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城(粤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石头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整体感知诗的寓意 

2.结合诗歌内容讲解诵读要求 

教学重点:指导诵读、指导学生欣赏散文化诗句。

教学难点:诗歌内容的鉴赏 

教学安排:一课时 

  1、 题解及写作背景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石头城》是刘禹锡写的一首七言绝句,选自《唐诗别裁》,是组诗《金陵五题》的第一首。写此诗时,唐帝国已日趋衰败,宦官专权,地方上藩镇割据势力有所抬头。作者用此诗讽喻现实,抒发国运衰微的感叹。诗中所写的石头城,即南京。原是战国时代楚国建的金陵邑,三国时代吴国孙权重建,定为国都,改名石头城,并在此修筑宫殿,故址在今南京市清凉山一带。经六代豪奢,至唐朝初废弃,二百年来成为一座空城。 

    2、齐诵全诗 

    指名回答:全诗都写了哪些“境”? 

    (1)山围故国 (板书)

    (2)潮打空城 (板书)             荒凉冷清     以史为鉴    

(3)月达女墙 (板书)

    3、分组讨论:“境”所含的“意”是什么? 

    境1所示:群山依然围着石头城,可旧日的繁华已空无所有,有苍茫悲凉之感。 

    境2所示:潮水依旧,城却不再,一“空”字足见其凄凉;因而,潮水碰到冰冷的石壁,只会带着寒心的叹息默默退去。潮水如此,人何以堪? 

    境3所示:旧时的明月,仍旧从城垛后面升起,“还过”一词,意味深长,说明月是见证,虽然还来,然而许多东西已不复返。 

    这三境,只写山水明月,而六代繁荣富贵的衰落不着一字,然而无景不融合着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可见其寄意的深远。 

4、比较阅读:这首诗与李白的《越中览古》均为怀古之作,但在表现主旨的方式上有何不同? 

  越王勾践破吴归,    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两首诗均借景抒情,但刘诗并无“只今惟有”现实之景的强调,也无对怀古内容的明点,寄情的内容通篇都溶铸在具体意象之中,诗境更浑厚深远。 

    5、译诗 

        群山依旧围绕在故都周围,江水拍打城根后寂寞退回。 

        淮水东边那旧时的月亮,夜深时仍然还照过女墙来。   

6、鉴赏 

    这首诗通篇都是写景,句句都融合着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表达了作者希望当时统治者应以前车之覆为鉴的愿望。 

    第一句写空城四周被山峦围绕着,它虎踞龙盘的姿态并未改变;第二句写北面的江水拍打着空城的城根,而后带寂寞之情又默默地退回。这两句是写山川依旧,可故都已荒废。第三句写秦淮河的东边升起的明月悬在空中,照着今日,也曾照过昔日,是见证;第四句写今夜的月亮又逐渐移到这边来,可这里已是空城一座。这后两句写月照空城,更见“寂寞”。全诗寓情于景,感慨城墙仍在,江潮和明月不变,但石头这座古城却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感慨唐王朝也已由盛变衰,期望着唐代统治者能吸取历史教训。 

    全诗的语言含蓄,意象具体,笔触凄凉,意境深远。 

附板书:

山围故国 

         潮打空城         荒凉冷清     以史为鉴    

月达女墙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