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学生)(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年级:2011级 执笔人: 任军 审核人: 印数: 时间:2009-04 班次: 学生姓名 课题:《社戏》 课时安排 四课时——1 教 学 目 标 1. 正音、记识重点的词语 2.整体感知全文,理清故事情节 3.理解文章叙事有详有略的写法。 预习 与 验收 l. 画记自己难以读准、难以理解的字词。 2.正音 归省: 行辈: 惮: 絮叨: 怠慢: 撺掇: 凫水: 潺潺: 歌吹: 蕴藻: 家眷: 漂渺: 纠葛: 旺相: 棹着小船 停了楫 : 一折戏 : 撮着吃 : 3.了解课文下面的注解,记识重点的词语 组长签字 自主学习 1.用圈点勾画法标出自己最欣赏的词、句、段。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课文下面的注解,记识重点的词语 4.范读课文(或听磁带录音): (l). 画记自己难以读准、难以理解的字词。 (2).用圈点勾画法标出自己最欣赏的词、句、段。 问 题 探 究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根据线索划分课文结构。线索是: 。 结构: 一部分( — 段): 二部分( — 段): 三部分( 一 段): 2.课文写了哪几件事?哪些事详写?哪些事略写? (1)A . B. C. D. E. F. G. 。 (2)详写的是: (3)略写的是: 3.为什么有的情节详写,有的情节略写? 4. “我”看社戏的时间在什么季节?你怎么知道的? 5. “我”看社戏的地点是平桥村。平桥村是一个什么样的地 方?我为什么称它为乐土? 课堂达标 《点金》p62 第 1,2,3,4, 年级:2011级 执笔人: 任军 审核人: 印数: 时间:2009-04 班次: 学生姓名 课题:《社戏》 课时安排 四课时——2 教学 目标 1.熟悉课文内容,把物作者思想感情 2.分析人物形象 预习 验收 1.再读课文,思考双喜和六一公公各是什么样的人? 2.背诵:从“一出门”到“赵庄使真在眼前了”。思考文章是怎样写景物。 组长签字 问 题 探 究 1.阅读课文,分析双喜的言行,谈谈双喜是好孩子头还是坏孩子头?并说说依据(三四条即可) (1) (2) (3) (4) 小结:双喜是 的好孩子头。 2.分析六一公公的言行,谈谈六一公公是一个什么样的老人。并说说依据(两三条即可) (1) (2) (3) 小结:六一公公是一个 的老人。 3.讨论如何看待偷豆的事。 (1) (2) (3) 课堂 达标 《点金》p62 作业补充 (-)辨字组词。 (掘_ 钩_ 掇_ (倔_ 钓_ 缀_ (篷_ (掸 揖_ (蓬 (蹿 揖 (二)填上下面一段话中所空的关联词。 我们年纪都相仿,( )论起行辈来,( )至少是叔子,有几个还是太公,( )他们合村都同姓,是本家。( )我们是朋友,( )偶而吵闹起来,打了大公,一村的老老小小,( )决没有一个会想出 “犯上”这两个字来,( )他倒)百分之九十九不识字。 (三)下面句子没有毛病的一句是() A.西瓜、南瓜、苹果、橘子都是营养丰富的水果。 B.运动场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彩色旗帜。 C.她不仅会琴棋书画,还会吹拉弹唱。 D.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板书 后 记 年级:2011级 执笔人: 任军 审核人: 印数: 时间:2009-04 班次: 学生姓名 课题:《社戏》 课时安排 四课时——3 教 学 目 标 1.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2.突出重点的技巧 预习 与 验收 1.再读课文,思考双喜和六一公公各是什么样的人? 2.背诵:从“一出门”到“赵庄使真在眼前了”。思考文章是怎样写景物。 组长签字 问 题 探 究 月下行船(10-13)①大声朗读:注意体会“我”此时的感受。 ②我上船时的心情: (与前文的 心理形成对比)。 ③出发时的划船动作: 作用: ④多角度描写“我”的见闻感受: 觉: 觉: 觉: 觉: 想象: 这些描写,为我们展示了 的图景;写出了小朋友 ; 烘托了“我” 的心情; 抒发了作者 感情。 船上看戏(14-21)①看戏内容: ②看戏心理: ③思考:(此题,可以先看完中心再回答)既然社戏不是那么好看,那么作者在结尾为什么还说是好戏,并且还要以社戏为题呢? 课堂 达标 读月下行船(10-13),完成下列问题: 1.第二段中加粗的“跑”与第一段的哪个词相呼应?这两个词都写出了什么样的情形?________ 2.对上文内容理解正确的是哪两项?请将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A.第一段第3句的“点”、“磕”、“退后”、“上前”等词生动地表现了少年们驾船技术的熟练。 B.上文有三处写到豆麦,都是为了说明夜气里清香的来源。 C.第三段中的“他”指的是“那声音”,“那声音”指的是第二段中的“歌吹”。 D.作者在第四段中用“果然是渔火”、“也不是赵庄”澄清了第二段所写的“渐望见依稀的赵庄”、“料想便是戏台”的猜测,表现了作者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答( ) 3.从第一、二、三段中各找出一处直接写“我”心理活动的语句,用“~~~~”标出;然后分别从括号里选出能恰当概括“我”的心理活动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第一段________(活泼 轻松) 第二段________(急切 焦虑) 第三段________(惘然 陶醉) 4.对上文大意概括恰当的是哪一项?请将序号填在括号内。 A.去赵庄看社戏途中的情景。 B.去赵庄看社戏途中的景物描写。 C.去赵庄看社戏途中“我”的心理活动。 D.去赵庄看社戏途中“我”的见闻和感受。答( ) 板 书 后 记 年级:2011级 执笔人: 任军 审核人: 印数: 时间:2009-04 班次: 学生姓名 课题:《社戏》 课时安排 四课时——4 教学 目标 1.理解本文的主题 2.总结本文的写作特色 预习 验收 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议一议 1.作者为什么要写六一公公? 2.本文题目为“社戏”,但作者却大量地写了社戏以外的内容,这样安排合适吗?为什么? 3.你还有疑问吗?把你认为最有价值的一个问题提出来。 组长签字 问 题 探 究 月下归航(22-30)①品位22段中的相关词语:回望、缥缈、罩。 ②你怎么看待“偷豆”的是与非? “偷”反映了小朋友们 的热情, “偷”跳动着小朋友们 的心, “偷”反映了小朋友们 的天性. 由此可见 --偷出了情趣,偷出了欢乐。 戏并不好看,豆也很普通,为什么文章结尾却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怎样理解加点的短语? 这是 标志;表明 回忆,一直珍藏在作者的心里; 表达了作者对 向往之情 人物分析小结: 双喜: 阿发: 六一公公: 桂生: 中心总结:本文通过童年时“我”和伙伴们在农村 的事件叙述,抒发了“我”对美好 的怀念之情,从而表达了“我”对 的人际关系的向往。 仿句: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于酒也。” —欧阳修 迅哥之意 ,在乎山 ,山水人之乐,得之心 也。 课堂 达标 阅读第10-13段,回答问题。 4.从文中摘出相关内容,解说“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少年们娴熟的驾船本领是如何表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什么说“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能反映“我”心情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然而又自失起来”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对这四段内容,用一句话来表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业补充 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我们拥有一颗童心,就能拥有童年般的快乐;看似平凡的生活其实有着美好的情趣,只要我们拥有一颗爱心和一双敏锐的眼睛,你们就能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东西无处不在。 写一篇回忆童年趣事的文章,二三百字即可。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