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荷塘月色 教学目标 知识教育目标: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3.背诵课文 能力训练目标:1.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 2.提高在写作中运用比喻、拟人、通感、叠词等方法描写景物、表达情意的能力。 德育渗透目标:1.体会作者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交织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了解旧知识分子不满现实、彷徨迷惘而又渴望自由生活的思想,进而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教学重点:1.揣摩特定语境中的语句的含义,把握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交织”的感情。 2.体味作者写景语言的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 2.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正确认识和评价文中的“我”。 3.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 教学方法:话题探讨法、鉴赏法 美点寻踪法、朗读法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作者与背景,朗读与整体感知 一、导入新课 春兰,秋菊,冬梅,夏?→荷,请说出有关写荷的诗句: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宋)《小池》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宋)《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宋)《爱莲说》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杜牧(唐)《齐安郡中偶题》 描写同一事物却反差如此之大,正印证了王国维先生的那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是为了抒情,客观事物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烙印! 今天我们就跟随朱自清的脚步,看一看他给我们描写了怎样的荷塘美景,抒发了怎样的独特情怀!(板书课题) 二、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活动】“同学们,今天我们读的是朱自清的名篇。我想知道一下同学们对朱自清的了解有多少。” 【回答】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原名自华,号秋实。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提问】除此之外,同学们对朱自清还有哪些了解呢?” 明确:朱自清有一篇散文叫《我是扬州人》,但其实他不是扬州人,只是从5岁起便定居扬州。他出生在江苏东海县。而他的祖籍,是浙江绍兴。在这个地方曾诞生过鲁迅、蔡元培、王羲之、秋瑾等名人。 “朱自清”这个名字的由来,朱自清先生的胞弟朱国华曾有过这样的回忆:“父亲为了培养我们兄弟四人上学,借了三千元高利贷,利上滚利,无力偿还。大哥这时考上了北大预科,须读两年才能考本科。为了早日结束学业,为家中分担债务,他没有读预科,想了个办法,把名字‘自华’改为‘自清’,直接报考本科。这就是‘自清’这个名字的由来。” 的确朱自清的确才华横溢。作为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和学者,他更以其灿烂的才华、绚丽的诗文以及辉煌的学术成就饮誉中外。他在学生时代就开始创作新诗,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22年发表长诗《毁灭》,引起文坛关注。1924年,出版了诗和散文集《踪迹》。 朱自清出任清华大学教授并任该校中文系主任时,年仅27岁!1928年,朱自清出版的散文集《背影》,奠定了他作为杰出散文家的基础。1928年到1932年,他曾留学英国,回国后仍执教于清华大学。作为学者和教授的朱自清,他在古典文学、语文教育、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领域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和建树,其中尤以古典文学和语文教育最为突出。” 本来朱自清既没加入国民党,也不是共产党人,而是一位有独立人格的自由知识分子。在新中国诞生前夕的1949年,他的名字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甚至是敬意,并写入了他的政论名篇《别了,司徒雷登》中。毛泽东这样写道:“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最终,朱自清先生贫病交加,倒在了蒋家王朝最后一个冬天,也倒在新中国的晨曦之中。他死的时候年仅48岁。朱自清的名字因此载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册!他也因此赢得了我的深深的敬意!”如果我们了解了朱自清后来的命运,我们今天读《荷塘月色》时,也许会另有一番感受吧。 三、背景介绍 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是清华园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了中国大地。旧时代正在崩坏,新时局尚未到来。知识分子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但颓丧和骚动使得他们惶惶然,看不到前进的方向。 作者在此时的心境如何呢?让我们从他的优美散文《荷塘月色》中寻找答案吧! 四、整体感知 下面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浪漫的“荷塘月色”吧!请大家一边听朗读一边注意体会文章中的字词的读音以及文章中的语言,并思考一下应该如何为文章划分层次。 【教学媒体】用录音机播放《荷塘月色》全文。 (一)正音及注释补充 1、字音 袅娜(niǎo) 蓊蓊(wěng) 敛(liǎn)裾 羞涩(sè) 独处(chǔ) 酣(hān)眠 弥(mí)望 颤(chàn)动 霎(shà)时 参(cēn)差 脉(mò)脉 倩(qiàn)影 煤屑(xiè) 踱(duó)步 2、字形 斑驳 没精打采 丰姿 3、词义 踱着:慢步行走 朗照:光线充足地照着。 [提问]听完了录音,文章给大家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 [解答]主要三方面:景物优美;感情真挚;语言清新而不失自然。 [提问]全文的层次如何划分?每个层次说了些什么内容? [解答]全文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段(第1自然段)月夜漫步荷塘的理由(想起荷塘)。(点明题旨) 第二段(第2-6自然段)夜游荷塘及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 第三段(第7、8自然段)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及荷塘归来。(偏重抒情) (二)解读第一段 [提问]作者为什么深夜离家去荷塘? [板书](一)缘由 [解析]文章第一句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颇”含有“很、非常”之意,表明了“不宁静”的程度。“颇不宁静”显示了作者的烦躁、不安,而且时间上也不是一天半天,而是几天以来的心情了,这就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是文章的文眼。“我”一烦闷便想到外面散步来寻求解脱,这就突然想起荷塘,想到满月的光,于是便离家去了荷塘。 [板书]心里颇不宁静、忽然想起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作者如此“不宁静”呢?是不是作者家里的矛盾呢?显然不是,因为文章写道:“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孩子安详地睡着,母亲还哼着眠歌,一切都很平静、温馨。“我悄悄地披上大衫,带上没出去。”这些举动都体现了作者对家人的关心。既然不是家里的矛盾,那我们联系一下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来看看,我们可以从此得出答案。1927年春天,国民党反动派继上海“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又在广州发动了“四•一五”反革命大屠杀,使中国天空布满了乌云。朱自清曾受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他追求进步,痛恶黑暗的反动统治,富有正义感和爱国心。“四•一二”政变,给他的打击是沉重的。他不满现实, [板书](不满现实) 但对革命力量还缺乏认识,看不清前进的方向。“在歧路之前,我只有彷徨罢了。”“那里走”这个问题,只要有余暇它就来直扰心头,挥也挥不去。作为自由知识分子,他既反感于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怀疑惧,就不能不陷入不知“那里走”的惶惶然中。他试图“躲到学术研究中”,既是“避难”,又是在与“政治”保持距离中维护知识分子的相对独立。可这样做又使他产生一种放弃社会责任的负罪感。所以,他既神往于个人的自由世界,又为此感到不安和自谴。这就是朱自清“颇不宁静”的根源。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体味课文 一、复习导入:检查落实生字注音,默写词语。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朱自清先生的“不宁静”,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下这荷塘月色。 二、讲读第二段 1、整体线索 [提问]大家看看这部分各自然段都写了些什么,总结一下,作者是按什么线索来写的? [解答]第2、3自然段写了来路,第4自然段写了荷塘,第5自然段写了月色,第6自然段写了四周。作者按漫步荷塘的过程来写的。按作者的活动、视线的转移,有层次地来展示荷塘月色,同时,也按漫步——思索这样一条线索来使得情景交融。 板书:(二)来路(2、3)——荷塘(4)——月色(5)——四周(6) 漫步——思索 2、讲读第2自然段 [提问]小路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什么手法来衬托月下小路的美? [解析]曲折、幽僻、树多是小路的特点,其中幽僻是基本特点,而曲折、树多是构成幽僻的重要条件。运用了对比手法,白天(少人去)——夜晚(更寂寞);没有月光(阴森森)——淡淡月光(很好),这一对比给以往那种阴冷的氛围蒙上了一层朦胧的诗意,形成了静悄、幽寂、朦胧的氛围,这也是笼罩全文的氛围。 板书:1、来路:曲折、幽僻、树多(对比) [讲解]“寂寞”一词用得很妙,一方面夏夜的荷塘,难有寂静,另一方面作者的心境,“寂寞”更为确切。面对“四•一二”大屠杀,作者彷徨、苦闷、不满现状,意欲超脱现实,心境寂寞是十分明显的。作者不说内心的寂寞,而说路的寂寞,把自己的寂寞之情寄于“幽僻”的路。这正是一种高明的移情于物的写法。 3、讲读第3自然段 [提问]这一段将作者去荷塘的感受,请说说这种感受的具体内容,怎样理解这种感受? [解析]重点理解这个句子:白天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作者怀着排除烦闷的心情来到荷塘边上,月色淡淡,独步塘岸,似乎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什么都可以不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作者成了一个“自由人”。写得很超脱现实,应该说这是作者内心所渴望而在现实达不到的,越是超脱越是自由,便越显出作者在现实中的苦闷。 板书:感受:自由——苦闷 4、讲读第4自然段 [让学生朗读第4至6自然段] [提问]本段描写了月下荷塘,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是按怎样的顺序? [解答]本段在总写了荷塘概貌(广角镜头)后,先写满眼茂密的荷叶,次写多采多姿的荷花,再写缕缕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即荷波以及流水。这是按照观察的角度、视线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依次精雕细刻,用一组特写镜头,把荷塘的主宰物用大写真推到读者面前。 板书:2、月下荷塘 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 [提问]为了表现景物特征,作者主要采用什么修辞? [解答]比喻、拟人等修辞 [讲解]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比喻吧。“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这句中“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风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给人一种美好、轻盈、动感的联想。这一比喻既新奇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叶子出水很高的娇美姿态,洋溢着情趣。“明珠”写荷花之洁净,“星星”写荷花之明亮。“刚出浴的美人”既写出了纤尘不染,使人想到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从而想到荷花的质朴、清新、纯洁、淡雅和高贵,又使人想到水中月雾中花,灯下看美人那种朦胧美的意境。 再来看一下拟人,拟人手法主要体现在“袅娜”与“羞涩”这两个词上。“袅娜”常用来形容女子体态优美,这写出了荷花柔软妩媚。“羞涩”也是专写人的情态之词,于此,写出了荷花含苞待放的难为之状,忸怩之态。这两个词写出了荷花的妩媚多姿。 [提问]我们再来看看这一句:“微风过处,送来屡屡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里面蕴涵了几种感官感觉? [解释]“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这两种不同的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受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美丽也就出来了。 [解析]当微风拂过塘面,叶子与荷花荡起了波痕,平静的荷塘有了动态美。作者由近及远、由上到下、由动到静,写出了波痕的青翠欲滴。流水是脉脉的,脉脉即无声地用眼神传递情意,满含深情地望着你,作者正式运用了巧妙的联想来唤起读者的美感,水虽然被荷叶遮住了,但它却无声地向我们传递情意。 [解析]本段中作者用了许多叠词,如“曲曲折折”、“田田”、“层层”等,不但传神地描摹了眼前之景,同时,加强了文章的节奏感,增添了音韵美。 [解析]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本段中没有直接写月,但处处有月在,是抓住月、结合月来写的。荷叶、荷花等都是在月光照耀下的。荷花,作者把盛开的和含苞待放的荷花比喻成“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这是从色彩和光华上写荷花之美。月光之下,荷花是银白色的。荷香,像远处飘来的歌声悦耳醉人,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有在月夜里才会有。如在嘈杂的白天,断然不会有这样的感受。荷波,快速而细微的颤动,也只有在月光下才能觉察,“凝碧的波痕”则是荷叶印下的月光的痕迹。 5、讲读第5自然段 [提问]在第5自然段荷塘下的月色中,作者写月色时用了哪些动词? [解答]泻、浮、洗 [板书]3、荷塘月色 正面 月光 泻、浮、洗 [提问]假如把“泻”改成“照”,把“浮”改成“升”好不好?为什么? [解析]当看到“照”字你不会想到流水,而显得呆板,用“泻”字则境界全出,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了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将无形化为有形,化静态为动态,再加上修饰语“静静地”,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地幽静幽美,这就创造了一个安谧的氛围,意境相当优美。“浮”同样写出一种轻柔的动态,“升”则失之轻柔。 [解析]在这里作者用了静态动写的描写,把画面写活了。“月光如流水”“静静地泻”下来,这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而青雾则是薄薄地浮在荷塘里,朦朦胧胧地四处泛散开来,呈现迷茫空朦的景象,一上一下交织在一起,便是成了牛乳和轻纱。大家想象一下,牛乳和轻纱,自上而下的月光,自下而上的轻纱,是不是很美又很形象? [提问]除了写月色,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叶子、花、灌木、杨柳等这些景物? [板书]侧面 叶子、花、灌木、杨柳 [解答]这是为了衬托月色。因为月色毕竟单调得很,正面是难以描摹的,于是作者借其他不同景物,通过不同的角度——衬托手法写月色,使“难写之景,如在眼前”,月色的特征就丰厚了。 [解析]本段末句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使视觉通感于听觉,就像用小提琴演奏贝多芬的《月光曲》,那声调该多么悠扬、多么轻柔,那音韵多么和谐、多么有节奏。 6、讲读第6自然段 [解析]这段写了荷塘的四周,重点在写树,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角度来写,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远处的树梢上的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最后一几“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笔锋一转,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水中的热闹反衬出周围的宁静,与王维的“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板书]4、荷塘四周 近 树色、树姿 远 远山 近 灯光、蝉鸣、蛙声 ※小结:第二段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和苦闷。 三、讲读第三段 [讲解]这一段写夜游荷塘引发思乡之情并从荷塘归来。 [板书](三)思乡之情 荷塘归来 [讲解]在现实生活里既然“我什么也没有”,凝望荷塘,便不免思接千载,“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先引了梁元帝的《采莲赋》,接着又引出《乐府古诗》里的采莲歌《西洲曲》,为什么产生由今及古的联想?发思古之幽情,是为了现在。作者由眼前的景物触景生情,联想到江南的采莲风俗,表现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为了寻求不宁静的心绪中的大解脱。但在对古代采莲盛况的赞美中,又不紧回想到“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过人头’了”;“只是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联想又由古及今,包含着今不如昔感叹,淡淡的哀愁又袭上了心头。 无论是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还是对江南的惦念,都无非是想把自己从不宁静的心绪中解脱出来。但现实终究是现实,是无法超脱的,正当作者浸沉在遐想之中时,“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作者又从美好自由的追求回到了冷寂的现实之中,并与文章的开头相呼应。 四、总结 统观全文,面对现实的苦闷与无法排遣的不宁静的心绪,作者徜徉于月色之下,荷塘之畔,内心的不宁静和环境的“静美”相反相成,清淡朦胧的景色和“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淡淡的喜悦夹杂着总难摆脱得了的淡淡的哀愁融成一体,反映了作者企图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苦闷心理,构成了《荷塘月色》的特色。 五、布置作业 1、思考和练习的二、五题 2、背诵4至6自然段 ※板书设计※ 荷塘月色 朱自清 (一)缘由:心里颇不宁静、忽然想起(不满现实) (二)来路(2、3)——荷塘(4)——月色(5)——四周(6) 漫步——思索 1、来路:曲折、幽僻、树多(对比) 感受:自由——苦闷 2、月下荷塘 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 3、荷塘月色 正面 月光:泻、浮、洗 侧面 叶子、花、灌木、杨柳 4、荷塘四周 近 树色、树姿 远 远山 近 灯光、蝉鸣、蛙声 (三)思乡之情、荷塘归来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