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沪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一、教学目标 1、感受并鉴赏课文所营造的深沉而隽永的意境。 2、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情感。 3、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缘情叙景、以景述情的意境创造。 2、难点:悲凉的意境与颂秋的情感的和谐统一。 三、教学课型 导读课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方法 朗读法、谈论法、多媒体教学法。 六、教学突破口 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七、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课文。预习要求:熟读课文,利用《学生学习用书》获得初步理解;回忆古诗中有关“秋”的诗句,为鉴赏课文所营造的意境作准备。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思路:由眼前朝气蓬勃、满怀希望的春天联想到意蕴丰厚、令人感怀的秋天,并指出,“秋思”是中国文人创作常常涉及的题材,是中国文人典型的文化心理。 (二)朗读课文 播放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文章的意境;同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作者在文中描绘了故都秋天的哪些风景画?请为每幅风景画命一个恰当的题目,并说说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幅,为什么? (三)学生听朗读录音、思考 (四)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1、引导要点:(1)描写了哪些秋景?(2)怎样描写秋景的?(3)描写出了秋景的什么特点? 2、教师对问题结果的预设: 1)秋晨小院图。从色彩(碧绿的天色、牵牛花的蓝朵)、声音(驯鸽的 飞声)、形态(破、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写出了清、静、悲凉。 2)秋槐落蕊图。从视觉(铺得满地、一条条的丝纹)、听觉(声音也没 有)、嗅觉(气味也没有)、触觉(极细微极柔软)写出了清、静、悲凉。 3)秋蝉残鸣图。从状态(衰弱)、范围(无论什么地方、家家户户)写 出了清、静、悲凉,也写出了内心的喜爱。 4)秋雨话凉图。从听觉(息列索落、缓慢悠长)写出了清、静、悲凉。 5)秋日佳果图。从形态(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色彩(淡绿微黄)写 出了内心的赞美。 3、提出突破口: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4、联系五幅风景画、抓住关键句(文眼),把握意境内涵:清、静、悲凉。 5、归纳本文营造意境的方法:缘情叙景、以景述情。 (五)深入探讨 1、设问:有人说本文是作者对秋的“悲歌”,有人说本文是作者对秋的“颂歌”,你怎么认为?为什么? 2、学生思考、讨论。 3、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归纳: 引导:(1)从作品入手(标题目、关键语句、所写景物)。 (2)从作者经历、思想入手。 (3)从社会背景入手。 归纳:本文应是作者“悲凉的颂歌”。 归纳时可联系作者在《北平的四季》中的有关语句以加深理解。 (六)拓展体验 引导学生回忆、交流我国古典诗歌中描写秋景的情景交融的诗句,深化学生的体验。 (七)布置课外作业 学习本文缘情叙景、以景述情的写法,以“家乡的春”为题,写一篇散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