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门集锦式课堂的精彩与不足——读江奎《项脊轩志》实录有感(本站论坛专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手机版


湖畔初阳

原帖地址:http://bbs.ruiwen.com/thread-7309-1-1.html

平阳一中 陈伟赛

  这是一堂非常精彩的文言文教学课,它完全没有我们意想中古文教学的单调、枯燥与艰深,也不像一些刻意“今化”之后的课堂那样的浅俗、油滑与花哨。它朴实、生动而且深入浅出,让听课的人与“读”课的人都不知不觉地被吸引住了,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本实录有很多优点,教师对课堂的处理有许多令人激赏的地方,以下几点尤其突出:

  一、超大容量的教学内容

这节课的份量很足,它聚集了如下目标:

内容项目具体知识处理方式

字词理解1、“妣、先、方丈、项脊、呱呱、归、乳”的语言意义2、“项脊、万籁有声、阖”等词的语用意义结合语境理解意义结合语境体味情感

人物感知老妪、先妣、先大母、“我”学习多种手法刻划人物形象

  结构梳理一间书房、两种情感、三个女人用“一二三”三个数字来概括课文内容

  主旨把握追忆往昔、怀念亲人、感怀身世融入到人物感知和结构梳理中

  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对字词理解,作者淡化了繁琐的古汉语知识而回归到具体语境,让学生结合具体语境来理解词语,不但加深了词语的理解,更增添了词语妙用的情趣。在文章内容的取舍上,作者处处着眼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做到了“有言有文”,努力让学生从文中得到审美感受。由此可见,执教者做到了对教学内容的正确把握与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二、超高水平的文本解读

  在短短的一节课内,师生做到了对课堂内容的高水平的解读,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表达了他们对作者的隐情发自内心的理解、认同和欣赏,这种理解和抚慰即使是历练时光流逝依然动人。先看对环境气氛的感知:

师:那能否换成“万籁俱寂”?

生12:“万籁有声”是写作者凝神专思时书斋里静得连最细微的声音也能听到。以有声写无声,这与“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一样,以声衬“静”。而这种静是有灵气的“幽静”,而不是一片“死寂”。

师:真的很感人。请问能否把“阖”字改成“关”字?还有这话为什么不当着孙子的面讲?

生25: “阖”有轻轻关上的意思,说明祖母怕打扰孙子用功。这话不当着孙子的面讲是因为怕给孙子太大的压力,孙子已经很用功了。

  以上两处引导,教师不再满足于让学生了解词语的语言意义,而是进一步挖掘词语的语用效果。通过对“万籁有声”和“阖”字的言外之意的摸索,来还原情境语境,能使师生在课堂上赏析文言文时做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听其声,从而与文本发生深入的对话,领会作品的精彩之处。再看师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

师:先妣是怎样的一个人?请根据具体语句加以分析。

生19:先妣首先是一位慈母;其次是一位好心肠得主子。老妪仅是一个奶妈,先妣却“抚之甚厚”,还有,“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一句,非常感人,一个下人居然能记住主子立过的地方,而且还每每提及,可见先妣在她心中的地位,可见她是多么感激先妣对她的恩德。

师:说得很好。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生20:通过写老妪来侧面烘托先妣的形象的地方还有“语未毕,余泣,妪也泣”一处,“我”泣不成声可以理解,“妪也泣”实属难得,归有光的母亲实在是太好了。

师:先妣是一位慈爱的母亲,那么先大母呢,又是怎样的一个人?找出最感动你的地方,用现代汉语转述一遍,说说你为何深受感动?

生23:祖母有一天来看我,对我说:“我的儿啊,很久都没看到你的身影,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呆在这房间里,太像一个女孩子了。”祖母的话既有对孙子的疼爱,又带着对孙子的表扬,语气亲切自然,表现了慈爱的长者对小辈的怜爱。

生24:祖母关门而去,喃喃自语:“我们家读书长久没有人考取功名了,这孩子长大,就可以有指望了”老奶奶对孙子的功成名就充满着希望。

生26:我觉得写老祖母喃喃自语,更表现她的话发自内心,更见其期望殷切,情真意诚。

这个学生的发言实在是太好了。他找到了一把打开作品理解的钥匙,理解了祖母的良苦用心,也理解了作者的幽深心意。归有光泉下有知,当引以为知音。

师:无情未必真豪杰。我们分析一下归有光为什么要哭。

生41:幼年丧母,想起慈母的点点滴滴,谁能不潸然泪下。

生42:他饱读诗书,却功名未就,想起祖母的嘱托,想起家族的振兴,他的心中充满了内疚、焦虑、无奈和愤恨。

生43:幼年丧母,中年丧妻,再加上功名未就,归有光是一个不幸的男人。

师:归有光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男人?

生48:归有光是个好男人,真男人,他又很强的责任心,他为自己未能尽为人子的责任而哭,未能为人夫的责任而哭,更为自己难以担当先人重托光宗耀祖而哭。(众生鼓掌)

  在教师驾轻就熟的梳理与巧妙流畅的引导下,学生这些精彩而独特的见解令这篇实录熠熠生辉。

  三、平等自然的交往与真诚充分的尊重

  实录中还有几个看似旁逸斜出却源于认真研读的问题,教师对此的处理极其巧妙。

师:文章的基本内容概括全了吗?

生3:还有,一个男人。(众生笑)

生21:我想提一个问题,归有光的母亲为什么不同她的女儿住在一起呢?她是不是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众笑)

师:归有光为什么不直接去写他母亲的音容笑貌,而要通过老妪之口呢?

师:提一个问题,文中为何只写祖母来来去去,不写作者自己半句话?

  应该说,以上问题都来自对课文的朴素本身的阅读,不是为了解答问题,而是不带任何成见和功利目的的阅读。“一个男人”的概括体现了提问者解读课文的独特性别视角;“重男轻说”说立足于学生的现代视角(即使今天,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即使有着客观因素,仍有可能是重要原因)。而通过老妪之口写母亲,只着墨祖母不表现自己的处理当有作者深刻的用意,但也是阅读过程中自然产生的问题。即使它出自教师之口,也是一个读者在品读过程中值得尊重的发现。

  我相信,当“一个男人”的回答由学生说出时,很多人都会为执教者捏一把汗:这可是柔中带刚的问题呀,弄不好 会打乱课堂的节奏呢。但教师却顺势追问:“为什么不说“一位作者”,而要说成是“一个男人”?此问妙极。更妙的是先赋予它有价值的批语,又不急着解决。一来没有影响预设教学内容的实施,二来又为后面的内容带来一点悬念,唤起了学生的期待心理。在公开课上,学生这种下意识的调侃很容易给执教者带来不快和不安,而江老师却迅速地把这种意外变成没有预设的精彩,文化积淀之深与应变能力之强可见一斑!等到第二个问题“是否重男轻女”时,我们已经知道,这种出乎意料很可能带来一个意想不到的精彩。

 这种妙,固然反映了教师高格的教学技巧,但更体现师生间真诚自然的交往。只有平日里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才会有这种大胆的提问;只有渊博的智慧和恢弘的气度,才能有这种举重若轻、化险为夷的能力和默契。“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信然矣!我果欲学教,工夫也在课外啊。

尽管有着诸多优点,我以为它仍是一堂有着先天不足的课。贪多求全的价值取向和过而不入的技术追求使它成为一种类似足球比赛的“射门集锦”,精彩纷呈却让人意兴阑珊,也像在高明的导游的带领下进行了一趟走马观花式的旅程。在每个精彩的镜头前,即使在产生“真美啊,请停一停”的感受的时刻,总不忘提醒你,下一个挑战即将到来。这种体验在带来审美好奇的同时也不免带来审美疲劳。具体说,我以为,这种课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一、唯一答案:浪费了问题的拓展空间

阅读实录,我们会发现教师设计了不少开放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充分发表他们的见解,然而,遗憾的是,那些问题被作了简单化的处理,如教师出示给学生 “一、二、三”三个数字,让他们根据课文内容给这三个数字各加上几个字,成为这篇文章的基本内容。在我看来,这个问题可能允许多种解答,如从叙述学的角度,可以概括为“一个视角、两段经历、三件往事”;从文艺学的角度,可以总结为“一种手法,两种风格,三个细节”;从文化学的角度,可以理解为“一种心愿,两份愁绪,三次变故”,从生活情感角度,可以说成是“一个男人,两代情缘,三个女人”。当然“一间书房、两种情感、三位亲人”是比较简要的概括。但也正因为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作了唯一性的规定,导致后面对这个问题持不同理解的学生以调侃性的口吻说出“一个男人”的回答。

  二、意犹未尽:忽视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高二学生作为未成年人,在面对这篇课文时,他们对归有光十八岁以前的生活有更多的认同;在体味悲喜两种情感时,对喜悦之情也许会有更多的共鸣。教师显然注意到了这种阅读,设计了开放性的问题来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

师:修葺后的项脊轩有了什么变化?

生10:(室)不上漏,洞然,显得很清幽,很有情调。

可能由于时间关系,这个问题匆匆结束了,简洁则简洁矣,然而情味也失却不少。

师:你最喜欢第一段中的哪几句话?

  这个开放性问题,引出学生对文本的独到理解,也可以在不同答案的交流中增加对文本的鉴赏乐趣。但从下文的学生回答来看,教师又一次作了简单处理。仅这一句写得美吗?这一句美在哪里?教师的答案是“动静结合,特别清雅”,这太笼统了,显然学生的体验没有因此而加深。

再看一处,当教师引导学生体验归母对子女的慈爱之情时,先是在笑声中解答归母是否“重男轻女”,后以“虽然归有光记不起母亲的音容笑貌,但母亲在他心中永远是最美丽的。清人林纾说,‘震川之述老妪语,至琐细,至无关紧要,然自少失母之儿读之,匪不流涕矣。’让我们带着感动的心情,把这一片段齐读一遍。”句轻轻带过。看到此处,不禁想起李镇西执教的《冬天》,同是写生活琐事的高手,归有光之《项脊轩志》与朱自清之《冬天》有异曲同工之妙。李镇西的课堂因了那个女生在别人的故事读出自己的泪水而让人铭记,此处所引材料“自少失母之儿读之,匪不流涕”也指《项脊轩志》一文在自由阅读时有同样催人泪下的效果。只可惜本实录这一环节处理得虽简洁却也过于理性了。

  在理念上,我们都懂得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为了预设目标的完成,往往忽视了学生的阅读期待。尤其是在公开课中,多追求一种密集的由漂亮语句组成的现成理解的呈现,却不愿意在某个有价值的问题上多作停留。因为,公开课上的“冷场”会让“主持人”(执教者)和“听众”(听教者)感到不安。殊不知,对于教学主体的学生而言,他们需要这种高难度问题带来的震撼,需要在沉思中改变阅读的“期待视野”,从而进一步在思考和交流中获得更深刻的理解。

  而这一点,这堂实录是做得不足的。对成熟读者来说,也许可以省略品味过程而直接获得审美情验,但对学生来说,他们更希望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充分的体验中,对作者的情感、对文章的妙处有亲切而深刻的体悟。教师注意到了,但却不够充分,于是学生在情感的体验上处于启而未发、意犹未尽的状态。

  三、浮光掠影:弱化了文本的教学价值

  古人文章“求真尚实”,以自然不事雕琢为上。所以这些虽是日常琐事,但由于记真事,抒真感,备受推崇,这与我们这个民族传统的审美观念有关。因此就文本来就,它具备多种功能,如传承文化、道德建设、促进语言发展与文学建设价值等。即使在教学上,它的价值也是丰富的、巨大的。我以为当前中学文言文教学价值主要在于拓深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学素养。涵泳其中,体味深切,能加深对本民族的了解,树立深邃的历史感,砥砺品质,陶冶情操,同时提高分析鉴赏能力。具体说来,本文至少可以让学生体会作者年少时立志的豪情与终于郁郁不得志的隐痛,在家庭败落之后对亲人挚爱的怀念与珍惜,让学生领会以景物描写来寄托感情的妙处,学习以细节描写来刻划人物的手法,在与文本的对话中被打动,去理解,从而得到丰富而深刻的审美体验。

  江老师作为成熟的读者和优秀的教师,他注意到了这种价值,并且设计了一系列高水平的问题来彰显这种价值。然而由于在教学内容上的“贪多求全”,以至于这种种感受在学生心目中只是浮光掠影的印象,而非真切深刻的体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文本的教学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语文的“一课一得”也许对这种精彩荟萃式的做法的一种互补。

  总之,这是一堂非常有价值的好课,它的价值在于给我们许多启发的同时也让我们沉思。这是一堂成本昂贵的课,它要求师生均有高水平的解读能力和对话能力;这也是一堂浪费资源的课,教师精彩的引导和学生独特的体验在一定程度上淹没在大容量和快节奏中了。而对“读课”的人来说,它在精彩纷呈的同时,也让人觉得意犹未尽的课,仿佛来到一处风景绝佳之地,好几次想要停留玩味,却在导游的诱惑催促之下匆匆走过,直到最后,才告诉你,胜景咱们已经一一经历过了,让人不知该回头重温那些有过的温淡的兴奋,还是在余情绵绵中惆怅低徊。又仿佛看足球比赛的“射门集锦”,尽管精彩迭现,却终因没能经历期待、懊丧、牵挂、悔恨乃至狂喜的过程而未得兴致淋漓。岂非公开课之弊乎?

相关链接:备课资料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