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高祖本纪导学案(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班级: 组别: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课题:《高祖本纪》(三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因”的用法等文言基础知识,并能翻译重要的句子。 2、熟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初步理解《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体会文中洋溢着的良史坚持真理,秉笔直书的精神。 【学习重难点】 1、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认识和评价汉高祖这个人物。 2、比较刘邦和项羽这两个人物。 【自主学习】 模块一、情境引读 (一)文学常识 (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回顾以前所学,向大家介绍) 本纪: (二)基础知识 (借助工具书,结合课文译文以及课文下的注释,通过小组讨论,完成下面的基础知识) 1、给下列重点字词注音 大泽之陂( ) 高祖常繇( )咸阳 乃以秦王属( )史 争持牛羊酒食献飨( )军士 日夜跂( )而望归 随刘贾、齐梁诸侯皆大会垓( )下 高祖奉玉卮( ) 2、文言基础知识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②遂坐上坐,无所诎 ③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熹,秦军解 ④无内诸侯军……距之 ⑤乃详尊怀王为义帝 ⑥不如决策东乡 (2)指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①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家人:古义 今义 作业:古义 今义 ②诽谤者族古义 诽谤:古义 今义 ③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约束:古义 今义 ④始大人常以臣无赖 无赖:古义 今义 ⑤大王起微细,诛暴逆 微细:古义 今义 ⑥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 山东:古义 今义 3、找出下列句中的活用词,并说明用法,解释意思 ①都彭城 ②还军霸上 ③诽谤者族 ④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 ⑤会项伯欲活张良 ⑥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 ⑦父老苦秦苛法久矣 ⑧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 ⑨沛公然其计 ⑩单父人吕公善沛令 4、解释虚词“因” ①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②高祖因狎侮诸客 ③因张良遂略韩地轩辕 ④蒙故业,因遗策 ⑤我欲因之梦吴越 ⑥因人之力而避之 5、翻译下列句子 ①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 ②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 ③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生此! ④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约 ⑤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 ⑥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模块二、整体感知 (结合课文下的注释,通过小组讨论,自主翻译,讲述关于汉高祖刘邦的故事) 天生奇人 宏伟志向 吕公嫁女 入主关中 鸿门争斗 高祖戏父 高祖还乡 模块三、重点研讨 (借助工具书,结合课文译文以及课文下的注释,通过小组讨论,完成下面的表格) 刘邦的优点 刘邦的缺点 思考:《史记》的史家传统是什么? 模块四、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通过小组讨论,再读全文并结合课后“问题与探讨3”,谈谈你对刘邦的认识。) 贵族与流氓 作者:易中天 项羽最后还是被打败了。他败在了刘邦手里。 项羽怎么会败给刘邦呢?项羽是英雄,而刘邦是无赖;项羽是贵族,而刘邦是流氓。 但两人也有些相似。 项羽和刘邦,少年时都不是什么听话守规矩的乖孩子,只不过项羽是个纨绔,而刘邦是个地痞而已。 世界上的事总是这样。一个人,如果后来成了个人物,则他小时候的优点固然是优点,即便是缺点也无妨看作优点。刘邦项羽的不爱读书学习,自然都成了“胸有大志”的表现。的确,学术学术,学问只是术,不是道。道不是可以学得来的。治学者学问再多,也只能为人臣;得道者学问再少,也可以为人君。就拿陈胜来说,学问也不多吧,却有“鸿鹄之志”,这才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话。 所以刘邦项羽这两个不学无术的家伙,便都有和陈胜一样的念头。秦始皇游会稽山时,项梁带了项羽去看热闹。谁知项羽一看,便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也!”,吓得项梁连忙捂住他的嘴巴。刘邦因为替政府办差,去过咸阳,看到秦始皇的排场,也曾谓然太息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不过,如果我们把陈胜、项羽和刘邦三个人的话放在一起比较一下,还是能品出不同的味道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充满了挑战性,而且挑战的对象,已不仅是秦王朝,而是命运,因此有一种不认命不信邪的精神,也因此在三说之中格调最高。 项羽的话,则充满英雄气概,说得干脆利落:“彼可取而代也!”,那口气,就像囊中取物一样。这是自信,也是自大。自信使他成功,自大使他失败。不难看出,项羽说这话时,是不动脑筋的,也是不计后果的。那家伙(彼)怎么个就可“取而代也”呢?万一取代不了又怎么办呢?这可没想过。他想到的只是去取代和可以取代。这正是项羽的可爱之处,也是他的可悲处。 刘邦的话就没有那么气派了,有的只是一个流氓无赖对大富大贵的垂涎三尺。“大丈夫当如此也”,换句话说就是有能耐的人要过就过这样的日子。但不能如此又能怎样呢?大约也只好算了。这当然一点也不英雄,然而却也实在。正是因为这份实在,刘邦才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一步一个脚印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从审美的角度讲,我们当然更欣赏陈胜和项羽,但从现实的角度讲,我们又不能不承认刘邦是成功者。 的确,刘邦是实用主义者,项羽则是性情中人。 贵族的另一个毛病是清高。清则易污,高则易折,所以他们的内心世界往往很脆弱,也容易变得小心眼儿。因为他们在洁身自好的同时,也常常对别人求全责备。这样的人当隐士倒没什么,当统帅便难免疑神疑鬼,结果自然是圈子越来越小。陈平就说过,项羽身边都是洁身自好、注重风骨、讲究节操、彬彬有礼的人,刘邦身边则是些贪财好色的鸡鸣狗盗之徒。但哪些人多哪些人少,哪些人能干事哪些人干不了,不也一目了然吗? 事实上,贵族由于高贵,可能会有两种性格两种心胸。一种是非常的宽容,一种是非常的狭隘。宽容者的逻辑是这样的:我既然至尊至贵,也就犯不着去排斥什么了。这就像汪洋大海,惟其大,则无所不可包容。狭隘者的逻辑则是这样的:既然我是唯一的高贵,其余也就不是东西。这就像雪山冰峰,唯其高,什么也容不下。狭隘的贵族一旦贬入凡尘,就会处处格格不入;一旦由破落而发迹,又往往会十分小家子气。他会把一切都归于自己高贵的气质和不凡的能力,不承认别人还有什么功劳。他也会把一切据为己有,而不愿与他人分享。这种心态,在他们自己是高贵,在别人眼里就是小气。项羽便恰恰是这样的人。 同样,流氓由于卑贱,也可能有两种做派两种德行。一种是猥琐卑鄙,一种是豪爽大方。前者多半只能占些小便宜当些小差事,或者做些小偷小摸的勾当,出不了头也没想过要出头。后者则倘有机缘,便往往能成大业。第一,他们反正只是光棍一条白纸一张,想什么也是白想,就不妨想大一点,比如“弄个皇帝当当”。第二,他们一无所有,一旦有了,多半是不义之财,或白捡来的,反正不是自己劳动所得,也就并不心疼,不妨“千金散尽”,博得“仗义疏财”的美名。第三,他们自己一身的不干净,哪里还会挑别人的毛病?自然特别能容人。何况他们是从最底层上来的,也最懂得世态炎凉和人间疾苦,知道人们追求什么惧怕什么,要收买人心,总是能够到位。有此知人之心,容人之度,再加上豪爽豁达,出手大方,便不愁买不到走狗雇不到打手,也不愁没人拥戴没人辅佐。一旦天下大乱烽烟四起,更不难趁火打劫乱中夺权。刘邦便正是这样的人。 刘邦的最后获胜,并非没有道理。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