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讲座1形象与语言(人教版必修备课资料)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备课资料 手机版 | ||||
赵俊 一、古代诗歌“形象”理解鉴赏 1、人物形象:包括诗人的形象(或称为抒情主人公)和诗人之外的特定人物形象。前者如《春夜洛城闻笛》中抒情主人公——李白的形象,后者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中李凝的隐患形象。从把握形象方面分析,设题时为人物形象的见闻、言行、心情、品质、追求等,后者会再加上人物的身份类别判断;和其他考点交叉,会设题为塑造人物的方法技巧、语言特点以及对该形象的评价等。 2、蕴含某种品质或思想的形象:如虞世南《蝉》中“蝉”的形象,韦应物的《闻雁》和赵嘏的《寒塘》中“雁”的形象。出题的方面为:物象的特点,蕴含的品质或寄托的思想感情,作者的评价、塑造的方法、语言特点等。 3、诗歌中常见塑造形象的方法 (1)细节刻画:人物形象多着重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细节。如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慷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人来,补划金钗溜。和着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利用“嗅青梅”这一细节掩饰一下自己,以便偷偷地看闯进来的翩翩少年这一动作,把一个少女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情活动,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在我们心中立起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带着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 (2)烘托:如柳宗元《江雪》中为塑造老渔翁的不怕严寒、不怕孤独的高傲品性而进行的环境气氛的烘托。 (3)对比衬托:如李商隐《柳》“曾逐东风指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本是借秋日之柳自伤迟暮、倾诉隐衷的,但诗人却先写它春日的情景。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的零落憔悴。 (4)比兴手法:如白居易的《长相思》巧妙沿袭了《诗经》的比兴手法,上片以流水和高山比喻思妇怀远之情的深长和凝重。下片直述念远恨别的情怀,并点明思妇怀远的时间(月明)、情状和地点(倚楼)。 (5)抒情方式:抒情主人公可以直接抒发胸臆、情景交融、寓事于情。如《长相思》。 高考对诗歌中形象的考查一般可涉以下几个方面: (1)关键词句的理解,包括内容含义,在全诗中的作用及特点等。 (2)人物性格的理解和把握。 (3)景物特征及其作用的理解和把握。 (4)诗中形象、意象的理解和把握。 (5)全诗意境的理解和感受。 (6)所用典故的含义和作用。 二、古代诗歌语言鉴赏 诗歌语言具有精练、含蓄、跳跃性等特点。诗歌语言从内容的角度可分为意象语言、情感语言、象征语言、特定称谓语言。意象语言:诸如松、竹、梅、菊一类事物被人们赋予特定象征意义,象征人高洁的品质,诗人常借助它们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情感语言:如“悲”“孤”等词语能直接表露感情。象征语言:有些是某些诗句本身含有象征意义,有些是全诗常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即说理诗。如“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后游》杜甫)写江山花柳像在等待人们去欣赏,用业说明大自然是无私的道理。特定称谓语言:如“秋水”指眼睛,“盗泉”旧时常喻不义之财,“鸿雁”指书信等。它们大多源于典敌或前人诗文。 从语法角度分析,有以下一些词需要关注: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 了解风格特点,是鉴赏诗歌语言应该注意的。了解诗歌的风格有助于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技巧。依据晚唐司空图所列的二十四品,下面几种常见的风格特点应把握住。 ①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如王维的诗。 ②平淡。又叫质朴。特点是选用贴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平淡,平易近人。如陶渊胆的诗。 ③绚丽。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 ④明快。特点是语言直接、明朗、爽快、泼辣、往往斩钉截铁,一语破的。如白居易的诗。 ⑤含蓄。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诗,李清照后期的词。 ⑥自然。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如李白的语言被誉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在古诗文中,有一些特殊结构形式的词,常能表现特殊的表达效果,鉴赏语言时也应注意。 ①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王安石) ②倒装:一般表强调,如:“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西江月》辛弃疾),正常表述为“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李瑞栖老凤凰枝”(《秋兴八首》杜莆), 正常表述应为“鹦鹉啄余香韬粒,凤凰栖老碧梧枝。” ③意象名词罗列:使描写更象特写镜头,能营造出特定的意境,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杨柳岸晓凤残月”“桃李春凤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的《寄黄几复》)。 诗的语言要求精练、含蓄,同时又具跳跃性。①精练。即要求用尽量少的语言去表达丰富的内容,用语要准确、生动、形象。如《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对恋人分别时好坏种依依不舍的心情,他们该有多少离别话要倾诉,但只要能“泪眼”相对,因为那种依恋、愁苦的心情是难以用语言来尽情表达的,因而只能是四手相执,泪眼相对,情满心中,却语哽咽喉,一个“竟”字准确、深刻地反映了这种心情。”②含蓄。诗的语言,不能象散文一样直露,它要求感情不露,意在言外。但绝不是象朦胧诗一样,使人不知所云,颇猜测,而是事情景明情真,只不过不是赤裸裸表白而已。如《扬州慢》中“桥边红芍,年年知为谁生?”为谁开放?但实际上是写金兵入侵的战火过后扬州的萧条冷落景象。古扬州人烟稠密,市面繁荣,是经济、文化的中心,且环境优美,河流纵横。杜牧诗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就写出了古扬州歌舞升平的景象。而今朝“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一派冷清沉寂的景象,桥边芍药也无人欣赏,自生自灭。而这一切都是外族人侵造成。这里不仅表达了作者对战争憎恶而且也表达对统治者的不满。 相关链接:备课资料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