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考语文?(教师随笔)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手机版


    最近在一篇报道中看到这样一则消息:由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上海6所高校开展的自主招生测试中,有4所高校或放弃了对理科生考察语文科目,或规定全部考生仅测试数学和英语两科。

       看到该篇报道,首感痛心的是我们语文人,更应该是我们民族的痛心。就我们目前的教育机制,不考语文,也就意味着不用学语文了。(而不是像一些专家所说的不考语文不是意味着不学语文,你还可以大学特学语文吗!?)

      一直以来我们流行着理重于文的教风、学风,“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不用怕”,种种原因,让我们的语文沦落到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

      语文 真的成为无用之科吗?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每一个人-----不存在!几千年中华文化历史告诉我们语文存在的根基博大精深;窘迫的现实告诉我们语文存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许多大学生连一个基本的自我简介都写不好啊!)

     原复旦大学(可是一个理工见长的名校哦)校长,中国一代数学宗师苏步青教授,他是这么说的:

   “  作为中国人,总要先学好中国的语文 。”

   “ 一个国家总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作为中国人,怎能不爱好并学好本国的语文呢?” 

     “有人认为只要学好数、理、化就可以了,语文学不好没关系。这个看法不对。数、理、化当然重要,但语文却是各门学科的最基本的工具。语文学得好,有较高的阅读写作水平,就有助于学好其他学科,有助于知识的增长和思想的开展。反之,如果语文学得不好,数、理、化等其他学科也就学不好,常常是一知半解。就是其他学科学得很好,你要写实验报告,写科研论文,没有一定的语文表达能力也不行。一些文章能够长期传下来,不仅因为它的内容有用,而且它的文字也是比较好的。”

  “深厚的文学、历史基础是辅助我登上数学殿堂的翅膀,文学、历史知识帮助我开拓思路,加深对数学的理解。以后几十年,我能吟诗填词,出口成章,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初中时的文理兼治的学习方法。我要向有志于学习理工、自然科学的同学们说一句话:‘打好语文、史地基础,可以帮助你们跃上更高的台阶。’学好语文,才能为成材打下基础。”

   “我从小打好了语文的基础,这对我学习其他学科提供了很大方便。语文是成材的第一要素”。 

    “文科要通理,理科要通文,并撰文或发表讲话,要求中学生文理兼优,全面发展。我整天同数学公式、定理打交道,为了头脑不僵化,读写旧体诗可以说是起到‘窗外看雁阵’的作用。理工科大学生搞点形象思维,读点诗词,对打开思路、活跃思想是很有好处的。”

     原北京大学校长,中国著名教育家,美学家蔡元培是这么说的:“文理是不能分科的。例如文科必植基于自然科学,而理科学者最后的假定,亦往往牵涉文史哲。”

       

     今天,当我上到法国作家都得的《最后一课》时,想到“那些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都能牢记住他们的语言”,我们这些生活在国泰民安时期的人,却吃饱了饭撑着没事干,大谈什么取消语文考察,大学竟然“自主”到了这种程度,法何在?理何在?

 

 

杨子江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