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生活处处皆作文(必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作文指导 手机版


 试述生活处处皆作文

贵州省普安二中:追忆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_____(宋)朱熹《观书有感》

古人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强调了灵感对作文的重要性。那么,灵感从何而来?从生活中来!我们中学生作文时,常感到腹中空空,无话可说,无从下笔,究其根源就是不会认真地观察生活,生活的积淀不够丰富所致。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中学生要成为作文的妙手、高手,必须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笔者认为中学生要想把作文写好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借题发挥,即兴写作。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教育的灵动性。要善于捕捉学生生活中的“小浪花”,捕捉生活中的素材,从而“借题发挥”,让学生即兴写作。

例如我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教学案例:有位老师课前因一位学生迟到,他去了解情况,进课堂时晚了几分钟,发现教室里乱七八糟的,学生们说笑打闹,乱成一团。于是他灵机一动,别出心裁地上了一堂作文课。首先让学生以“老师不在的时候”即兴说话。说话练习时,为了激活学生思维,又设一疑:根据这位同学的表情,猜猜他为什么迟到。在猜测过程中,同学们有的认为这位同学觉得学习太苦而逃学,有的却持反对意见。老师又相机让学生围绕“学习苦不苦”这个话题举行了一个“小小辩论会”。同学们唇枪舌剑、各抒已见,口若悬河,滔滔不绝,高潮迭起。这堂课这么丰富的内容,这么新颖的题材,学生们已不由自主地产生了写作的冲动。写出了题为“一堂新颖的课”、“这堂课令人回味无穷”、“开心时刻”、“一场风波”、“学习究竟苦不苦”、《我最喜欢的一节语文课》等多种体裁的文章。 教师要善于用敏锐的双眼去发现、去启发、去引导学生,将他们的情感调动起来,从而产生表达的欲望,激起写作的热情。  

二、 观察植物,抓住特征。

让学生学会用眼睛去看。会对植物远“观”近“察”,会从植物的整体到部分去观察,会发现植物的相同与不同,会留心,会时时注意,当看成为一种习惯,孩子的作文中就有了他眼中的生活。

如一名学生描写的荷花:它的茎有手指般粗细,表面凹凸不平,摸上去好像有许多小石子镶在上面似的。荷花的叶子约有盆口大,浮着的叶片像一个个绿色的翡翠盘,站立着的荷叶像一顶倒过来的帽子。荷花更是漂亮,有的还是花骨朵,饱胀得像是想急切地要裂开似的;有的已经展开了两三个花瓣,像是害羞的少女;有的全都展开了,花瓣犹如粉嘟嘟的脸蛋泛着红晕,中间举着一个未熟的莲蓬..... 

又如一名学生在《看菊展》中写到:银针菊的茎从下往上愈来愈细,它的叶子不算肥大却很稠密,一片一片紧紧的拥抱在一起。银针菊的花形并不大,但它的花瓣却非常奇特,一根根松针一般的花瓣既细又长,从花心向外喷射,无数“松针”便围成了一朵美丽的菊花,难怪人们叫它银针呢?......菊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态,一朵有一朵的色彩,望着五彩斑斓的菊花,我不禁感慨道:如果没有园艺工人的辛勤劳动,我们哪来这么美丽的菊花欣赏呢?     

同学们都熟悉宗璞的《紫藤萝瀑布》这篇散文。面对着一株盛开的藤萝,作者“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她很细致地写自己观察到的藤萝,作者为什么对这一株藤萝这样感兴趣呢?仅仅是因为它好看吗?不是。作者在文中写道:“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别的一切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很明显,作者在遇到盛开的藤萝时触动了内心压抑很久的东西,作者要借着写紫藤萝把它们抒发出来。这种内心要表达的东西,一旦与生活中的某些现象相碰撞,就会产生思想的火花,如果你有写作的欲望,便可挥笔成章了。

三、学会观察,辩别真伪。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当然,作文并不仅仅是“发现美”,还可以鞭挞假丑恶。但无论“美”还是“丑”,都需要我们从生活中去寻找。大事与小事、美与丑、好与坏、校内与校外,乃至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应成为我们关注的对象。一个同学一次去街上补鞋,碰上一个残疾鞋匠,这人帮他补好鞋后竟然不收他的钱,很是让他感动,他决定为这个鞋匠写篇报道,可他对此人并不了解,怎么写?于是就去访问,通过采访,他了解到,此人身残志坚,乐于助人,凭自己的残疾之身,供出了三个大学生,精神可嘉。后来学生把采访到的材料写成文章发表在报刊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四、真情流露,扣人心弦。

大凡作家都是情感极为丰富的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枝一叶总关情”,是诗人、作家们真实的自我写照,更是作文的一大要诀。我们不能想象,一个薄情寡欲、冷漠无情的人能写出扣人心弦的佳作来。有李白的浪漫主义情怀,才有他“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言壮语;有杜甫的生活体验才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真情流露;有李清照的多情善感,才有她“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佳句;有关汉卿的深情厚义,才有窦娥令人肝肠寸断的哭喊;有曹雪芹没落大家族的情感体验,才有林黛玉、贾宝玉凄美的爱情绝唱。因此,在生活中,我们中学生要用真心去感悟人、事、物。真情能扣住读者的心扉,能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在家里,父母的言行举止,无不渗透着浓浓的亲情;在学校中,老师的一言一瞥,无不饱含着柔柔的关爱。让我们用真情实意去感悟吧!因为,它们是我们作文不尽的源泉。作家曹文轩说过,“有多少文化就有多少感觉”。一轮夕阳在晚霞的衬托下慢慢下落,在一个诗人(一个有文化和有写作欲望的人)的眼里,它很美,能够引起一种感觉;而在一个普通人的眼里,它仅仅是一个落日,是一天的即将结束。一句道别的话,一个道别的动作多么简单,但它形成感觉,在徐志摩那里就成了《沙扬娜拉》这首著名的小诗。

除此之处,我们还可以通过博览群书,收集素材。文章是社会生活的间接反映,广泛阅读可以增加我们对社会生活的了解。历朝历代的文学名著是美文的精华,要读;各种报刊文章所写的是时尚生活,更要读。我国文化源远流长,2000多年前的《诗经》,战国时的诸子散文,魏晋南北朝的杂文,以及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是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作文典范,需要我们去广泛地阅读。眼下是信息时代,网络信息日新月异,足不出户而尽知天下事也并非难事。当然,我们中学生上网应自觉抵制不良干扰,以免深受其害。从网络上,我们可以搜索到大量的作文素材,而且方便快捷,大家可以去尝试。对提高写作能力定会有极大的益处。

     总而言之,生活处处皆作文,它是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源泉。我们只有到生活中去寻找“活水”,用心、用真情去发掘、去感悟生活中的事物,才能写出华美的作文来。作文与生活天然联系在一起,作文反映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对学生而言,作文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生活是作文唯一的源头活水,生活中处处有作文,作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片沃土,才能发新芽、开红花、结硕果。

 
相关链接:作文指导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