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觉的错位——评范美忠《孔乙己》一课(本站论坛专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备课资料 手机版 | ||||
湖畔初阳 原帖地址:http://bbs.ruiwen.com/thread-7309-1-1.html 浙江省平阳县第一中学 陈伟赛 范美忠老师给高二的学生上了一堂初中学过的《孔乙己》,对高中生来说,在教师的引导下,以更高的起点重读名作绝对是有必要的。恰巧我也教高二,也带文科班,并且也喜欢给大家都已经上过了的课文再上点东西,于是对范美忠的课堂有了天然的亲近感,于是也便有了对初雪创意的无比钦佩。 对于一项“勇敢者的游戏”(干干语),常规的评价对它意义不大——开创者的价值从来不在于技巧的圆熟,而在于它的粗糙尖锐带来的冲击力。这一点,美忠的课做到了,于是,以我们圈内人的眼光来看,这也便成了一堂“缺陷明显便价值巨大的课”(美忠语),表现为如下三点: 一是思想无比深刻而技术粗糙不堪 范借《孔乙己》这个引子去追问文本可能的价值,质疑习以为常的观念,引导学生关注个体生命的痛苦,希望他们学会利用自己的眼光进行道德批判。请看下面这个片断: 师:你们对这些嘲讽孔乙己得人是什么样的态度? 生:思想守旧 ,不能接受新生事物 师:老是说文言文是吗?所以他就是一个保守落伍的人,因此就应该被社会所淘汰是吧?所以他就必须死? 现在的语文课堂,很少有教师试图站到这样的高度,上出这样的深度,这正是我觉得他思想无比深刻的一方面。但是在教学方式上,除了连续的追问几乎没有有效的引导;几次强调从文本中找出依据,却没有教给利用文本分析的方法,甚至没有示例,因而学生未能研读文本也就是意料中事了。 二是目标极为明确但内容杂乱不堪 范老师课堂活动的主要任务似乎就是让学生暴露,让他们在自以为是的表达中暴露其逻辑的混乱和概念的模糊。 范老师的用意很明确,就是要让学生意识到不存在不证自明的“真理”,也没有绝对正确的理解。当学生口中说出一个个宏大的名词,诸如封建、意识、文化等等,范通过连珠炮式的追问让他们哑口无言,承认自己对所用的名词并不真正理解。 范老师也许真正想做的就是展示一种思想,一种批判地接受主张和观念的思想,一种类似于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应该具备的人文思想。 时下的语文教学确实存在不少的痼疾,不加审视地接受,不合逻辑地表达是其中的突出症状。范老师此举的确有“揭出病痛,引起疗救的注意“之效,但我以为这样的目标定位不当。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是什么?我以为应该是文本的特性和学生的需要。从文本来说,鲁迅的文章应该享有“定篇”的地位;而学生更希望在这位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以一种新的视角来阅读像《孔乙己》这样的文章。作为受教育者,他们希望自己的愿望得到重视,他们希望在课堂上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而不是自己的言语作为靶子遭到批判。 然而重新审视《孔乙己》只有这么一种方式吗?是否存在更合适的做法,比如教给一种阅读方法或者思维方法,在没有偏见的情况下,只带着自己的人生体验,真诚而直接地面对文本? 具体到教学步骤,范美忠在每一个问题上都追问一些相关但无助于主任务的问题,这种追问在拓展了课堂容量的同时也冲淡了主题,并且使得教学内容因庞杂不堪而模糊不清。请看看实录中教师对学生的提问: 你刚才说到封建社会教育的结果,你认为封建社会是什么?。 意识等于人的道德素质吗?你说的意识是什么 什么样的封建礼教 中国文化是什么? 5000年的传统文化是什么? 鲁迅认可传统文化吗? 你说的社会性质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物质不发达就没有道德素质?是否亿万富翁的道德素质必然比穷人高?因为你觉得他穷所以道德素质差所以可以去嘲弄?那么为什么嘲弄?他们有什么好处? 三是对学生成功洗脑但未能有效建构 在北大才子文学、历史、哲学、逻辑等方面压倒性的优势面前,学生终于极其痛苦且万般无奈地接受执教者的观点。于是,他们原有关于《孔乙己》的理解经过了高压水龙般的洗脑。在嫩苗上驰骋是快意的,然而种出另一片绿茵却是必要而艰难的。在除旧之外大脑留下的空白里,他们急切地想要建构一种新的价值、学习一种新的方法,但这些建设,范的课堂一律欠奉。这也许是校长大发雷霆的主要原因吧。 师:我不喜欢辨证看问题,我喜欢片面地看问题 (生哗然) 生:片面的就是错误的…… 师:片面的为什么就是错误的? 生:因为片面是不科学的 师:为什么不科学就是不对的呢?那么文学是科学吗? (生又一次哗然) 生:还是我那句话,辨证看问题,文学有好的也有坏的 师:你觉得宗教是科学吗? 生:不是 师:那它是错的吗? 生:不是,因为宗教是我们的精神粮食 以上这个片断我个人颇为欣赏,以为大有苏格拉底催产婆术的味道,至此,学生意思到并非只有一种价值标准,文学、宗教不能用科学的标准来判断。而具体到这一课,到底以什么样的标准来判断,教师既没有传授,学生自然也无从学习。 也许以上的评价都没什么意义,技术细腻了,步骤清晰了,方法灌输了,这堂课一定就能接近完美?就变得符合中语界的胃口了?或者,把这堂课用常规的标准改良了,那还符合范、李二人的初衷吗?我以为并不。 没有人会否认范美忠思想的深刻性,但这堂课距离他的目标显然甚为遥远,那么问题的关键在哪里呢?我以为,很可能是错位,一种并非自觉的错位。任何一种有价值的东西只有放在合宜的地方,才能展现它的价值,否则不能别人看着别扭,它本身也有未到极致的遗憾。具体地说,这堂课在以下方面错了位。 一是展示方式的错位 就用意来说,范美忠是想宣布一种人文思想,对于孔乙己应该被怎么对待、物质是否决定意识,意识是否等同道德及封建是否悲剧根源等问题的独到的见解。 因此,范老师如果是作为学者发表自己的见解,他应该首先明确自己的论题,自己的论域以及结论,那么在表述上,就应该以论文的形式而不应该以散文的形式,否则就没有说服力。在学术界获得承认之后,如果想要普及自己的成果,在传播方式上,应该以讲座的形式而不应该以讲课的形式,否则就没有充分的影响力。 课堂,尤其是中学语文课堂,尽管可以包罗万象,可以兼收并蓄,但仍要求事先对所准备的教学内容作教学论的审视,要求以合理的、成熟的方式呈现。 二是使用场合的错位 在教育思想上,范美忠希望通过辩驳、阐释、分析、引导,对主动参与其中的个体发生作用,促使他深刻地反思以往的观念是否正确,以往的阅读方式是否完善,以往的评价标准是否合理。然而,这种目标的达成需要极其苛刻的条件。我觉得它类似心理辅导,通过对往事的回顾、反思、对比、剖析,进行再认识,从而构筑新的自我,但心理辅导通常是在被辅导者和辅导师之间一对一开展的,并且需要创设非常舒适安全的情境,还要有咨询者对心理医生绝对的信任。但美忠面对的是一个闹哄哄的大会场,四个班级的学生,他们对新来的老师充满好奇但只有部分的信任(冲着北大才子的光环),在那样的场合只有开口说话就已经是勇气的体现了(听听那掌声就知道),学生在那种氛围下展示的是非常态的自我,怎能苛求他们认真而诚恳地说出自己不正确的见解,并作为病例接受大庭广众之下的剖析呢? 换一种场合,比如三五个好友接受范老师的辅导,他们在一种亲密无间的气氛中尽情地沟通、碰撞,并就如何看待孔乙己和阅读文学作品交流阅读经验、丰富阅读感受、提升阅读品位。那种场合,目标达成的程度一定会高得多。 三是传授对象的错位。 西方哲学观和被纂改的马列哲学观的比较,理解作品的后现代理论,文学性与科学性的对立统一,对封建、文化等概念的多角度理解,这些内容应该首先成为教师培训的内容。在语文、历史、政治等科的教师接受了之后,结合他们的学科知识和教学经验逐步改进教学内容,这会是一种可行的途径。但范老师直接对中学生谈这些,即使不算对牛弹琴,也无异于高射炮打蚊子,能起什么效果?正如同基础理论如果没有转化为应用理论,就无法直接指导实践,但这并不能否定基础理论的价值。 范美忠的讲课,犹如一阵不覊的风,会带来冲击,也带来启迪,带给中学语文不一样的视野,展示了成功教学别一种可能途径。但真诚地希望范美忠老师作好自我定位,把他的丰富学识和教育热忱用在适当的地方,发挥更大的作用,否则像堂吉诃德一样挺身而出与风车作斗争,是于事无补的。 相关链接:备课资料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