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学案设计(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学案例)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案例 手机版


黄夹中学   牟雷

学习任务一: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并积累字词。

1、作者:鲁迅,原名¬_____,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作品很多,有小说集______、________等,散文集_______,诗歌集________,杂文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

2、写作背景: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当时,有些人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如1934年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中说:“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鲁迅这篇文章就是针对舆论界的这种悲观论调,为了鼓舞民族自信心而写的。

3、积累字词:玄虚  渺茫    笼罩    倘若   搽    诓骗    诬蔑    拜佛      

怀古伤今   为民请命   前仆后继

学习任务二: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找出“敌论”和论据,讨论它们的关系是否成立?哪些语句最富于讽刺意味?

2、作者的论点什么?是怎样论证的?

3、结论:理解“状元宰相”“地底下”

学习任务三:感知爱憎之情,领略讽刺的力量。

①找出文章中的几处“中国人”,分析内涵是否相同?

②哪些人可称是“中国的脊梁”? 为什么称为“中国的脊梁”?他们在那里,为什么?

③鲁迅为什么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

④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⑤这种在证明“敌论”指谬误时所采用的是哪种驳斥方法?说说这种方法的好处。

⑥文章正面立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证明的?你还能举例吗?

○7试找一找充满讽刺性战斗性的语言

○8揣摩第一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9揣摩下列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不过一面总是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就是诬蔑。”

学习任务四:课堂检测

1、对下列画线的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土地广大,物产丰富)

B“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

C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形容专心尽力地工作)

D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用反问的语气表示并非。)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中国人”指“广大人民”的一项是(   )

A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B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C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D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从公开的文字上看来”(暗示国民党反动派还有许多不敢公开的见不得人的事。)

B“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表明了国民党政府对国联的充分信任.)

C“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表示自夸、夜郎自大是由来已久的)

D“都没有相信过‘自己’”(表示从来就是相信他人)

4、下列句子表述不是文章最后一段内容的一项是(  )

A启示人们要透过假象从本质上看问题。

B指出真正有自信力的是中国的革命人民。

C自信力的有无不是反动文人的文章决定的。

D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5、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在结构上,可以分为三部分:摆出敌方论点和论据、驳斥对方论点、论据和提出中国的希望。

B文章举事实证明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从而驳倒对方,这叫直接反驳。

C从文章中摆出的事实可以清楚地看到:批驳的矛头直指国民党反动政府。

D文章中的“中国人发展着自欺力”的“中国人”是指一小撮反动派。

布置作业:请你来驳: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课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文体知识,弄清文章脉络,感受鲁迅的爱国情感。

过程与方法:朗读,品味,探究,讨论,拓展延伸,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文章所表现的鲁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难点:通过课文,使学生认识鲁迅杂文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

【课时】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学生讲述:九一八事变

2、投影:1934年国民党反动派的言行

我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选自30年代的御用报纸

“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联公理自判决” ――选自蒋介石在“九一八”事件发生后的演讲 

  1934年 ,由反动政客戴季陶和军阀段祺瑞发起,一些国民党官僚在杭州灵隐寺举行时轮金刚法会,请班禅大师求佛保佑。

“民族之自尊心与自信心,既已荡然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    -—选自《大公报》1934年8月24日的社论         

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课题),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

【教学过程】

一、(学生活动)根据课前的预习及相关资料的整理,完成学习任务一。引导学生准确掌握有关沈从文的文学常识、积累字词。

二、解题: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鲁迅的杂文有“投枪”“匕首”之喻,由此也可窥见鲁迅杂文风格之一斑。 本文收入《且介亭杂文》,属鲁迅后期杂文。

三、播放课文录音带,学生跟读课文。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二,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内容,了解作者思想感情。学生探究后,在班内交流学习成果,师生共同总结,加深理解。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找出“敌论”和论据,讨论它们的关系是否成立?哪些语句最富于讽刺意味?

敌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论据:a、信地信物、b、信国联、c、求神拜佛

2、写驳论,要善于寻找批驳的“突破口”,就是对方谬误的薄弱环节,抓住了它,就能击中要害。联系全文,想一想,为什么本文以反驳对方的论证,即指出其沦据不能证明论点为“突破口”? 

直接反驳:信地信物信国联――没有“他信力”

         求神拜佛――发展着“自欺力”

3、作者的论点什么?是怎样论证的?

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论据:古――

   现在――

延伸:举出历史上中国的脊梁

4、结论:理解“状元宰相”“地底下”

     “状元宰相”的文章:指当时能“公开的”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的言论。“地底下”:指社会底层——广大的工农群众,或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

5、小结:本文结构

敌论点论据:信地信物

信国联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求神拜佛

反驳:直接反驳:信地信物信国联――失掉的是他信力

        求神拜佛――发展着自欺力

   间接反驳: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论据:古   中国的脊梁

           今  

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解说:这是让学生整体感知,迅速筛选信息,摄取要点。学习议论文,整体把握的方法之一是初读时迅速圈画出观点和论据。)

四、再读课文,感知爱憎之情,领略讽刺的力量。

(学生再读课文,用心感受文章所流露的情感,充分感受作者那“匕首”“投枪”的力量从何而来。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品位,完成学习任务三。完成后,小组代表发言,在全班展开讨论,老师对于不正确的地方加以补充纠正。)

  1.讽刺的力量:

①找出文章中的几处“中国人”,分析内涵是否相同?

a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b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c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d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e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明确:a指极少数顽固分子以外的中国人民。b 指广大人民。c 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d 指所有的中国人。e 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②哪些人可称是“中国的脊梁”? 为什么称为“中国的脊梁”?他们在那里,为什么?

明确:“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

③鲁迅为什么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

明确:因为只有称得上“脊梁”的才算得是真正意义的中国人,为人民着想,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永远也不会失掉自信力。评价中国人应该去评价这部分人,在当时只有中国共产党和广大的抗日军民才能算是“中国的脊梁”,而不是开头提到的“自夸”“只希望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的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

    总结:总之,鲁迅先生对民族败类充满憎恨和嘲讽,对民族的脊梁又充满了崇敬和赞扬。因为爱憎分明,所以讽刺赞扬泾渭分明,充满战斗的力量,充满鼓舞的力量。

2.逻辑的力量:

④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明确: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

⑤这种在证明“敌论”指谬误时所采用的是哪种驳斥方法?说说这种方法的好处。

    明确:归谬法。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

⑥文章正面立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证明的?你还能举例吗?

    明确:观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历史的、现实的事例。举例:“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于9月20日和22日连续发表宣言,提出“组织群众的反帝运动,发动群众斗争,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的战斗号召。在党的号召和领导下,全国掀起声势浩大的抗日运动,坚决反对蒋介石政府的不抵抗政策。1931年9月至12月,曾发生三次规模很大的学生请愿运动。 

3.语言的力量:

  试找一找充满讽刺性战斗性的语言(学生反复朗读这些语言,仔细品味)

a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b仿造自信力造出“自欺力”:“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揭露本质,可谓入木三分。

c、揣摩第一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明确: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惟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求国联”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愿自拔。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d、揣摩下列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不过一面总是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就是诬蔑。”

明确:“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总结:语言尖酸泼辣,富于讽刺,富有战斗力,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话就像一把把匕首直插反动派的要害,就像一支支投枪直射入反动派的胸膛……

五、课堂训练:

(学生回顾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并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四中的检测题)

答案BCCDB

六、小结:

    本文以驳论证的方式逐层推进地批驳丁“九•一八”事变三周年后,有些人慨叹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谬论。揭露了国民党政府的卖国投降本质,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广大抗日军民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文章语言犀利、带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如“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作者指出还是一种“自欺力”,揭露了蒋介石“坚决不抵抗”的卖国投降本质。

这一节课,我们充分感受了鲁迅先生的爱国热情。在“九一八”事变后,全国上下一片悲观,鲁迅先生洞悉先机,发出中国人应该自强自信的呐喊!“中国的脊梁”终于在1949年把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定格在历史的大舞台;“中国的脊梁”终于把中国人的自信从20世纪带到了21世纪……2008年又将是中国的自信点——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 

七、作业:请你来驳: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