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影(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学案例)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案例 手机版 | ||||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教材)分析; 本文中“我”和几个小伙伴在家聚玩时,由于童心天真灿烂发现 与中国画的某种联系,孩子们由童心童趣自发到了艺术殿堂的门口,再通过领路人“爸爸”的一番对中国画艺术特征的讲解,因势利导地给孩子上了一堂艺术课。 (2)教学对象(学情)分析: 对于初一的学生特别是农村的孩子,对艺术了解甚少,通过美术课上的知识,对美术只是有初步的认识,但大多认为艺术是高不可攀的,针对这一情况我设计了这份教案,希望让学生知道艺术从生活中来,尤其青少年的艺术很多发源于平常的游戏,从而引起青少年对艺术的重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并理解文中的字词。 2、理解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 3、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4、了解中国画的特点,加深对艺术创造的认识和体验。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预习 教师引导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2、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生活、热爱生活,体验蕴涵在自己生活中的艺术和美。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 2、联系生活,让学生体会课文所表现的童真童趣。 难点: 1、联系日常生活,启发学生对艺术创作的认识和体验。 四、教学突破: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展开教学,让学生知道:艺术并非高不可攀,它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五、设计思路: (1)教法构思: 本文篇幅较长、内容丰厚,要在一课内授予学生难度较大,所以我以为应该略枝叶而直取本根。此文收入《艺术卷》而非文学卷,可见丰子恺先生写此文主要目的是对儿童进行美育,所以我想在课堂引导学生探究“创造与模仿”的关系的同时跳出本文走进生活去欣赏艺术。 (2)学法指导: 阅读课文体会课文表现的天真灿烂的童真童趣,同时现象自己的生活实际加深认识,还要明白艺术存在于生活之中。至于后半部分有关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内容,适当了解即可。 六、教学准备: 1、教师 (1)了解作者丰子 。 (2)查找并。 (3)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 (1)查找并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 (2)了解作者。 (3)阅读课文,基本了解课文内容。 (4)搜集有关竹影的资料。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整体感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请同学们展示一下你搜集的有关的资料,师汇总。 学生积极展示: 成语: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岁寒三友:松、竹梅。 人物竹圣:郑板桥等。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本文的热情。 2、师引导:中国人对竹情有独钟,尤其是画家,用他们神奇的笔勾勒出竹的神韵,表现住的清雅、不俗,来抒发画家的情怀,表达画家的处世态度和人生理想。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与“画竹”有关的文章《竹影》,作者是丰子恺。 展示搜集的作者资料,如:丰子恺,我国现代著名画家、美术家、音乐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艺术大师,他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艺术趣味》、《率真集》等。 3、教师范读课文,要求用一句最简洁的话概括课文内容。(教师提示:题目为《竹影》,它是写景,还是写人物活动的。)3、生听读,思考问题明确:这篇文章以几个少年描描画铪的游戏及爸爸给我们讲画画的知识,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获得了艺术美的发现。 培养听和说的能力,初步感知作者的写作意图,为品读课文作铺垫。 4、讨论,明确中心问题:本文除写人物活动外,还涉及哪一方面的内容?作者在本文中究竟要表现什么样的中心。 学生讨论后明确:文中表现天真灿烂的童年童趣。 二、寻趣说趣——体验童趣和童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童心是天真灿烂的,童趣是发生天性的,一次平凡的游戏却有艺术美的发现,那么你觉得文中哪些描写最生动地表现了童趣、童真?试着找出来,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认识。(应鼓励学生大胆谈自己的体会,答案不必强求一致。)共同寻找、勾画、讨论。 勾画出的语句可能有:(1)“天空好象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的减弱。”(2)“大家蹲下来,用木炭的水门上参参差差的描出许多竹叶来。”(3)“门口一个黑影出现,好象一只立起的青蛙,向我们跳将过来,来的是弟弟的同学华明。”(4)猜烟气等等。 让学生注意课文充满儿童情趣的描写,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加深认识,同时又从体验中培养了学生的联想能力、创意意识。 三、审美赏美——从影到画,深入浅出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师:爱玩一是孩子的天性,好问是求知的前提,在清风明月的夜晚,竹叶萧萧的园子中,孩子们的玩是充满童趣的,他们提出的问题也是非常天真的,请说说他们提了什么问题?爸爸又是怎样深入浅出说明的?从孩子和爸爸的问题中你懂得了什么? (当学生明确答案后,多媒体展示几幅中国画和西洋画,配音乐) 学生读题,小组讨论交流明确:见课本4、5、6自然段。 重点明确:1、模仿和创新的意义。2、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区别——在基本明确中西画风格之别后,让学生判断多媒体课件展示的画是中国画还是西洋画,重点欣赏中国画。 借助多媒体的视听效果,加以音乐的陪衬,学生凭借自身的审美力、想象力去感悟艺术和美,同时也增加了语文的容量,使学生得到艺术的熏陶,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四、跳出文本——体验艺术,欣赏艺术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向生活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过快乐的童年,也做过许多充满童趣的游戏,但当时没能像作者那样从中获得艺术美的体验,所以大多已成了过眼云烟,学了这篇文章,你现在回过头想想,你儿时做过的哪一个充满童稚的游戏也是可以让你获得类似的发现、体验的。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明确:堆雪人、堆积木、玩泥巴、玩沙子——建筑雕塑艺术。 过家家、老鹰捉小鸡——戏剧表演技术。 涂鸦、在身上画手表——绘画类。 敲击杯、碗——音乐类。 女孩子跳橡皮筋、丢手绢——舞蹈类。 起外号、编故事——文学类。 做纸船、纸飞机——手艺类。 培养学生生活中感受艺术的能力加强语文与生活联系。 (二)再次欣赏 童稚的游戏里竟然蕴含着这么多的艺术和美!难怪有的西方学说,甚至认为:“艺术就是起源于游戏。”不管艺术起源于什么,但是我们至少明白了:“艺术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东西,它就蕴含在孩子们童稚的游戏中。”(多面体课件显示)让我们大声把我们的感悟读出来。 2、现在我就请大家欣赏一组来自孩子游戏的艺术精晶,让我们再次体验艺术中的烃趣。 (课件显示)——丰子恺的漫画。 3、我们再来品读一首小诗。 课件显示:时光带走我们的童年,让我们长大,岁月增长我们的阅历,脏我们成熟。但只是我们怀着一颗纯真的童心,睁大聪慧的双眼,展开想象的翅膀,那么一片绿叶是一首诗,一抹斜阳是一首歌,一个游戏是一种创......? (二) 学生聆听、识记、齐读感受。 3、品读小诗 要有所得。 指导学生参加各种艺术欣赏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