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庄子的思想及作品风格。

2、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

3、掌握对比的写法,并使学生明白“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对比的写法,并使学生明白“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

教学方法:研读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著名学者南怀瑾这样说:“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倒,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饭吃;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

千百年来,道家思想对乱世中饱经创伤的心灵给予了莫大的慰藉,而道家集大成者便是庄子。鲁迅先生曾这样评价过他的文章:“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辟阖”是“开合”的意思。这句话是说《庄子》一书内容广博深厚,气势恢弘,文意驰骋自如)

今天我们就走近庄子,了解一下庄子的思想及其作品风格。

二、简介《庄子》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道家代表人物。他继承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世人将二人并称为“老庄”。

庄子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对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清净无为”;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一书又名《南华经》是庄周和他的门人及后学所著。现仅存33篇。

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尤其善用寓言和比喻来说理。

那么课文《秋水》中讲述了一个什么寓言,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我们下面就请一位同学来朗读这篇课文。

三、整体感知课文:朗读,自主学习

1、单个学生读,纠正字音及停顿

问:该生的朗读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1)纠正字音

泾(jìng)流    两涘(sì)渚(zhǔ)崖之间    少(shǎo)仲尼之闻    殆(dài)

(2)纠正断句:  

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 / 河伯欣然自喜    

以天下之美 / 为尽在己                   且夫 / 我尝闻 / 少仲尼之闻

(过渡:其实,文言文的诵读,最主要的不是普通话的问题,也不是字音是否准确的问题,而是要读出文章的气韵,读出文言文的魅力。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尝试一下。)

2、齐读,尝试读出文章的气韵,读出文言文的魅力

(过渡:大师是怎么读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

3、听朗诵,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怎么样,很棒吧?平时觉得枯燥的文言文,现在听来,是不是也别有一番魅力呢?看来,文言课文中并不缺少美,只是我们缺少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本板块要求我们“融会贯通”,你是否能运用以前所学的知识自主积累本课的文言字词以及句式呢?下面我们就来检验一下大家的文言功底。)

4、自主学习文言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分组进行) 

(1)通假字

①泾流之大(“泾”通“径”,径直)

②不辩牛马(“辩”通“辨”,辨别,区别)

(2)古今异义词

    ①百川灌河 (河:专指黄河) 

②于是焉和波欣然自喜 (于:介词,在 ;是:代词,这) 

③至于北海(至:动词“到”;于:介词)

④东面而视(东面,脸朝东) 

⑤大方之家(大道理;后又称博学的人为“大方”或“方家”;大方之家即修养高,明白事理的人)   

(3)词类活用 

①秋水时至(名词作状语,按时令) 

②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形容词作名词,美景)

③顺流而东行(名词用作状语,向东) 

④少仲尼之闻(形容词作动词,小看,也可以理解为意动用法,以……为少)

⑤轻伯夷之义(形容词作动词,轻视,也可以理解为意动用法,以……为轻)

⑥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形容词作动词,走到尽头)

(4)文言句式

判断句   ①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 ……者,……也”表示判断)

②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非……,则……”,是副词“非”和连词“则”

的配合格式,可译为“如果不是……那么就……”) 

  

宾语前置句  ①以为莫己若者( 否定句中,代词“己”作宾语前置。) 

     ②我之谓也( 助词“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被动句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用“见……于……”表示被动 ,“见”表被动,

“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比如“他被骗”,我们文言文可以说“彼见欺”,

而“他被人骗”,我们就不能说成“彼见人欺”,而要说成“彼见欺于人”。) 

固定句式   ①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以……为……”古汉语常见,可译为“认为……

是……”“觉得……是……”) 

②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且夫”,连词。连接上句或上段,用在下句或

下段的开头,可译为“再说”“况且”,表示意思推进一层)

 5、质疑

  (在这则寓言中,有两个成语沿用至今,同学们须注意它们的用法)

6、成语积累: 望洋兴叹  贻笑大方(须注意用法)

①望洋兴叹:本意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比喻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前面往往加“只能”,“只好”之类的词;“望洋”是“仰望的样子”, 它和“徘徊”、“荒唐”、“葫芦”一样都是连绵词。我们不能把他们割裂开来分析,如“望‘书’兴叹”、“望‘文’兴叹”、“望‘球’兴叹”等说法都是错误的。

②贻笑大方:留下笑柄给行人笑话。(贻,遗留。大方,大方之家,指修养很高、明白道理的人)其中已经包含了被动的意思,所以我们在使用这个成语时不必再画蛇添足地说“被谁谁贻笑大方”。该词常用作谦词。

  

四、探究文本,讨论本文的写作特点

思考:

黄河之神河伯先是欣然自喜,后又望洋而叹,这是为什么呢?请大家根据课文的内容回答。

(板书:欣然自喜——望洋兴叹)

1、河伯在什么情况下欣然自喜?

根据“于是焉……”得出答案:“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河伯面对黄河的广阔,觉得天下之美尽在自己这里,因此欣然自喜。

(板书:不辩牛马)

2、河伯见了北海为何“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面对波澜壮阔、无边无际的大海,他深深地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所以望洋而叹。

(板书:不见水端)

3、由“喜”讲到“叹”,这是什么手法?

对比。在对比中情节得以推动,在对比中河伯大彻大悟,有了新的认识。(板书:对比)

五、讨论明确寓意

如果说:儒家像粮食店,道家是药店。那么,寓言《秋水》是针对人们的什么弊病开出的良方 ?它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

讨论后明确:刚才大家说的都非常好。这是一则两千多年前的寓言,但时至今日,仍然给我们以智慧的启迪。面对河伯,面对河伯这一类人,甚至我们自己也可能是河伯,所以,我想告诉大家:

人的认识是有限的,通过开拓视野加以比较,就能感觉出自己的不足。如果盲目地骄傲自满,就难免会贻笑大方,要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因为知识的海洋是无边无际的,只有不断探索,才能攀登高峰。

(不能夜郎自大;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山外有山,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强中自有强中手。要有自知之明)

六、拓展延伸

过渡:《秋水》用河神见海神的寓言故事来说明哲理,既生动形象,又通俗易懂。下面请大家自学庄子的另一则寓言《惠子相梁》,思考它给我们怎样的启迪。

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yuān  chú,凤凰),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炼实(竹米)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chī,猫头鹰)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译文:

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鶵,你知道吗?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鸟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发出‘吓’( 拟声词)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 

惠子:惠施,在魏国(梁)为相。          醴泉:甘美的泉水。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惠子相梁                 相:_______

(2)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国:_______

(3)于是鸱得腐鼠       于是:_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

⑴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炼实不食,非醴泉不饮。(注意:“非……不”的翻译)

                                                                                                                                                               

⑵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注意“子”“以”的翻译)

                                                                         

3、鵷鵮“非梧桐不止,非炼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这体现了鵷鵮的什么品质?庄子以鵷鵮自喻,说明了他是怎样的人?                                                                                                     

答案:

1、 ⑴做相,名作动;  ⑵国都、都城  ⑶在这时 

2、 ⑴鵷鵮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                                                                              

⑵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

3、,这说明庄子是个志向高洁、淡泊利禄、厌恶功名的人。

七、全文总结

    本专题的名称是“寻觅文学津梁”,《秋水》和《惠子相梁》让我们领略到了庄子散文设喻巧妙,机趣横生的特点。阅读文言文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还可以丰富我们精神世界。在中华民族的文化长河中,庄子、孔子、孟子这一类的人是绝对不可或缺的。如果少了庄子,我们就少了“不为世俗名利所累的‘闲福’”,就缺失了“以高洁的精神来坚定地拒绝诱惑的惊人内力”;如果少了孔子,我们就少了“以天下为己任,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积极入世的勇气;如果少了孟子,我们就少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希望同学们在流连于青春小说、流行杂志等文化“快餐”的同时,也留一方净土给庄子这类大师们,相信你一定会受益匪浅。

附板书:

不辩牛马 —— 欣然自喜         事物是相对的 

河伯                               人的认识有限 

        不见水端 —— 望洋而叹     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蒋爱红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