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阅读与实践五(人教版高二选修)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第五章 新闻评论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新闻评论的性质,理解新闻评论的特征。 2、掌握社论、评论员文章、记者述评等几种新闻问题的特征。 3、学会对新闻事件进行观察、分析、思考,把握其内在的思想意义。 过程与方法: 学会选题、立意,掌握几种新闻评论的结构及其写作上的基本要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从新闻评论中正确地认识社会,从而使自己有一个明确的判断是非的标准。 教学重点:学会对新闻事件进行观察、分析、思考,把握其内在的思想意义。 教学难点:学会选题、立意,写作新闻评论。 教学课时:5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新闻评论知识介绍 一、了解新闻评论的有关知识 1、新闻评论的定义: 新闻评论是针对社会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或人们思想中的突发问题,在新闻媒体上发表的具有一定倾向的言论,是新闻传播媒体发布的各种评论的总称。 2、新闻评论的类型:社论、评论员文章、记者述评、短评、编者按、思想评论等。 3、新闻评论的特点: (1)新闻评论具有新闻性,它是旧社会当前或新近发生的事实或社会中的问题进行评论,所以要讲究时效性,常常以新闻是教案为由头,以事实和道理为依托展开思想,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和教益。 (2)新闻评论具有信息性,包括评论你所产波的食物自在信息,评论所揭示的食物本质信息,评论所传达的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政策方面的信息,反馈一定的受众信息。 (3)新闻评论具有现实性,评论应从社会现实出发,起到正确、健康的现实导向作用。 (4)新闻评论具有政论性,它直接反映评论主体的宣传意图、政治倾向、思想观点,因此,必须阐明立场,表明观点,明确政治方向。 (5)新闻评论具有群众性,要求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严格掌握界限和是非标准,力戒片面和绝对化。 新闻性是新闻评论和一般议论文的重要区别,时效性是新闻评论的基本要求,政治性是新闻评论的特性,说理性是新闻评论的主要特征。 新闻的力量是事实,评论的力量是道理。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真理是评论的生命。 4、新闻评论与一般的新闻报道的区别: (1)从内容上讲,新闻报道是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报道,新闻评论则以新闻提供的事实为出发点,深入挖掘事实表象所掩盖的本质属性,分析说理,由点到面,由表及里,解释事实所蕴含的意义,阐明评论者的观点以及意图。 (2)从目的上讲,新闻报道的目的主要是传播新闻信息,新闻评论则旨在使新闻内在的思想得到提升,重在向受众讲明道理。 (3)从表达方式上激昂,新闻报道以记叙为主,讲清事实要素,要有真实性。新闻则以议论为主,要求论点准确,论据充分,论证有逻辑性。 附:新闻评论写作资料 新闻评论的选题和立论 一、论题从哪里来 新闻评论选题要求在于,它所评论的对象和范围应当是选择当前具有迫切意义的、有着普遍引导作用、又能配合整体的新闻宣传部署问题。为此,在选题时务必首先明确选题的根据,拓宽论题的来源。 其一,是当前的客观形势、舆论动向和宣传任务,以及最近中央发布的重要决定、工作部署和最新的政策精神。这些不仅是选题的重要来源,而且有助于选题和立论体现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赢得人们的重视。 其二,是实际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变革、新矛盾、新风险,以及来自广大群众和社会基层的呼声和要求。这是新闻评论选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其三,是重要的新闻事件和新闻典型。这是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是结合实际引导舆论、发挥教育功能的好教材,也有助于评论选题富有新闻性和时代感。 二、立论的基本要求 一篇成功的新闻评论作品,立论应具备这样的基本要求:针对性、新颖性、准确性和前瞻性。 1、立论的针对性。指的是立论能够针砭时弊,针对不良社会风气和倾向性矛盾,针对偏颇乃至错误的思想,运用正面引导或批评论辩的方式对症下药,以促使矛盾转化,帮助人们提高思想认识,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 体现和增强立论的针对性:a.针砭时弊,对症下药;b.正视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矛盾;c.善于触及社会性的思想问题及其实质。 2、立论的新颖性。a.论题的新颖;b.见解的独到;c.输入新鲜的事实材料作为由头或论据;d.选取新的立论角度;e.交锋中闪现亮点。 3、立论的准确性。立论的新颖就以准确为前提,立论违背了准确性,就失去使人信赖的基础,甚至产生错误的导向,引起人们思想上和行动上的混乱。立论准确,舆论导向方能正确,方能为党和人民造福;否则,就会给党和人民带来祸害。准确性的具体要求表现在:a.论点的准确,包括概念、论断、提法和分寸把握的准确;b.论据和引语的准确;c.完整、准确地阐明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d.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力戒浮夸和武断。 4、立论的前瞻性。前瞻性指的是能够及时洞察矛盾和预测将会出现的矛盾,尽早去探寻事物的内在规律及其发展趋势,进而设想出解决矛盾的办法和途径,以便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引导舆论,推动事物的发展。立论的前瞻性表现在:重提示、洞察力和预见性。 这些要求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优秀的评论作品,总是将它们有机地统一起来。 三、选题和立论的前提——调查研究(为何说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评论权) 选题和立论的前提在于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地搞好调查研究。这是因为: 1、选题和立论都需要掌握政策和法律,了解实际情况,充分占有材料,而这些都离不开调查研究。 2、正确的结论只能产生于调查研究的末尾,唯有实实在在的调查研究,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避免和克服片面性,产生实事求是的科学论断。 3、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这样去做,才能预防和医治主观和武断,提高新闻评论的质量。 4、写评论总是要了解读者对象,了解对方心里在想些什么,有些什么思想疙瘩。而要掌握这一切,事先不作一番周密有效的调查研究,显然是不行的。 总之,调查研究是选题和立论的前提,也是选题和立论的途径,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评论权。 新闻评论的标题 一、评论标题的主要(重要)功能 评论标题的功能有四个方面: 1、概括论题范围。在评论标题中概括论题范围和评析对象,让受众通过标题清晰地了解评论所要分析的事物或所要议论的问题,是评论标题的一个重要功能。 2、昭示中心论点。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要目的的新闻评论,用标题的形式直接表明其中心论点和主要见解,使其最有价值的内容——思想、观点和看法凸现出来,是评论标题的第二个重要功能。 3、表明作者的态度。对于一些是非界限、政策界限不够明了的事物或问题,在评论标题中直接表明作者的立场、态度和意向,并以此体现评论的是非判断的价值判断,是评论标题的第三个重要功能。 4、吸引受众注意。评论标题的最终目的是吸引受众的注意,调动他们阅读(或收听、收看)评论正文的兴趣,这也是评论标题的第四种功能。 二、评论标题的要求(评析) 为了更好地发挥新闻评论标题的各种功能,在制作过程中一般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要求: 1、题文一致。评论标题所概括的论题、所提炼的观点、所涉及的事实等应与评论的内容相一致。 2、意向鲜明。对评论所分析的事物或议论的问题,标题中应有较为鲜明的是非判断或价值判断。 3、言简意赅。评论标题的句式要简洁,文字要精炼,题义要深刻耐读。 4、生动引人。运用多种拟题手法和修辞手段,使评论标题生动形象、引人入胜。 生动引人的方法: a. 转换句式、语气,改陈述句为假设、疑问、感叹; b. 活用成语、俗语,包括直接引用和变化引用(易字法和谐音法); c. 巧用修辞手法,比喻、借代、比拟、双关、对照、回环。 新闻评论的说理论述 说理论述的基本要求 说理论述的基本要求是: 1、论据和论点的结合。这是新闻评论说理论述一条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和方法。实践表明,新闻评论的说理和论述唯有体现论据和论点的统一,才具有说服人的力量。 2、虚和实的结合。在评论写作中,虚和实是矛盾的统一。虚是指理论、观点、政策、思想;实是指事实、实践、业务、材料。人们常说的新闻评论要善于务虚,指的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结合事实和矛盾进行分析和说理。 3、破和立的结合。在新闻评论的写作中,破与立是辩证的统一。立,就是正面提出和论证自己的观点;破,就是反驳和批判错误的观点。破立统一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以正面立论的评论,需立中寓破;二是以批驳错误观点为主的评论,则需破中有立。 4、严肃和生动的结合。严肃和生动结合是一条不容忽视的说理论述的原则和要求。作为严肃的文体,文字很容易导致枯燥乏味,让读者提不起兴趣。所以在论述时特别要讲究生动形象,务求体现严肃的论题与生动风趣的表述的结合,体现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体现抽象的论述与具体形象的文字表现的结合。 新闻评论的结构 一、评论的结构方式(分析一篇评论的结构方式) 1. 归纳式结构。从材料到观点,先分论后总论。 2. 演绎式结构。从观点到材料,先结论后分论。 3. 并列式结构。将总论点分为两个以上的分论点,分别进行论证。 4.递进式结构。对论题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层分析。 二、评论的开头的要求与形式(评析) 1、新闻评论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要目的,也应该在文章或节目的开始部分就抓住受众,吸引他们的注意,引发他们的兴趣。因此评论的开头要求开门见山、引人入胜,切忌“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2、开头的形式:①摆出结论;②提出问题;③亮出靶子;④交待意图;⑤由事入题。 三、评论的结尾的要求与形式 1、评论的结尾的基本要求是简短有力,不落俗套,即不要拖泥带水,避免空话、套话。 2、结尾的形式:①呼应开头;②作出结论;③提出呼吁;④引发思考;⑤举一反三。 社论两篇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了解社会评论的写作特点和结构。 学习重难点:同上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指导 评论是新闻宣传的旗帜和灵魂,作为评论的一个重要类型,社论更多地反映媒体的政治倾向,其作用就在于表明立场,引导舆论。而党报的社论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同级党委、 政府的思想观点和政治立场。 本课编选的是来自于《人民日报》和香港《大公报》的两篇社论。《人民日报》的社论具有强烈的舆论导向作用,反映的事件、问题也更严肃、重大。《大公报》1902年创刊,现在在香港出版发行,是我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中文报刊。《大公报》把报纸作为论政的工具,带着宽广的社会责任感,用针砭时弊﹑扶正驱邪的方式体现真诚的爱国精神。 学习本课前,可以让学生先了解一下社论的特点以及两文涉及的相关背景,作好铺垫后再来阅读两篇社论。 教学过程 一、同是庆祝回归,两篇社论阐述的重点各不相同。说说它们议论的重点分别是什么,体会新闻评论中不同的议论角度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本题旨在引导学生认识新闻评论选取议论角度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的百年盛事》议论重点是香港回归的风雨历程,展示回归之路的艰难和不易,从中可见中国共产党之英明,中华民族之伟大。 《时代的轴线在此拉开》议论的重点是澳门回归及“一国两制”对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巨大意义,表现出中国共产党的高瞻远瞩,抒写出中华民族的自豪骄傲之情。这样的议 论角度比前一篇文章更具恢宏的气势和纵横捭阖的张力。 二、《中华民族的百年盛事》饱含深情,读后令人振奋。这种情感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本题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该文的语言特色。 首先是使用了很多饱含情感的词语和句子,如“响彻寰宇”“洗雪百年耻辱”“扬眉吐气”“举世瞩目”“永载史册”“普天同庆”“举国欢腾”,“在960万平方公里国土上,热血沸腾的中国人民,以千歌万曲、千言万语表达着自己欢乐、自豪、振奋的感情”等,洋溢着骄傲与自豪。其次是排比结构的使用。在回顾香港回归的风雨历程时,社论用 三个“为了这一天”开头构成排比段,具有一气呵成、荡气回肠的气势。 三、《时代的轴线在此拉开》,“拉开”的有历史,也有对未来的思考。那么,文章开头两句中“历史的轴线”和“时代的轴线”应该怎样理解呢? 本题旨在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 “历史的轴线”指400年前葡萄牙开始统治澳门的历史,用“历史”既包含着对澳门屈辱过去的深切感慨,同时也暗示着这样的统治将成为过去。“时代的轴线”既有时间层面的新千年新时代,更是指澳门结束殖民统治以后所开启的新的生活新的发展时代;同时结合全文,这里的“时代”还有更深层的含义,预示着整个亚洲结束西方统治的新纪元新 时代的开始。 四、任选课文中的一篇社论,就文章的写作特点,用200字左右写一段分析文字。 这是一道个性化解读练习,旨在训练学生写作、欣赏评论文章。 提示:在充分阅读并完成上述练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选取一个恰当的角度进行欣赏,不必面面俱到,比如语言、结构或仅仅是标题本身等。也可以进行比较欣赏。 短评两篇(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了解短评的写作特点和结构。 学习重难点:学会短评的写作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指导 短评,是一种篇幅短小、内容单一、简明扼要、机动灵便的编辑部评论。短评一般有两种情况:或针对某一问题,或配合某一报道发表言论。本课所选的两篇短评都属于前者。 教学过程 一、这两篇短评所依据的新闻事实分别是什么?是怎样提出各自的新闻事实的? 本题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新闻评论必须以一定的新闻事实为依托的特点。 《奴隶与盗贼》依据的新闻事实是慈禧“回銮”以后的种种媚外表现:“保护外人之懿旨不下二三十次”,“公使夫人偶遇儿童指目,辄欲拿拷治罪”,“一教士之受辱,辄下罪己之诏”。文章开门见山概括叙述事实,提出论述的由头,进而举出两个并列的事实作为论证的依据。 《台上他讲台下讲他》依据的新闻事实是某县分房负责人台上一套,台下另一套,表里不一的工作作风。文章开门见山,用一段文字直接引出负责人的讲话以及群众的议论。 二、《奴隶与盗贼》是一篇时评,文章虽短,讽刺揭露却入木三分。反复朗读几遍,注意根据语气语调的变化读出感情,然后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 本题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作者的感情,并通过对文章结构的分析学习其论证过程的严谨。 文章开头两句提出新闻事实,作为论证的事实论据;中间3~7句是论证的主体,先用假设阐述国人顺从即奴隶、不顺从即盗贼的两难境遇,进而推论出非奴隶即盗贼,“二者必居一于是”这个中心论点;最后用两个感叹词加一反问收束全文,悲愤之情达到极致。 三、《台上他讲台下讲他》一文语言极富特色。试根据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然后归纳本文的论点。 1.台上他讲,台下讲他。 2.实践证明,以“声”作则必不成则。 3.如果在台上只背“台词”,和自己的行动是两码事,那么台下的人只会把他当成一个“演员”,而不会把他当成一个党员。 本题旨在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揣摩语言的深层含义。 答案可参考“教学指导”中的相关内容。 外国评论两篇(第四、五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外国评论的写作特点和结构。 2、 体会如何针对社会事实进行新闻评论。 学习重难点:如何针对社会事实进行新闻评论。 教学时数:2课时 第四课时 一)积累整合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蹒跚( )( )堕落( )轧死( )山麓 ( ) 拓荒( )拓片( )暴躁 ( )浏览( )嗜好( ) 赃物 ( ) 炭疽病菌( )恐吓( )吓唬( )狙击( ) 2.词语积累 毛骨悚然:熟视无睹深思熟虑: 课堂探究 1.如何理解“小汽车文明,造成了品性的堕落。”一句话的含义? 答: 2.《车文明》第五段引《瑞典神话现代版》的一个故事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 3.有人说《车文明》“象一幅幅漫画,画出了一个时代的悲哀”,请你概括一下本文共有哪几幅画面? 答: 4.“我们一定是疯了”在文章中一共出现了几次?作用是什么? 答: (二)阅读《车文明》1---4段,完成6~8题. 6.这篇社论的由头是什么? 答: 7.在“那是孩子的母亲和她的情人一起,特意用小汽车把孩子带到这里扔掉的。”一句中,“特意”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答: 8.第③段采用了什么写法,有何作用? 答: 拓展阅读训练 放蛇逼迁,房产商之毒远甚于蛇毒 在居民点投放毒蛇,无疑是一种针对民权的“日常的恐怖”。其背后是强者对弱者肆无忌惮的欺凌,其结果是社会将被逼到墙角。 29日晚9时许,广州市环市西路站西南街的省汽车运输公司宿舍的居民遭到百条毒蛇夜袭。据目击者称,有凶徒开车到小区放蛇,而幕后黑手被疑是最近频频要求他们迁走的某房地产开发商。(10月30日《广州日报》) 报道称,这也是继前段时间被砸锁、淋毒水、放炸药之后当地居民遭遇的又一次威胁。不同以往的是,本次“新花招”是放蛇,而且一下子就放四麻袋,超过百条的毒蛇。 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大意是说,“地头蛇”盘踞一方,纠结错落,颇有势力。而现在,广州市的这些居民真的在自己家房前屋后看到“地头蛇”了。这些毒蛇被投放在聚居点,恐怕也涉嫌犯罪了。 由于没有确切的证据,目前尚不能断定如此罪恶的行径是某房地产商所为。然而可以肯定的是,那些指使投放毒蛇的人,其心之毒远甚于蛇毒。 比较在2007年初闹得沸沸扬扬的“史上最牛钉子户”事件,我曾撰文感慨“更多的钉子户倒在路上”。毕竟,并非所有的钉子户都能够像“最牛钉子户”一样坚持,可以在舆论的关注下不被偷袭。尽管《物权法》的生效告诉人们这场关于物权的混乱之战已经结束。然而,有些人却无视这一法律,继续将推土机推向民宅。 “关门,放‘地头蛇’!”这是怎样的恐怖景象。尽管大家并不愿意相信此为逼迁者所为,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结合近年来发生在强拆运动中的种种乱象,当地居民的上述推理似乎又在情理之中。事实上,这种无视民意与法律的糟糕事情,在各地时有发生。记忆犹新的是,此前,在山东省菏泽市的“逼迁运动”中,更有某地方官员表态———“哪个地方拆迁不死几个人啊?” 如果一切属实,这些“地头蛇”好歹算是逼迁者的先遣部队了。出人意料的是,“地头蛇”也能像孙悟空那样有七十二般变化,一会儿变成砸锁的锤子,一会儿变成毒水,一会儿变成炸药,而现在终于耐不住寂寞或者为高效起见,“地头蛇”直接现了若干原形,像孙悟空拔下毫毛,变出无数只小猴子一样加入混战。区别只在于,孙悟空七十二般变化是为了降妖,而这变化多端的“地头蛇”本身就是妖。 在居民点投放毒蛇,无疑是一种针对民权的“日常的恐怖”。其背后是强者对弱者肆无忌惮的欺凌,其结果是社会将被逼到墙角。众所周知,弱者并非不反抗,而是考虑成本忍着不反抗。当然,在大的悲剧尚未发生之时,事实并非没有补救的机会。虽说“强龙不压地头蛇”,但是公民尤其当地政府必须压住“地头蛇”。而且,还有必要弄清楚,放蛇者哪里来的如此胆量?是不是有人放纵着“地头蛇”。否则,放蛇者还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更多的逼迁恶招还会使出。 1.这则新闻评论的标题有什么特点? 答: 2.文中插入“山东省菏泽市的‘逼迁运动’”一事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 3.放蛇逼迁这种现象的实质和危害是什么? 答: 4.对于这些放蛇逼迁的“地头蛇”,我们应该怎样对待? 答: 第五课时 考点集萃 (一)点击考点 考点之十——编后语 题型示例:给下面一则新闻写一段不超过200字的编后语。 本报讯 自退休职工被纳入社会保障和社区管理之后,冷落退休职工逐渐成了一些企事业单位的普遍现象:很多做了一辈子的老职工,到了退休这天,却听不到一声问候,一个人悄悄地办完手续后,落寞地离开;有的退休职工偶尔回单位看看,也没人搭理;遇上难事求助,也是音讯杳然……部分企事业单位别说平时不关心,就连退休职工重病甚至死亡,也不派人探望。给退休员工开个欢送会、写封问候信,这种传统而温馨的方式我们曾经非常熟悉,但现在,却听得越来越少了。 解题技巧:写作 “编后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短小精干,简明扼要,一般不要长于被评说的新闻;第二要紧扣新闻内容和主题,离开了新闻这个主体就谈不上是 “编后语”了;第三议题要单一,抓住主要矛盾,说明一个问题,切忌不能几个议题;第四要开门见山,不要拐弯抹角,要一语中的。 参考答案: 企业、事业单位的干部和工人在职时,辛辛苦苦干了几十年,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全部都献给了单位,在工作中做出了不少贡献,临将退休时,作为领导,应该关心他们,听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如果他们离开单位时,连个联欢会都没有,岂不让他们感到寒心!这样做,既伤害了他们的感情,又不利于调动在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而且也不符合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 (二)拓展训练 1.给下面一则新闻写一段编后语。要求:态度鲜明,简明扼要,不超过100字. 9月25日,为期三天的首届中国海岛文化节在欢快、热烈的喜庆气氛中胜利闭幕。这是一次渔乡人民的节日!这是一次海岛文化的盛会! “渔乡丰姿”全国海岛文化表演艺术展示激情四溢、“走进榴岛”中国作家采风韵味浓厚、中国海岛风情图片展风情独特、越剧之夜—“梨园海韵”越韵音绕、“潮涌榴屿”文艺踩街活动精彩纷呈,首次实现了全国15个海岛县(区)的团聚和交流。突出体现了“海岛特色”、“民俗风情”、“广泛参与”的特点,给人以极大的精神享受和感官愉悦。 首届海岛文化节的成功举办,让我们在享受一道道海味大餐的同时,也着力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文艺工作发展方向。 答: 2. 给下面一则新闻写一段简明扼要,不超过90字的编后语。 5日下午2时30分许,一辆解放牌卡车,从南阳独山森林公园内朝山下行驶。在靠近大门的数百米道路上,由于司机疲劳驾驶,卡车突然失去控制,酿成一起惨祸。 据称,当时在景区内的百姓纷纷避让,卡车沿着下山的道路向下冲,车速越来越快。卡车在景区内剐上一辆轿车后,撞破景区的自动大门,冲进大门外的人群,当场撞倒20多人,撞坏5辆轿车。 答: 3. 给下面一则新闻写一段编后语。要求:简明扼要,态度鲜明,不超过100字. 据东方日报四月八日报道,中国民众的收入远远追不上楼价的上涨幅度。许多买不起楼的普通大众只能望“楼”兴叹。政府本应通过各种政策措施调控楼价升幅,但不少地方政府把出让土地的收益成为当地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竟然勾结地产商营造市场供求假象,以哄抬地价、炒高楼价,导致因征地引发的官民冲突持续不断。 答: 外国评论两篇答案 自主预习 (一)积累整合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蹒跚pán shān 堕落duò 轧死yā 山麓 lù 拓荒 tuò 拓片 tà 暴躁 zào 浏览liú嗜好shì 赃物 zāng 炭疽病菌jū 恐吓hè 吓唬xià狙击jū 2、词语积累: 毛骨悚然:悚然:害怕的样子。汗毛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十分恐惧。 熟视无睹:熟视:经常看到,看惯;无睹:没有看见。看惯了就象没看见一样。也指看到某种现象,但不关心,只当没有看见。 深思熟虑:反复深入地考虑。 课堂探究 1答案:“文明”一词带有强烈的讽刺意味,抨击文明社会里的冷漠心理和野蛮行为,而这种冷漠和野蛮常被解读为社会文明。 2答案:引用故事是作为论据,作证本文的观点:这个社会缺乏对人的热情与关怀,到处充满着冷漠与无情。 3答案:被扔掉的孩子脚步踉跄是一副画;把孩子扔到野兽笼里,任虎狼吞嚼是一副画;小汽车争车速,出丑态,吐痰,丢烟头是一副画;负伤的人躺在路旁数着经过的汽车又是一副画;第220辆车停下看了看,一句“去他的!”又开走了是一副画。 4答案:“我们一定是疯了”这句话在标题、开头、结尾中一共出现了三次。作为标题使用,给人一种突兀的感觉,让人摸不着头脑,:“我们怎么疯了?” “我们疯在哪里?”以这种形式吸引众目光,引起人们的思考和关注。导语中再次强调“我们一定是疯了”,是对标题的强化, “真的”一词更加深了读者的印象。结尾处“我们一定是疯了”给读者留下更多理性思考的空间,引导人们对困扰美国多年的枪支管理的顽症进行关注,首尾呼应,结构完整,让读者对其“疯”的所指有恍然大悟之感。 延伸拓展阅读 1答案:题目采用了对比手法,使用文言句式,态度鲜明,形象生动,既高度开概括了这则评论的新闻事实,又指出了这种做法的严重危害,能一下吸引读者的目光。 2答案:这种无视民意与法律的糟糕事情,在各地时有发生。 3答案:这种针对民权的“日常的恐怖”实质是无视民意与法律,是强者对弱者肆无忌惮的欺凌,其结果是社会将被逼到墙角。 4答案:当地政府必须压住“地头蛇”。而且,还有必要弄清楚,放蛇者是否有后台撑腰,如果有,就一定要揪出来。否则,更多的逼迁恶招还会使出。 考点集萃 1答案一: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本次艺术盛会的一大亮点。“渔乡丰姿”艺术展示、“潮涌榴屿”文艺踩街等活动精心选定的节目均来自于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火热的群众生活和群众的创作激情。 答案二:此次参加演出的大部分节目,大都是劳动人民在继承古老民间艺术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富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和现代气息。 2答案:车祸猛于虎。每一次血淋淋的背后总离不开是超速行驶、无牌无证驾驶、酒后驾驶、疲劳驾驶等人为因素。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请掌握方向盘的司机们勿急勿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安全驾驶! 3答案:各地因征用土地而引发的官民冲突,已成为内地主要社会矛盾之一,地方政府炒卖土地是问题根源。而地方政府在土地拍卖中直接操盘、人为抬价,不仅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也是对国家法律的肆意践踏。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