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古代称谓中的“名”和“字”(教师中心专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手机版 | ||||
玉屏民族中学 罗康锡 古代称谓,人在本名之外,大多另有字,这风气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很普遍了。《礼记•曲礼上》称:“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贵族男子二十岁时(成年)行加冠之仪而取表字,女子出嫁(成年)之时可以盘发插笄(簪子)了,也要取字;故后来亦称女子许嫁为“字”,如:待字,字人,等等。看起来,这取字的规矩最初是囿于上层社会的圈子,但后来渐渐打破了界限,一般平民也多取字,相沿成习。 一、称名和字,表谦逊和表尊敬 在古代称谓礼貌语中,对人的称呼很讲究,“古人对于称呼有一种礼貌式,就是不用人称代词。称人则用一种尊称,自称则用一种谦称。”于是对人名的称呼也有特定的称法,形成了一类称谓礼貌式,用字、号、称人,表示尊敬;用名自称,表示谦逊。 古人的名字分为名(正名)和字(表字)。取名较随便,取字要行冠礼。男子须到二十才加冠取字,仪式还很庄肃,得占卜吉日,到宗庙举行。《礼记•冠义》说:“礼仪之始,在于容体。”又说:“冠者,礼之始也。”古人讲究礼仪,认为加冠正容是社仪之始,十分重视。取字与加冠同时进行,可见其比取名庄重严肃,故用字也当比用名庄重严肃。在古人看来用字称人能表示恭敬,用名称人就显得轻慢。 对此,《春秋左传》有记述。鲁桓公七年,《春秋》:“夏,彀伯绥来朝。邓侯吾离来朝。”《左传》:“七年春,彀伯、郑侯吾来朝,名,贱之也。”鲁庄公二十五年,《春秋》:“二十五年春,陈女叔来聘,始结陈好也。嘉之,故不名。”对来鲁国朝拜的彀伯、邓侯,鲁史记录直书其名“绥、吾离”,是表示轻视;而对来鲁国结盟友好访问的陈国使者,鲁史记录不书其名而书其字“女叔”,是表示尊敬以嘉奖女叔的友好行为。《左传》明确地说明了称名和称字的显然差别。在这种观念下,古人对称名和字很慎重,除非尊长对卑幼,或有特殊情况,是不能随便用名来称人的 相反,用字自称就不谦虚,自称只能用名。例如: (1)卫公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论语•子张》) (2)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汉书•苏武传》) (3)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4)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论语•子路》) (5)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问于桀,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又《微子》) (6)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又《先进》) 例(1)公孙朝与子贡谈话时用字称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论语》里称字只限于旁称,这代表了先秦时代称字的用法。例(2)李陵与苏武对话时用字面称苏武,自称名。苏武字子卿。这说明汉代以后称字可以用于对称。例(3)王安石在给司马光信中用字称对方。写信如面谈,也是对称。司马光字君实。例(4)子路与老师孔子对话孔子用名(由)对称子路,了路名仲由,这是尊称卑。例(5)子路用孔子的名回答长沮的询问,这是特殊情况,如果不用名而用“夫子”(老师)之类的称呼回答,对方仍弄不清是谁。这种特殊情况下尊卑逆向称名的称呼也只限于旁称。例(6)子贡与老师谈论另外两个学生颛孙和卜商,子贡称呼他们的名,这又是学生当着老师的面称其他学生的特殊情况,是出于对师长的尊敬。 二、“名”和“字”的关系 名与字在多数情况下共同构成一个人的代号,尽管用途不尽相同,二者之间还是有联系的。古人大多因名取字,名与字内容毫不相干的情况几乎见不到。如三国时的名将张飞,字翼德,在这—名字中, “飞”是名, “翼德”则是对“飞”的解释,因为 “飞”就是“翼之德”(翅膀扇动而造就的功德)。又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名与字之间也有联系,即“居易”是因,“乐天”是果,只有居处安宁,才能知命而乐天。 “名”和“字”的关系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 1、“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正名)相表里的,所以又叫“表字”。 如:屈原在《离骚》里自述:“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正则”就是“平”,“灵均”就是“原”。他名“平”字“原”,“名”和“字”有意义上的联系。 2、古人“名”和“字”的关系有意义相同的。 如:东汉创制地动仪的张衡字平子、“击鼓骂曹”的文学家祢衡字正平,他们名、字中的“衡”就是“平”;宋代诗人秦观字少游、陆游字务观,他们名、字中的“观”和“游”也是同义。又如唐代书法家褚遂良字登善、宋代文学家曾巩字子固,他们名、字中的“良”与“善”、“巩”与“固”也都是同义。 3、“名”和“字”有意义相辅的。 如:东汉“举案齐眉”的文学家梁鸿字伯鸾,“鸿”、“鸾”都是为人称道的两种飞禽;西晋文学家陆机字士衡,“机”、“衡”都是北斗中的两颗星。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因“乐天”故能“居易”;宋代作家晁补之字无咎(“咎”是过错),因能“补”过才能“无咎”。“渔”(打鱼)、“樵”(砍柴)常为侣,宋代史学家、《通志》的编者郑樵字渔仲;“渔翁”又常戴“笠”,清代文学家李渔字笠翁。 4、“名”和“字”有意义相反的。 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元代书画家赵孟钭肿影骸⑶宕骷夜芡忠熘恰懊薄ⅰ白帧敝械摹办洹庇搿盎蕖薄ⅰ邦(俯)”与“昂”、“同”与“异”都是反义。 5、古人的“名”、“字”往往取自古书古典。 如:汉末“建安七子”之一徐幹字伟长,《孔丛子》有“非不伟其体幹也”句;曹操字孟德,《荀子》有“夫是之谓德操”句。三国赵云字子龙,取自《周易》“云从龙,风从虎”;唐代文学家陆羽(著有《茶经》,后世尊为“茶神”)字鸿渐,也是取自《周易》“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元末戏曲家高明(著有《琵琶记》)字则诚,取自《礼记》“诚则明矣”;明代军事家于谦字廷益和清初文人钱谦益字受之,则都是用《尚书》中“谦受益”的典故。 三、古人的“名”、“字”还常用来表示在家族中的行辈。 先秦时,常在名、姓前加伯(孟)、仲、叔、季表兄弟长幼,如伯夷、叔齐,伯是兄,叔是弟;孔丘字仲尼,“仲”就是老二;孟姜女就是姜姓的长女。 汉代以后逐渐在“名”或“字”中用同样的字或偏旁表同辈关系,如唐代抵抗安禄山的名将颜果卿和他的弟弟颜曜卿、颜春卿共用“卿”字,和他们同辈的堂兄弟颜真卿(以书法传世)也用“卿”字。 宋代文学家苏轼、苏辙兄弟共用偏旁“车”表同辈。明神宗的儿子朱常洛(明光宗)、朱常瀛、朱常洵等,第二字共用“常”,第三字共用“氵”旁;吊死在景山上的明崇祯帝朱由检和他的哥哥朱由校(明熹宗)、堂兄弟朱由榔(南明永历帝)、朱由崧(南明弘光帝)等第二字共用“由”,第三字共用“木”旁。在这种情况下,姓名中的第一字是和父、祖共用的族名,第二字和第三字的一半是和弟兄等共用的辈名,具体到个人身上就只有半个字了。 综上可知,我国古人的称谓远比现代人复杂,他们有名又有字、很多时候还有号。这种姓名字号的并存,既适应了当事人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情况下的需要,也为我们现代人了解古代文化提供了重要的途行,更为中国的姓名文化增添了新的内容。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