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发展等级高效导练之五:论据充实(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高考范文 手机版 | ||||
江苏省镇江中学 陈乃香 【能力点睛】 在议论文中,论据就是论证论点的根据,就是作者建立观点的理由。论据大略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事实类论据,一种是理论类论据。事实论据包括有代表性的事例、史实以及统计数字、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感受等等;理论论据则是事实材料的概括形态,往往是经过实践检验和证明了的论述,它包括前人的经典著作和至理名言、民间的谚语和俗语、科学的公理和定律等等。事实论据可以较为具体,也可以十分概括;理论论据可以直接引用,也可以间接转述。我们要学会具体分析论据的作用。 【达标要求】 1.采用不同分类标准选择论据。通常说的论据有两类,一是事实,一是道理。如果为了达到丰富就堆砌材料,会导致行文拖沓,臃肿不堪。要避免这个毛病,要注意分类标准。时间上从古到今,或由今到古;地域上从中到外,或从外到中;伟人如何说,科学家如何论,平凡人怎么看。这样一排列,行文有序,论据分别从不同角度证明论点,论据不是非常充实吗? 2.论据不可满足于正面举例。论据要丰富一个可行的办法是:正反对举。比如《滴水可以穿石》,正面可以举王献之练字,日日苦练,专心致志,终于和父亲王羲之同为书法大家。这样的例子可以举不胜举,但是会让人感到单调。如果从举上些“小猫钓鱼”式的反例,那么文章的议论会变得既生动又有力。 3.采用点面组合方式交代材料。论据材料要丰富,涵盖面要宽,又不能罗列怎么办?点面组合方式是通常采用的最佳方案。点上详细交代主要材料,面上概述次要材料,一般来说是由“点”到“面”。作“点”的论据避免了材料的空泛,具有典型可感性;作“面”的材料扩充了论据的容量,浓缩了文章的篇幅。如果将面上的一系列材料用一个排比句表达,那效果会更好。 4.采用假设方法补充所需材料。有时会碰上这种情况,在阐述事理过程中一时难以找到恰当的论据,这时借助假设方式可以信手拈来。有了正面事例,借助假设可以找到反面事实;只有现在的事例,借助假设方式可以推知未来可能产生的事实。假设的空间不受任何限制,这样补充所需的材料,不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吗?④尽量选择一些新鲜、生动的论据,这些新鲜的论据也不一定非得从电视新闻里找,也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只要没有被别人大量地重复过,给人的感觉都是新鲜的。 5.论据不能只有事实论据的举证,没有理论分析。我们可以学学李斯的《谏逐客书》是这么写的。李斯开篇提出论点以后,就是举一连串的例据。假如后面没有分析,那么这是一堆无用的材料,但是李斯用二句话:“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就把它们的内在关系点明了,然后再用假设推理来分析:“向使四君却客而不纳,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什么是理论分析,并不是非要长篇大论说上一番,而是需要对论据做一点评论,话不在于多,而在于分析评论是不是到位,能不能揭示中心。再如李大钊的《今》,简洁地举了屈原、林肯的例子。如果不分析,他的论证就是模糊的。他分析说:“一时代的变动,绝不消失,仍留于次一时代,这样传演,至于无穷,在世界中有一贯相连的永远性。”揭示出两个论据之间的内在联系。 考场评分细则将“论据充实”分成三个层次,即达到要求(基本符合该评分点要求)、比较突出(全面符合该评分点要求)、突出(全面符合该评分点要求,且有优异表现)。“达到要求”可给3-6分,“比较突出”可给6-12分,“突出”可给12-20分。 【经典回放】 经典佳作(一) (2006年重庆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走”与“停”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其内涵十分丰富,可以引起我们对自然、社会、历史和人生的种种感受、联想和思考。请以“走与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题目自拟。③立意自定。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⑤不少于600字。⑥不得抄袭。 文题诠释 这道作文命题遵循了新课标“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的原则,作文命题思想指向本我与生活,愈来愈贴近社会生活,关注现实生活。即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全人类的命运、关注我们的精神家园。现实社会和现实世界是多元的,作文命题是开放的、多元的。作文注重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考查。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鼓励多向思维。要求学生重视用哲学的理论指导生活实践,辩证地看待分析问题,要善于从小问题中分析出大道理。作文是一个关系型话题作文,重在对考生的思辨能力的考查。因此,考生在审题时,必须注意“走”与“停”之间的辩证关系。关系型话题作文涉及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审题时必须揭示出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不可偏废,否则就会跑题。“走”是为了前进,为了接近目标,“停”是为了更好地前进,更快地接近目标,直行而不走弯路。这就是“走”与“停”的辩证关系。由此联想开去,从生活中的“走”与“停”联系到人生中的“走”与“停”,人生不就是一次旅行?既然如此,走走停停,不也是人生的一种常态?而且,“停”是为了积蓄力量,是为了下一次的行走攒劲、蓄势。而“走”又是“停”的目的和结局。人生如此,一个国家、民族,一个企业团体,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还可以引申到“追求”与“反思”,可以联想到“文化的进步与反思”。生活中的林林总总都可以入文,这样思路就打开了,考生就可以选自己熟悉的方面下笔。 经典佳作 走与停 重庆考生 人生就像旅游,越是危险的地方,越有好风景,人就越想往前走,但是人的精力有限,需要停息片刻,才能更好地前进。 人生又像是一场马拉松赛跑,需要中途补充能量,才能够跑到终点。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工作之后,感到自己的知识跟不上发展,于是又要去进修,这种学习其实也是一种停顿,但是这种停顿是为了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而作的短暂歇息,是为了今后发展得更快而作的短暂停留。 回顾历史,战国时期的游说家苏秦,第一次游说没有成功,他的嫂子见他没有出息,整天刁难他,但是苏秦知道自己的观点不能打动国王,一定是自己的知识水平不够,于是他忍受哥嫂的刁难,开始“头悬梁,锥刺骨”,后来终于成功游说秦王,成为战国时期伟大的纵横家。苏秦在家的隐忍学习,正是人生路上的暂时停顿。这停顿,就好比花儿含苞待放;这停顿,就好比蓄积力量的马儿吃草;这停顿,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而作的短暂歇息;这停顿,正是为了今后的向前迈进而作的短暂休息。 像这样在人生路上行走中善于停顿的人何止苏秦一个呢?三国时期的刘备,为了兴复大汉天下,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他只好屈辱地在曹操的兵营中种菜,他的短暂停留就是为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正是因为他保存实力,才有后来的东山再起。这种停顿是智者的选择。 人生的旅程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总会有坎坷不平的荆棘,要想继续行走,就要拔掉荆棘,要拔掉荆棘就有可能停顿。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停顿就是调整,停顿就是为了后面走得更好。我们知道,历史上有不少文人墨客都遇上过人生的荆棘:屈原、司马迁、嵇康、阮籍、李白等文豪都曾经在人生的路上停歇过,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他们追求自己的理想,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的停顿,是因为小人的加害,国君的昏庸,他们的停顿,是为了自己和他人走得更好,但是他们的歇息、他们的停顿,是为了实现更加远大的理想目标。 因此,我们可以说人生路上的停顿就是为了走得更好,走得更远,走得更加冠冕堂皇! 达标秘诀 本文是以材料丰富取胜的,短短的一篇议论文,写到了苏秦、刘备、屈原、司马迁、嵇康、阮籍、李白等,不但加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更使文章厚重丰满,流淌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表现了作者较为扎实的写作素质。 经典试题(二) (2005年重庆高考作文题)“自嘲”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解释为“自我嘲笑”。自嘲既是一种幽默的说话方式,也是一种心理调节手段,还是一种人生智慧的表现。每个人都可以自嘲,也可以评议他人的自嘲。请以“自嘲”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3)不得抄袭。 文题诠释 限定以“自嘲”为题写议论文,既不能写别的文体,也不必拟标题,那么能否写好的关键之一在于怎样围绕“自嘲”立论。其一,可以从自身的角度,针对自己的某些缺点进行立论,一般写法是先自嘲,再论证之;也可用反笔,自嘲优点,再加阐发。其二,可以从他人的角度,分析评判别人的自嘲。可写一人的自嘲,比如鲁迅先生的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可写多人的自嘲,把古今中外的个例集于笔端。其三,可以从自嘲的功能进行议论,比如幽默,比如反语;还可以从自嘲的社会背景,以及自嘲者的无奈展开论述。写好的关键之二在于作者的库存,如果没有一定的积累,写起来恐怕颇费周折。从这个角度看,此题有点偏,为难考生了。 经典佳作 自 嘲 重庆考生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垂钓者在河边苦钓而无果,面对旁人的讥笑,他从容自若:“钓鱼冠军也有钓到树叶的时候。”寥寥数语,不但有效“遏止”了围观者的嘲讽,也使自己摆脱了尴尬的境遇。可见,能自我解嘲也是一种智慧的体现。 解嘲,就是通过诙谐自嘲的语言来缓解自己尴尬、无奈的一种表达方式。生活中,人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和失败,嘲讽也会随之而来。这时,如果一味求全责备,深陷其中,就可能丧失信心,甚至一蹶不振。勇冠三军的南宫长万,因为不堪国君对自己战败被俘的嘲讽,一怒之下弑君而招致灭门;败走麦城的关云长,因为怕“为天下人耻笑”,放弃了东山再起的机会,坐困孤城,最终被俘斩首。 相反,面对尴尬的境遇,如果能用一两句令人捧腹的妙语自我解嘲,及时化解心中的苦闷与羞愤,也许很快就能走出阴霾,享受到阳光的明朗和温暖。苏格拉底面对妻子先是河东狮吼、进而当众向他大泼冷水的无理举动,笑着解嘲道:“雷声过后总是一场倾盆大雨。”其妻顿时自惭形秽,原本目瞪口呆的客人也会心一笑,一场可能发生的冲突即刻得以化解。林肯面对因大意而被偷盗的尴尬处境,不仅不沮丧,还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值得庆幸的是,偷东西的人不是我。”是啊,自我解嘲可以说是打开心结的钥匙,是缓解压力的润滑剂,更是回敬讥讽最有力的武器…… 人们常常赞叹那些善于自我解嘲的人,倾慕他们渊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和充满智慧的连珠妙语。其实,最让人折服的应当是他们豁达的心胸。胸怀坦荡,能使即将爆发的矛盾在顷刻之间化为乌有;胸怀坦荡,能使饱受煎熬的心灵得到抚慰。 试想,那些宦海沉浮的文人若无自我解嘲的胸襟,岂能以理化情,快意人生?李太白放还后还能道一声“天生我材必有用”,刘禹锡历经10年的贬谪之苦依旧笑吟“前度刘郎今又来”,苏东坡谪居黄州时仍然高唱“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无此快意的自我解嘲,恐怕他们早就在一片讥讽和谩骂声中郁郁寡欢、一无所成了。 反之,如果西楚霸王兵败垓下时,能有豁达的心胸,面对滔滔江水,道一声“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用“胜败乃兵家之常事”来自我解嘲,增强信心,然后重整旗鼓,东山再起,那么楚汉争霸的历史也许就要改写了。 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挫折和失败常常使我们困惑,这时学会自我解嘲,学会以洒脱的姿态面对生活,卸下沉重的包袱,摈弃无谓的“执著”,人生的航船才会永不倾覆。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自嘲,人生因此而精彩! 达标秘诀 作者看来把自嘲定义为自我解嘲。于是旁征博引,从正反两面列举大量中外历史人物事例,畅发会不会自我解嘲之利弊,分析了善于自我解嘲应具备的条件或素质,并联系现实,强调了学会自我解嘲对个人生存发展的意义。引鲁迅《自嘲》诗句作结,是画龙点睛的—笔。文章不啻为一篇相当完善的自我解嘲论,作者的知识功底,认识能力,令人折服。 【误区警示】 高考文题 (2006年辽宁高考作文题)以“肩膀”为题,写一篇8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文题诠释 这个题目第一感觉是平实,容易让考生们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而且由于题目距离考生生活、学习很近,不论学生属于兴奋型、内向型,同样都可以在这个话题下找到兴奋点,写出深度和高度来。这样的命题作文里,考生完全可以借用平时积累的素材,不需要去编造和虚构故事,因为有许多“肩膀”都是平时触摸得到的,让人有思考的空间,把握的余地。 要写好本文,可以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立意。许多考生都从肩膀有“依靠”或“支撑”的立意出发,谈自己用肩膀来依靠什么,或者谈如何用肩膀来做支撑等,这些都还可以,起码没有跑出题目范围。要写好本文,可以采用整体与局部的思维方法构思。肩膀是人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将写肩膀的难题转移到写人。人是多样的,人的情感更是丰富多彩。因此,转移和想象力在写肩膀的时候是极为重要的。 失误例文 肩 膀 辽宁考生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二千多年前,楚大夫屈原以义无反顾的肩膀承担起了探索的重任;二千多年以后的我们,是否准备好用自己的肩膀,承担起时代建设的重任? 从十八岁的第一天起,我们就应该明确:我们已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了。这是人生旅程中十分重要的一步。它意味着责任——年轻的公民将要担负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它也充满着希望——共和国将为自己拥有生机勃勃的我们而显得更加富有活力。 十八岁,我们的肩膀还很稚嫩。只有在不断的磨练中,我们的肩膀才能变得厚实。“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任何一个时代的弄潮儿,都是在一次次打击下成长起来的。邓小平在三起三落后将中国引向改革开放的富强之路;张国荣在成名前曾有十年时间跑龙套。这些人都是靠毅力的肩膀支撑起伟业来的。我们也不要害怕挫折与苦难,这世界本没有救世主,躲避风雨的大伞已杳无踪迹。在狂风暴雨中咬紧牙关吧,因为它是我们成长的阶梯。 十八岁,我们的肩膀还很稚嫩。只有对自己充满信心,我们的肩膀才会变得坚强。“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原地不动,是最大的倒退。满脑子的猜测和幻想,会让人看出未来的渺茫。自信,是对自己的肯定,也是敢于承担责任的魄力。拒绝,挫折,并不可怕。信心,会让我们承载着希望的帆远航,奋斗之桨会让我们将船驶向成功的彼岸。 十八岁,我们的肩膀还很稚嫩。但只要我们执著不放弃,终有一天,我们的肩膀可以承担起时代的重任。功败垂成,多少人的血泪告诉我们,放弃,意味着永远不会成功。多少人的痛苦在告诫我们,只有坚持到底才会成功。 让我们用苦难磨砺自己,用自信激励自己,用执着著,鞭策自己,用自己的肩膀承担起时代的重任,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去开创伟业吧! 失误剖析 本文作者能紧扣题目,围绕“青年应承担起时代的重任”展开全篇,思路畅达。作者又善于运用排比等修辞方法,使文章增添了色彩。 只是十八岁的天空有多少责任?十八岁的肩膀能担起多重的担子?这些都是较为抽象的问题。在论述时论据不够充实,说理流于口号式空架子。 阅卷评分:基础等级33分+发展等级6分=39分 升格秘招 ①层层堆叠,铺排有力。所举事例在性质、层面、角度或其他方面无任何变化,只是数量的增加,通常这种简单的列举应尽量避免,因为它对论证论点的普遍性帮助不大。但在一定的情况下,这种方式会变得相当有力。②正反对照,加强力度。这是例证法的一种特殊形式,即举出彼此相反的两类事物,或同一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一正一反,对比鲜明,从而增强论证的力度。③说理为主,用例为辅。将用例和说理融为一体,从文字的角度说,有叙述也有议论,这样,既摆事实又讲道理,事实作为道理的依靠,道理是事实的进一步延伸。④化用语句,信手拈来。可以选择一篇课文,也可以是几篇课文。由于对课文的语句比较熟悉,稍加改换,即可为我所用。 升格佳作 肩 膀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二千多年前,楚大夫屈原以义无反顾的肩膀承担起了探索的重任;二千多年以后的我们,是否准备好用自己的肩膀,承担起时代建设的重任? 从十八岁的第一天起,我们就应该明确:我们已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了,有责任和义务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自古英雄出少年,十八岁的霍去病承担了抗击匈奴的责任,弱冠之年的王勃作《滕王阁序》语惊四座,少年时的周总理就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而十八九岁的我们是否也应准备好自己的肩膀,去迎接时代的挑战,肩负起祖国赋予我们的重任? 十八岁,我们的肩膀还很稚嫩。只有在不断的磨练中,我们的肩膀才能变得厚实。“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任何一个时代的弄潮儿,都是在一次次打击下成长起来的。刘邦在接连不断的逃亡中建立了大汉江山;邓小平在三起三落后将中国引向改革开放的富强之路;海伦•凯勒在失聪失明后却成为一代著名作家。这些人都是靠毅力的肩膀支撑起伟业来的。我们也不要害怕挫折与苦难,因为它是我们成长的阶梯。 十八岁,我们的肩膀还很稚嫩。只有对自己充满信心,我们的肩膀才会变得坚强。“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自信,是对自己的肯定,也是敢于承担责任的魄力。当比尔•盖茨被IBM拒绝后,他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以更坚定信念,开创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微软之路。拒绝,挫折,并不可怕。信心,会让我们承载着希望的帆远航,奋斗之桨会让我们将船驶向成功的彼岸。 十八岁,我们的肩膀还很稚嫩。但只要我们执著不放弃,终有一天,我们的肩膀可以承担起时代的重任。功败垂成,多少人的血泪告诉我们,放弃,意味着永远不会成功。“行百里者半九十”,多少人的痛苦在告诫我们,只有坚持到底才会成功。 让我们用苦难磨砺自己,用自信激励自己,用执着鞭策自己,用自己的肩膀承担起时代的重任,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去开创伟业吧! 模拟评分:基础等级39分+发展等级18分=57分 【创新演练】 模拟题目(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个为人处世的问题,这就需要“沟通”。沟通可以在“自我”与“他人”之间演绎出多姿多彩的生活;它展现的是交往的过程、情感的聚焦、利益的取舍,思想的撞击……面对这一人生课题,你或许有过切身的体验,领略过其中的幸福与欢乐、苦闷与彷徨,而产生心灵的冲动与震撼;你或许有过思索与探究,进发出洞察的火花,形成独有的见解和发现;你或许有过情感与理智的交汇,酿成富有诗意的憧憬和遐想。引发许多的感慨…… 请你打开思路,从生活与思想的积淀中,撷取有意义的题材,请以“沟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⑴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内;⑵立意自定;⑶文体自选;⑷题目自拟;⑸800字以上;⑹不得抄袭。 写作思路 思路一:从小处写,可以以自己的切身体会来叙写有关“沟通”的故事:可以讲述同学之间通过坦诚相待,消除彼此间的误会;可以讲述与家人之间的通过静心交流,填充年龄间的代沟,实现零距离的接触……借此告诉人们沟通的方法。 思路二:从大处写,可以写国内国际有关“沟通”的故事:可以叙述古代郑和下西洋,张骞出使西域,鉴真东渡,玄奘西游,也可以写当今世界援非小组的文化沟通,朝核会谈的政治沟通,欧盟保持一个声音说话的经济沟通等,从而表现“沟通”的必要性、重要性。 思路三:从创新角度来看,分解“沟”和“通”,诠释其本意,可以写大禹治水,可以写开凿大运河,甚至写通讯,写网络都是一个很好的写作角度。从反面的角度看,我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会由于缺少沟通而产生不必要的误会,造成心情不快、气氛紧张,以及出现不和谐音符等。比如夫妻间由于缺少沟通,造成摩擦不断,甚至离婚;父子、母女之间,由于缺少沟通,致使代沟越来越深,甚而由于不理解而出逃,或自杀;师生之间由于缺少沟通,学生产生厌学、孤独等心理疾病,致使师生关系紧张,学生学业滑坡、逃学,甚至存心捣乱等。 模拟题目(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9世纪时,人们制造玻璃的工艺不过关,玻璃里面常常有气泡。而当时只有德国的一家小工厂制出玻璃没有气泡。别的大工厂耗巨资,搞科研,研究来研究去,也没有研究出个名堂来。后来,那家小工厂公开了秘密,他们在生产过程中只是多了一道工序:用木棍搅拌几下。这是再简单不过的事,压根儿就不能称作技艺。也正因为如此,科学工作者们往往不会注意到这种方法,而总是从高深的科技方面去下工夫,结果绞尽脑汁也没有解决问题。 “简单”可以分为多种:生活的简单,头脑的简单,表面的简单,内在的简单等。在学习和生活中,也有许多看似简单,容易被人们忽视的问题。有的忽略了也许无关大局,但有的忽略了就可能引起严重的后果。 请以“简单”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⑴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内;⑵立意自定;⑶文体自选;⑷题目自拟;⑸800字以上;⑹不得抄袭。 写作思路 思路一:可以写简单与复杂的关系:简单中蕴含着复杂,复杂中也有简单,二者是辩证的。重视复杂,复杂就变成了简单;忽视简单,简单就变成了复杂。所以我们在做事时既要重视复杂,也要重视简单,这样才会成功。 思路二:简单是对思维定势的挑战。如娱乐节目中的“脑筋急转弯”的答案往往是非常简单,但人们由于思维的僵化往往想不到。 思路三:单纯是一种幸福,复杂是一种成熟,但为了适应社会,我们不得不由单纯走向复杂。 模拟题目(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山感恩地,方成其高峻;海感恩溪,方成其博大;天感恩鸟,方成其壮阔。“感恩”是出于真诚恳切的对别人的帮助表示感谢,但感恩,并不止于此。当一个人经常说“感恩”的时候,他的生活便少了一份报怨,多了份珍惜;当一个社会经常说“感恩”时,他的世界便少了份纷争,多了份和谐。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它是一种知足,一种珍惜,一种前进。 请你以“感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⑴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内;⑵立意自定;⑶文体自选;⑷题目自拟;⑸800字以上;⑹不得抄袭。 写作思路 思路一:“感恩”是一方对另一方恩情的感激,虽然不一定要感谢大恩大德,但是“感恩”应该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我们应该感谢亲人、感谢朋友、感谢反对者、感谢陌生人,感谢集体、感谢国家、感谢人类、感谢自然。因为这些人、这些事,于我们的生存、成长多有帮益,我们对许多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都应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思路二:只要有一颗会感恩的心,你就能时时感念父母,明白父母心甘情愿不知劳苦地为我们所做的一切!你就能时时感念朋友,感念所有人对你的好。有了一颗感恩的心,你就会觉得每一天都是美好的,每一件小事都是有意义的。让自己生活在充满感恩的快乐之中吧,别视而不见,习以为常。 思路三: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如果我们囿于这种“不如意”之中,终日惴惴不安,那生活就会索然无趣。忘恩原是天性,它像随地生长的杂草;感恩则犹如玫瑰,需要细心栽培及爱心的滋润,并将感恩之心付诸行动。既要心存感激,也要能学会回报,将感恩之心付诸行动。 模拟题目(四)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海明威在《世界之都》中给我们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父亲心急如焚地寻找他离家出走的儿子。遍寻不见之际,父亲在报纸的寻人启事上写道:“亲爱的帕科,爸爸明天在报社门前等你,一切既往不咎,我爱你。”第二天报社门前来了八百多个等待宽恕的“帕科”。世上有多少人等待宽恕啊!而宽恕的受益人又不只是被宽恕者。宽恕可使我们远离痛苦、心碎、绝望、愤怒和伤害,迎来平静、喜悦、祥和与温馨。 请以“宽恕别人就是善待自己”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立意自定,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写作思路 宽恕从字面也很容易理解就是宽容饶恕,就是宽容、宽饶和宽让。曾国藩曾说“善莫大于恕”。他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品性中最完美、最善良的本性就是宽恕这一品德。 思路一:与人为善可以为自己创造一个融洽的人际环境。从心里学的原理分析,宽恕别人就是宽恕自己,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最新研究显示,原谅别人有益身心健康。 思路二:宽恕别人,把怨气甚至仇恨从心里驱赶出去,这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胸襟,需要不断用爱来充满内心。 思路三:宽容不是迁就,也不是软弱,而是一种修身之法,是一种充满智慧的处世之道。宽容的气质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不断的熏陶学习提高和培养。 模拟题目(五)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日本的田中耕一既非教授,又非硕士、博士。他只是“日本企业社会最低层”的一名普通工程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甚至连同行专家对他也一无所知。田中发表论文很少,但他默默无闻,潜心钻研,于1987年发表一篇论文,在高分子研究领域提出了性质界定和结构解析的原创思想。经过十几年实践,这个思想已发展成为世界感应度、精确度最高的生物高分子分析方法,受到欧美学术界高度评价,终于成为获奖的重要依据,诺贝尔化学奖评委主席称田中耕一是开启生物大分子新研究领域大门的第一人。 田中耕一的获奖让日本人吃了一惊,也给我们很多启示。请根据你的启示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写作思路 这道以田中耕一获诺贝尔化学奖为背景材料的命题,显示了尊重科学、关注做人的价值取向,对中学生是一个很好的导向。 思路一:就科研工作方面说,他从事科研是“默默无闻,潜心钻研”,而在高分子研究领域提出了性质界定和结构解析的原创思想。据此可立意为:献身科学事业应耐得住寂寞,应有矢志不渝的钻研精神;在科学领域的突破上要有原创性研究,而不是简单的沿袭拓展等等。 思路二:就为人处世方面说,与其精神相联系,可立意为:淡泊名利,脚踏实地;人生马拉松同样需要耐力;执著追求终将成功等等。当然,也可以从“人的生命”这个角度去谈感受,如说“生命应该守望的是什么”,或“怎样看待生命”,或“人该怎样去表现自己”,都是可行的。 思路三:平凡蕴育伟大,伟大是从平凡开始的;伟大源自平凡;我们只有从平凡的点滴小事做起,才能构筑伟大人格的大厦。 作者邮箱: 13952865227@vip.163.com 相关链接:高考范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