“到”)

5)亲戚畔之(代词,代指“失道”“寡助之至”的人)

2.指出下列各句的通假字,并写出原字

1)亲戚畔之        __通___

2)曾益其所不能    __通___

3)入则无法家拂士  __通___

4)困于心,衡于虑  __通___

3.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1)池非不深也  古___  今____

2)城非不高也  古___  今____

3)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古___今___

六、布置作业(2)

A.默写两篇课文

A.预习《岳阳楼记》刮恼赂挥衅啤ar

刮恼赂挥衅啤ar

刮恼赂挥衅啤ar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