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人教版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初二语文学案

主备人:王金涛      审核人:         时间:2009年8月27日

课题:《蜡烛》                            一课时

学习目标:1、识记字词,感知课文内容。

          2、分析人物描写,体会主人公老妇人的内心世界,领会文章所表现的反法西斯同盟的崇高的军民情意。

自学部分  

自学要求和内容:

1、通读课文,给自然段标上序号,标记重要字词,查字典解决、识记。

2、朗读课文,做到通顺流畅,声音响亮,吐字清楚。

3、浏览课文,思考完成下列问题:(10分钟)

(1)列出这篇记叙文的六要素。

(2)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文助读:

作者西蒙诺夫,苏联作家,1915年生于一个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

本文是一篇战地通讯,二战时期苏联红军帮助南斯拉夫人民驱赶德国法西斯强盗,为南斯拉夫实现民族解放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本文记述了战争中的一个故事。

自学检测: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上汉字。

迫击炮  拂晓  契柯拉耶夫  地窖  瓦砾  闪烁  yè(   ) 窝  屏zhàng(    ) 明晃晃  jū(   ) gōng(   )  颤wēi(   ) wēi(   )  惊rǎo(   )  肃mù(    ) 

2、解释下列词语

名副其实                         精疲力竭                          永垂不朽  

自学反思(收获与困惑):

课堂延伸

知识拓展

阅读第8——41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感知人物,自主找出细致描写老妇人的语段,认真朗读,指出人物描写的方法。

(2)小组讨论,从这些段落中,你能看出这位老妇人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和思想情怀。

能力提升

(1)感情体验,你对这个老妇人有什么样的感情态度,为什么会有这种那个感情? 

(2)探究主旨,小组讨论,这篇文章,通过记述这样一件事,塑造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其目的在于表现什么呢?

(3)文章最后“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烧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这一句话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深意?

当堂检测

1、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只舍得的用,珍藏到今天。

这句话强调了什么,为什么作者要做这样的强调?

2、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衣。

这里又提到“黑色的大围巾”,你觉得有什么特殊的意味?

3、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唯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的垫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这段文字如果改写成“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的点在契柯拉耶夫的坟头”,同原句比较一下,看看少了什么,想一想原句好在哪里?

选做题:

文章中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她的动作表现出来的,试揣摩倒数第四自然段,写出老妇人的心理活动。

课后反思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