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复习资料——唐诗部分(苏教版选修说课)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说课稿 手机版 | ||||
一、诗句背诵与默写:可以根据课本要求,对名句加以背诵默写训练。 二、诗歌阶段划分 初唐诗歌 ①贞观诗坛:-上宫体:上宫仪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②馆阁体诗:-文章四友:杜审言等 -律诗定型:宋之问、沈佺期 ③唐诗风骨:-陈子昂:《感遇》38首 ④诗境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盛唐诗歌 ①山水诗人:-王维 -孟浩然 -其它:裴迪、储光羲、张子容、常建等 ②豪侠诗人:-王翰 -王昌龄 -崔颢 -其它:李颀、祖咏等 ③边塞诗人:-高适 -岑参 -其它:王之涣、陶翰等 李白 ①诗歌创作:-乐府诗作 -歌行体诗 -七五绝句 ②艺术成就:-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想落天外的想象特色 -意象丰美,语言明丽 杜甫 ①诗歌创作:-写实“诗史” -近体律诗 ②艺术成就:-虚心学习前人经验,不薄今人爱古人 -作诗兼备众体,风格多样化 -功力深厚,能自铸伟辞 大历诗坛 ①创作特点:-盛唐诗风向中唐诗风演变的过渡期 -虽有风味而气骨顿衰,渐露出中唐面目 ②代表作家:-韦应物、刘长卿 -大历十才子 -顾况、李益 中唐诗歌 ①元白诗派:-白居易:-讽喻诗 -闲适诗 -感伤诗(成就最高) -杂律诗 -元稹:-新乐府 -艳情诗、悼亡诗(成就最高) -张籍:-乐府诗(以之著名) -近体诗 -王建:-乐府诗(成就最高) -宫词(影响最大) ②韩孟诗派:-韩愈:-古体诗 -近体律绝 -孟郊 ③长吉体: -李贺 游仙诗 ④诗豪刘禹锡:-讽喻诗 -感遇诗 -咏史诗(成就很高) -民歌体诗:竹枝词、杨枝词 ⑤柳宗元:-山水田园诗 晚唐诗歌 ①李商隐:-政治讽喻诗 -咏史诗 -无题诗 ②杜牧:-咏史诗 -伤别诗 -纪行诗、写景诗 ③许浑:-咏史怀古诗 ④贾岛:-五言律诗 ⑤姚合:-武功体 ⑥其它:-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罗隐、陆龟蒙等 ⑦司空图:-诗歌理论《二十四诗品》 三、诗歌类型鉴赏 1.田园诗: 意象:家常生活,农忙景象。 手法:白描,色彩,叙事情节。 情感:喜悦,友情,平和,自得其乐。 意境:恬淡,宁静。 如王建的七绝《雨过山村》: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2.边塞诗 意象:奇险的自然风光,边塞的苦寒生活,乐曲,雪花。 手法:夸张,对比,比喻,想象;白描,细节描写。 情感:战士戌卒不畏艰险的战斗热情(或怨愤之情),思乡。 意境:雄浑奇丽,慷慨悲壮。 高适《燕歌行》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3.怀古咏史诗 意象:流水,不变的月,荒芜的历史遗址,古人建功立业之所(或败亡)。 手法:情景交融,用典,怀古伤今,借古讽今,对比反衬,联想。 情感:伤感,孤寂,对统治者的讽谏,对古时贤君的向往,对历史的评述。 意境:孤寂,愤懑。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4.羁旅诗 意象:圆月(残月),冷秋,流水,西风,旅社,驿站。 手法: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对比反衬。 情感:思乡,怀人,对故乡生活的向往,羁旅途中的无限愁思。 意境:孤寂,凄冷,落寞。 代表作品-赵嘏《长安晚秋》、温庭筠《商山早行》 5.思乡诗 意象:月,节日,大雁,思乡的音乐 手法:情景交融,不说自己思乡说家里人思念自己 情感:孤单,孤寂,凄凉,惆怅 意境:孤寂 王建《十五夜望月》 6.登临诗 意象:流水,落叶,青山 手法:即景抒情,用典 情感:抒发内心的郁闷或抱负 意境:伤感,愁苦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李商隐《安定城楼》 杜牧《九曰齐山登高》 7.闺恋诗(宫怨诗) 意象:精美的物象,梳妆 手法:对比,象征 情感:孤独,空虚,思念 意境:孤寂 8.哲理诗-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9.游赏诗-杜牧《九曰齐山登高》、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10.送别诗 意象:扬柳,柳花,柳絮,春草,春色,长亭,筵席,水 手法:比拟,暗示,借景抒情 情感:自我安慰,劝慰,鼓励,告诫,依依不舍,惆怅 意境:凄凉,冷清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陈子昂 《送魏万之京》李颀 《送友人》李白 11.山水诗 意象:清幽的风景,暮色,隐居生活 手法:借景抒情,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视觉听觉结合,色彩变化 情感:对黑暗官场的摈弃,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意境;清幽,平淡 如《山居秋暝》王维 四、著名诗人风格介绍 1.诗中之佛-王维 他是田园诗派的先行者和主要代表人物;其诗风格清新淡远,除了描写自然风光外,其余的多是反映自己的隐逸生活。王维除了诗文外,在绘画上也有很大的成就,他开浪漫派画风,为南派画袓。他的画和诗有着密切关系,苏东坡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2.孟浩然 孟浩然诗的风格可以用“冲淡”二字来概括。他喜欢用平淡自然的语言,写怡淡幽美的风光,表现淡泊安逸的心境。沈德潜评论他的诗是“语淡而味终不薄”(《唐诗别裁》)。 3.七绝圣手—王昌龄 王昌龄的诗歌中,既有描写将士们的爱国热情和斗志,又有描述战士们对家园和亲人的挂念。表现戍边士兵们的欢乐、追求、愁思与痛苦。当然,作为主旋律,又始终是积极向上的,从而展现出盛唐精神的一个侧面。王昌龄善于运用层层深入的手法,反复渲染环境气氛,为突出主题而服务。 4.诗中之仙-李白 诗风豪迈,热情奔放,从不留恋过去,也不关心将来,而富有想象力,飘逸自然,如『天马行空,不可羁勒』杜甫称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的诗浪漫色彩极为浓厚,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精炼,情调昂扬,意境开阔,作品的影响极为深远,是自屈原之后我国诗坛上又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5.高适 高适注重描写现实,在对战争的认识和反映民间疾苦方面,前期的作品比较深刻,表现出以现实主义为主要倾向。诗中多夹叙夹议,或直抒胸臆,写的比较朴素,于豪迈奔放的感情中有苍凉悲壮之音。 6.岑参 岑参的诗想象丰富,急促高亢、热情奔放,笔法多变化,表现出浪漫主义主要倾向,他善于运用夸张比喻,多景物描写,色彩绚烂,富于奇丽雄放之笔,反映的生活面也更为广阔 7.诗中之圣-杜甫 杜甫忧国忧民,反映现实,描述民间疾苦,格律严明,穷绝工巧,感情真挚,平实雅谈,描写深刻,细腻感人,形象鲜明,杜甫诗中每一个字,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沉郁指的是作品中意境的深远和情调的浑厚;顿挫则本是一种舞蹈动作,用在诗歌上却是形容一种有节奏的感情震荡。沉郁与作品的主题内容有关,而顿挫是与作品的谋篇、结构、潜词造句的技巧有关。沉郁并不等同于伤感或忧郁;而是这些作品中流露出的伤时忧国的情思和深沉的感慨。 8.五言长城—-刘长卿 刘长卿与“大历十才子”一样,都是以描写山水风景为主的,但刘长卿为人刚直,曾经因此两度罢官;刘长卿的诗作中对景物的描写常寄托着某种属于自己的感情;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总比无病呻吟要好。他在五言律诗的创作上确实有独到之处,能用严格的律诗来写景抒情,而无雕琢修饰的痕迹,达到了凝练自然、造意清新的较高艺术境界;当然,他终究摆脱不了时代的束缚,和“大历十才子”等人有着相似的弱点,那就是由于反映社会生活的面较窄,因而影响到创造性的发挥。 9.一代诗豪—刘禹锡 刘禹锡是唐代一个比较有特色的诗人,在中唐诗坛上,他的诗既不像韩愈的奇崛,也不像白居易的平易,而能独树一帜,自成风格。刘刘禹锡的诗歌,成就最高的主要有三类:政治讽刺诗,寓意深刻,辛辣犀利。怀古诗,均用律绝形式,吊古伤今,沉郁苍凉,感慨无限。至于他学习民歌所作的《竹枝词》、《杨柳枝词》、《浪淘沙词》等,则活泼清新,自然流转,尽洗文人习气。 他的很多诗或针砭时弊、讽刺权贵,或讴歌平藩战争,表达统一的愿望;或者描述自己的政治生涯,表现刚直不阿的精神面貌;立意深刻。加之由于较多采用怀古、咏物等形式,运用比兴、象征、讽喻等手段,借此言彼,寓实于虚,融情于景,故又显得精炼含蓄。如名篇《乌衣巷》。像刘禹锡的这类怀古诗,选取的往往只是一角一隅的景物和细节,但却小中见大,含意丰富,具有一种蕴藉之美。 10.韩愈的“以文为诗” “以文为诗”主要是指以下这几个方面:即诗多记叙铺陈,好以议论直言感受和情绪,还有把散文的章法、句法,字法引入诗中,以及不太讲究平仄、音韵等。另外,韩愈的诗还经常突破诗的一般音节,并用虚字入诗。以文为诗,有时侯运用不当,便会削弱诗歌语言的精练和魅力。铺陈过多,会使诗缺少含蓄的诗境和诗情;太多的抽象化议论,也会造成诗歌语言的松散,损害诗的形象性和韵律美; 11.元稹和白居易 元稹和白居易都善于创作叙事诗,也都善于吸取民间歌谣的特色,语言通俗易懂。以新乐府而言,一事一题,首句标其目,卒章标其志,主题明确,易于通晓。叙事性强,用平易的语言加以铺叙,富于情节性,像白居易《卖炭翁》等作品。元、白的诗歌还都富于音乐性,这亦是元、白诗在当时受到欢迎和颇为风行的原因之一。 12.诗鬼李长吉 李贺诗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被称作“长吉体”。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曾用“瑰诡” 来形容他的诗,即瑰奇诡异。这个词形容的不只是他诗歌的题材和语言,也在于他整个诗境与构思的奇异。 13.李商隐 李商隐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成就的诗人,他那感愤深沉的政治诗、寓意警醒的咏史诗,还有细腻委婉的咏物、抒情诗,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他才华横溢的艺术风貌。他的咏史诗,还有抒情、咏物诗,富于暗示色彩,意境含蓄,工与比兴,用典贴切。此外,还有他那在独树一帜的无题诗。这类无题诗多以爱情相思为题材,情思宛转、文辞精美,声陨谐和;也有一部分另有寄托,寓意较为明显。而因为是无题,所以还有的作品则很难看出有是否无寄托。 14.杜牧 杜牧在报国无门的状况下,虽也不免流露出伤忧,但执着于理想,并希望以用“知 兵”来救国;因他对兵法的爱好和钻研,使他集诗人兼军事家于一身;同时,也影响到他的气质和个性,体现在诗中,遂形成了清新俊逸的独特风格。 “小李杜”遭遇相近,他们均胸怀大志,以重振国威为己任;但由于险恶的政治环境使他们受到压抑,无法脱颖而出,实现不了自己的抱负。所不同的是,李商隐在理想破灭之后陷入了难以自拔的苦恼之中,万丈雄心归于幻灭,表现在诗作中,便形成了一种往复低回、一唱三叹,且词工意深、深情缅邈的艺术风格。 五、诗歌鉴赏题出错类型及应对策略 第一、对诗歌鉴赏题给出的注释,学生关注不够,在答题时没有把它考虑在其中。如: 例1.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贫女 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秦韬玉:应进士不第,在宦官田令孜府中做幕僚,后来田荐其为工部侍郎。 本诗题为“贫女”,写的仅仅是一个贫女吗?请结合全诗及注释分析一下。 诗歌的立意,并指出其写作方法。(不少于80个字) 第二、对作者本身没有好好考虑,导致失分。 例2. 山中问答 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yǎo)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请结合李白的生平分析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 第三、有的学生在理解诗歌的时候,没有对诗歌进行理解,就把诗歌当成了用典。 我们再看例2,有的学生把诗中的“桃花”,看作是用典,认为这里的“桃花”是用的《桃花源记》里的典故。这样的理解其实仍然是对题干没有进行认真认读,如果在考试的时候,诗歌用典不明显,那么,诗歌一定会有注释或在题干中会给你点明的,如2004年广西卷中的题干明确告诉你,“‘杜鹃’的用意是什么?”,否则,便不是用典。所以,学生不要轻言用典。 第四、有的学生把诗中的意象盲目地当成象征义。 例3.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诗中有一“竹”字,有的学生把“竹”当成了象征义,即清高和高洁的象征,这样,他们把诗歌的主旨理解为反映了社会对忠良的迫害,完全曲解了诗歌的原意。那么,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确定诗歌用的意象的象征义哪?我认为,一般情况下,在托物言志类的诗歌中意象才最容易成为象征义,而其它类的诗歌中,意象一般不会是象征义。 第五、题干要求中的关键词被遗漏。如例1中对字数的限定,需要多加注意,如果考试的时候,你的字数不够,这就是一个明显的减分点。再如,对题干中的“哪些”和“哪个”(或“哪种”),没有分清,导致考试的时候,答题丢掉了得分点。 第六、在答题的时候,答题不全或不点题。 答题的时候尽量做到全面、具体,做必要的分析。如例1中要求“指出其写作方法”,不要仅答出比喻或双关等手法,不做具体的分析,得分是很低的。其实,你只要不蒙的,那么,你就对诗歌的写作手法是理解的,只要你结合诗句分析也就行了,得个理想的分数是理所应当的。再如例3题干中的要求是“全诗写‘雪’巧妙自然,别具一格,说说诗歌是怎样写‘雪’的?”(因前面没有用到这个题目,所以,在前面没有写出)有的学生在答题的时候,答出了在视觉和听觉对雪的描写,但没有答出总括性的话语“侧面描写”,所以,给阅卷的老师们一种综合能力不强的感受。因此,学生在答题的时候尽量向前走一步。 第七、做到不引文不答题。 不少学生在做题的时候答得不很到位,我在这里给大家一种建议,那就是:不引文不答题。在答题的时候,你把你的理解和诗歌中的关键字关键词或关键句放到你的分析中,这将极大的增强你制订的答案的规范性。 应对方法: 诗歌鉴赏,通常考查的角度是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 1)形象主要指人物形象、景观场景、某些事物、比喻性形象及音乐曲调、意境等; 2)语言主要考查词句的意义、修辞效果、语言特色; 3)表达技巧主要考查抒情方式(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直抒胸臆)、表现手法(烘托、用典、虚实相生、对比手法、动静结合、以小见大)、修辞方式(比喻、象征、夸张、起兴、借代、拟人、对比、互文)等。 准确鉴赏古代诗歌,应从两个方面努力: 一是具备相应的知识背景,即做到知人论世。 二是掌握一些解题方法。即:①了解不同时代的社会政治生活背景;②熟悉一些诗人的经历境遇;③了解同一作家的多样创造风格;④掌握一些名词术语;⑤知人论诗,以察诗情;⑥推敲诗题,以明意旨;⑦注意注解,巧用暗含;⑧品味语言,披文入境。 郭颖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