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低效的原因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德育论文 手机版




    江苏溧阳市新昌中心小学  魏爱凤

    德育教育虽然一直在进行改革,但在基层却仍然存在着一种奇怪的现象——出现了两种相对的品德表现:一方面,在学校的德育情境下,几乎所有的学生在爱父母、爱教师等基本品质方面都无可争议地表现出言行一致;另一方面,在非学校的德育情境下,又表现出品行不一、知情不一、行信不一等现象。德育为何难见实效?究其原因,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反思:

    将过程当目标。将一次次具体德育活动过程的完成视为整个目标的实现。其具体表现为热哀于追求热闹的活动形式,至于活动效果如何,则全然不顾。

    将目标当起点。在具体的德育活动过程中,德育工作将德育目标简单地理解为道德规范要求,并直接将其视为学生已经掌握并内化了的现实来反复强化训练。现实中,德育教育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说,学生做,以这样的方式达到学生品德行为表现上的整齐划一,这种德育带有很强的他律特征。

    忽视学生主体。在一系列德育过程中(如制定制度、实施细则、检查评比等),德育工作均由教师组织,学生被动参与;教师居高临下对学生表扬或批评一番,学生听着;活动结束了,德育任务、目标也就被视为实现了,根本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方法单一。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品德评价法等等都是德育教育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很多教师不会综合地运用,只是简单地靠讲解、说服、照本宣科、空洞说教,而且在进行教育时,教师又往往无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无视学生自身的道德认识、评价、实践等能力,一味强制学生服从,致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影响德育的实效性。

    评价体系陈旧。如何突破传统观念,结合新时期的道德标准评价德育目标的实现?如何用多元的价值取向来实事求是地评价每一个学生?我认为,目前的评价体系在观念上还比较守旧、狭窄,更谈不上力度和深度。如,关于“父母给孩子零花钱好不好”的问题,据我了解,一般来说,各方舆论都持反对意见,理由是要培养学生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好品质。其实,从现代的角度来看,孩子有一定的零花钱不见得不好,只要教育得当,孩子通过对零花钱的处理,不仅可以学习计划开支、买自己需要的东西,也可以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还可以捐给希望工程。

    总之,学校德育只有进行突破性的改革,才能收到实效。

相关链接:德育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