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苏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主备:陈霞      审核:      授课人:陈霞        备课时间:2010-4-2

【学习目标】

1.了解雨果的生平创作,对浪漫主义文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理清课文的情节,阅读体会文本体现出来的人性的美与丑;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之一: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题;

3.初步认识人性这一永恒的话题,做出自己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在爱斯梅拉达和伽西莫多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性美。

2.了解作者的创作原则:美丑对照原则;

【学习流程】

一 介绍作者,作品

1、 维克多•雨果(1802----1885),19世纪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家,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法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是法国文学也是人类文化的遗产。1827年发表剧本《克伦威尔》和《<克伦威尔>序言》,“序言”被称为法国浪漫主义戏剧运动的宣言,是雨果极为重要的文艺论著。

雨果一生坎坷而丰富,19世纪40年代的十年间,主要从事政治活动。

1851年雨果因鼓动民众起义,开始了 19年的流亡生活

1870年结束回到法国

1885年雨果逝世于巴黎 

主要作品:《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

2.《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1831)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它以离奇情节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道貌岸然的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看到美丽的吉普赛女郎爱斯美拉达之后,被禁欲主义压抑的的情欲蠢动起来,疯狂地想占有她。面目丑陋的敲钟人伽西莫多也爱上了爱斯梅拉达。心地善良爱斯美拉达一往情深地爱上了救过自己的贵族公子弗比斯,又为了救穷诗人的命而宣布愿意和诗人结为夫妻,却保持着自己的纯洁。在爱斯美拉达和弗比斯幽会时,道貌岸然的克洛德杀死了弗比斯,却嫁祸于爱斯梅拉达,把她送上了绞刑架。从小被克洛德收养、对他惟命是从的伽西莫多,被养父的残暴、无耻所激怒,把他从教堂地高塔上推了下去。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二 整体感知,理清人物、情节。( A )

1  小说人物有哪些:

2、把人物串联起来,理清情节(一句话说明):     ( A )

  3、给本文划分层次。                ( A )

三  文本研习,分析小说的环境。

  文中哪些部分集中体现了小说的环境,请分析说明是怎样的环境。( B )

四  文本研习,人物分析。(幻灯放映)  ( C )

阅读P39:“这时,人们看见他那一直干燥如焚的独眼里,滚出了一大颗眼泪,沿着那长时间被失望弄皱了的难看的脸颊慢慢流下来。这也许是那不幸的人生平第一次流出的眼泪。”从眼泪着手探讨人物。

1.爱斯梅拉达给他送水,他流泪了,而在喝到水之前,他对爱斯梅拉达怀着怎样的情感?详尽地写这种情感,跟伽西莫多流泪有什么关系?对刻画爱斯梅拉达的形象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幻灯片)

2、是谁让他“一直干燥如焚”“长时间失望”? 在伽西莫多受刑的过程中,围观的人群有什么样的表现?这反映群众怎样的性格状态?

  3、还有谁让他“一直干燥如焚”“长时间失望”?反映他具有什么样的性格?

    

五 深入探究              (  D )

1、“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在这样一个人世间,在这个美与丑的看台上,你看到了怎样的光明与黑暗的交织,看到了多少美与丑的对比?(播放电影视频)

            

2、在文章的最后,爱斯梅拉达的一滴水不仅唤醒了伽西莫多,同时也唤醒了围观者, 作者这么写的目的是什么?

【学习总结】

要求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学习总结。

【学习巩固】

伽西莫多只要一伸手,就把他从深渊中拖上来,可是他连看都不看他一眼。他凝望着河滩,凝望着绞刑架,凝望着埃及少女。聋子双肘撑在栏杆上,就在副主教刚才站过的地方,目不转睛地死盯着此刻他在世界上唯一的目标,纹丝不动,无声无息,就像遭雷打电劈似的。他那只独眼在此之前还只流过一滴眼泪,这时却默默地泪流如河。(选自《巴黎圣母院》第十一卷)

    伽西莫多从不会流泪到流过一滴眼泪,到此刻“泪流如河”,你认为伽西莫多的内心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习新课】

预习内容 预习重点 预习难点 预习方法



另答案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主备:陈霞         审核:         授课人:陈霞        备课时间:2010-4-6

【学习目标】

1.了解雨果的生平创作,对浪漫主义文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理清课文的情节,阅读体会文本体现出来的人性的美与丑;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之一: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题;

3.初步认识人性这一永恒的话题,做出自己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在爱斯梅拉达和伽西莫多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性美。

2.了解作者的创作原则:美丑对照原则;

3.“美与丑的看台”

【学习流程】

要求目标问题化,问题层次化,问题注明A、B、C、D级。各学科可根据学科特点设计学习流程。

一 介绍作者

1 维克多•雨果(1802----1885),19世纪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家,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法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是法国文学也是人类文化的遗产。1827年发表剧本《克伦威尔》和《<克伦威尔>序言》,“序言”被称为法国浪漫主义戏剧运动的宣言,是雨果极为重要的文艺论著。

雨果一生坎坷而丰富,19世纪40年代的十年间,主要从事政治活动。

1851年雨果因鼓动民众起义,开始了 19年的流亡生活

1870年结束回到法国

1885年雨果逝世于巴黎 

主要作品:《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

2.《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1831)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它以离奇情节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道貌岸然的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看到美丽的吉普赛女郎爱斯美拉达之后,被禁欲主义压抑的的情欲蠢动起来,疯狂地想占有她。面目丑陋的敲钟人伽西莫多也爱上了爱斯梅拉达。心地善良爱斯美拉达一往情深地爱上了救过自己的贵族公子弗比斯,又为了救穷诗人的命而宣布愿意和诗人结为夫妻,却保持着自己的纯洁。在爱斯美拉达和弗比斯幽会时,道貌岸然的克洛德杀死了弗比斯,却嫁祸于爱斯梅拉达,把她送上了绞刑架。从小被克洛德收养、对他惟命是从的伽西莫多,被养父的残暴、无耻所激怒,把他从教堂地高塔上推了下去。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节选自《巴黎圣母院》,相关的情节是:伽西莫多在克洛德的唆使下,拦路劫走爱斯梅拉达,被官兵抓住,判受鞭刑。这是一个鞭刑的场面。 

二 整体感知,理清人物、情节。( A )

1、   小说人物:

伽西莫多 爱斯梅拉达  副主教克洛德 群众

  

2、把人物串联起来,理清情节:

伽西莫多被送上刑台,接受笞刑,围观者嘲笑辱骂他,副主教克洛德对他置之不理,爱斯梅拉达为他送水。

  3、给本文划分层次。

一(1-5)渲染气氛,衬托中世纪人们的愚昧无知

二(6-16)受刑前加西莫多的表现和群众的态度

三(17-23)接受笞刑

四(24-39)群众对伽西莫多的侮辱

五(40-47)看到希望又破灭

六(48-67)水换得眼泪,善良感动、唤醒了人们。

三  文本研习,分析小说的环境。

  文中哪些部分集中体现了小说的环境,请分析说明是怎样的环境。

  第一段描写的是自然环境细致描写了邢台,也点出人们的爱看热闹的心理。第二段的6,13,16节,第三段17节,第四段27,28,30-39节,第五段的47节等,集中表现中世纪的社会环境,人们愚昧,无知,庸俗不堪,麻木不仁。

四  文本研习,人物分析。

阅读P39:“这时,人们看见他那一直干燥如焚的独眼里,滚出了一大颗眼泪,沿着那长时间被失望弄皱了的难看的脸颊慢慢流下来。这也许是那不幸的人生平第一次流出的眼泪。”从眼泪着手探讨人物。

1.爱斯梅拉达给他送水,他流泪了,而在喝到水之前,他对爱斯梅拉达怀着怎样的情感?详尽地写这种情感,跟伽西莫多流泪有什么关系?对刻画爱斯梅拉达的形象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幻灯片)

明确:愤怒和轻视;前后对比;突出爱斯梅拉达的美丽善良。

2、是谁让他“一直干燥如焚”“长时间失望”? 在伽西莫多受刑的过程中,围观的人群有什么样的表现?这反映群众怎样的性格状态?

群众、围观者;“笑”“骂”;冷酷 无聊

  3、还有谁让他“一直干燥如焚”“长时间失望”?反映他具有什么样的性格?

       副主教克洛德  人物性格分析:自私 虚伪

4、“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在这样一个人世间,在这个美与丑的看台上,你看到了怎样的光明与黑暗的交织,看到了多少美与丑的对比?

            (1)伽西莫多的美与丑 :  外表丑陋与内心善良懂得感恩

(2)伽西莫多与爱斯梅拉达:外表丑陋与漂亮迷人

(3)伽西莫多与副主教克洛德:善良朴实与阴险毒辣

(4)爱斯梅拉达与围观者: 善良有同情心与麻木无知

(5)围观者前与后的表现:麻木无知与逐步觉醒

5、在文章的最后,爱斯梅拉达的一滴水不仅唤醒了伽西莫多,同时也唤醒了围观者, 作者这么写的目的是什么?

小说通过叙写一个外表丑陋的敲钟人遭受笞刑的经过,表现人性的美与丑的尖锐冲突,歌颂人性中美好的同情心,批判冷漠邪恶的行为及肮脏丑恶的灵魂。

【学习总结】

要求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学习总结。导学案上要预留出学生画思维导图的空白处或提供让学生去完成的思维导图框架。

【学习巩固】

要求针对本课学习目标设计典型、实用的训练题2题左右,当堂训练反馈。

伽西莫多只要一伸手,就把他从深渊中拖上来,可是他连看都不看他一眼。他凝望着河滩,凝望着绞刑架,凝望着埃及少女。聋子双肘撑在栏杆上,就在副主教刚才站过的地方,目不转睛地死盯着此刻他在世界上唯一的目标,纹丝不动,无声无息,就像遭雷打电劈似的。他那只独眼在此之前还只流过一滴眼泪,这时却默默地泪流如河。(选自《巴黎圣母院》第十一卷)

    伽西莫多从不会流泪到流过一滴眼泪,到此刻“泪流如河”,你认为伽西莫多的内心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不被关爱——感受到爱——学会去爱

【学习新课】

预习内容 预习重点 预习难点 预习方法



要求教师在复备的导学案中完成此表,并在学生预习时指导学生完成此表。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