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历史的回声(作文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作文指导 手机版


 

命题

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事物在改变,如容颜、职位、年龄、环境、人事等,但也有一些东西永恒不变,如友情、亲情、志向、心灵等。古人也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不变)。请以“变与不变”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自定立意,自拟题目。

命题立意:本单元《江南的冬景》描写了江南冬日的美丽。江南的冬天有艳阳高照,温暖迷人;有微雨寒村,象一幅水墨画;可冬郊散步,逍遥自在。江南景物参差,富于变化,不变的是作者对江南那片热土的永恒挚爱。《赤壁赋》中也谈了“变与不变”的道理: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总之,两文都很好地承载了“变与不变”这一话题。

问题预测

1、不能很好地扣合话题,写作时只体现其一面。

2、语言干瘪,缺乏生动感。

文法指导

1、给作文引进意象

《江南的冬景》中有很多意象:晨霜、鸟雀、微雨、芦花、杂木、冬雪等。《赤壁赋》也有意象: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月出东山之上。写作为什么要强调引入意象呢?有了意象,就意味着有了描写,有了描写就有了意境,有了意境就有了美感。意象的运用有两个层次:一是语言运用,如《江南的冬景》《赤壁赋》中的诸多意象;二是构思运用,如后文提到的《一树一树梨花开》中的“梨花”,在构思的过程中引进意象,为的是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使文章更有韵味。

2、让语言美起来

让语言美有很多方法,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教案只就所选作文列举三种方法:①巧用修辞②引用或化引③引进意象

习作展示

我就是我

                                   

没有红的绚目,紫的淡雅,更没有白的洁净无暇,我是自然界中最普通的一种颜色——绿色。但我想我无须模仿他们。红就是红,绿就是绿,我就是我, 一个独立的我。

                                                                ——  题记

   赤橙黄绿蓝靛紫,各有各的颜色;金木水火土,各有各的属性,世界万物,都是一个个独立的自我。

曾经以为小燕子的眼睛最美。我便努力睁大了眼睛,但目光却几近呆滞,结果几天下来,眼睛又酸又胀。我睁着大大的“美丽的”双眼去照镜子,却猛然发现,镜子里的那个人却不是我。我的眼睛虽然没有小燕子的大,但它仍是两只黑葡萄,恰如其分的嵌进去,和我的脸型是天作之合,这哪里是手术刀,激光仪修整来的?

坚持自我, 是对自我的一种肯定。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坚持自我需要忍受孤独,真情付出,甚至是生命。布鲁诺就因坚持“日心说”被活活烧死。随波逐流、盲目效仿往往惹人耻笑。西施是美的,一举手一投足百媚回生。东施生就丑陋,却偏偏想要得到西施的美貌,来个“东施效颦”, 只使得自己丑态百出,引人耻笑。

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纵然一个人的动作、外貌、表象可以变,然而那些内在的东西——一个人的素养和秉性,是无论如何也学不来的。学不来西施,我们可以作一个更好的东施。

伟大的十月革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苏联,苏联因此名声大噪,“苏联模式”也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学习这一模式,然而并没有生搬硬套。他们城市包围农村,但这不符合我国国情,我们就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纵观世界,也有几个无产阶级政权曾经如昙花一现,他们尚在襁褓之中就不幸夭折,难道真的是“苏联模式”害了他们吗?

红有红的热烈,白有白的纯洁,我自坚持一份我的本色!生活是一个大熔炉,但我们没必要都凝固成圆球,你有你的圆满,我有我的方正,正因如此,才有了今天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我就是我,一个独立的我。

简评:本文语言生动优美,观点鲜明,举例精当,论证有力,只是文章不能充分体现话题,本文只谈了“不变”,而话题是“变与不变”。不能准确完美地体现话题,就会产生立意偏差,立意偏差就是“跑题”,因而本文在45分以下划分。

母亲变了吗

母亲渐渐变老,但她对我们的爱没有变,并且永远也不会变。

                                           ————题记

(一)母亲变老了

今年,哥哥高中毕业,但高考落榜,去了北京的一所专科学院上学。而我和姐姐也在今年参加了中考。很高的学费,使原本富裕的家庭,开始穷起来。

   现在呢,爸爸去了一个远方的城市打工,哥哥去了北京,我和姐姐在县城读书。原来充满欢声的院落,现在也变得冷清起来。只剩下了母亲忙碌的背影。

   上次回家,我发现母亲变了——原来有神的眼睛布满了血丝;眼角又新增了几条皱纹;头上又新长了几根银发;手背被北风吹得干裂、粗糙。……原来母亲已经开始变老,变得是那么快,让我不敢想象。这时我忽然想起儿时母亲的样子:身板直直的,头发比较黑,眼睛非常有神,整天忙,却乐滋滋的。

   我明白:那都是被生活所逼。她为了能让我们安心读书,用自己的双肩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却从来不说累。

 

(二)母亲对儿子的爱没有变

 

   每次我回家,总能在下车时看到母亲的身影。她是来接我的——她的儿子。每次回家,母亲都给我准备了很多好吃的——这些都是对儿子的爱。为了不让母亲牵挂(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一个母亲不会不牵挂自己的孩子),我会经常往家打电话,每次和母亲通话,母亲总会说同样的几句嘱咐的话——那样是母亲对儿女的爱。

   小时候我很顽皮,是个孩子王,我领着小伙伴到处疯玩。有一次我们玩警察抓小偷,其中一个孩子不听我的话,我就狠狠揍了他。母亲知道后打了我,当时不理解。后来才知道那也是一种爱。

    期终考试前,我突然迷上网吧,对上学失去了兴趣。我经常旷课,有时整夜不归。老师批评我,同学也劝我,可我都没接受,最终成绩一落千丈。那段日子我非常苦恼,觉得没有脸面见母亲。但母亲还是知道了,可她并没有怪我,只是平静地告诉我以后好好学习就是了。那一刻我真懂得了“可怜天下父母心”的道理。

   从十月怀胎开始,到呱呱坠地,到哑哑学语,到成家立业,母亲对儿女的爱都不会改变,并且永远不会变,直到母亲去世……

   简评:本文很好地体现了话题,但语言平淡,缺乏生动感。另外题目也显得浅白无聊,得分46。

一树一树梨花开

                                 

   花开花落,草长莺飞,流水脉脉……

   而今,穿行于这一树一树的梨花下,嗡嗡忙碌的蜜蜂又将我的思绪牵到了过去……

   这生机勃勃的梨树是爷爷年轻时栽下的。爷爷告诉我,他在这片梨树下看大了爸爸,又看大了我。爷爷很爱这梨树,也许因为这树凝结着三代人的情感吧。

   一提起童年,就会有梨树,也便会有爷爷。从我记事那时起,就经常和爷爷一起坐在梨树下的石凳上,尤其是在洁白的梨花开满枝头,在凉风习习的的傍晚,在硕果累累的金秋……

梨树下,有忙忙碌碌的蜜蜂,有翩翩起舞的蝴蝶,有小孩子的嬉笑,更有爷爷的故事。那时,幼小而调皮的我总爱依偎在爷爷的怀里,听他讲一个又一个的故事,还用胖胖的小手揪爷爷花白的胡子,爷爷总是乐呵呵地笑,说我是个傻丫头,却把我搂得更紧了。那时的我还不理解爷爷的爱,挣脱爷爷的怀抱,跑掉了。

后来,梨树下的脚印变成了两对半,不变的是爷爷的爱。我长大了,开始懂得体贴爷爷,我给他讲学校里的一草一木,爷爷总是静静地听着,脸上挂着幸福、满足的笑。爷爷变老了,他仍然重复着他的故事,而我更加爱听了。

梨花开了又落,落了又开,爷爷也随着梨树渐渐变老。又是一个梨花盛开的时候,爷爷永远地离开了这片梨树林,但我相信他的灵魂没走,他在树下等着我,等着我开花,结果。

我呆呆地伫立在这雪白的梨花下,不知何时,泪水已流入我的嘴角,有点涩,却又有丝甜。微风过处,送来缕缕纯净的清香,夹杂着片片洁白的花瓣。我发现梨树林里真的变了好多:树高了,花疏了,草盛了……更重要的是没有了爷爷。但爷爷对我的爱没变,博爱的伟大形象第一次在我心灵的胶片上感光。

千变万变,爷爷的爱永存,它会和着这一树一树的梨花,化作伴我一生一世的梨花魂,直到永远,永远……

简评:本文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且富有意境,真情动人,美文!50分以上。

附思考题答案

1、2、3略

4、提示:可从比喻、拟人、排比、引用、意象等角度结合划线句子回答。

5、 答:两文都表现了爱是不变的这一主题。前文先写“变化”,再写“不变”,“变

与“不变”先后分明。后文通过叙事将“变”与“不变”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前文单纯叙事,后文除了叙事还揉进了一个意象。由于意象的揉进,使得后文多了描写的机会,产生了美丽和谐的意境,为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提供了平台,使得人物、景物两相辉映,相得益彰。也为语言美创造了坚实的基础。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