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说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教学设计(A)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介绍数字的说明文,也是课内自读课文。学会快速阅读,理清作者的写作

思路,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用自己的话概括要点,这些都是本文的学习重点和学习

目标。

本文说明中出现的一些词语,要让学生掌握,积累下来并学会运用,不妨当堂做一

些造句练习,同时也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用一课时。教师不要讲得过多,将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自学。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语,引入课文。

教师:数字,不仅只用于记数、运算,它还有很多的妙用呢!同学们,你们了解数

字的身世吗?你们知道数字的妙趣吗?数字的遗憾又是什么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

起来学习《数字杂说》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作者,并给“毓麟"两字正直正形。“毓”读 yu,左右结构;“麟”读 lin,

左右结构。)

二、学习字词,扫除阅读理解障碍。、

1.掌握下列词语,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嵌:把较小的东西卡在较大东西上面的凹处(多指美术品的装饰)。

尽识:都懂得的意思。

上乘: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泛指事物质量好或水平高。

目不识丁:形容人不识字。

他学之士:指学识丰富的人。

不胜枚举:例子很多,无法—一列出。

雅俗共赏:文化高的人和文化低的人都能欣常。

浑然天成:形容完整不可分割。

无稽之谈:毫无根据的说法。

拍案叫绝:拍着桌子说很好。形容非常欣赏。

2.每个字词齐读两遍。

3.指名学生用“不胜枚举”“浑然天成”“无稽之谈”“拍案叫绝”各造一句,并简

评。

三、速读课文,标好段序,并划分文章的结构。

1.教师先简介速读的方法。

①默读。②高度集中注意力,准确扫视,逐行逐段地读。③准确把握文段中最

重要的信息,特别是能用来概括内容要点的关键词句。④尽量不“回机”。

2.提示学生根据课后练习题一给文章划分结构。

指名学生给文章划分结构。

全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l段)总括全文,概说数字的身世、数字的情趣、数字的遗憾等三方面

的内容,是全文的“纲”。

第二部分(2-9段)按时间顺序,从西方和中国两国介绍数字的身世。

第三部分(10段)写数字的情趣,特别是数字在文化生活中给人带来的无穷乐趣。

第四部分(12段)从西方和中国两方面写数字的遗憾,批评了充满唯心主义色彩的

“占数术”。

四、精读课文。

(一)精读第2至9自然段。

提问: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说明数字的身世的?请按下列要求填表,然后再归纳。

┌────────┬─────┬────┬──────────────────┐

│年代 │地点 │民族 │数字 │

├────────┼─────┼────┼──────────────────┤

│约4000年前 │地中海东岸│胖尼基人│字母表(a,b,c,d,e,f,g…··一 │

├────────┼─────┼────┼──────────────────┤

│约2000年前 │地中海周围│古罗马人│古罗马数字(I、I、N、IV、V、W……) │

├────────┼─────┼────┼──────────────────┤

│约2000年前 │古印度 │印度人 │阿拉伯数字(l,2,3,4,5,6…··)│

├────────┼─────┼────┼──────────────────┤

│约7000一5000年前│中国 │中国人 │中国数字(一、十、百、千、万……) │

└────────┴─────┴────┴──────────────────┘

通过列表,就能清楚地看出数字发展的历史脉络。作者是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

序,由远及近,从古到今,并从西方和中国两个方面来介绍数字的身世。由此可见,作

者思路十分清晰,说明条理十分清楚。同时我们也了解到:是人类的智慧推动了数字的

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中国人为此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二)齐读第10自然段。

提问:数字有什么情趣呢?

首先,作者举例说明了数字的概括力使人易于记忆,便于交谈。然后再举例说明数

字在文化生活中给人的无穷乐趣。如灯谜,对联中的“数字对”,妙趣横生。

提问:你知道关于诸葛亮一生经历的对联中,上联指的是诸葛亮一生中的哪些经历

吗?

指名学生回答。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这些都是写诸葛亮生前创立的丰功传绩。二川:诸葛亮收复的蜀国两处根据地:东

川、西川。八阵:八卦阵,即打仗的一种阵形。六出:六出祁山。七擒:七擒孟获。五

丈原:诸葛亮出征时病死的地方。点四十九盏明灯:诸葛亮死时,点燃了四十九盏长明

灯,祭神灵以求延续阳寿。酬三顾:报答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

提问:类似于这样的对联(或灯谜)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来吗?

指名学生再举几例,以增长见闻和知识。

(三)默读第11、12自然段。

提问:数字的遗憾表现在哪里?对此你有何看法?

明确:古希腊人和希伯来人故意让用字母表示的数字带有一定的含义,“发明”了纯

属无稽之谈的“占数术”。在中国,“占数术”这种骗人的鬼把戏也时隐时现。这实际上是

一种唯心主义的思想在作怪,其实数字本身并不代表什么特殊意义。

谈看法时,让学生各抒己见,但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占数术”现象不正常,是唯心主

义的东西,应该摒弃。

五、布置作业。

1.课后,每人收集与数字有关的成语、灯谜、对联各五个,并写好谜底,然后交

到学习委员处汇总,为成语、灯谜、对联比赛作好准备。

2.摘抄今天所学的词语,做好写作的积累,并用“不胜枚举”“雅俗共赏”“拍案叫

绝”“无稽之谈”“浑然天成”“目不识丁”“饱学之士”造句。

板书设计:

14数字杂说

数字的身世

约4000年前,胖尼基人发明了字母表。(a,b,c…)

约2000年前,古罗马人发明了古罗马数字( IE N…)

约2000年前,印度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1, 2, 3……)

约7000-5000年前,中国人创造了中国的数字(一、十、百…··)

历史悠久

数字的情趣

灯谜

“数字对”

无穷乐趣

数字的遗憾

希腊人和希伯来人“发明”所谓“占数术”

某些中国人也对“占数术”看好走俏

无稽之谈

教学设计(B)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讲课之前布置学生收集与数字有关的灯谜、成语、对联、古代诗词各5个,交

到学习委员处汇总,由学习委员组织语文学习爱好者对同学们交来的题目分类整理,为

组织一次与数字有关的猜谜语、成语接力、对对联、对诗词的比赛作好准备。

二、直接入题,板书课题及作者。

出示本文的学习目标:

1.通过速读,理清作者的思路,把握课文内容,概括要点。

2.摘抄文中的成语,搞好词语积累,并学会灵活运用。

三、学习字词,掌握下列词语,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嵌:尽识上乘C相叩目不识丁饱学之士不胜枚举如阳Mj雅俗共赏

浑然天成:无稽之谈:拍案叫绝大同小异如痴如醉畸形厂

.四、自读课文,列出一个阅读提要。

指名学生将其阅读提要板书在黑板上。

14数字杂说

总括全文(1):引出数字的身世、数字的情趣、数字的遗憾。





数字的身世

(2一9)

西方

约4000年前胖尼基人字母表(a,b,c…··一

约2000年前古罗马人罗马数字(I、II、皿—…一历史

约2000年前印度人“阿拉伯数字”(1,2,3…··一悠久

数字的情趣

(10)

数字之妙:易于记忆便利交谈

数字之趣:灯谜、数字对

无穷乐趣

数字的遗憾

(11、12)

古希腊人和希伯来人“占数术”

某些中国人也看好唯心的“占数术”

无稽之谈

五、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介绍数字的身世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记数法的不断发明、创造说明了什么?

2.数字为什么会有这些遗憾?作者的态度是怎样的?你对此有何看法?

四人一个小组展开讨论,然后指派代表发言,在学生广泛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

稍作归纳总结。

明确:第1题,文章按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从远到近、从古到今、从西方到中国两

方面来说明数字的身世。作者的思路清晰,说明的条理清楚。记数法的发明有力地说明

了人类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这也给我们以启示: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善于观察思考,

敢于创新,我们也能有所作为。

第2题,数字的遗憾有的是源于统治阶级的别有用心,以此来愚弄人民,有的则是

一些居心叵测之人玩弄的骗人的伎俩,还有的是某些愚昧之人的一种迷信、唯心的做

法。对此,作者对那种充满唯心主义色彩的“占数术”持批评态度,认为这些都是无稽之

谈,是人们强加给数字的苦恼、悲哀,认为这是一种伪科学,一种畸形的文化现象,应

当摈弃。我们是唯物主义者,对此我们应该有一种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反对迷信,

倡导科学。

六、教师小结。

本文依次介绍了数字的身世、数字的情趣、数字的遗憾三个方面的内容,使读者对

数字的神秘、奇趣有了正确的认识,增长了知识,增长了见闻。这篇文章的语言朴实、

简洁,以平实的语言把一件生活中几乎所有人离不开却说不清的事,写得有条有理,明

白晓畅,实在难得。

七、有关数字的灯谜、对联、成语、诗词的比赛。

组织形式:由学习委员和几个出卷的同学一起组成评委,以小组为单位参赛、计分。

题目分必答和抢答两种。必答题答对一题计1分,答错不计分;抢答题答对一题加2

分,答错倒扣1分。最后以小组为单位累计总分,评出若干小组为比赛优胜者。

八、布置作业。

课后收集2——3个与数字有关的奇闻趣事,讲给周围的人听。

(刘英)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