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依依(苏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教学目标: 1、摘录文章精彩语句,积累语言。 2、使学生认识,阅读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增长知识,陶冶心境,丰富情感,提高修养。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难点: 1、认识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地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文有感而发、由事入理、抒发感悟的写作思路。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徜徉(cháng yáng) 浩淼(miǎo) 阴晴雨晦(huì) 素娥(é) 婵娟(chán) 谆谆教导(zhūn) 雕镂(lòu) 镌刻(juān) 慷慨(kǎi) 心旷神怡(yí) 2、解释下列词语。 搜索枯肠:形容竭力思索。 徜徉:安闲自在地步行。 浩淼:形容水面辽阔。淼:形容水大。 风物:一个地方特有的景物。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素娥:嫦娥。 婵娟:美好的容态。 芳菲:花草的芳香。 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雕镂:雕刻。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谆谆:形容恳切教导。 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镌刻:雕刻。 慷慨:充满正气,情绪激昂。 二、导入 1、同学们每当我们在不经意间翻出故友的礼物,从泛黄的书页中偶然掉落的书签或在珍藏已久的相册中搜索旧梦的时候,我们会在沉思的引导下不由自主地进入回忆的世界,时光匆匆而过,而往事却历历在目记忆犹新。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于漪的《往事依依》,看看她所追忆的是怎样的一段经历。 2、作者简介:于漪,江苏镇江人。195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197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著作有《于漪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教学谈艺录》、《学海探珠》等10多种。 3、解题:“往事依依”,“依依”指萦绕胸怀,十分留恋的意思。作者深情地追溯了少年时代的“依依”往事,心底涌动着一股热流。 三、新授:阅读课文,整体把握 1、先请一位同学把课文一起朗读一遍,其他同学注意文中生词的读音和意义。 教师点拨(纠正读错的音,提示重点词义),学生明确(补充)。 2、作者写了几件少年时代读书的往事?重点写哪件事? 写了少年时代读书的四件事:一、看图画时,犹如身临其境。二、读诗歌让我享受自然美。三、听老师讲课,使我热爱文学。四、听老师教导,让我热爱读书。其中重点写了第三件事。 3、理清文章的结构 请同学们一起把课文快速地默读一遍,分析一下,全文7段分为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简述对往事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引出对几件往事的回忆。 第二部分(第2—5段),深情回忆求学生涯中促成自己心智发展的、难以忘怀的一些人和事。 第2段:回忆小时侯观图如身临其境、乐在其中的情景。 第3段:概述读书给学生时代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乐趣,引出对读《千家诗》的美好回忆。 第4段:详细描绘读《千家诗》益智怡情,给“我”的生活带来浓郁情趣。 第5段:回忆初中读书时听国文老师讲课而怡情明理、激起课外阅读兴趣的情景。 第三部分(第6—7段),回忆教师谆谆教导使“我”受益终身,篇末点题,再次强调回忆美好的往事对“我”的激励作用。 4、文章开头(第一自然段),用“年华似流水”作比,又简述对往事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这里所起的作用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表现时间的漫长,用“搜索枯肠”与“历历在目”作比,突出经久不忘,记忆犹新的几件事,为引出下文作铺垫,又以“难以忘却”之回忆,给青少年读者造成悬念。 5、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第二部分若要细分,可分为几个层次?各讲了些什么?分层依据(关键词语)是什么? 可分为三个层次:第2段:小时侯观画,身临其境。 3—4段:学生时代读《千家诗》,沉醉意境。 第5段:初中读书听讲课,感慨万千。 分层依据:时间:小时侯,学生时代。内容:《千家诗》,讲课。 6、在第二自然段中,作者用“百看不厌”、“徜徉于山水之间”、“乐在其中”等,作者通过观图之趣,表现出自己的什么能力得到提高? 欣赏能力:入迷→入神→怡情悦性→形象加深记忆 7、第三自然段将回忆过渡到学生时代,强调书的进一步作用,并引出《千家诗》独特的魅力。第四自然段详细描绘读《千家诗》,感受美好、浓郁情趣、收益匪浅,表达了作者通过读诗所激起的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强烈情感。请同学们朗读一下诗句,体会一下作者所得到的乐趣。 8、第五自然段中,两位老师入情入理地充满激情的讲读,深深打动作者的心灵,涤荡了她的心胸,令她认知能力与情感水平得到提升,使其怡情明理、兴趣大增。作者强调豪放的爱国主义诗歌对读者的爱国热情有较强的激发与促进作用。 四、巩固 1、教师补充《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学生吟诵。 2、第六自然段是所回忆的老师的教导,作者引用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强调读书明理,尤其明做人之理的重要性,而作者受益不尽,也是来源于此。点明了往事难忘的最主要原因。这句话与第一自然段相互照应。这句话本身也是对青少年读者思想与智慧的启迪,是对青少年读者阅读好书的劝勉与鼓励,是对青少年读者努力实现人生价值道路的指引与开导。 3、第七自然段,点明题旨:往事依依催人奋进。(深化主题),言外之意,这篇文章行文的线索是什么? 往事依依。 五、总结: 1、将课文中的《千家诗》名句补充完整,以整首诗的形式呈现。 2、学生读背《千家诗》有关诗句,体会情感。学生背诵、交流,做摘录。 六:作业:课外阅读《千家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千家诗》中的部分诗句的背诵,可让学生谈谈体会。 二、新授: 探究 1、课文题目为什么定为“往事依依”? 这里有两个因素,一是课文内容要切合给中学生看的,二是作者的切身感受:“初中求学生涯中的一些人和事常萦绕胸怀,十分留恋,故用‘往事依依’为标题。”“依依”一词,释为“形容留恋,不忍分离”,课文题目中是“萦绕胸怀,十分留恋”的意思。 2、作者回忆的几件往事,为什么都与读书(画)有关?这对青少年有什么启迪? 因为作者学生时代所读的那些书,编织了“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开阔了“我”的眼界,给“我”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使“我”开启心智,成长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正因为这样,“我”才对这些往事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依依”之情。青少年读了课文,通过与“我”的对话、交流,定会更加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课内课外结合,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做一个志趣高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3、课文第6段引述老师的话的落脚点在哪里?“我”为什么对此“铭刻在心”且“一生受用尽”? 老师这句话的落脚点在“做人”。在作者看来,“当时老师并不说什么大道理,但教我们读书的明理,明做人的道理”。作者正是按老师的谆谆教导去身体力行,数十年如一日,从中受益匪浅,所以,“我”永远铭记在心且一生受用不尽。 三、品味语言 1、好的文章往往通过一些精彩的语句来表达感情。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语句最精彩、最能打动你的心、最能引起你的联想?请将它们有感情地读出来 2、学生阅读文章,根据自己选择喜欢的语句。 3、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⑴语言优美,文采斐然。⑵饱含深情,富有哲理。 4、总结: 四、概括文章中心思想 课文通过“我”对初中求学生涯中一些常萦绕胸怀因而十分留恋的往事的回忆,抒写了作者热自 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深情,告诉青少年要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做一个志趣高尚、 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五、写作特点(教师指点) 1、课文选材精当,要言不烦。以第5段而言,所举两个事例都是初中国文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讲的内容都是抒情诗,诗词的作者都是爱国诗人,讲课时老师都采用诵读,都入情入心,学生都深受感染。不同之处在于,一个是国文老师,一个是代课的国文老师;所讲内容一古一今;讲课情状也有不同,这样写,充分展现了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对于开启心智、陶冶情感、培养兴趣所起的重要作用。 2、课文多处前后照应。这既是结构安排的需要,更是内容充实、突出主题的需要。如第1和6段、第3和5段中的相互照应。 六、小结 作者回忆了少年读书生活,启示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丰富知识、增添智慧,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同时也培养人们对文学的兴趣。 七、作业:课后练习三 板书: 往事依依(于漪) (1)引出回忆,设置悬念(总) (2—6)读书生活(分) (7)点题,首尾呼应,激励作用(总) 朱熹《春日》(春)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 韩翎《寒食》(春)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高骈《山亭夏日》(夏) 绿树阴浓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一院香。 朱熹《题榴花》(春)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 李商隐《霜月》(秋)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卢梅坡《雪梅》(冬)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绚丽色彩: 韩愈《晚春》(春)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苏轼《冬景》(冬)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春天: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夏天: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秋天: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冬天: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