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特色方案设计——编写课本剧(本站论坛专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作文指导 手机版 | ||||
原帖地址:http://bbs.ruiwen.com/thread-19637-1-1.html 发几瑁 自由设计24 编写课本剧 【设计思路】 本教学设计首先以富于鼓动性的导语,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接着按照改编程序对写作要点进行梳理和指导,然后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教材中提供的范例,从中悟出编写课本剧的规律和要求,最后延伸拓展,进一步深化认识。导写过程中紧密联系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启发学生思考、比较、答问、归纳,使他们充满了兴趣和期待,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这就为学生指点了一条爬上树去摘下桃子的路径。 【导写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当你阅读一篇自己倾心喜爱的小说的时候,当你陶醉在一篇散文、一首诗歌创设的优美意境之中的时候,当你的一篇文采飞扬的习作受到老师的褒奖、同窗的称道的时候……少年的你,心中一定会燃起一个文学梦,梦想做一名小说家、散文家或者诗人。那么,你想过成为中国的莎士比亚或者新世纪的曹禺吗?也许,你要问:我有剧作家的潜质吗?今天,我们就来做一次尝试——编写课本剧。 二、要点梳理 1.选取剧本素材。 提出问题:从初中课文中选取剧本素材,你会选择哪一篇?(学生思考后自由发言)教师引导,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一篇呢? 学生回答后,指名总结适宜改编为剧本的课文的特点: (1)故事性强,情节波澜起伏。 (2)人物不多,性格鲜明突出。 (3)时空较集中,矛盾冲突尖锐。 (4)主要通过对话刻画人物。 2.确定戏剧结构。 提出问题:剧本一般是分幕分场的。就选定的剧本素材,划分出场次,想一想每一场安排哪些人物、哪些情节。 学生将自己的设计写成简单的提纲,与同桌交流互评,然后选出较突出的方案在班级展示。 教师点拨: (1)定场次:把主要事件发生地作为戏剧场景,把次要事件推到幕后,使时空集中。 (2)定脉络:通盘考虑戏剧冲突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在整个剧本各场次中如何布局。 (3)定人物:根据剧本的情节和结构确定全剧及每场戏的出场人物及其上下场情况。 3.编写人物台词。 提出问题:在剧本中,故事的发展及人物性格的展示,一般都依靠人物的对话来完成。在编写剧本时,把课文中的人物语言抄入剧本,是否就完成了编写台词的任务?为什么? 分小组进行探究讨论,得出共识: (1)编写台词要以课文中的人物语言为基础,进行必要的调整、充实和完善,力求人物个性突出,故事情节连贯。 (2)人物的心理活动、相互关系,以及幕后发生的情节,一般也应通过人物的台词自然地显示出来。 (3)必要时,可以使用独白和旁白,独白可用作人物的自我介绍或抒发情感,旁白可以串连情节或点明含义。 4.设计舞台提示。 提出问题:剧本通常包括人物台词和舞台提示两个部分。你的剧本中将用到哪些舞台提示?它们有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教师明确几种常用的舞台提示的作用: (1)舞台场景说明,可以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环境。 (2)服装、道具提示,可暗示人物的身份、性格、爱好等。 (3)情绪、动作提示,可辅助台词刻画人物,推动情节。 三、例文印证 《皇帝的新装》是我们熟悉的一篇课文,将其改编为剧本后会是怎样的呢?请阅读第五册《语文》教科书199页的剧本,并与原课文进行对照比较。 1.思考:为适宜舞台表演,剧本对原课文进行了哪些再创造? (学生以抢答的形式回答这个问题,教师明确。) (1)把舞台划分为左中右三个区域,能将发生在不同地点的故事调度在一起。 (2)原文中的心理描写一般都转换成了人物台词,符合演出的要求。 (3)增添了诸如“吃惊”、“张嘴”、“揉眼”一类的神态、动作提示。 (4)宫女、侍从、观众等配角的设置少而精当。 (5)“绕场慢行”的形式类似于戏曲的虚拟表演,减小了演出空间。 (6)三个场次的划分,既显示了故事的时间间隔,又保证了情节的紧凑、连贯。 2.探究:你觉得这个剧本中还有哪些可以改进之处?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自由作答,教师点拨。) (1)可以将骗子织布处略去,有关情节作暗场处理。 (2)可以将老大臣和官员看织布的情节合并在同一时间,或者略去其中一人。 (3)人物台词拘泥于原课文,应该进一步丰富完善,使人物血肉丰满,性格突出。 3.提问:你对自己要编写的课本剧又有了什么新的想法? (学生回答,讨论,教师总结。) 剧本是戏剧演出的基础,必须符合舞台艺术的要求。因此,在编写的时候,就要考虑到演出的效果,考虑剧本中所设计的情景和情节是否适合演出,预想演出时观众会听到些什么,看到些什么,明白些什么。总之,剧本要适合舞台演出,适合观众欣赏。 四、延伸生活 编写课本剧的活动可以向两个方向延伸:1.在语文活动课上或文学社团活动中,组织学生依据编写的剧本进行排练和演出;2.学生积累创作经验后,从现实生活中选取素材编写戏剧、小品。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