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刘和珍君》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教案编号: G1007 课题作者 记念刘和珍君(鲁迅) 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2、了解课文记叙、议论、抒情三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法。 3、学习爱国青年的精神,铭记血债,不忘教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教学重点 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脉络,深入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思路,深入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时安排 三课时 一、导语设计 发生在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是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的段祺瑞政府屠杀爱国请愿人民的血的历史,是二百多名请愿群众倒在血泊中的惨烈的一幕,更是中国人残害中国人的一场罪恶、一场悲哀、一场耻辱!路,还没有开始就走到了尽头,梦,还来不及做就永远不再醒来,刘和珍,这位年仅22岁的女大学生就这样倒在了反动派的枪弹之下。 鲁迅先生的第一部文集就叫《呐喊》,呐喊始终是鲁迅先生生命的主旋律,下面我们来听听鲁迅先生为在“3.18”惨案中为中国、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刘和珍等人发出的呐喊。 二、了解背景、解题 1、通过注释①,了解“3.18”惨案的基本情况。 2、解题:关于题目中的“记”:相当于“纪”, 并非另有其意,不能把“记念”一词理解为“记叙、怀念”。在白话文刚刚兴起时,人们有时不能严格界定字词,如文中“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中的“那”实为“哪”,鲁迅当时用“记念”实为我们今天所说的“纪念”。 关于称谓“君”:对人的尊称。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注意突出“悲愤”的感情基调) 2、结构层次 满纸都是触人眼目、震人心魄的“血”———一滴一滴的血!一片片的血!每一节都能找到“血”或与“血”有关的字眼。(学生划出这些字眼。)以“血”这一贯穿全文的字眼来梳理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2节):血之重压与触动(说缘由) 第二部分(3、4、5节):血之事实与风采(叙相识、遇难) 第三部分(6、7节):血之教训与意义(评教训、意义) 四、再读课文,研讨问题 (一)关键字眼探究 我独在礼堂外徘徊 作者无法承受追悼会的悲痛,独自徘徊沉思。 她就正告我 严正告知,严肃告诉。对鲁迅先生在刘和珍死后没能为刘和珍写点文章表示不理解和责备。 毅然预订《莽原》全年 刘和珍是追求真理的进步青年,《莽原》是鲁迅先生编辑的反映进步思想的期刊。表明刘和珍对鲁迅先生的信任,对鲁迅先生所编辑的期刊的信任。 洋溢在我的周围 写出流血之多以及给作者带来的重压。 我已经出离愤怒了 超出愤怒,除了愤怒还有其他(冷静深刻的思考)。 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 犹豫,觉得不能像原来那样看待刘和珍、称呼刘和珍。刘和珍是因为作者认为刘和珍是为中国而死的青年,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和尊敬。表达作者自责内疚的心情。反映了鲁迅先生自谦,自我剖析 的品质。 心中却暗自诧异 写出对自己原有认识的否定和对刘和珍的赞赏。 竟至于颇为怀疑 写出对自己原有认识的否定和对杀害学生的人的愤慨。 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高高兴兴地、自觉自愿地。驳斥流言。 我总觉得很寥寥 很少,很小。表明作者并不主张采用徒手情愿的方式。 (二)重点语句探究 1、“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真的猛士”指真正勇敢的革命者。“惨淡的人生”指反动派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哀痛者和幸福者”分别指看到黑暗现实,哀痛于国家和人民而无力改变的人和敢于正视黑暗现实,为国为民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的人。 2、“衰亡民族默”“默无声息的缘由”是什么?“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没中灭亡。”一句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后面一句是什么复句?有何含义? 敌人残暴凶杀的暴力统治和反动文人用反动舆论进行的思想统治,屠刀加钳口术的专制性统治,使得我们的民主更加衰亡。反复的修辞手法。选择复句。意思为沉默到了极点,就将是爆发的时候。这里既有对反动派的警告,也有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和鼓动。 3、 “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一句中,“这”字指代什么内容?下面的伟绩和武功如何理解? “这”指上文的“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伟绩”和“武功”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用了“互文”的写作手法两句所讲的内容一样,这句话讽刺了中外反对者沾沾自喜与自己的暴力的丑恶嘴脸。 4、“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到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这句是什么复句?如何理解该句? 并列复句。这句恰当是评价了惨案的意义,尽管非人间的苟活者很多,但即使苟活者,也会看到一点希望,哪怕实际依稀的微茫的,而猛士们绘制烈士精神鼓励下,更加勇猛的前进、斗争! (三)重要内容探究 1、刘和珍的三件事情和外表形象。 (1)预定《莽原》全年,表现了她要求进步,追求真理的品质; (2)反抗校长,表现她勇敢顽强,有正义感、有责任感等品质; (3)参与请愿并遇害,表现了她英勇、进步为国家和民族勇于牺牲的爱国精神等。 “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2、本文题为记“记念刘和珍君”,但明显不全在写刘和珍,那么文中一共写了几类人?三•一八惨案后他们各自的动向如何?作者对他们的态度和感情怎样? (1)爱国青年:猛士,苟活者(“我”)|悲痛、悼念 |尊敬,激励 (2)反动派:当局者,流言家(有恶意的闲人) 污蔑 |控诉、抨击、揭露 (3)麻木的民众:庸人,无恶意的闲人| 淡漠 |哀愤、唤醒 3、作者在第五节如此详写惨案的经过有何深意? 一是揭露了敌人的凶残,证明那简直就是虐杀,二是赞扬了三个女子临难从容、互相救助的精神。 4、作者在此引用陶渊明的诗,用意何在? 作者认为尽管请愿收效甚微,但对社会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勇士们的鲜血不会白流。作者引用此诗有青山埋忠骨之意。 六、阅读拓展 《记念刘和珍君》艺术特点(吴礼明) 在我的感觉中,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真是一篇至文。在同是纪念进步青年或革命者这一点上,我以为它的艺术成就远远超出了后来所写的《为了忘却的记念》。 我想在艺术上有以下三点颇值得深究。 一、在创作原动上,他善于摄取“现代社会的魂灵”,他深感世态炎凉,窥熟于“世人的真面目”,尤其对那“宁蜷伏堕落而恶进攻”的国民精神深感愤怒。……他除了用笔于“始终微笑着”、“从容转辗”“干练坚决”的刘和珍与杨德群们,展示中国女性的勇毅和温和,“虽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的形象;还着眼于罪恶的段政府,下劣的无耻文人,以及那些庸人与“闲人”,文中虽没有勾画他们的“尊容”,但强烈的比照与暗示使那些在阴暗潮湿里的阴暗物们显得多么的丑陋! 二、在创作的立场与原则上,有一点通常被人忽视了,就是那个在《故乡》中就已经显露的人道主义思想和现实主义的怀抱与民族之爱。……作者为何对“三•一八”惨案如此地表示出自己极大的愤慨呢?这不外于戮杀烈士或青年使他感到极点的悲愤。“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消亡。” 他仍然是从进化论的角度,坚信未来必胜于现在,而青年代表未来,知识就是文明与未来的标记。他将议论提高到民族存亡的高度,足以见出他的制高的峻拔与浑厚,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对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强烈的期待。而这些都厚寄于传承文明与进步知识的人们身上。他对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与道义感的苛求程度是如此的强烈!因此,正如到见一枚硬币的另一面,我们对作者为什么尤痛斥无耻文人的阴险论调就不难理解了。 三、应当说,在本文中,鲁迅的思想情感是深刻而复杂的。鲁迅从不掩盖自己思想的复杂性,他长于解剖自己,甚至于无情,其精神尤感人与可贵。他一再强调“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却又感觉到“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呜呼,我说不出话,……”他想说的,有必要说的太多,但现实的黑暗又使他出离地愤怒。刘和珍是他的学生,是他的学识热烈的求知者,他回忆起当初订阅《莽原》的情形,从这一点感觉有些写作的必要,“但我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而不仅仅是这一点点的所谓的感激。他说,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而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但他又说,“造化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逝,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在说到这次惨案所引起的反响和意义时,他沉痛地说:“时间永是流逝,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然而在文章的结尾,他又说:“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苟活在淡红的血色中,又会依稀地看见微茫的希望……”这些几乎矛盾的语言,并非是作者逻辑上的失误,而是充分地表达出了作者的无言的苦痛、愤怒、悲哀与告祭的心情。…… …… 七、练习作业 以《血染的风采》为题,写一段文字,盛赞刘和珍等人的献身精神。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