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克隆》教案设计(苏教版八年级教案设计)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奇妙的克隆》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高新科技”篇中的的一篇自由读写课文。本单元中几篇课文集中介绍了航天、克隆、基因等高新科技的基本知识。旨在通过本单元的选读,让学生获得许多新的知识,了解许多新的未知领域。培养学生为人类不断探索自然奥秘取得的新的成果的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激情和决心。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运用勾画圈点、生疑发问读书法和运用字典、词典和网络图书资料的良好习惯。 ●教学设想 由于这是一篇高新科技说明文,如果采用一般的讲授法,学生很难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所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是本课学习成功的关键。因此,在本课阅读学习中,拟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参与教学。课前设置预习题,布置学生通过运用字典、词典和网络图书资料自学生字新词,了解作者相关情况和文中出现的一些科学术语。课中组织学生自学、分组合作讨论并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参与教学,活跃气氛,激发兴趣,突破重难点。课后布置想象作文,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不断探索自然奥秘的激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词语,掌握“囊、克隆、胚胎、蟾蜍、鳞片、脊椎、两栖”等词的读音、字形、词义;理解“繁衍、相安无事”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有关克隆的科学知识。 过程与方法 1.整体感知文意,根据阅读要求训练学生筛选信息,概括内容要点,逐步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2.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并理解这样安排的好处。 3.理解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学习科学家们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和精神,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全面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统一。 ●教学重点 1.了解有关克隆的知识和克隆研究的动态。 2.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理清“克隆鲫鱼出世前后”的说明顺序,理解这样安排的原因。 ●教学方法 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设计思考题指导学生自读。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多媒体课件解决阅读中的疑难问题。最后设置自由问答环节,给喜欢钻研的同学一个空间,由兴趣引领他们在科学的道路上前行。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投影仪、多媒体电脑 布置预习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了解作者 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想必大家一定是喜欢看吧,其中孙悟空一遇危急情况会从身上拔根猴毛吹口气就会变出许多小猴来帮忙的情节,大家一定非常熟悉。在《西游记》中那是神话描写,是对敢于反抗封建统治、敢于和邪恶势力作斗争的英雄形象的设想,但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这种本领已经为我们人类所掌握,已经让神话变成现实,那就是“奇妙的克隆”技术。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我国著名的遗传学家谈家桢一同走进“奇妙的克隆”世界。(课件打出课题:《奇妙的克隆》 谈家桢) 首先,老师和大家一起共同了解一下作者的情况。(课件打出: 鼓励课前搜集的同学作补充。) 学习课文之前,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本文的学习目标。(课件展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由学生喜闻乐见的神话入手,引出学生生疏的高新科技知识,激发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学习课文前,了解作者和学习目标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为下面学习做好准备。 检查预习,巩固生字 课前要求大家预习课文,解决生字新词,下面我们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效果。(①课件打出: 点名每组一位同学板演,下面同学齐默写。②打出答案,学生同位互改。③简单评议。) 【设计意图】: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是顺利进行课程教学的基础,更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法。 再听课文,理解内容 1、课前大家已经认真预习了课文,现在我们再听一遍课文朗读,要求大家:边听边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解决以下问题。 (课件打出提示问题,播放音频朗读) 2、学生边听边画,听完后同组交流讨论,并分组分别推荐一位同学到黑板上展示讨论结果。 (下面同学自由读课文,思考讨论:四 、拓展探究题) 3、老师也针对以上问题,认真读了课文,归纳出了答案,供大家参考:(课件顺序打出: ①科学术语 ②克隆的最初含义和今天的含义 ③克隆技术造福人类的意义 ④克隆的例子和顺序(全文四部分顺序、克隆事例的顺序、安排顺序的作用) ⑤说明方法和相关例句 对照课件,师生共同评议学生展示结果。 【设计意图】:音频朗读插入优美的旋律,把枯燥乏味的科技说明文变成生动优美的文学欣赏;小组合作讨论,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精神,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图文并茂的课件,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学会归纳整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拓展探究,升华目标 1、用简单流程图画出克隆羊“多莉”的创造过程。 2、既然克隆技术对人类有那么多的积极意义,为什么作者还说“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呢?请你根据相关资料,分析利弊,发表你的观点。 3、以《假如有一天,我被克隆了》为题,写一篇不低于400字的想象作文。 当堂展示“拓展探究”1、2题,3题留作课后完成 【设计意图】:新课程理念提出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语文学习则要培养“听、说、读、写”,在课堂的最后环节设置画流程图、讨论利弊和写想象作文,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整理能力、探究精神和说、写的能力,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学生的创新能力,他们的想象是完全可以通过课堂得到激发的。 总结全文:科技学习是无止境的,自然奥秘是无穷尽的,只要我们有勇于探索的精神,未来世界定会因为我们而更加精彩。 布置作业 1.课后阅读有关克隆的文章或上网查询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 2.继续完成《假如有一天,我被克隆了》为题的想象作文,谈谈你对克隆的看法,可以编述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500字左右。 【设计意图】:课后复习是对课堂学习的补充和巩固,而在这知识信息爆炸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的时代,课外阅读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丰富拓宽学生知识面,是时代对新时期学生提出的要求,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再创作能力。 教学反思: 预习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忽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但有助于学生在课前解决字词等基础知识,为课堂学习扫清障碍,而且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变得生动趣味,使深奥难懂的高新科技知识变得浅易明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 学习的主人是学生,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也只有这样才是新时代需要课堂教学,才能培养出新时代需要的、合格的人才。 【设计意图】:反思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师自我教学意识,增强自我指导、自我批评的能力。并能冲破经验的束缚,不断对教学诊断、纠错、创新。能适应当今教育改革的需要,是教师自我成长的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