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小说欣赏一(人教版高三备课资料)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手机版


雷真民 

  在文学的发展史上,小说的发展也出现了很多类型,小说还有很多我们不了解的知识。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一些外国的小说,以加深对小说这种文体的认识。

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及时代背景。

  2、理解作品的内容。

  3、了解与小说相关的知识。

知识汇总 

《桥边的老人》 

  海明威简介

  海明威(1899-1961),美国著名小说家。出生于一个医生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任红十字会救护车司机,在意大利前线受伤。后作为《多伦多明星日报》驻外记者赴法国,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于1925年出版。40年代出版成名作《太阳照样升起》,描写战后一批流落欧洲的青年的迷惘、彷徨和幻灭感,小说被称为迷惘的一代代表作。短篇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1927)和《胜者无所得》(193)塑造了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硬汉性格”,确立了他短篇小说大师的地位。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1929),以他在意大利战场的经历为背景,描写一对恋人的幸福被战争摧毁的悲剧;《丧钟为谁而呜》(1940)以反法西斯主义为主题,描写一名美国志愿兵在西班牙内战中的英勇牺牲精神。这两部反战小说被誉为现代世界文学名著。中篇小说《老人与海》(1952)描写一个古巴渔民面对失败时的顽强拼搏精神,此书获得普利策奖。其他作品还有《死在午后》(1932)《非洲的青山》(1935)、《有的和没有的》(1937)《过河入林》(1950)等等。海明威的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不仅文体简洁,而且语言生动明快,对美国文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1954年海明威获诺贝尔文学奖。

  选文欣赏 

  (一)阅读小说的第一段,品味叙述语言的特点。

  1、第一段交待了哪些内容?

  交待了主人公及故事发生的环境:桥边的老人、避难的人群、运送物资的士兵、踯躅的农夫。

  2、本段语言几乎一笔一景,为什么惟独对老人着重笔,且分置首尾?

  注重语言的轻重匀称,结构的错综,与下文的过度相照应。

  3、由本段看,小说的叙述语言有何特点?

  语言简约,不事渲染,淡化主观色彩;但包蕴丰富的内容,给人强烈的视觉感受。

  (二)阅读小说主体部分,揣摩人物内心世界,理解小说主旨。

  1、“我”与老人的问答有多处矛盾,试举例说明。 

  如“我”问老人的家及政治态度时,老人的“敷衍”;老人问“我”动物能否挨过炮火,“我”的心不在焉。

  2、为什么会产生“答非所问”的对话?

  两人身份不同。“我”作为反法西斯战士,关注自己的战斗任务,最多也只是对老人境况关心;而老人远离政治与战争,内心关注的是与自己相伴的动物的生命。

  3、老人的形象与故事的主题有何关系?

  老人充满爱心,其形象闪耀着普遍的人性的光辉,与践踏人类生命的残酷战争形成鲜明对比。作者指在呼唤人性与爱的回归,斥责非正义战争给世界带来的灾难。

  

  (三)阅读小说最后一段,明确结尾的表达作用。 

  小说的结尾除了交待故事的结局,还有什么表达作用?

  点明故事背景(法西斯挺进)

  泻染氛围,烘托心境(天色阴沉、乌云密布)

  象征手法,暗示中心(复活节、仅有的幸运)

  (四)总结小说的艺术特色。

  叙述语言的简约是小说的特色。作者善于用简明的语句展现形象与情节,叙述客观真实,少用华丽或带有主观色彩的词语,尽量摒弃对环境的渲染和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这种不事渲染的素描式的叙述,却可以给人强烈视觉感受或直观的故事线索,激发读者的丰富想像,造成内心强烈的冲突。

  寓意含蓄深远是小说另一特色。简单的对话中包含老人博大的爱心与素朴的人性,而人性的回归是人类面对罪恶的战争,自救与自赎的惟一方式;结尾“复活节”的有意提及也是呼唤人性的暗示。小说通过深刻的寓意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海明威曾提出“冰山”创作原则:“冰山在海上移动很是宏伟壮观,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八分之一'是读者所看到的,‘八分之七'虽然没有写出来,能为读者感受到的。”海明威的小说就是常常富于暗示或象征手法,深刻的内涵蕴于字里行间,例如我们所熟知的《老人与海》。

  知识补充

  一、小说叙述角度与人称

  (一)关于视角 

  小说的视角就是小说中故事的“叙述者”的观察角度。在具体的作品中,“叙述者”既不等同于作者,也不完全等同于小说中的人物。“作者——叙述者——人物”三者呈现不同程度的交叉重合关系,从而使小说的叙述方式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

  (二)视角与人称的复杂关系

  简单来说,视角可以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人称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全知视角即叙述者超越小说的所有人物和事件,了解小说的全部细节和所有人物的心理及命运。这时叙述者往往就是作者本人的化身,为了更清楚地向读者讲述故事,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会加入自己的评论及对人物心理的描写,如鲁迅的《阿Q正传》。现代小说的全知视角也有变通的形式,叙述者以超然的纯客观姿态叙述,对客观事件保留全知的权威,但不再加入自己的评论和对人物的心理描写,使故事蕴藉性、象征性增强,引发读者的思索,如海明威的《凶手》。全知视角的叙述一般采用第三人称的方式。

  有限视角即叙述者只了解故事的部分情节,这时叙述者往往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首先是第一人称方式,由小说中的人物“我”来讲故事,“我”可以是小说的主人公,如鲁迅的《狂人日记》,也可以是小说的次要人物,如《桥边的老人》。其次是第三人称方式,这种方式是全知视角与有限视角第一人称方式的融合与发展,小说中的“我”仅是故事的叙述者,主要采用第三人称叙事,如鲁迅的《孔乙己》。

  现代小说最常见的是有限视角第一人称方式,当然也有运用混合视角的成功之作,如美国作家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采用第二人称的方式,严格来说算不上叙述角度,因无法对其他人或事物进行叙述,但也有相关作品,如刘心武的《楼梯拐弯》。

  二、《桥边的老人》叙述角度分析

  这篇小说采用有限视角第一人称方式,“我”作为故事的叙述者讲述的仅仅是自己的所见所闻,对其他人物如老人的感受只能推测,这时叙述故事是一种局限,但对读者却是一种丰富,读者既可以?quot;我"的角度体验故事,也可以从旁观者的角度充分发挥想像,挖掘每个人物的心理,玩味故事的内涵。

  小说中的“我”带有冷静的旁观者色彩,更多的是在“显示”故事而不是“讲述”故事,没有过多的主观感受与心理描写,只有对眼前事物的再现和直接转述式的对话,一切景物象征意义,一切情节的全部内涵全都蕴藏在客观的叙述中。可以说是海明威的语言风格与第一人称有限视角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独特叙事艺术。

《墙上的斑点》 

  二十世纪世界公认的意识流创作大师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文坛的前卫开拓者之一,她和当时的詹姆斯,乔伊斯,还有法国的普鲁斯特等创作意识流文学作品的作家一起,把意识流小说推向世界,极大地影响了世界范围内传统的写作手法,他们的出现,成为了传统文学和现代文学的一个分水岭。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原名弗吉尼亚•斯蒂芬,是英国现代著名的女小说家、评论家和散文作者。她的小说创作实践推动了现代小说的发展,她的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意识流小说的地位,她的影响在文学上经久不衰。但是,40年代到60年代,在英国对伍尔夫的评价一直偏低。从70年代起,英国文学研究领域却突发了对她重新研究的兴趣,甚至对她的“发疯”、相貌、癖性、爱好、私生活等等都有人进行专题研究。弗吉尼亚•伍尔夫已成为英国文学界的一位传奇人物。

  伍尔夫的小说,除了意识流小说的一般特点外,还有以下主要特征:

  1.小说的人物不多,主要角色一般为女性,且常常是母亲,如达洛卫夫人、拉姆齐夫人。反映的是中上层社会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这段动荡时期里的精神世界。

  2.善于运用象征暗示等手法去反映人物心灵世界的微妙变化,表现生活的意义,人生的价值。《海浪》以一天的时间变化表现人物的意识流动,象征人生的各个阶段;《到灯塔去》以物质世界的“窗”象征观察生活的窗口,以“灯塔”来象征“明暗交替”的生活,以及人物的性格。

  3.描写富有诗意,文笔流畅委婉。《到灯塔去》的第二部,犹如一首散文长诗,读来清新。她的作品中没有像乔伊斯的小说中那样的复杂文体,也没有大量的语言变异。

  4.人物意识的流转方式多姿多彩。有限定于同一个人物的“单独型”(《墙上的斑点》《雅各布的房间》),有多种意识流混杂的“交叉型”(《达洛卫夫人》),有以一种意识流为纽带的“放射型”(《到灯塔去》),也有多股意识保持分流的“平行型”(《海浪》)。

  伍尔夫的创作生涯是从书评和随笔开始的。从1905年到她生命的最后时刻,她一直为《泰晤士报》文学副刊撰写文章。著有两本散文集《普通读者》(1925,1932),5卷日记和6卷书信集。1912年结婚后在丈夫伦纳德的鼓励下,她才开始小说的创作。

  

  一、了解意识流小说

  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初在欧美文坛上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它以法国现代哲学家亨利柏格森的的直觉主义和心理时间观为哲学背景,以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为心理学基础,创作上侧重于描绘人类意识流动,提示人类精神存在。

  代表作品有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美国作家威廉福克斯的《喧哗与骚动》,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等。 

  

  二、阅读小说,了解其结构形式及其思想意义

  墙上的斑点

  回忆看到斑点的时间:炉子里的火——城堡的旗帜——红色骑士

  像钉子的痕迹:油画——房主——铁道旁的别墅

  不像钉子:生命的神秘——人类的无知——遗失的东西——生活的速度——来世

  玫瑰花瓣:特洛伊——莎士比亚——人类本能——伦敦星期日——尊卑序列表

  凸出的圆形:古冢——退役上校——牧师和老伴——学者

  大海中的木板:树——树的生存

  一只蜗牛

  小说采用了“发散式结构”,由斑点诱发无限思考,主题包罗万象,涉及文明、历史、文学、宗教、人生等,时空关系错综复杂,包含过去、现在和未来。主人公的思绪不是传统小说合乎理性、合乎逻辑的内心思考,但也并非荒谬的意识流动,貌似飘忽不定的思绪是仍呈现一定的方向性。对精神世界的不断涉足,恰恰反映了现实物质世界的空虚与不定性,主人公不断被拉回无法摆脱的现实,最后发现惟一的固定物却是一只会动的蜗牛,由此反思精神存在和现实存在的意义。 

  

  三、意识流手法分析

  1、内心独白:主人公以独白方式展示自己意识或潜意识的精神活动。

  2、自由联想:睹物生情,有感而发,不断产生新的思绪。 

  3、蒙太奇:改变线形叙述方式,以跳跃、穿插的方式展现精神世界的复杂性。

  4、视角转换:联想过程中时空视角不断转换。

《炮兽》 

  作者简介

  雨果被誉为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最杰出的代表,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和小说家之一。在长达60年的时间里,他创作了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0卷之多,为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辉煌的文化遗产。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一切重大事变。他从小崇拜法国早期浪漫主义作家夏多布里昂。1827年发表韵文剧本《克伦威尔》 和《<克伦威尔>序言》(1827),“序言”被称为法国浪漫主义戏剧运动的宣言,是雨果极为重要的文艺论著。1830年他据序言中的 理论写成第一个浪漫主义剧本《爱尔那尼》,它的演出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胜利。 

  《巴黎圣母院》(1831)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 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 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悲惨世界》最能代表雨果的思想艺术风格,他以卓越的艺术魅力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奴役劳动人民、逼良为娼的残酷的现实。 然而,作家深信唯有道德感化是医治社会灾难的良方。小说虽不乏现实主义因素,但就人物形象的塑造、环境的描写,象征和对比手 法的运用等方面而言,是一部浪漫主义的杰作。

  

  关于《炮兽》

  《炮兽》选自雨果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九三年》,故事发生在小说的开头。描写了叛军头目朗德纳克侯爵带领舰队从英国偷渡到法国旺岱地区,企图勾结当地的反动武装发动反革命叛乱。在波涛汹涌的海上,一门没有锁好的大炮如一头出笼的猛兽给军舰本身以及武器和人员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叛军出师不利,还没到法国登陆就濒临险境,遇到了极大的挫折。然而,朗德纳克侯爵以他赏罚分明、指挥若定的出色能力使叛军渡过了难关。

  

  课文内容

  《炮兽》中,那个被船员称为“乡下人”的“老头”其实就是从英国去法国组织叛乱的叛军最高统帅朗德纳克侯爵。由于肩负重大使命,他的身份只有船长布瓦斯贝特洛伯爵一人知道,作者也埋下了伏笔,故意卖足了关子,保持他身份的神秘感。这一节其实就是为烘托朗德纳克侯爵的“出场”而设置的。它将人物置身于一个混乱的危急时刻,考验他们的意志和能力,表现他们的精神和性格。

  在《炮兽》一节里,作者通过对特定场景的描写,很好地烘托出了朗德纳克侯爵的刚毅性格,塑造出了一个铁腕叛军统帅的形象。

  《炮兽》可看作一出三幕戏剧。首先,它描绘了一个惊心动魄的画面。在第二幕中,失去控制的大炮“继续进行破坏船的工作”。在第三幕中,作者的笔触挪向了军舰以外的环境。《炮兽》中的场景描写是为人物塑造服务的。在这个狭小而摇晃的舞台上,人们的性格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表现。

《丹柯》 

  作者简介

  高尔基(1868~1936),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1892年发表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登上文坛,他的早期作品,杂存着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种风格,这是他无产阶级世界观形成前必然经历的阶段。浪漫主义作品如《伊则吉尔老婆子》(1895)、《鹰之歌》(1895)等,赞美了热爱自由、向往光明与英雄业绩的坚强个性,表现了渴望战斗的激情;现实主义作品如《契尔卡什》、《沦落的人们》、《柯诺瓦洛夫》等,描写了人民的苦难生活及他们的崇高品德,表达了他们的激愤与抗争。1901年他创作了著名的散文诗《海燕之歌》,塑造了象征大智大勇革命者搏风击浪的勇敢的海燕形象,预告革命风暴即将到来,鼓舞人们去迎接伟大的战斗,这是一篇无产阶级革命战斗的檄文与颂歌,受到列宁的热情称赞。1905年革命前夕,高尔基的创作转向了戏剧,1901~1905年,他先后写出了《小市民》、《底层》等剧本,展现了现实生活中工人的新形象与新的精神面貌,表现了他们为自己权利而斗争的决心与乐观情绪,它们的上演,在当时俄国的剧坛上引起了轰动。1906年高尔基写成长篇小说《母亲》和剧本《敌人》两部最重要的作品--标志着其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峰。《母亲》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批自觉为社会主义而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英雄形象,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列宁肯定了它的现实意义。此外,他还创作了自传体长篇小说三部曲的前《童年》、《人间》、《我的大学》。高尔基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高尔基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也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他的优秀文学作品和论著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共同财富。 

  

  《丹柯》的出处

  《丹柯》选自《伊则吉尔老婆子》,是高尔基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民间传说和寓言式的结构方式在此类小说中占有重要地位。而这类作品中的主人公大多数是极力思考生活意义寻找新的生活道路、内心充满着激烈冲突的人物。 

  《伊则吉尔老婆子》用第一人称叙述,借伊则吉尔老婆子之口讲述了三个看似不相关的故事:草原上云影的传说——人与鹰的儿子“腊拉”的故事,伊则吉尔老婆子自己的故事和草原星火的来历——勇士“丹柯”的故事。课文是这篇小说的第三部分,丹柯一心为公的形象既与傲慢而自私的腊拉、又和白白挥霍青春的伊则吉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巧妙的构思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课文内容

  《丹柯》是一篇以人物为主的小说,故事紧紧围绕美少年丹柯展开,无论是外族的强大,还是三面森林环绕的艰险都是丹柯智慧与果敢形象形成的必要背景,而族人面对困难的畏缩和对丹柯力量的质疑则是丹柯坚定与执著的反衬。小说最惊心动魄的一幕发生在故事的结尾,丹柯为了打消众人的疑虑、引领大写走出森林,毅然抓开自己的胸膛,高擎自己燃烧的心照亮了大家前进的道路。这一高贵的举动必然将付出生命的代价,丹柯的形象藉此霎时高大起来,那颗被误解的心明亮地燃烧着,叙说着丹柯一心为公、义无反顾的勇气和执著的信念。不仅一直抱怨不停的族人吓呆了,就连刚才还气焰嚣张的森林也安静下来,给他们让开了道路。丹柯带领大家最后抵达了草原,那充满安宁、自由的空气,不由得让人心动。“太阳发出了灿烂的光辉,草原一起一伏,好像在呼吸一样,草叶带着一颗一颗钻石一样的雨珠在闪亮,河面上泛着金光……”丹柯死而无憾,他那颗骄傲的、燃烧的心最终却被踏为蓝色的火星,小说的主题便在歌颂勇于实践、不计个人得失的献身精神之外又增添了一份悲剧的色彩,显出了主题的复杂性。

  由于这篇小说是以民族传说的形式出现的,它“寓教于乐”的色彩比较明显,小说主题的教育意义也在富于浪漫主义风格的故事中得以彰显:在《丹柯》中,作家歌颂的不是愤世嫉俗的个人主义英雄,而是以自己燃烧着的心为人们照亮前进道路的勇士。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