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书法(下)(人教版选修备课资料)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备课资料 手机版 | ||||
讲述三千年的书法史,似乎还有另一种方式。历史的追溯可以从考证一张普通书桌的诞生开始。这是一张漆木几,1972年出土于湖南长沙的马王堆汉墓,距今2200多年。这张木几长60厘米,宽21厘米,高51厘米,它的作用是陈设家居物品的。这种形状类似于桌子的小木几,其实并不等同于今天意义上的书桌。从考古的实物和古籍的记载中可以证实,书桌的概念到唐末宋初的时候才开始出现。 在这家收藏有明清家具的博物馆中,可以看到明清时期,文人墨客用于伏案作书的桌子.今天的人们所理解中的书法创作与书桌密不可分,而这种坐在书桌前,将纸张放在桌面上,然后挥毫作书的场景,其实宋代之后才开始出现。在宋代的绘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书写姿势,与今人理解中的书法创作并无不同之处。 宋代之后才出现书桌的事实让研究古代书法的学者困惑重重。后人难以想象,在没有书桌的依托之下,古代经典的书法创作如何才能得以完成?难道古人会有完全不同的书写方式吗? 这具古俑1958年在湖南长沙出土。距今1700多年,属于西晋时期。晋代是王羲之生活的年代,这是中国古代书法的第一个高峰期。这尊“青瓷对书俑”清晰地记述了晋人的书写姿势。两个俑人对面而坐,中间是一个长条型几案。上面放着砚台、毛笔和笔架。右边的俑人手里捧着几块薄木板,也就是后人所说的可供书写的“尺牍”。左边的俑人,左手举着尺牍,右手握着毛笔,凌空书写。 这种独特的书写方式让学者大为惊讶。古俑所处的年代是一个书法的鼎盛时期,难道让后人顶礼膜拜的晋人法书,竟然是在这样的书写姿势下完成的吗?同一时期流传下来的古代绘画为后人提供了相关的佐证。 书法 这是东晋顾恺之留给后人的名作《女史箴图》。图中站立的女史左手拿纸,右手执笔,也是凌空书写。 300年后北齐时期的《校书图》中,同样可以看到这样的书写方式。居中的一个人坐在交椅上,一手捏着书稿的下角,旁边的书童帮忙抻着纸的上端,正在执笔校书。相同时期的绘画中,这样的姿势比比皆是。毫无疑问,这种姿势正是书桌出现之前古人的书写方式。古人正是以这种姿势,创作出了流传后世的经典法帖。 一个疑问产生了,在这种凌空书写的姿势下,柔软的纸张如何能承受住毛笔书写的压力呢?其实,在纸张出现之前,古人的书写材料历经了长时间的演变过程。商代,龟甲兽骨是最早的书写材料。 到秦代,竹简大量通行。当时掌管书写的文官被称为“刀笔吏”,他的身上要配备两样特殊的物件,一把铜刀,一块磨刀石。写在竹简上的文字需要修改,就用铜刀刮去上面的字迹,重新写过。而经常刮削竹简,铜刀容易发钝,因此磨刀石也是刀笔吏的必备之物。 另一种小木片也是当时常用的书写材料,人们称它为木牍。木牍的宽度在10厘米左右,上面可以同时书写多行文字。一直到汉代,简牍仍然是重要的书写材料。今天的考古发现让后人看到当年面貌各异的简牍实物。有的长达半米,有的宽度还不到一厘米。 根据史书记载,公元1世纪,一个叫蔡伦的宫廷太监制造出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张纸。几百年后,造纸术陆续传到世界各地,成为影响人类文明史进程的重大发明。但是,考古发现把中国人造纸的时间又往前推进了两百多年,这是迄今为止出土年代最为久远的纸张,它距今两千多年,隶属于西汉时期。汉代,造纸术刚刚出现,古人的技术还远没有完善,当年造出来的纸张只有1尺左右大小,而且表面粗糙,纸质厚重。 书法 东汉末年,造纸的技术更加普及,这一时期纸张和简牍同时并用。等到魏晋时期,纸张已经是最通行的书写材料了,当年朝廷还明令昭示天下,要求用纸张取代简牍。这种书写材料的变革,给魏晋书法的兴盛奠定了至关重要的物质基础。 除了纸张,毛笔是最为关键的书写工具。据考证,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甲骨文中就出现了最早的笔字——聿。它的形状生动的再现了古人右手执笔书写的情形。上端一只右手,中间是一根棍子,棍子的下端分出三个叉,表示笔毫。以后,在“聿”上加了一个竹字头,也就是现在通用的笔字的繁体——筆。而原来的“聿”字反而成了一个虚字。 是毛笔的诞生,奠定了汉字从书写演变为书法的物质基础。古人说“唯笔软则奇怪生焉”。书法最核心的审美对象是线条,笔毫柔软的毛笔,赋予了书法变幻莫测的线条,而后人关于书法审美的一些特定语汇正是由于毛笔的不同书写方式而产生的。比如:方与圆、虚与实、枯与湿、疾与涩、巧与拙。这些特定的审美取向,经过历代书家的完善而日趋丰富,进而构建出古代书法独特的审美意蕴。 最早的毛笔,笔毫用羽毛做成,后来逐渐改用兽毛,其中最常用的是兔毫。据说讲究的兔毫要用秋天的狡兔背上,两道比较硬而有弹性的毛来做。史书还记载,王羲之用的毛笔是用老鼠胡须做成的。那么,古代的毛笔是什么样子呢?它与古人独特的笔法有什么关联吗? 1954年,湖南长沙左家公山战国墓,出土了现存最早的毛笔。笔杆直径4毫米,粗细程度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圆珠笔芯。笔毫比较长,有三分之一扎在笔管之中。这种毛笔令后人大为惊讶。手执这种毛笔,书写的感觉与现在通行的毛笔完全不同。古人为什么要制作这种似乎不太适合于书写的毛笔呢? 相同形状的毛笔在其它考古现场相继出土。1975年,湖北荆州的一个汉墓中出土了这只毛笔。它的年代比湖南战国墓的毛笔大约晚了300年。1985年,在江苏连云港又出土了一只相同形状的毛笔,它的年代是西汉时期。三个不同地点出土的毛笔横跨了三个不同的年代,而毛笔的形状却始终一致。毫无疑问,这就是当年普遍通用的毛笔。专家推测,它的造型可能是为了方便在简牍上书写细小的字体而设计的。汉代之后,毛笔的笔杆逐渐加粗,它的形状与后世的毛笔已经没有太多的区别,这种变化或许也是为了适用与不同字体的书写而逐渐演变的。 王羲之 上个世纪初,这种新型的书写工具传入古老的中国。千百年使用毛笔的中国人很喜欢这种方便的笔,给它取了个名字叫自来水笔。这个名字的来源显然和钢笔的吸管装置有关,用不着像毛笔那样需要不停地蘸墨汁。中国人最早发现自然界中有一种天然矿物,可以留下清晰的黑色痕迹,这就是最早的墨。大约到了汉代出现了烟煤加胶粘合成的人造墨。这一时期,制墨技术还不发达,墨只能制成小小的丸状,需要用一个小石块配合砚台磨制使用。这种功能类似的砚台在不同的考古现场都有出土.磨墨时必须用清水,当年连倒水的铜水注都是专门制作的。转着圈慢磨,直到墨汁渐渐稠浓。在这样的静心准备过程中,书写具有了修养品性的文化含义。 但是,后人在研究这段历史时,似乎会有更多的疑问产生。用古人当年的这种书写姿势,书写的感觉与今天的书法创作完全不同。由于没有书桌的支撑,双手的稳定度极难掌握。有学者推测,古人在当年独特的姿势下,可能会有独特的书写技法。 从东汉开始,随着书法的成熟兴盛,书法理论出现了。 在今天信息通行的时代,从网络上便可以轻易的搜索到历代浩繁的书法理论著作。在这些书论上,从东汉直到清代,每个时期的理论家总是不厌其烦的论述着笔法的玄妙。在古人的记述中,用笔的法则是成就书法的核心技艺,得笔法才能领悟书法的真意,不通笔法,即使穷其一生也劳而无功。 他们用各种在今天看来已经几乎消亡的古文字来描述这些高妙的笔法。在古代书法理论中,古人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笔法动作,它的核心便是毛笔的使转。 毛笔在手中并不是僵死不动的,古人书写时,大拇指会根据书写线条的变化,来回拨动笔杆。古人一再推崇的五指执笔法,正是由于这样的执笔方式更有利于毛笔灵活自如的转动。 写字 在这样的书写方式下,双手都没有任何的依托,转动毛笔的方式可以分散笔尖对简牍和纸张的压力,更容易控制笔画的粗细变化。同时,笔杆的来回转动,可以使毛笔的笔锋始终裹束在一起,不容易开叉,保证行笔的快速流畅。 专家推测,书法在诞生之初,文字的书写更重要的是实用性的记录,古人对书写时的便捷与快速的要求无疑是第一位的。正是在这种需求的推动之下,古人总结出了这种笔法动作。之后,转笔的技巧逐渐成熟,不同的书写者不断融入各自独特的审美意韵,实用性的书写更多的倾向了艺术性的创作。 书法的面貌到唐代晚期时,迎来了一个变革的契机。而这个契机正是书桌的出现并进而带来的书写方式的改变。在唐代之前,古人席地而坐,使用的都是低矮型的家具,到在唐末宋初的时候,胡人使用的高脚书桌开始走入中原地区的寻常人家。 从宋代开始,由于书桌的出现,古人凌空书写的姿势变成了垂直书桌的书写。这种姿势,在宋代之后的绘画中也多有反映。在这些绘画中,清晰的描绘了宋代先人书写的场景,这种情形已经与今人相差无几了。 书桌出现后,书法的工具——毛笔和纸张也悄悄发生了变革。毛笔的工艺发生了改变。一种笔毫柔软的羊毫笔渐渐流行起来。到明清之际,长锋羊毫更是受到了书家的青睐。柔软的羊毫在书写时,线条的变化更加的变幻莫测,再加上纸张的渗化效果,完全是另一派全新的气象。对墨的讲究也越来越多。好的书法家都有自己喜欢用的墨,墨中以产于安徽徽州地区的徽墨最为著名。 根据水分的多少,墨色又分为浓墨、淡墨、干墨、渴墨、枯墨等。但是,墨色的变幻必须通过纸张来表达。宋代之后,造纸技术日趋发达,不同尺寸、不同质地、不同性能的纸张出现了。尤其到了清代,书法作品几乎已经是宣纸的天下。宣纸因产于安徽宣州而得名,这种纸绵白细匀,具有良好的渗水性,墨色在纸上生润有色,笔痕清晰,被人称颂为“发墨定笔”。 五种书体 浓淡不同的墨色在质地各异的宣纸上经过渗化,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从而形成不同的书法风格。狂放张扬的字体更适合使用沉郁浓烈的墨色,而清秀飘逸的书法则偏好清淡的墨色。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在用笔、结字和章法、墨法方面都有相当的讲究,所有技艺统一于书者的情感、气质和艺术修养。宣纸上的笔墨歌舞,体现的是人的精神风采。 对书法艺术的更高追求派生出了书写工具的独特审美观。笔、墨、纸、砚被称作文房四宝,它们甚至逐渐脱离了书法艺术,成为专门的艺术门类。直到现代,对宣纸和砚台的赏玩仍旧十分流行。 无论时代怎么更迭,书法艺术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中顽强地生长和发育。宋代之后的书法家在传承古人笔法的基础上,对传统书法进行了全新的演绎。创作这种张挂于墙壁上的巨幅作品,书家不仅要把握细部的精到,更要关注作品整体的气势神采和给观者的第一感受。它把书法的欣赏方式从手头的赏玩变成了站立式的远观。这种转变直接影响到了现代书法的创作观。 清代末年,古代书法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这一时期,北方出土了大量的墓志和造像,年代大约在公元5世纪左右的北魏时期。这些石刻文字生动稚拙,充满了古朴的意趣。而到19世纪末,殷墟甲骨文和大量青铜器的出土,更多的古文字展现在世人面前。清末一些力求革新变法的书家,一变风气,以苍茫质朴为美,用柔软的毛笔模拟这种刀刻和青铜浇铸的古文字,开创了影响至今的碑学书法。直至今日,在美术学院的书法教育中,魏碑石刻仍旧是重要的取法对象。 今天,中国古代的传统书法,已经在众多的艺术门类中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学科。后人正在用现代的艺术眼光审视着这门古老的艺术。这种跨越千年的文化传承,起始于一根根变幻莫测的神秘线条,而在线条的背后,是这个古老的国度对这个线条构筑的世界深深的迷恋和无休止的追寻。 相关链接:备课资料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