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本纪(节选)(粤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项羽本纪》 司马迁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以及句式的特点。 2.了解项羽一生的主要经历,体会其性格对命运的影响。 3.了解司马迁等人对项羽的评价,进而形成自己对项羽的认识和评价。 教学重点:由易到难为文言文断句,克服惧怕心理。 体会人物的性格在其人生关键事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项羽的悲剧性格。 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听歌曲〈霸王别姬〉感受项羽悲壮的一生。 霸王别姬 • 我站在烈烈风中 • 恨不能荡尽绵绵心痛 • 望苍天四方云动 • 剑在手 • 问天下谁是英雄 • 人世间有百媚千红 • 我独爱你那一种 • 伤心处别时路有谁不同 • 多少年恩爱匆匆葬送 我心中你最重 悲欢共 生死同 你用柔情刻骨 换我豪情天纵 我心中你最重 我的泪向天冲 来世也当称雄 归去斜阳正浓 “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我的泪向天冲,来世也当称雄”这些歌词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悲壮) 在必修五中我们学习了一篇文章《鸿门宴》,通过一个事件来分析项羽的性格,项羽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自矜功伐、好大喜功、有勇无谋、胸无城府、为人不忍、妇人之仁)这些说的几乎都是项羽性格的弱点,那么项羽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 在太史公司马迁的笔下项羽是个令人同情的悲剧式英雄,正因为他是个英雄,所以虽然他并未成就霸业,仍被列入记录帝王人生的“本纪”。但同时他的命运又是悲剧性的,我们都知道“性格决定命运”,正是我们前面所说的项羽的那些性格弱点决定了他最终的失败,而“时势造就英雄”,看天下风起云涌,数乱世英雄辈出;那么项羽是如何横空出世,又为什么快速衰亡的呢?我们再详细地学习这篇《项羽本纪》,全面地了解项羽其人。 二、感知课文,疏通文意 用/给下文断句(展示未标点文本课件) 1、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2、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边断句,边疏通文意。提示重点字词和句式: 1、学书不成,去 文字;舍弃 2、又不肯竟学 尽,完毕 3、勿妄言,族矣 灭族,名作动 4、梁以此奇籍 以……为奇,认为……不一般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5、才气过人 才能,勇气 6、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7、剑,一人敌,不足学 分析其中项羽的性格,鼓励学生看《高祖本纪》中刘邦对秦始皇出游的感触,比较项羽和刘邦性格。 少怀壮志的项羽经过破釜沉舟的巨鹿之争,一战成名。迅速从当初率领的八千江东子弟发展为40万大军,一时无人可敌,自封西楚霸王。但经过鸿门宴一事,刘邦势不可挡地发展,最终可以和项羽相抗衡。 (展示课件) 3、项王已定东海来/西/与汉俱临广武而军/相守数月/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絶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髙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羮/项王怒/欲杀之/项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只益祸耳/项王从之/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 边断句,边疏通文意。再次感受项羽性格:急躁易怒、头脑简单 刘邦性格:处乱不惊、老奸巨猾、冷酷 接着课本,继续感受项羽暴躁的性格。 项羽一计未成,更加急躁,竟又生一计,大家一起来看看此计如何?解读“叱咤风云”第一段。提示重点字词和句式: 1、丁壮苦军旅 以……为苦,形容词意动 2、老弱罢转漕 通“疲”,疲困 3、天下凶凶数岁者 通“汹汹”,动荡不安的样子 4、徒以吾两人耳 徒,只,仅仅;以,因为 5、勿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白白地;使……受苦,形容词使动 6、汉王笑谢曰 推辞,拒绝(笑,感受刘邦性格,一急躁一笃定) 7、汉王使人间问之 暗中打听 8、汉王数之 数说,责备 三、作业 自己对照注释疏通少怀壮志部分的最后一段——起事。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学生齐读“起事”一段,找一位同学口头翻译。教师提示重点字词及句式: 1、使公及桓楚将 统率,率领,动词 2、梁眴籍曰 *以目示意 3、遂举吴中兵 发动 4、徇下县 *以兵威降伏地方 5、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即、则:连词,就;为……所,被动句 6、谕以所为起大事 另:项梁为何要杀会稽守?(分析当时乱世情势) 项羽残暴的一面。(妇人之仁和残暴的矛盾) 二、继续感知课文,疏通文意“叱咤风云” 上节课说到项羽在人质威胁未奏效之后又亲自出马挑战汉军,使刘邦惊诧不已,接下来二人隔着广武涧开始交谈,刘邦开始发挥其长者风范,责备起项羽来了,他是怎么责备的呢?(展示课件) • 汉王数项羽曰④:“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罪一。项羽矫杀卿子冠军而自尊⑤,罪二。项羽已救赵,当还报,而擅劫诸侯兵入关,罪二。怀王约入秦无暴掠,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⑥,私收其财物,罪四。又强杀秦降王子婴,罪五。诈坑秦子弟新安二十万,王其将⑦,罪六。项羽皆王诸将善地,而徙逐故主⑧,令臣下争叛逆,罪七。项羽出逐义帝彭城,自都之,夺韩王地,并王梁、楚,多自予⑨,罪八。项羽使人阴弑义帝江南,罪九。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已降,为政不平⑩,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罪十也。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11),使刑余罪人击杀项羽(12),何苦乃与公挑战!”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13)。汉王伤匈(14),乃扪足曰(15):“虏中吾指(16)!”汉王病创卧(17),张良强请汉王起行劳军(18),以安士卒,毋令楚乘胜于汉。汉王出行军(19),病甚,因驰入成皋。 项羽英勇善战,但也并非独孤求败,另一位军事奇才足以让他头痛不已。所谓“韩信点兵,多多益善”,韩信何许人也?介绍韩信的故事,相关典故:胯下之辱,狡兔死、走狗烹,假齐王,再次感受刘邦的老谋深算和冷酷无情。 两位英雄交锋会是什么结果呢?继续“叱咤风云”第二段下外黄。重点字词: 1、项王闻淮阴侯已举河北 攻克,攻下 2、彭越复反,下梁地 攻克,攻下 3、则汉欲挑战 连词,表假设 4、欲坑之 活埋 5、故且降 姑且 6、项王然其言 认为……是对的 7、东至睢阳 往东,名词作状语 8、汉军畏楚,尽走险阻 险阻之处,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三、疏通“垓下悲歌”部分 终于,大势尽退,英雄末路。项王驻扎结营于垓下已人少粮尽,刘邦用张良之计,派人在汉军四围唱响楚地民歌,使楚军尽生思乡之情,再也无心恋战。曾经横扫天下、威震四方的英雄也只剩下无奈的叹息。学生齐读《垓下歌》。 但项羽还是凭借自己的天生神力突出重围,尽显英雄本色。看“突围” 他本已绝处逢生,为什么放弃了东山再起的机会呢?“乌江自刎” 重点字词: 驰走:使劲赶马逃跑 地方:地域方圆 东渡乌江:向东,名词作状语 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即使……难道……吗?” 吾为若德:我给你一点好处。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第三、四题 第三课时 一、再次整体把握文本,梳理项羽一生 少怀壮志 • 1、学万人敌 • 2、彼可取而代之 • 3、起义反秦 叱咤风云 • 1、挑战汉王 • 2、下外黄 • 3、汉军畏楚,尽走险阻 垓下悲歌 • 1、慷慨悲歌 • 2、突围 • 3、乌江自刎 二、重点探究 1、你认为项羽应该自刎吗?(学生自由发言) 引出三首诗对项羽的评价,学生总结各个诗人不同的观点。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亦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性格决定命运”,充分认识项羽的性格。 我们一直以项羽的性格为线索来贯通整篇文章,请对项羽的性格作一个全面的、多角度的分析。增加感知材料: (1)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直率粗犷) 高祖常徭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城府很深) (2)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身陷绝境,仍执迷不悟,迷恋以武力来征服天下)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刘邦知人善用,故得到江山;项羽刚愎自用,故惨败敌手) (成语:运筹帷幄) 教师总结:从项羽的人生轨迹,我们不难看出,人物的性格在命运的重要关头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和作用。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楚汉相争”实为项羽和刘邦的性格之争。 三、课外拓展 1、古人的天命观。项羽对于自己的失败,多次强调“时不利兮骓不逝”、“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天之亡我,我渡何为?”把自己的失败归为天意,你怎么看? 其实,不只是项羽总把一切都归结为命运,古人天命观是相当普遍的。 (展示课件,刘邦的天命观) 高祖击布时,为流矢所中①,行道病。病甚,吕后迎良医。医入见,高祖问医。医曰:“病可治。”于是高祖嫚骂之曰②:“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③,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④!”遂不使治病,赐金五十斤罢之。 ①流矢:飞箭。②嫚骂:辱骂:嫚,轻慢,侮辱。③布衣:平民。因平民穿布制衣服,故以布衣借指平民。④虽:即使,纵然。 2、用/给下文断句(展示未标点文本课件) 太史公曰:夏之政忠①。忠之敝②,小人以野③,故殷人承之以敬。敬之敝,小人以鬼,故周人承之以文。文之敝,小人以僿④,故救僿莫若以忠。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周、秦之间,可谓文敝矣。秦政不改,反酷刑法,岂不缪乎?故汉兴,承敝易变,使人不倦,得天统矣⑤。朝以十月⑥。车服黄屋左纛。葬长陵。 ——《史记.高祖本纪》 ①忠:真诚。②敝:同“弊”,毛病,弊病。②小人:指老百姓。这是一种蔑称。野:粗鄙。④僿:(sài,塞):不诚恳。⑤天统:等于说天道,自然的规律。统,一脉相承的系统。⑥“朝以十月”三句:此三句疑有脱误错简。《会注考证》:中井积德曰:‘车服’下宜有‘尚赤’等语,分明阙语令。又曰:‘葬长陵’是纪文之脱错在于此。梁玉绳曰‘葬长陵’三字错简,当在‘丙寅’句下。”以,在。黄屋,黄缎子做衬里的车盖。左纛(dào,盗),古代用旄牛尾或野鸡尾做的装饰物叫纛,因为是插在前衡木的左上方,所以叫左纛。长陵,汉高祖的陵墓,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 [译文]:太史公说:“夏朝的政治忠厚。忠厚的弊病是使得百姓粗野少礼,所以殷朝代之以恭敬。恭敬的弊病的是使得百姓相信鬼神,所以周朝代之以礼仪。礼仪的弊病是使百姓不诚恳。所以要救治不诚恳的弊病,就没有什么比得上忠厚。由此看来,夏、殷、周三代开国君主的治国之道好象是循着圆圈转,终而复始。至于周朝到秦朝之间,其弊病可以说就在于过分讲究礼仪了。秦朝的政治不但没有改变这种弊病,反而使刑法更加残酷,难道不是很错误吗?所以汉朝的兴起,虽然承继了前朝政治的弊端却有所改变,使老百姓不至于倦怠,这是符合循环终始的天道了。汉以十月为岁首,诸侯在每年的十月进京朝见皇帝。规定车服制度,皇帝乘坐的车驾,用黄缎子做车盖的衬里,车前横木的左上方要插用旄牛尾或野鸡尾做的装饰。高祖葬在长陵。 四、总结 司马迁的《史记》开中国纪传体史书的先河,与编年体相比,此体更便于及时地抒发感慨,发表议论,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更详细地记录历史事件,所以开创以后,备受推崇,和编年体一起成为中国正统史法。 五、作业 1、熟练翻译全文,掌握重点字词意义及用法。 2、重读《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3、选读《史记.项羽本纪》或《史记.高祖本纪》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