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的那边》(人教版七年级)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教学目标 

1. 在范读的基础上,加强朗读指导和训练,引导学生使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初步领略诗歌形象化的特点,领悟诗歌主题,从中获得有益的启发。

3. 开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创设良好的自主合作学习情境,引导和组织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为贯彻“课程标准”精神开个好头。

教学重点

领略“山”与“海”所蕴涵的象征意义,把握作品的思想主旨。

教学难点

领略诗歌形象化的特点

教学课时

拟用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欣赏大山的图片导入: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孩子,他们又在想些什么呢?他们的想法,给我们又会带来什么启示呢? 今天,我们学习诗歌《在山的那边》,和山里的孩子一起,去探寻山外那美好的世界。 

二、介绍作者,并检查预习,巩固字词。

三、整体把握。

提问:诗歌用“一”“二”标记,共写了两节诗歌。请分别用一句简洁的话语概括他们的内容。

明确:小时侯:爬上一座山顶   —— 不见大海

  长大后:爬上一座座山顶 —— 终见大海

四、分析第一节。

1.第一节诗人的心情经过怎样的变化?请结合诗句具体谈一谈。

明确:好奇——失望——委屈

2.重点分析句子: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诗人写大山好像人生气时那样“铁青着脸”,将大山拟人化了,表面上是写山的颜色,实际是写自己的心情难过,这样写既形象又生动。

3.依据刚才分析,比一比谁读得最有感情。

    (学生评价、老师引导,可以范读;最后齐读。)

五、分析第二节。

1.请一生朗读。(老师评价、鼓励。)

2.提问:诗人说山那边的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为什么这么说?

明确:找到大海经历挫折坎坷,很不容易,但是“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让“我”坚信海在远方,尽管他很遥远。但是只要抱着这样的信念,我就会“一次次鼓起信心”“不停地翻阅”“一次次战胜失望”。“用信念凝成的海”意思是只要抱有成功的信念,就一定回实现。

3.该如何朗读这一节诗?

明确:肯定、干脆——惊奇——轻缓——深情——昂扬激情

六. 朗读背诵全诗。

七.作业。

1.背诵诗歌。

2.完成练习(二)

第二课时

一、探讨主题

1. 你认为诗歌中的“海”“山”蕴涵着什么深层的意思吗? 

明确:海,是理想境界;山,是重重艰难险阻。

2.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全诗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

二、探讨诗歌艺术手法及表现效果。

象征——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诗人主观的感受。生动形象,含蓄蕴藉。

三、欣赏汪国真的诗歌《山高路远》,加以背诵,谈启发。

  呼喊是爆发的沉默

  沉默是无声的召唤

  不论激越  

  还是宁静

  我祈求

  只要不是平淡

  如果远方呼唤我

  我就走向远方

  如果大山召唤我

  我就走向大山

  双脚磨破

  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

  双手划烂

  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四、作业:

1、背诵 《山高路远》。

2、预习下一课(笔记本上) 

 1)标段序

 2)字词:注音,解释,造句

 3)朗读:签字 

附板书:

小时侯:爬上一座山顶   —— 不见大海

  长大后:爬上一座座山顶 —— 终见大海

                        (象征)

艰难险阻 ——   理想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