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还用得着做家访吗?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育新闻家访工作 手机版




 

中国教育报     2001-05-11     记者 赵显坤 

 

    家访,这个当年在学生思想教育中使用相当频繁的用语,如今不多见了。对此,记者日前采访的不少教师表示惋惜和忧虑。 

    家访还用得着吗  

    家访少,据教师们反映,大约有以下几个原因:电话普及了,交流方便了,何苦跑一趟;工作忙,应酬多,抽不出时间;新建小区多,学生居住分散。还有的说,教师工作之余也需要休息,休息是劳动者的权利嘛…… 

    接受采访的教师们认为,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家访。他们说,学校“减负”,对学生在校时间有严格规定,当学生放学时,家长往往下不了班。目前社区活动尚不健全,校外活动阵地远远满足不了需要。相反,“厅”、“吧”却呈泛滥之势。学生随意乱跑,接受社会不良影响的机会明显增多,社会上犯罪低龄化就是一个明证。 

    教师们指出,如果继续无视这一情况,轻则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教育成果被抵消,教师所花费的心血白白浪费掉,重则会继续加剧犯罪低龄化的趋势。 

    济南市经11路小学班主任李宁谈到她不久前的一次家访:班里一位男生,让同学捎给她一张请假条,说是腿骨不慎摔断了,医嘱需卧床休息一个月。之后第三天,李老师来到了这位男生的家,发觉学生撒了谎,但她未露声色。半小时后,学生回来了,还背着书包,见到老师,脸色倏变。老师笑笑,要求学生下楼送一送。 

    事情的原委很快清楚了:这3天,他每天像上学一样去了“网吧”。 

    李宁老师感慨地说,想想这件事,真有点后怕,如果不进行此次家访,这个学生是否会在“网吧”泡上一个月呢? 

    家访只是了解情况吗   

    教师们认为,不能把家访定格在“了解情况”与“商议对策”上,更重要的则是在教师与家长之间进行心灵交流,通过心灵交流,双方逐步建立起一种牢固的信任关系。 

    从这个角度讲,家访也是师德建设的一项举措。 

    教师们指出,由于教师和家长之间信任关系的建立,学生在心目中对教师便隐隐产生一种亲情、一种信赖,甚至视同父母。随着师生之间心理距离的消失,教师实施教育的效率、效果便大大增强,也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 

    而且,在教师与家长面对面的交谈中,教师所表现出的诚意与良苦用心,以及平易、谦和的个人品质和强烈的工作责任心,会深深感染家长,促使家长产生一种积极配合工作的热情。 

    教师们说,这种家访之后,从没有出现过家长责怪、训斥学生,恶语相讥,以至暴打一顿的情况,学生对教师实施教育的逆反心理也大大减少。 

    这种家访还带来一个辅助效果:由于学生家长从事各种职业,其中不乏高素质者,无疑给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广泛了解社会、认识形势的大好机会。 

    显然,这种效果绝不是拿起电话来说一说,或写几个字书面交谈一下就能够达到的。 

    家访要讲究工作艺术 

    家访是教师直面社会,要接触到各种类型的人,所以应特别注意讲究工作艺术。 

    要认识到:家访就是给学生鼓劲,给家长希望。所有的工作艺术都要围绕这个目标展开。 

    家访中特别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积极因素。有一位家长向教师反映,孩子将自己关在自己的卧室,喜欢将小队长的“一道杠”放在左臂上,对着镜子瞧上一会儿。教师非常重视学生的这一向上的心理,以后真的将他培养成了关心班集体、热心为同学服务的中队长。这位教师说,学生在家时间长,置身于亲情之中,最容易敞开思想,无顾忌地发表个人的见解,所以家访最能摸到学生的一些真实思想,一定要从积极的方面理解并对待学生的心理,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教师们说,家访要讲究艺术,但必须有“能力”做基础;能力不足,“艺术”也谈不上。所以,家访中,教师应具备观察分析的能力、控制局面的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以及循循诱导的能力,等等。总之,要将家访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相关链接:家访工作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