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将金针度于人 ——《春》的课例研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案例 手机版


 第一次教学:

在七一班,我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上一一分析,赏读。评课的老师说教师讲的太多了,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在进行了二次备课后,在七二班进行了如下教学。

第二次教学;

在七二班,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然后请学生谈谈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教师提示可以从修辞,表达方式等方面去谈。最后请学生闭眼想象画面,并布置学生根据画面的内容,加上自己的想象画副春天图。这次上课,评课的老师说是落实了新课标的精神。但是对于《春》这篇这么优美的散文,仅仅是鉴赏课文,并没有达到更高的教学目标。

第三教学:

    我想到了《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的“语文课程应着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这句话,又想到了我的老师们所告诉我们的“教学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我忽然有了灵感,我何不通过这节课来指导学生的写景仿写训练呢!

初一学生对童话、寓言、小说等情节强的课文学习比较投入,而对写景抒情的散文往往缺乏兴趣乃至深刻的体会。同时对他们来说,写作是一件很苦的事情。每当我说周末没有写作训练时,他们会眉飞色舞,交换着兴奋的眼神。记人叙事的他们会对付,记记流水帐,编点陈年旧事;可若是写景的就扰头了,要么空发感慨,要么抄袭。而好的写景作文首先应该是思路明确,情趣盎然,个性鲜活的,并且最好是能景中有情,景中有理的。要让学生体会并掌握这些方法,结合课文进行赏析训练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我将从朗读入手,利用范读,自读,赛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逐步加深对“美”的体验,感受到春天所带来的蓬勃的生命力。抓住这一契机,我引导学生品味朱自清先生写景的方法,再结合时代背景,明确写作此文的目的,从而明白“一切景语皆情语”,学会写景作文的技巧。从而消除学生害怕写景作文的心理,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教学中,我做了如下设计:

根据教学阶段目标的要求,依据学生学习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四个教学环节(具体见教学目标设定)。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朗读、理清作者写作思路等教学仍然是教学之首,然而与前不同的是,在这些教学中应更注重:在不断巩固学生朗读、赏析等独立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学会在语言环境中把握写作写景作文的技巧。

培养学生边读边思,从文本中学习写作技巧的能力,应该贯穿于学生语文学习的每一个教学阶段。但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阅读思考能力的不同,教师应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质疑的能力有所了解,并作出相应的帮助和引导。

1、 教学目标设定

根据教材分析和班级学生的学情进行对本班学生学习本课作出目标设定:

(1)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深入到作品的意境之中,细心品味,入情入境。

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建立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内心视象。这是理清作者写作思路的前提。

(2)引导学生通过把握关键语句来提纲挈领,理清思路 。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理清思路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这一步宜采用跳读的方式进行,在教学处理上要简明扼要。

(3)运用圈画法来鉴赏本文精妙的手法。

抓住关键语句,以读为本,在读中感悟,在情景中体会文本所要表达的主旨。从而为学习写作方法打下基础。

(4)学习景物描写方法。

整堂课的教学分为四大板块。由学生对文本的领悟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写景作文的兴趣。在情景交融中理解、感悟朱自清先生《春》的魅力。

2、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领悟,要写好景物必须进行细致的观察,还要逐步学会各种写景的方法。  

难点:读课文。要求读出感情,通过联想、想象,以情带声,读出作品的美感。

3、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古人描写春天的诗歌; 准备一首春天的乐曲;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利用工具书和小学所学解决生字词;多朗诵,初步感悟。

4、教学片段

在上一环节的赏读中,学生已被文章优美的文字带入春意盎然的画卷中,好些同学在小学的基础上甚至已能背诵。

师:同学们,你们为什么喜爱这篇散文呢?

生:太美了!

师:那为什么在大家眼中司空见惯的景象,在朱自清的笔下就鲜活起来了呢?让我们一起走入文章寻找答案吧。认真阅读,利用圈画法,笔注出打动你之处。

(多媒体播放配轻音乐的春景图画,学生边欣赏图画边用自己的方式读课文。有的不时在书上圈点勾画,在本子上写发现。教师在学生中间巡视、指导。)

师:时间到了。大家先相互交流自己读后的所得与所感。前后左右四人一组。

(学生四人一组相互交流。)

师:好!现在希望同学们踊跃发言,让更多的同学分享你的成果。开始发言。

生1:老师,我觉得作者是带着满怀的热爱之情来写的,“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运用拟人修辞写出了大自然迎接春天到来的喜悦。

生2:对,我们看他笔下的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钻”字多调皮,多可爱!

生3:老师,还有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运用了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春花图。

师:那同学们是否能用概括的话来表达你的美感?

生3:作者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通过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使景物变得鲜活生动,形象逼真。

师:(笑)对,就用这种方式来说。

生:用了许多形象的动词、形容词、叠词等富有特色的词,增强文章的美感。

师:(点头)你的概括力真强!

生:我认为这篇文章的结构美。作者由盼到绘,再到赞,浑然一体。开头用两个“盼望着,盼望着”把盼春的急切心情表现了出来,“东风来了”,报告了春天的消息,“春天的脚步近了”,又把自己喜悦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中间用五幅图画描绘出春天美好的景物,让人有身处画中之感;结尾又用了三个形象的比喻,从刚落地的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渐次排比,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呀!

师:从整个文章结构入手,找出了美点。很好!

师:同学们,你们运用你们的慧眼,发现了文章的美!那谁能用老师在教散文时常用的一句话来说一下,朱自清先生为什么吧司空见惯的春天描写的这么美呢?

(见同学们在苦思冥想。补了一句)

师:作者借助了自己的什么?

生:情感。(恍然大悟)“一切景语皆情语!”

师:(微笑)是啊,景物描写最讲究诗情画意,也就是追求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景物本身是无所谓有情或无情,只是作者在写的时候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爱和憎倾注到景物描写之中,才有了作品的情景交融,打动读者的效果。

师板书:景中有情

师:景物描写的最高境界是由描写自然到反映人生、反映社会,表面是在写景,真正的目的在于表明一种态度,阐发一种认识,宣扬一种道理。同学们,你们是否也从本篇文章中看出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呢?

生:老师,我看到了!课文的结尾: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师:反应真快!那你读出了什么?

生:作者通过三个比喻,告诉我们春天充满朝气,给我们带来希望!

生:还告诉我们春天很美,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投入其中!

生:“健壮的青年”揭示了春天不可遏制的生命力!

师:是啊,作者这样写,其实就是老师以前给你们讲的“卒章显志”,意在从思想上启迪人们抓紧大好春色,抓紧生命的春天,安排好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取得硕果。

可见,景物描写第二个注意点是(板书)景中有理

生:老师,我明白了,也就是您常说的,作文一定要有主旨。在叙事性、写景性文体写作中要有深刻的思想,才能闪耀出理性的光彩!

师:(欣慰地笑了)真高兴,你能明白。

生:老师,您还常说,景物一定要写活,本文是怎样写活的呢?

师:你这个问题很好,这也是本次写景作文需要借鉴的第三点。我们先一起来找找看。找些关于人物活动的语句来赏析。

生:“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人和春天交融在一起了。

生:“在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人,活动于春天的空间;人的活动,是春雨中最动感的画面。

生:“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人,欢呼春天的到来,以昂扬的精神,踏实的工作,迎接春天的到来。

师:慧眼识英雄啊!我为你们骄傲!试想,如果删去这些有关人物活动的语句,春天就会失去活力,失去光彩!可见,(板书)景中有人,景就会成为活的景,有灵性的景了。

师:同学们,我们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已经找到了写景作文要注意的三个技巧:

生:(齐答)情、理、人事活动。

师:当然,还有修辞,有特色的词语,条理清晰的结构等。那下面我们来试试吧!以“校园春天”为话题,选择其中一点进行片段仿写训练。

他们写了:

“人工湖边,垂杨柳们正在对镜梳妆,连湖里的小鱼们都惊叹她们的婀娜。”

(生动、活泼、形象)

“草坪里的小草带着春天的味道,一个个伸出毛茸茸的小脑袋,欢呼蝴蝶的到来。”                      ( 情感丰富,写出了孩子心目中春天的美)

“看,初一的弟弟妹妹们在操场上和春风追逐着,嬉闹着,连太阳公公都咧开嘴为他们喝彩!”                                   ( 形象鲜明,景象充满春天的活力)

……

教后反思

在一步步的赏析中,学生们渐渐悟出了写景的诀窍。读着一篇篇学生的仿写佳作,虽然文笔还显幼稚,但是已经有了意境、哲理和灵性,更重要的是他们不仅初步掌握了写景的技巧和方法,还有仿写成功的乐趣。

所以,本次教学让我有了一种想法:作为语文老师,怎样“巧将金针度于人”?利用现有的课本资源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仿写训练?

1.整合资源,触类旁通

在一个学期开学前的备课时,把本学期的课文可以按照不同文体重新整合,按照叙事、记人、写景等文体来综合教学。选入教材的都是名家名篇,每位大家所写作的文笔是不一样的,各有千秋,各有特色,学生可以学到很多。同时,让学生也明确怎样才是真正的些作文,而不是看多了新概念作文,天马行空的写,漫无目的地写。

2.仿写在前,创作在后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虽说定个框架束缚学生的思维有些不妥,但是现在的学生要么有的个性太过于张扬,接触的外面的世界、知识太多,写做往往有很多无病呻吟之嫌;要么接触新的东西太少,记陈年旧事,流水帐。所以我觉得还是要有些榜样的东西牵引他们,包括写作。如《背影》中突出背影,是这篇散文成功的一个主要因素。由此可以得到一个启示,告诉学生写人记事,应该选择最动情的一件事,写最动情的一件事又要突出最动情的瞬间。

3.难度降低,评价多样

对仿写无须太高要求,只要能模仿课文的写作手法,选材特色,详略要求,就给与肯定和表扬。但是一篇课文赏析下来,学会的技巧是多样的,对学生的唯一要求就是学会运用。如《春》既可以学安排清晰的结构,情景交融的描写方法,景中有人事活动的技巧等,只要学生能运用其中一种,就算成功!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