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人的悲歌 ——《德伯家的苔丝》的中苔丝命运的解读 (学生习作)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学生随笔 手机版


               郑容   

    一个女人的悲歌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命运的解读

内容摘要:《德伯家的苔丝》主要描写文中的女主人公悲剧的一生,在男权势力统治的社会,对于一个失去贞操的女人,她不仅被世人耻笑,也被社会所不容,作为独立的人格,她奋力反抗,但层层的罪恶使她陷入绝望的深渊,在真爱的面前,她以牺牲生命的代价做了最后的反抗。

关键字:悲剧命运;男权社会;三个男人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现代主义小说的先驱之作,是19世纪末英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大师托马斯·哈代所作。

    这篇小说描写了一个被侮辱的乡村姑娘苔丝的悲惨遭遇。苔丝是一个想凭自己的双手劳动谋生,追求个人起码幸福权利的淳朴的姑娘,可是,社会强权势力连这样的弱女子也没能放过,最终酿成了她的悲剧。小说具体生动的描写了19世纪末资本主义侵入英国农村后小农经济解体以及个体农民走向贫苦和反对,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也给哈代带来了世界声誉。文章是从马洛特村小贩约翰·德比菲尔得知自己实际上是贵族德伯家的嫡系后裔,他一心想通过认本家来改变自己困顿的生活开始的,他妻子一听说自己高贵的地位时,也立即想入非非,暗自打算为她年轻漂亮的女儿找一个显赫、门当户对的婆家,为了达到此目的,她花言巧语的说服自己大女儿去同宗的一个暴发户家去找工作,这便是苔丝走向悲剧的开始。

单纯天真的苔丝为了承担害死“王子”的责任,便同意到德伯贵族家去做家禽的看养人,最终成为假冒德伯姓氏的年轻放荡的亚力克的牺牲品。在愤怒之际,苔丝重回马洛特村,阴郁的孤单的生活着,直到她儿子的死去。这一次的变故并没有使德伯家改变命运,反而越来越落破,苔丝饱受家人邻里的冷眼与讥讽,通过几年痛苦的挣扎与内心的振作,她决定再次离家,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于是来到塔布赛斯当牛奶场女工。如文章所说“女人们受了这种耻辱以后,一般总照旧活下去,恢复了精神,又带着感兴趣的眼光,东望西瞧,有生命就有希望,那种坚定的信心。”——引自《德伯家的苔丝》第129页。

这里又是她命运的转折点,她遇到曾经在白衣节假期里偶遇过的年轻男子,他叫安玑·克莱,是一位严厉而热情的守旧派牧师的小儿子。文中这样形容“他的眼神、他的服装,却带着一种无拘无束、不稂不莠的神气,表示他对需要循规蹈矩、寅勉从事的职业,还没找到门径呢。”——引自《德伯家的苔丝》第23页。他不信奉国教的观点,不愿当牧师,他在成为乡绅的过程中,对各种农场进行专门研究,他有教养,有理想,富有同情心,在苔丝看来,他是像神一样的人。虽然她曾发下毒誓不再嫁,但由于经常地接触,使他们二人迅速坠入情网。苔丝最终答应克莱的求婚。克莱是一个温柔浪漫的男人,如果不是命运的捉弄,他完全可以使他们俩过得幸福。克莱将苔丝带到离古老的德伯宅邸弃屋附近的农舍里,准备开始她们幸福的生活,在灼热的炉火前,新郎怀着敬慕的心情紧紧握住妻子的手,叙说他曾经与一个淫妇鬼混过四十八小时的越轨行为。他满怀信心的恳求她的宽恕,她非常高兴的应允了,并在心底升起一线真正的希望之光,说出自己悲痛的经历。

一个是成年男子的放荡行径,一个是天真少女的上当受骗,然而这个男子却不能原谅这个女子。男权社会严峻的法规,不公平的社会制度,把他牢牢地控制住了。作为有发言权的男人,他不能容忍他的女人的越轨行为。一连几天,他们过着貌合神离的生活。苔丝第一次对这种不公平的遭遇做了猛烈的发泄以后,也就没有再做任何努力 ,来为自己开脱辩解。她不再是思想纯洁、天真无邪的农家少女,而是堕落家族的残渣余孽。他们决定分手,至少是暂时的,克莱悻悻远离家乡,苔丝又悄悄地回到家里,母亲的痛骂与父亲刺耳话语的中伤,苔丝又一次傲然离开了家。 夏天,她很容易在农场找到工作,而冬天一来,加上她生活费的短缺,她只能去从事最底下、最艰苦的活。但苔丝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不去找克莱家求助。然而,苔丝并没有摆脱厄运,可怜的苔丝在这里遇见令她不幸的人,亚力克·德伯,他留着假装神圣的络腮胡子,穿着半牧师的黑服。他乞求苔丝的宽恕,并答应给予补偿,苔丝一次次的严词拒绝没能使德伯死心,他整天缠住苔丝,想法设法的诱惑苔丝,可就在这时,苔丝的父亲去世,全家被逐出家门,这件事终于决定了苔丝的命运,作为对无依无靠的母亲和妹妹们的最后的补偿,她对德伯屈服了。

她放弃了幸福的希望,而被疾病和悔恨折磨得衰弱不堪的克莱回到故地寻找他心爱的新娘,他最终理解到她那无边的爱和这悲惨的婚约给她带来的是多么大的痛苦,他向苔丝张开温柔的双臂,苔丝也为最后的自由奋力一搏,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亲手杀死毁掉她一生的人,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幸福的生活,他们沉浸在爱的温暖中,完全忘记世界和它的惩罚。一连五天,他们都生活在这样恬静、自由、诗一般的状态里,第六天夜晚,在史前巨石群中的古代异教徒的太阳神神庙的著名废墟中,苔丝半开玩笑说要在那里求庇护,黎明时,法律的卫士们来到了,苔丝平静的面对追捕者说“我准备好了”,原本对幸福已经绝望的她,能在生命弥留之际还能享受和爱人在一起的幸福时光,她已经满足,她会为她的举动付出沉重的代价,她也亲手结束了她人生的不幸!

   《苔丝》的副题是“一个纯洁的女人”,鲜明的表达了作者同情女主人公的人道主义立场,同时也是对资产阶级道德的一个大胆挑战。哈代引用莎士比亚的一句话一句话作为本书的题辞:“可怜你这受了伤的名字!我的胸膛就是卧榻,要供你栖息”——引自莎士比亚《维洛那二绅士》第一幕第二场第一一四至一一五行。苔丝是作者处处加以维护并塑造的十分成功的艺术形象,他赋予苔丝以劳动妇女的一切美好品质,坚强、勤劳、而富于反抗性。自食其力的尊严感和意志使她在困难和磨练面前表现的无比坚强。她对资产阶级社会及其虚伪的道德充满憎恶,并不断与它做斗争,她不同于她的父母,她不慕虚荣、不稀罕贵族出身的祖先,坚持要用农民的姓。但苔丝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残存于农民身上的某些旧道德和宿命观点使她在反抗传统道德时出现了软弱的一面。当她受到世俗舆论、传统道德迫害的同时,又用这一道德标准来静观自己,认为自己是有罪的。“她把自己看作一个罪恶的化身”“她老觉得全世界的人都在注意她的情形,不敢抬头见人”——《德伯家的苔丝》第111页。她比别人更不能忘记自己的耻辱。“她时常自问,女人的贞洁,真是一次失去了,就永远失去了吗?要是她能把过去掩盖起来,或许就可以证明这句话并不足信了。”——引自《德伯家的苔丝》第122页,苔丝正是这样用一张自己织成的道德罗网把自己束缚起来。其实,她的自我束缚意识有其深刻的历史基础,是整个社会意识的具体表现。苔丝作为一定历史时期的个人,必然会形成特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意识和道德观念,她的思想和行动也必然会受到时代和社会意识的制约。所以苔丝的悲剧既有社会的因素,也与她的性格有关,但这些因素都与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有着直接的联系,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反映。苔丝的一生注定是个悲剧。

    而在这场悲剧中,作品通过她与亚雷和克莱的感情纠葛,表现了男权社会统治下男权传统势力对女主人公的压抑、摧残,以及她的抵制和抗争。处在男权社会的她,失去了宝贵的贞操,她的命运也因这件事逐渐走向悲剧。她可悲的一生,不禁令每个读者为此动容,同情苔丝的遭遇,谴责使她走向毁掉三个男人:

她好吃懒做的父亲是她不幸的源头。

文章一开篇,我们就看到苔丝的家庭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她的父亲是个小贩,经常说自己有痨病,一向懒散而又愚昧虚荣。当他从多嘴的特令安牧师那儿听到有关自己贵族家庭历史的消息后,就谋划着要利用这个高贵的血统来改变自己困穷的生活,竟喝醉了酒,出了洋相,以至不能赶车,而有责任感的苔丝则替父亲赶马车,结果却出了意外,弄死了家中唯一的宝贝马“王子”,就因为带有负罪感,她才不惜抛下自尊去认“本家”,到养鸡场做工,才会使她失身于亚雷这个猎艳高手。他父亲成了毁掉她一生的间接同谋。

而她父亲的死,又将这位可怜的弱女子推向毁灭的深渊。因为按照规定,她们的房子只传到她父亲一辈,她父亲一死,她的母亲和弟妹们被赶了出来,到处流浪,无处安身,加上而亚雷又来纠缠她,软硬兼施,使她陷入独立无援的地步,为了家人能有个安身立命的地方,苔丝不得不被迫和亚雷在一起,充当他的情妇。苔丝这个善良的女子又陷入了火炕。

    亚雷诱夺了苔丝的贞操,是苔丝不幸的真正罪魁祸首:

亚雷是毁灭纯真、善良的罪魁祸首。他是自称“撒旦”的,是“那幻化作低等动物来诱惑你的家伙(撒旦)”。在文章中可以看出他是典型的花花公子,也有名的猎艳高手,黑桃皇后和红方皇后都和他有暧昧关系。苔丝到养鸡场做工,他时时寻找时机接近她,尽管苔丝处处回避着他,但单纯、善良的苔丝哪是这个情场老手的对手。在赶集回来的那一晚,苔丝遭到同伴嘲讽,情急之下跳上了亚雷的马,来一座英国顶古老的一片林子里。这时月亮西沉,天特别地黑,大雾弥漫着整个树林,围场被淹没在沉沉黑暗中,亚雷诱奸了苔丝。正如书中所写的那样“从此以后一道深不可测的社会鸿沟就把我们的女主人公的品行人格跟当初那个离开母亲的大门到川特城奇来碰碰运气的姑娘分隔了开来。”苔丝不再是处女了。这是她心灵上不可愈合的伤口,也是她思想上的一个沉重包袱,社会对她充满歧视,对她以后人生有根本的影响。亚雷残酷地玷污了苔丝,把她推上了绝望的边缘。作为一个独立的女人,她也反抗过“她心里扑腾扑腾的跳着,两只眼一直瞧着地上,又往前去。‘呸,我不信上帝说过这种话!’她脸上红晕退去的时候,她含着鄙夷之情,嘟嘟囔囔的说”——引自《德伯家的苔丝》第98页。

而安玑·克莱则是使苔丝最终走向毁灭的男人,只因为他是苔丝的最爱:

苔丝最早在白衣节假期里认识了安玑·克莱,后来在苔丝失身之后去的奶场又相遇。他在苔丝心中是个天使。他博览群书,相信科学,怀疑基督教义,瞧不起等级、财富等差异,具有民主、平等思想,对社会习俗和礼仪明显表示冷淡,是个当时社会中理想化的人物。他崇尚自然的生活和品格,他的理想是将来经营自己的农场为人类服务。他能克服中产阶级身份感和奶场的人打成一片,像理解朋友一样理解他们,能欣赏他们的性格和才能。他对苔丝的爱具有初恋的纯洁、炽热与真诚,深深地为苔丝的天真、纯朴所倾倒,在他眼里苔丝达到了物质美和精神美的极致,是美好的化身。他说苔丝“真是浑身洋溢着诗意;她就是诗的化身,她过的就是诗的生活——那种生活舞文弄墨的诗人只能在纸上写写罢了”。他对苔丝的爱带有强烈的理想化色彩,是纯洁的、柏拉图式的、带着田园牧歌的情调。他是持着尊重态度、郑重的婚姻意识和苔丝接近的,在遭到拒绝时很痛苦却总耐心等待,决心是很坚定的。但是,在新婚之夜,苔丝向他讲述了她的过去之后,一向思想开明的克莱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他伤心、失望、苦恼,遭受着严重的精神折磨,甚至半夜跑到苔丝的房间抱起她梦游,走过佛鲁姆河,几乎把两人都淹死,口中念念有词“死了,死了”。他宁愿相信苔丝所说的是假的,一次又一次请苔丝否定所讲的一切,根本听不进苔丝自己是受害者的解释。当他确定这一切都无法挽回时,他选择了逃避,他不能谅解她。在这件事上,克莱也是悲剧角色,虽然不应该受到过分的指责,但对他这个也有过荒唐事的人来说,带有明显的男权意识,他乞求别人原谅自己的荒唐行为,却不能理解别人所遭受的不幸。在男权社会下,苔丝并没有责怪克莱,因为在她失身以后,社会所有的贞操观念步步深刻影响着她的生活,不光社会上的人们歧视她,她自己也怀着一种犯罪感、内疚感、自卑感,因此,她觉得她没有权利去责怪克莱,甚至到最后把自己的妹妹托付给克莱。

在克莱最后饱经病痛和悔恨的折磨之后,回来寻找苔丝,而苔丝却在克莱抛弃她之后的绝望之余,因为给家人一个生存的空间,委身于亚雷,成为他的情妇,这样,苔丝便失去了于克莱再聚的可能,但,面对克莱德再次恳求,为了人身的自由,她做了最后的反抗,她杀死了让她失去贞洁的恶棍,重新回到克莱德身边。但却难逃法律的制裁。

可以说,苔丝的父亲想要在姓氏上谋取利益,而让苔丝做了牺牲品;亚雷的荒淫的丑行残暴的毁了苔丝的洁白之身;克莱的抛弃远离则无情地摧跨了苔丝的纯真之心。这三个男人主宰了苔丝的一生,生在她那样的家庭,有那么不负责任的父母,本身就是一个悲剧,而男权社会下,贞操观念摧毁苔丝纯洁的心灵,在苔丝遇到真爱,却又被爱抛弃,这让她对生活陷入了绝望。





《德伯家的苔丝》,(英)哈代著,张谷若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8重印

《人一生要知道的50部世界文学名著》,周锦章 龙军 刘波 姚晓华编著,中国戏剧出版社 
相关链接:学生随笔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