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兽》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炮兽》教案

【教学目标】

1、熟悉雨果的创作经历及其主要作品;

2、切实把握小说的内容与题旨;

3、学习场景描写的手法及场景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本篇小说中场景描写的揣摩和体会正确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

由雨果作品《巴黎圣母院》引出对雨果生平的介绍。

1、雨果生平:

雨果于1802年2月26日生于法国贝尚松平民家庭,父母因政见不和而离异,雨果跟随母亲长大。雨果少年早慧, 15 岁获法兰西学士院征文奖,18 岁获图卢兹学士院“ 文艺竞赛硕士 ”荣誉称号,夏多布里昂称之为“卓绝的神童 ”。 

雨果是当之无愧的浪漫主义文学领袖。在理论上,《〈克伦威尔〉序言》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书;在创作实践上,雨果的剧本《 欧那尼 》的上演,彻底击败了古典主义戏剧,占领了欧洲古典主义的堡垒 — — 法国文学阵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雨果少年时代狂热崇拜拿破仑,王政复辟时期倾向保皇党,1830年支持共和党,1845年成为贵族议员,1848年又成为共和主义者,1851 年,反对路易-波拿巴政变,被迫流亡19年, 1870年回国参加普法战争,1871年又反对巴黎 公社,但同情被镇压的工人。雨果的政治态度表面上反复动摇于共和党与保皇党之间,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 即他的人道主义立场,所以,人民爱戴他。无论他身处流亡逆境,还是鲜花包围的顺境, 无论他的诗歌、小说还是戏剧,雨果的作品都 突出一个主题:对专制暴虐的无比痛恨,对人间苦难的悲悯同情。对人的关怀,使他的作品 充满了浓厚的人道主义情感,成就了他一个圣者的情怀。

1881年2月26日,雨果80岁寿辰时,在他的寓所外,5万儿童载歌载舞为 “雨果爷爷”祝寿,50万工人高歌雨果最喜爱的马赛曲游行庆祝。 1885年5月26日雨果患肺病去世,法兰西政府为 他举行了国葬,200万人参加了葬礼。

        雨果一生作品有26卷的诗歌、20卷的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学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他的代表小说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合称为“命运三部曲”)《笑面人》《九三年》。其中《巴黎圣母院》“法国浪漫主义历史小说的杰作”,“浪漫主义文学的里程碑”

   2、相关内容介绍:

      1793年是法国大革命极为关键的一年,也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点。在革命和反革命斗争最白热化的关口,老谋深算的王党贵族朗德纳克侯爵渡海来到布列塔尼,发起叛乱,向共和国进行疯狂反扑。他的对手正好是他的侄孙,勇敢善战的共和国远征军司令郭文(另译为“戈万”)。而郭文背后,又有一个既富理想主义精神,又铁面无私的政治委员西穆尔登,是共和国派来监督“过于仁慈”的郭文的。在最后的决战中,凶狠残暴的叛军头子朗德纳克大败,从暗道逃跑,可是当三个小孩被困火海时,他却在刹那间良心闪现,返身回救,放弃了逃生的机会,当了俘虏,被判死刑。郭文被他的行为所感动,便私自放走了他。这样,郭文就触犯了革命的法律。当郭文被送上断头台而人头落地时,判他死刑的公安委员代表、他的老师西莫尔登也在痛苦中开枪自杀了。通过这一情节,雨果展开了对革命和人道主义的思考,提出“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思想,把人道主义看成是永恒的、最高的原则。

  《炮兽》的故事发生在小说的开头。描写叛军头目朗德纳克侯爵带领舰队从英国偷渡到法国旺岱地区,企图勾结当地反动武装发动发革命叛乱。叛军出师不利,还没到法国登陆就濒临险境,遇到了极大挫折。然而,他以赏罚分明,指挥若定的出色能力使叛军暂时度过了难关。

小说中那个被称为“乡下人”的老头,就是从英国去法国组织叛乱的叛军最高统帅朗德纳克侯爵。由于肩负重大使命,他的身份只有船长布瓦斯贝特洛一人知道,作者也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保持他身份的神秘感。小说节选部分就是为烘托朗德纳克侯爵的“出场”而设置的。他将人物置身于一个混乱的危急时刻,考验他的意志和能力,表现他们的精神和性格。在《炮兽》一节里,作者通过对特定场景的描写,很好地烘托出朗德纳克侯爵的刚毅性格,塑造了一个铁腕叛军统帅的形象。

二、整体感悟,切分场景:

1、场景:小说的最小构成因素

(学生自读书本29页关于场景的讲述,了解场景的含义和功能)

明确:A.场景的含义---场景描写(场面、风景)由一个又一个场景连缀而成;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是某一段时间内社会生活的横截面,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环境三个因素组成。如,晚餐、宴会、战斗等。

      B.功能---给全篇“定调”; 导引人物出场;营造意境与渲染气氛;揭示人物性格;作为象征。

2、阅读小说,思考《炮兽》大致可切分为几个场景?

明确:第一场景(从开头到“仿佛两只铁锤轮流在敲打”)

炮兽肆虐,惊心动魄。

第二场景(从“突然间”到“把舵索的……青铜脖子上”)

人兽大战,紧张激烈。

第三场景(从“斗争结束了”到结尾) 

赏功罚罪,跌宕起伏。

三、场景探究:

雨果在著名的《克伦威尔•序》中写道:“丑就在美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与共。”他的创作主张“美丑对照原则”,对照法是他在创作中最喜欢采取的方法。

    在这篇课文的场景描写中他是如何运用他的对照法的,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讨论,交流)

(一)第一场景:1、炮兽的强大、疯狂与人的渺小、怯懦。

课文相关内容:

    炮兽——这尊挣断了铁链的大炮,突然变成了一头形容不出的怪兽;

    有豹子的敏捷,大象的重量,老鼠的灵巧,斧子的坚硬,波浪的突然,闪电的迅速,坟墓的痴聋。它重一万磅,却像小孩儿的皮球似的跳弹起来。

    这尊可怕的大炮乱滚乱动,前进,后退,撞到右边,撞到左边,逃避,冲过,使人无法捉摸,粉碎障碍物,把人当作苍蝇似的压死.

人——船身前后颠腾的时候,大炮被抛向前,一直朝人群冲过去,头一下子就压死了四个人,然后被船身向左右倾斜的力量拉回来,再推出去,又把第五个可怜的人碾成两半,再向左舷的船壁冲过去,撞坏了一门大炮……炮舱里一转眼间人都跑光了.

    2、勇士的六神无主与老人的沉着冷静

课文相关内容:

    船长和大副——船长布瓦斯贝特洛和大副利•维厄维勒虽然是两个勇士,也在楼梯顶上停了下来,一句话也不说,脸色发青,犹豫不决,向中甲板里面张望.

老人——走到中甲板里来的那个年老的乘客在楼梯底像一尊石像一样站着.他用严峻的眼光望着这种破坏的情况.他一动也不动,似乎没法向炮舱里挪动一步.

明确:场景描写作用——在这一场景里,炮兽越是凶猛,庞大,威力无穷越显得人的怯懦,渺小,无能,人越是怯懦,渺小,无能就越能显出炮队队长的勇敢.困苦越大,就越能显出人的力量的强大.这样的对照,为炮队队长的出场作了有力铺垫.

     面对炮兽巨大的破坏能力,大家内心似乎都充满了恐怖,连勇士都犹豫不决,只有老人沉着冷静.这一对照暗示了老人作为一位领导人物所具有的临危不乱的优秀品格,把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这个神秘的人物身上.

(二)第二场景:1、船员的束手无策与炮队队长的英勇无畏

课文相关内容:

    船员——大家都沉默起来,让大炮继续弄出可怕的闹声.

    炮队队长——突然间,在这个没有人能够进去,只有那尊自由的大炮在里面跳动的竞技场里,出现了一个手里拿着铁棍的汉子.

    他一只手抓住一根起重铁棍,一只手拿着一条打着活结的舵索,从方窗眼跳进中甲板里.

    可是汉子继续搏斗,有时甚至是他向大炮进攻.

    2、炮队队长的勇斗大炮与神秘老人的智取大炮

课文相关内容:

    炮队队长——那汉子站在一个角落里,手里紧握着铁棍和带子,背靠在一根船骨上,两条小腿稳稳地站定,仿佛两根钢柱;他的面容苍白,镇静,凄苦,像在甲板上生了根似的,等待着.

    炮手拿着他的起重铁棍等着.大炮仿佛瞥见了他,根本不屑把身子转过来,就用一种斧劈似的速度向后倒退,朝汉子冲过来.被迫退到船舷上的汉子已经到了绝境.

    神秘老人——可是直到现在一直站着不动的那个年老的乘客冲了出去,动作比这一切凶猛的搏斗更加迅速.……这个具有决定性和充满危险的动作,即使是一个受过杜罗塞尔的《海上御炮术》里面记载的种种技术训练的人,也不会做得更合适,更准确.

明确:在这一场景中,雨果通过船员,炮队队长,老人的层层对照写出了老人的智勇与果敢.与其他人的束手无策相比,炮队队长的勇敢无畏就脱颖而出了.其实,突出炮队队长的勇气则是为了衬托神秘老人的有勇有谋.这个场景的重要作用就是通过层层对照,将重要人物朗德纳克侯爵的坚毅果敢,智勇双全作了第一次展示.

(三)第三场景:1、赏功与罚罪

课文相关内容:

    老头儿转向布瓦斯贝特洛伯爵,把他身上的圣路易十字勋章取下来,系在炮手的短衫上.

   “现在,把这个人拉出去枪毙”

2、欢呼与惊惶.

课文相关内容:

    “乌拉!”水手们欢呼起来.

    惊惶代替了欢呼.

明确:朗德纳克侯爵的赏功与罚罪是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的.朗德纳克侯爵对炮队队长两次截然相反的处置的对比,使他赏罚分明,刚毅坚定,严酷无情的性格跃然纸上.

四、总结场景的作用:

1、给全篇“定调”。小说开头的场景就带给我们紧张的气氛,结尾的场景则给我们带来不详的预兆。从喧嚣的静寂、阴郁的气氛弥漫开来,一直渗透到全篇,给小说定下了悲剧的调子。

2、导引人物出场。《炮兽》整个场景的设计,都是为了引导全书的主角之一郎德纳克侯爵出场。

3、营造意境与渲染气氛。《炮兽》中一开始对大炮疯狂的破坏场景的描写,为我们渲染出了一种紧张、急迫、恐怖的气氛,既写出了情势的险恶,又为人物的出场作了铺垫。

4、揭示人物性格。比如第三部分中炮手与大炮搏击的场景,就集中表现出了炮手的英勇无畏、侯爵的智勇双全以及坚毅果敢的性格。

5、作为象征。《炮兽》中,大海的风暴、船上的劫难,象征了命运所面临的威胁和凶多吉少、不可预测的未来。

五、思考与探讨:

小说的主人公应该是谁?是炮队队长?还是那个神秘的老头(将军)?或者是炮兽?说说你的理由。

六、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一;

2、完成下发练习。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