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江苏高考作文大猜测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高考范文 手机版


原文地址:http://shenghuowuyanxia.blog.163.com/blog/static/30956314201043174356315/

郁歧

2010江苏高考作文应该会考这个

写在前面话:

这是我去年对江苏高考作文的猜测文章,遗憾的是去年没猜中,也因此遭到了很多朋友的批评。又到高考时,尽管2009年江苏没有考到我猜测的东西,但我依然坚信2010年江苏高考走稳应该会考这个。于是就将旧作修改再发出来。

06年的4月,我说能猜到江苏的高考作文,没人在意,不幸的是被我猜中了。当然,那年幸福了我的学生。

去年的今天,我写了08年高考作文的猜测,也没人在意。但考试的当天和以后的几天我收到了无数的感谢电话或信息,有幸猜中了。

当某网站把把我评为“高考作文猜题第一人”的时候,有各地的朋友来咨询。于是就有了今年四、五月份的福建、浙江、广东等地的关于高考作文的报告。前一段还有广西、湖南的朋友咨询我09年的高考方向。

09年的5月23日,我在博客上看到了这样一个留言:老师您好,又到高考的时候了,作为家长我心里很急,这么小的孩子要是考不上大学,不知怎么办,恳求老师看在可怜天下父母心的份上,帮帮我,帮我参考今年中考作文的大概内容,将万分感激,谢谢您!我是福建福州的。

2010年,我的也带了一个班的高三学生,于是我又将它发出来,给自己的学生,也给朋友们一点启示。如果猜中就不用感谢了,如果没有猜中,请朋友们少骂点,毕竟这是猜测。

一、2010年江苏高考作文的两个命题指向

恕我不能解释猜测的过程,因为命题还没有出来。

恕我只能说出命题的指向,猜测具体的题目是没有意思的。因为明确了命题的指向,你就可以有备应考,在某个命题的范围内,同一篇预备文是可以“万能”的。

第一个命题指向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二个命题指向是“人与人的关系”。

朋友们可能会说你这个两个指向等于不说,谁都会往这个方向猜测。如果您这样认为那就错了。例如江苏09年的品味时尚是考查人与社会的关系。2008年的题目“好奇心”,其实就是关注自身和自身的价值问题,这就是命题的指向,就不属于这二者。“山的沉稳,水的灵动”关注的是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或者是呼唤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这是它的命题指向,指向人的内在。

我相信到这里,朋友们一定知道了我所说的命题指向的含义了。

关于这两个命题指向,按照江苏命题人的习惯,秉承某条线的同时,(而关注人文关注人的本身关注生命的价值则是江苏高考作文的一条主线,这条主线是不变的,有心人可以发现这几年江苏的高考作文就是围绕这条线不断改变指向的,江苏6年来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具有强烈的人文气息,时刻关注人、人的精神和生存状态。2004作文年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体现的是做人处世的问题。2005年以“凤头、猪肚、豹尾”为话题,更是有明确的人文指向——“仔细想想,小到生活、学习,大到事业、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2006年的 “人与路”更是最直接的体现体现这一主题。2007年以“怀想天空”为题目,初看,与人生没什么关联,而从题干所提示的内容来看,文章应该扣住其比喻义来写作,即:在人生、社会、历史中所处的空间。所以要写的内容就是人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自己的发展空间,自己的目标设定等问题,还是人文的关注。2008年以“好奇心”为题,更是回归到人自身,关注到学生的生活。2009年的品味时尚,同样是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所以,6年来,江苏高考作文命题,有一条明确的线——与人生有关。这也是江苏高考作文命题一直自豪的地方,一直以为江苏的作文命题扣住了新课程的本质——以人为本,充满人文性。)总要有所创新,而“人与人的关系”是一个比较宏大的命题,在很多人看来也是一个比较庸俗的题目,因此,如果这两个命题指向必须选一个的话,那么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当然,这不排除“人与人的关系”考查的可能性。

有朋友可能会说,这个题目08年江西不是考过了吗?是的,去年江西关注了这个题目,但是就这个指向内部的细化的指向来看,江西的题目还是狭隘化了,也就说江西的命题不是个好的命题。基于这个命题的永恒性特征和普适性,江苏也可以考这个方向的。

(前文已有交代,我不谈猜测的过程,倘若被我言中,我会解密。不中的话,就权当朋友们嘲笑的把柄吧。)

二、2010年江苏高考作文的应试对策

高考作文,一篇定半个江山。因此写出新意,写出深刻,是必然的追求。这就要求我们打破思维,又要将思维深化。

先看第一个命题指向——“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个命题通常学生会写议论文。当然如果是山东的某个学校的学生来写的话一定会写议论文,他们学校的某名师在河北讲学的时候就宣称过高考作文要对议论文“格杀勿论”。但是,这样的一个命题指向如果写议论文的话,无非就是嚼别人的剩饭,把大众都知道的话按照某种逻辑说上一通。虽然不能说最终是假大空,但,大而空是一定的结果。写记叙文是比较明智的选择,也就是说如果你写了记叙文就已经比一般的学生出新了。但是就一般同学来说写记叙文也不会有好的方向,无非是保护自然,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方面。如果新意就要打破这些常规的方向,找到新的点,这个点就保证了新,新了就可能高分,如果还能写深,就一定是优秀的作文了。

保护自然,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命题出发点无非是人,人是主动的,自然是被动的,这是我们的顺向思维。如果你用昔日的鸟语花香今日的臭水横流明日的猜想推测来纵向梳理或许会深刻,但或许是失于空洞。如果逆向思维的话,为什么不让自然主动,而人被动,或者人与自然互动。倘若找这个逆向的思维来构思文章的话,你就找到了比较好的途径。但是这个途径也并不一定保证你能写出别具一格的文章。例如你把地震作为了某种设定价值的施动者,如果落脚点仍然为敬畏自然等的,又会落入俗套。而是用冰雪或地震的本质来启示人的行为,关于人生和社会的命题该如何来解的问题,那么你的立意就新了,也巧了。

举一个很俗套的例子。假如你写你看到一朵美丽的花,花开过却没有结出果实,而这个情况引起了你对人生和生命的思考——人生不一定要追求有多么丰厚的收获,只要努力地绽放过自己也就无怨无悔了。

是写人与自然吗?是的,是大自然告诉了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个世界的困惑,是大自然给了我们智慧,或许勇气,或许别的什么……

变人的主动为自然的主动,立意的选择就是别具一格了。

那么第二个问题就是如何把文章写深刻。如何写深刻呢,什么才是深刻呢,深刻到什么地步才好呢?

一般的考试要求是这样的:“透过想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而对于我们的写作来说,主要就是价值设定的问题。我们认为,一篇深刻的文章的价值应该至少是占据下面几点中的一点的:

1、反映人灵魂深处最真挚的情感;2、反映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3、具有一定的哲理和启迪作用;4、具有独特发现,具有反映现实的独到视角;5、具有宽阔的视野和民族情怀或国际视野。

只要内切及其中一点,都是比较深刻的记叙文。

当然,深刻,需有个限度。这个方面南京师范大学何永康教授的见解非常深刻。他说:“写文章时,看到题目你的头脑中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基本不要考虑写,因为你能一闪就想到的东西,别人也能想到,一定会落入俗套;第二个闪现在你脑海中的念头你可以考虑写,但不是一定要写,我们还可以追求更深刻的东西;第三个闪现在你脑海中的念头,你一定要写,因为这是最佳的立意,新颖、独特、深刻;第四或者第五个年头你千万不要写,因为剑走偏锋了,就会失手——走题。”

诚然,我们刚才所举例子的落脚点就是比较深刻的,如果学生能写到这个水平,应该是不错的立意了。

这里,也有一个写巧的问题。立意新了,写深刻了,如果再能写巧就更好了。巧就是文章的结构艺术问题。对于中学生来说,无非就是波澜、双线,这就够了,双线的话会很难,而写出波澜只要采取以下四种方法中的任何一种都可以达成目标:定势逆转、刻意蓄势、误会推进、相悖相合。其他的方法平时作文可以,应付高考就这两点就可以了。写一个故事,给主要事件的发展多几个波澜,使文章跌宕起伏,就会自然引人。双线主要是指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明线是“工具”,在明线行进的过程中,不断插入符合同一个意旨的几件事情,以暗线为“落脚点”。这方面可以拿人教版初中教材林海英的《爸爸的花儿落了》为例文学习,也可以到网上搜索拙作《选择了,就请尊重》或彭芳婷的《木槿花的约定》为例文学习。

第二个命题指向——“人与人的关系”。

尽管这个方向相对于第一个方向可能性小些,但是也绝对不能掉以轻心。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如果考查的是这个方向的话,就是一种挑战。因为这类文章太多太多了,出新很难。但出深出巧是可以的,这样也一样是高分。

写深无非是给学生一个思考的方向,学生只要照着这个方向思考的话,总能写深。上面我们已经谈到了关于文章的深刻的思考方向,同样适用用这个命题。当然巧也适合。那么人与人的关系在观照了深刻的5点指向之后,该如何来做呢?那就是化大为小,化平常为神奇。例如你可以写一个电话带来的故事,可以写邻里之间的招呼语的变化,可以写一个孩子去对门借东西被拒之门外后望着猫眼的困惑等等。

以上就是笔者对2010你那江苏高考作文的预测和应对策略的分析。

当然我侧重于的是记叙文写作,我不主张写议论文。因为记叙文是感性的,而阅卷人是感性的,容易拉近情感,充满情感的散文的笔调也更能感染人。当然如果写议论文的话,我建议三条路径,一是2项或者3项对比;二是将议论文散文化;第三结构方式以逻辑的纵向深入为妥,要注意解决问题者重要的落脚点。当然对于中后等级的学生来说,只能选择议论文,相对而言能得保险的分数。

最后,给各位老师和即将参考的同学一个建议:一定要小处落笔,以小见大,切忌大而空。

愿各位老师桃李满天下,愿各位学子金榜能题名!

相关链接:高考范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