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体会作品所描绘的美景,体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效果

2、体味作品中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味作品的语言美

能力目标:

1、学习写景状物散文的写作手法

2、学会提炼文中有用信息

教学安排

三课时

教学方法

阅读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整体把握作品主要内容及主体情感

欣赏景物描写

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提炼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 

一、介绍朱自清及本文写作背景

要点:1927年   彷徨   逃避

二、阅读完成

1、掌握以下字词的读音与含义

颇不宁静   满月    小煤屑路   幽僻   蓊蓊郁郁    独处的妙处

弥望    田田    点缀    袅娜    霎时    宛然     风致    

薄雾    酣眠    参差    斑驳    稀疏    倩影    空隙

丰姿    媛女    鷁首    裾      消受

2、听阅读找信息

整体把握——理清文章写作思路

(1)划出文中表明作者赏景行踪的语句。理清文章景物描写的线索。

(2)划出文中描写作者心理感受的句子。理清作者的感情发展线索。

(3)从文章题目我们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不宁静——想起荷塘——夜游荷塘



院子——沿荷塘的路上——荷塘上面——荷塘四面——   回家

  ↓           ↓            ↓          ↓           ↓

    颇不宁静 - 是个自由的人-   恰到好处 -  什么也没有- 惦着江南    

(4)写景的同时作者还插入了什么内容?谈了什么感受?

  插入了江南采莲的事情

  是有趣的事,可惜无福消受

细部研读——体会文中景物特点和作者情感

3、学生分段阅读,讨论归纳

(1)文中写了清华园荷塘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体会随着景物的变化,作者心情的变化。

  小煤屑路——幽僻   阴森森   今晚却很好——超出了平常的自己   觉得是个自由的人  受用

  荷塘上面——

  荷叶:田田  出水很高  亭亭  层层——繁茂  

  荷花:色(白)  形(明珠 星星 美人)——多姿

  荷香:渺茫的歌声——清香似有似无,不绝如缕

  荷波:闪电——疾速

  月光:流水  泻——清幽

  青雾:薄  浮——轻

  叶子、花:洗、梦——朦胧

  云:淡淡的

  树影:斑驳、稀疏

  荷塘的四面——

  树:阴阴的

  灯光:没精打采的

  蝉、蛙:热闹

朦胧  清幽  恬静

  (2)讨论:结合题目说说作者是怎样将荷塘和月色两者结合起来来写的?作者的心境总体是怎样的?

  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

  暂得解脱的淡淡的喜悦

(5)讨论:结合全文理解下面几句话,概括全文的总体情感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出还是淡淡的”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 “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享受了”

想解脱而不得脱     淡淡的哀悉,淡淡的喜悦

◆一切景语皆情语,故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之说”,仔细仔细阅读文中写景的句子,体会其中蕴含的作者的情感。

延伸:作者由荷塘月色的欣赏再写到江南采莲,结合散文特点,谈一谈这样写的好处。

由荷塘月色联想到采莲,内容上有关联性,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作者说“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月光下的荷塘清幽、宁静,让作者暂得于已,“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采莲时节是“热闹的季节”,采莲是“有趣的事”,让作者“到底惦着江南”。月下独处与回想采莲的热闹,都可让作者暂时摆脱现实,得到暂时的喜悦,可回到现实,作者“什么也没有”“无福消受”,那“颇不宁静”的心绪挥之不去。文章形散而神不散,既充实了文章的内容,使文章前后呼应,结构完整,又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作业:反复诵读课文,找出你认为好的句子,加以体会,说说它好在哪里。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品味作品精美的语言特点

品味作者从多角度写景的表达效果

结合评论了解朱自清散文的特点

教学方法

重点研读

教学过程

一、学生活动

1、重点阅读文章的4-6段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加以体会,概括出本文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来。

提示:从修辞、叠词、动词运用的角度来体会。让学生掌握修辞手法在表达中的作用。

练习

(一)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完成下表

本体 喻体 完整句子 相似点

叶子

白花

清香

月光

月光下的叶子与花

光与影

树色

灯光

归纳:比喻的作用——抓住事物的相似点,形象生动表现事物特点,给人以直观的感受。

(二)品味下面句子,指出其中通感的用法及其艺术效果。

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归纳:通感——指感觉的转化、迁移。抓住两者的相似点描绘事物的特点,既烘托出一种氛围,又给读者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三)让学生在文中各找一个拟人句和排比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归纳:排比——增强语势,表达强烈情感

      拟人——能写出事物的神韵,倾注作者丰富的主观情感。

■ 修辞

比喻

通感

排比

拟人

   (四)体会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曲曲折折(曲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2、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远近高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3、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照)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4、薄薄的青雾浮(升)起在荷塘里。

5、春风又绿江南崖。

■ 叠词:形象描绘事物的状态,语气舒缓,音韵和谐。

■ 动词:准确生动描写事物的形态。

(五)仔细阅读课文第四段,看看作者从哪些角度写景

■ 描写角度:动静   虚实   听觉   嗅觉

(六)讨论课后练习三,谈谈朱自清散文的特点。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