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塑生命》公开课教案及反思(人教版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教学内容:人教版八年级下《再塑生命》,公开课 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认真预习,教师做好课件 2、两个洋娃娃,一条纱巾,一个耳机。 教学目标:1、认识莎莉文老师和海伦•凯勒的人格魅力(教学重点) 2、品读课文中优美的语段(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录像导入,激情铺垫。老师介绍聋哑舞蹈演员邰丽华的事迹,并播放《千手观音》录像一分钟,教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调导入:邰丽华用走出常人的毅力,实现了生命的价值;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再塑生命》的作者海伦•凯勒创造了什么样的人生奇迹呢?学生七嘴八舌将自己了解的情况讲了出来,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二)检查预习,顺情引导。 课前,已经要求学生读熟课文,此时老师通过言语诱发:看到一张张充满自信的笑脸,可以肯定,你们一定进行了认真预习。现在谁能为大家介绍主人公的特殊之处呢?了解了主人公的身份,老师又顺势抛出这一问题:这篇文章又是通过哪些事情来表现莎莉文老师和海伦•凯勒的呢?这一环节,是对学生课前预习情况的反馈,也是对下一环节学习的自然导入,在学生汇报交流时相机引导学生读出文中有关句子,考察学生生字词掌握情况,让学生明确本文写的是莎莉文老师通过三件事启蒙了海伦•凯勒的智慧和情感。 (三)参预活动,真情体验。 学生分别通过表演课本剧、复述事件、诵读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加上反复诵读加深理解。将无声的文字演译成有情的诵读,其中自然包含了对文字的解读。 课本剧的设计很受学生喜爱。由面到点的设计很到位。比如,先让全班同学两个人一组表演莎莉文老师教海伦•凯勒学习单词的过程。这个活动学生参预的面广,学生必须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将表现细节的关键词找出来认真体验,才能有质有量的完成任务。全体学生动起来体验文本的内容,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在这个基础上,再叫两个同学上台表演,这时真的有两个女生大大方方的走向讲台,扮演海伦•凯勒的学生用纱巾蒙着眼睛,用耳机塞住耳朵,加之有一大一小两个洋娃娃做为道具,这两位学生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的将这个过程完整的表演出来,并且很好的把握住人物的神态和动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深深体会到莎莉文老师的艰苦和耐心的教学,对莎莉文老师油然而生敬爱之情。 (四)、声情并茂的诵读理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读的环节是不可缺少的。在读中其实渗透了朗读者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以情带读,读中悟情”是阅读教学的立身之本。“以情带读”的“情”,是融合了思想、智慧、体验、想象、灵性的情,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情。“有情赏读”旨在引领学生回读原文,把读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每个学生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投入地读课文,带着自己的情感去体验作品,与书本上的文字“激情交流”,作者对人生积极乐观的态度和顽强执着的精神将通过有“情”朗读在学生的脑海中打下深深的烙印。 (五) “质疑、解疑”,分析人物性格 比如学生在自读中提到这样的问题: “作者的文章中多次提到家人的活动和望到田野的美景,她是集聋哑盲于一身的残疾人,怎么把我们正常人的视觉都写出来的?”这是我课前没有想到的问题,那就将计就计,把这一问题作为本节课的切入点,灵活调整教学程序,学生在课堂上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表明她课前已经与文本进行了对话,经过认真的阅读和思考,首先要肯定这个学生敢于提问的勇气,我没有马上回答她的这个问题,而是把问题抛向全体学生。我说道:“如果你们要写出没有看到的东西用什么办法呢?人的一生所见是有限的,那么无法见到的情景怎么描述呢?” 生1:噢,对了,我们可以想象呀! 生2:我们可以利用已有的经验,再加上有了一定的文字积累和写作技巧就可以表现出我们想表现的东西。 师:那么想象也要有根据呀,那么作者的想象依据是什么呢? 生3:作者一岁半的时候是正常人,聪明过人,比一般的孩子观察思维敏捷,口语表达能力也较强呀,那时所看到的家居和自然的景像留在幼小的记忆中了。 生4:可能她的梦中常出现这样的美景。 师:作者创造了人间奇迹靠的是什么呢? 生5:有莎莉文老师的教育引导。 师:恩,一个人的成长是离不开老师的,那么莎莉文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 生:了解儿童心理,懂得教育方式方法的专业老师,她温柔善良,耐心细心。 师:那海伦自己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品质呢? 生6:她本人坚强的意志力、克服困难的决心、强烈的上进心。 生7:还有家人的支持鼓励也很重要,父母为她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 学生思想的火花不断放射,课堂发言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类似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研究讨论,海伦•凯勒是怎样克服常人无法克服的困难达到学述的高峰,创造出人间奇迹的?一个人想要成功必须具备哪些因素呢?这样步步深入的思考,启迪了学生的智慧和情商,为他们树立人生的远大理想起了很好的激励作用。 (六)、联系实际,情感升华 读懂课文的标准之一,就是能联想到自己生活的实际。在“说一说”这个教学环节中,我设计让学生讲出自己身边的优秀教师。第一个学生说,他想到了体育老师,其它同学都笑起来了,言外之意是在笑他不爱学习,只爱玩,可我即时肯定了他的真实想法,体育课确实是学生喜爱的科目,因为在室外上课,能接近大自然进行有氧运动,一个优秀的体育老师对学生一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二个学生说喜欢数学老师,因为数学老师象莎莉文老师一样,不厌其烦的教数学题,采用比较的方法,就象莎莉文老师教海伦•凯勒洋娃娃单词一样,把大的和小的都拿来比较,使学生能认识到它们是一类事物。 突出老师教学的耐心。 (七)梳理全文,拓展延伸 文本的内容和形式的总结是采用让学生自己设计板书的方式完成。学生通过互助合作的形式,设计出的板书各有特色。然后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将学生学习的内容由课内拓展到课外。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下面几点: 第一、学生参预的互动教案。要使学生的感悟有所升华,必须在课堂教学的细节上下功夫。了解学生心理,走进他们的心灵。课前的预设只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达到预期的生成效果。所选任课班级学生的性格特点是这样的:活泼好动,参预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高涨,回答问题的速度过快。最讨厌老师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同时存在的弱点就是思考问题不够深入,思维常常停留在一知半解就满足了。 第二、活动设计切合学生实际。 我将课文记叙的三件事分别用三种不同的形式组织学生的活动。比如,通过学生完成课本剧,能使他们熟悉第一件事——莎莉文老师教海伦•凯勒认识具体事物的过程,学生明白要表演好课本剧就要深入阅读文本,将主要细节表现出来,特别是那几个重要的动词“拼写”、“模仿”“抓”“摔”“扫”“递”“放”“写”。这些细节描写最能体现莎莉文老师的性格特征——细心、耐心和温柔。课堂教学中还要适时调整活动形式。本课写了三件事,第一件事件采用课本剧的形式比较容易把握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感情变化。那么第二件事就变换另外一种形式,用复述的形式更能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活动变化新鲜感,更加认真投入到学习中去。当然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记叙的六要素,要复述出课文所叙述的第二件事:“老师教我认识大自然。”那简直是易如反掌。第三件事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理解“爱”的含义,为突破教学难点作好铺垫。 看到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时,因势利导让他们深入思考一些问题:当暴雨将要来临时,海伦•凯勒呆在树上吓得抱住大树时,老师为什么不及时把她抱下来?通过独立思考,学生终于能悟出莎莉文老师艺术的教学方法:让海伦•凯勒亲身体验大自然丑恶的一面,从而使她认识到,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风浪,从小经风雨见识面,长大才能成为英雄。由此学生还联想到学过的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明白只有不畏艰险战胜困难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第三、课堂生成的点拨引导。 一个高效而灵动的课堂应该是预设与生成完美的统一,预设中孕育着生成,生成中丰富着预设。课堂的预设不等于课堂教学的成功,关键还在于教师课堂的随机应变的能力,精彩不是所谓的“笑声不断、掌声不断、生旦净墨丑纷纷登场”的“戏剧性”效果。而是指课堂中学生与教师、同伴、作者“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合”的“动态”过程,会有许多意外与惊喜,其中包含的偶然性,不可知性,不可复制性,全因“契机”的难得,可遇而不可求。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也是不可乎视的,学生在弄清了《再塑生命》的三件事后,还要让学生了解作者安排材料的顺序,如果老师在此方面不点拨,那么学生的思维只是停留在表面上,适时的引导学生明白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所在,由简单到复杂,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在阅读课中明白了安排材料的一般规律,那么在自己的写作中同样应特别注意材料的安排的合理性。 老师的作用是善于抓住时机,因势利导,推波助澜,让课堂高潮迭起,以实施有灵性的教学,倡导有灵气的学习。学生在表演中体验到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看到学生反映很快,我适时引入更深的思考:作者为什么说“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由于学生刚刚体验过作者学习的艰难过程,再联系自己的学习过程,就不难理解这是由于莎莉文老师开启了海伦•凯勒的智慧和情感,使她的成长有了质的飞跃。 新课标指引下的预设要求教师更深更细地钻研教材,要求教师眼中更要有“人”的概念,以更好的驾驭课堂。 因此,课堂教学还必须重视生成。生成是生长和建构,教学不是完全根据教师的事先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而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碰撞,创造火花不断迸发,新的学习要求、方向不断产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这就是生成的课堂教学。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创造的光辉,师生都能感觉到生命活力的涌动。这种生成的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至高境界。 活动后的冷静分析非常重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和句子来感悟人物的人格魅力,总结主人公的性格特点。设计问题要切中本课的重点难点,比如,你从哪些动词看出莎莉文老师的性格特点?从海伦•凯勒的心理变化中你了解她的真实性情吗?这样的深层次的引导必然让学生的思维有所提升,使他们的阅读深入到人物的灵魂中去了。不知不觉中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感同身受地了解海伦•凯勒的学习、生活和情感。 讲读课上,往往都是老师给学生提出许多问题,自读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设问,问题可以提给其他同学,也可以提给老师,让以往的被考者成为小考官,本节课中学生的质疑是本堂课的亮点,是学生主动性的体现,所以在课堂上的积极评价,对学生一生都有很重要的影响。 当然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对问题的探求不够深入,教师总是担心预设的环节完成不了,所以课堂节凑显得比较急促。 总之,本人的这节公开课,学生的活动占到了百分之八十。课堂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一群鲜活的生命在一起彼此对话、唤醒、碰撞、交融、分享,尽情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整个课堂精彩不断,高潮迭起。我认为自读课只要设计合理,学生就会喜欢上,而且总是期待着表现自己的才华的机会,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爱动是初中学生的天性。课前的精心预设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课堂机智灵活的驾驭课堂,利用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生命的涌动,那么语文自读课教学必定会事半功倍。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