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发散思维教学模式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作文指导 手机版


 概要:

作文是以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与他人沟通,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从而创造新意思的语言使用行为。我们强调在作文教学时,尝试从根本上创造一种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发散思维教学模式,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改变单调沉闷的课堂气氛,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消除学生心理上对作文的恐惧感,培养写作兴趣,发展发散思维,让学生知道如何使写作流畅和具有创造性。

关键词:作文    发散    创新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中学作文教学的目标要使学生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然作文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潮流,不能顺应学生的心理发展,从各个方面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开发,表达的欲望,个性的发展,潜能的挖掘。具体表现为:在教学设计上,教师运用常规思维的方法,讲解范文,引出写作思路,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此思路写作,把学生看成是外部刺激的接受器,是知识灌输的对象;在教学评价上,教师只重视终结性评价,而忽视形成性评价;在教学效果上,花时多,收效少,阅读是一种心智技能,是心理的联结。。所以学生写出的作文,缺乏新意,大凡多是人云亦云的平庸之作。这种传统作文教学模式,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对学生单向讲授知识,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墨守成规,要求学生能很好地理解、消化和应用常规的知识与经验。要改变这一现状,唯有改革,改革教学模式,从根本上去创造一种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教学模式,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因此,我们不妨引入发散思维教学模式,改变单调沉闷的课堂气氛,消除学生心理上对作文的恐惧感,培养写作兴趣,发展发散思维,让学生知道如何使写作流畅和具有创造性。

这由西方教育家W.J.戈登设计的发散思维教学模式在作文教学上的运用,旨在训练学生在思维时,打破习惯的思维方式,帮助作者拓宽思路,从而用说明文、议论文或者记叙文来完成表达的任务。通过刺激类比法的运用,帮助学生形成观念上的距离,从而用一种不熟悉的方式来审视熟悉的事物。

这种模式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发散思维,就是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的思维方式,因此又叫多向思维、多维思维或辐射性思维。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结构的一个组成要素,但不是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其作用只是为创造性思维活动指明方向,即要求朝着与传统的思想、观念、理论不同的另一个(或多个)方向去思维;发散思维的实质是要冲破传统思想、观念和理论的束缚。在日常生活中,阿基米德揭开“王冠之谜”,发现流体静力学的基本原理;鲁班发明锯子;爱迪生计算出梨形玻璃泡的容积等都是在非理性的和感性过程中创造的奇迹,作文也如此。教育心理学也告诉我们: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迷恋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由兴趣产生动机,由动机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快感中产生新的兴趣和动机,推动学习的不断成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校和教师的任务就是以适合学生特点的有效方法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充分的发展。教育应该在全面开发每个人大脑的各种智能的基础上,为学生创造多种多样的展现各种智能的情景,给每个人以多样化的选择,使其扬长避短,从而激发每个人潜在的智能,充分发展每个人的个性。发散思维的训练正符合这一原理,它能引起学生对问题的兴趣,激起探索问题的动机。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从发展人的思维的的角度,去改变学生的思维定势,使学生对熟悉的问题从另一个角度再来审视它,从而产生新的理解,把作文作为一种充满乐趣的活动,从而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正如清人薛雪《一瓢诗话》中所说的那样:“大本领人偏多于雷同处见长……惟其篇篇对峙,段段双峰,却又不异而异,同而不同,才是大本领,真超脱。”

我们强调在作文教学中运用此模式,关键是比喻法的运用。通过比喻法来娱乐,学生由此不再紧张胆怯,而是主动进入快乐的精神状态,并开始享受到形成日益增加的比喻性对比的乐趣,从而通过使用类比法来进行表达活动。戈登认为:“比喻就是建立一种相似物之间的联系,是用一种事物或观点替代另一种事物或观点来进行的两者的比较。通过替代产生创造过程表现在把熟悉的事物与不熟悉的事物联接起来,或者把从熟悉的想法中得出一些新的想法。”通过比喻,学生能充分调动内在的潜能,积极投入到现有的情境状态中,把已有的知识储备挖掘出来,比较、分析与新知识中的观念的联系,或者从一个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某一熟悉的内容。这一探究过程,改变了以往的抽象说教模式,使得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过程成为了一个重非理性的和感性的过程。它把创造过程带进了一个具体可感的意识层面,给学生提供了探索和扩展思想的最佳精神境界,创设了一个情感活动的场所来强化学生的智力过程。这种手段的运用,给学生创设了一个个性化的生活化的情境,帮助学生产生兴奋情绪,释放他们的潜意识,丰富对于已有概念的想象力和观察力。在潜移默化中,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把它运用到对于一切作文主题的探究中,而成为快乐的创造活动。戈登把拟人类比法、直接类比法和矛盾压缩法作为发散思维训练的基础,使整个过程环环相扣,保证了过程的完整、和谐和自然,增强了学生间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拟人类比法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情感移入到被比较的观念或物体中,而且要完全地和这一观念或事物融合,达到忘我的境界。换句话说,你就是它,然后想象你在某一状态情形下的感觉。如:“如果你是马路边的一个垃圾桶,你的感觉是怎样的?”有学生会说:“我感觉很恶心。他们把什么脏的、霉的、烂的东西都往我嘴里面塞。”这种类比,在于引导学生去了解观念距离是怎样产生的,以致学生产生新的观点。

第二, “直接类比法就是两个事物或概念的简单比较。要求学生只要简单地把一个对象或问题情景的条件换为另一个条件,以求获得对它的新的观察角度(戈登语)。”这一比喻活动,在于让学生把两个熟悉的事物或概念进行简单的比较,得出某些方面的相同点。如:“踢足球哪里像是考试?”学生会说:“紧张、有争斗、有输赢。”还比如人们根据乌龟的硬壳而发明了能阻挡利箭的盾牌,就是一个直接推理的例子。

第三,矛盾压缩法要求学生把两个矛盾的事物凝缩在一起。通俗地讲,就是把两个看似互相对立或相反的词组合起来。例如:“快乐的痛苦”。学生就会引起思索:痛苦怎么会是快乐的呢?这一种比喻形式,提供了学生把某一物体的两个不同的评价标准融合起来进行探究的过程,激活了学生的心理,开启了联想的阀门,产生了洞察问题的渴望和行动,从而形成多角度的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

下面这堂作文课告诉我们教师是怎样帮助学生用新的方式来看待熟悉的概念的。开始,我们选出了“现代都市的街头乞丐”这个概念作为下面写作文的题目。这一案例展示了这一模式的六个阶段。

教师:我们经常在街头看到乞丐,有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先为这个街头的乞丐取个名字,就叫阿三吧。他是所有乞丐中最能讨到路人钱物的,但又是一个具有鲜明性格特点的人。关于他,我们同桌讨论一下,能说些什么呢?                 

    学生:满脸的污垢,衣裤又破又脏。                    

学生:浑身长满了烂疮,散发着阵阵恶臭。

学生:头发油乎乎,满脸的胡须,面黄肌瘦。

学生:黑乎乎的脏手,长长的指甲。

学生:牙齿黄黄的,睁着双充满血丝的无神的眼睛。

学生:拿着个破碗,穿着双破鞋。

教师:这里同学们谈到的都是老调重弹的东西,如果写下来,都是千篇一律的文章。我们要为这个乞丐找到点富有个性的东西。假如我请你们做一个直接类比,有一样东西有点儿像阿炳,但是却是一种交通工具。前后四人一组,讨论一下,告诉我,你怎么看这种有着阿三特征的设备。                       

学生:一部冒着黑烟的旧燃油助动车。

学生:一辆陈旧的自行车。

教师:哪个和阿炳形成最鲜明的相似性?讨论一下,投个票吧。(学生们投票选择了旧燃油助动车。)

教师:旧燃油助动车是怎么样的,我们知道些什么?同桌讨论一下。

学生:发动机声音很响,冒着浓浓的刺鼻的黑烟。

学生:很破旧,各个零件都已老化。

学生:排放的尾气严重超标,污染环境。

教师:好,现在想象自己变成了一辆旧燃油助动车。你的心里有什么感觉?

学生:我很担心,不知什么时候会熄火。

学生:我很害怕,现在警察都在抓我,不准我上路,一旦被抓,会把我关进牢里,判我终身监禁。我感到自己的处境很危险。

学生:我很伤心,其他的同伴式样新颖,跑得都比我快。

学生:我很生气,主人明知我已退伍,还一身是生病,却硬骑着我。

学生:我气愤了,散发出又黑又浓的废气,熏得人们难受,让他们都得病。

学生:看到汽车比我跑得快,但自行车却比我跑得慢,我心理又平衡了。

学生:我不敢走大路,只好穿梭在小巷里,跟警察做着捉迷藏的游戏。 

教师:同学们已能体会出成为旧的燃油助动车的感觉了。你们能否挑选出两个意思相反的词,构成矛盾冲突的短语吗?互相讨论一下。

学生:危险的游戏。

教师:那好吧。你们能否想起一个直接类比吗?一个动物世界的“危险的游戏”的例子吗?

学生:螳螂捕蛇。

教师:为什么举这个例子?

学生:螳螂身材微小,却跟巨蛇进行着争斗。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巨蛇压死,吃掉。这是多么危险的生死游戏啊!

教师:我们怎么利用刚才谈的讲讲阿三的事情呢?为什么我们不用换位多角度发散的方法来写写阿三呢?接下来就让我们描写一下阿三的故事。

部分学生习作:

甲:阿三已经好几天没吃饭了,但一早睁开双眼,阳光灿烂,他心里感到很快乐。于是他穿着破烂的衣衫穿梭在现代都市的人流中,永远伸着那双黑乎乎的脏手,向路人乞讨。但很多张脸,不,几乎所有的脸都瞥视着他,视若异类。他想靠近他们,但他们破口大呼:“你若不走开,我就要揍你了。”阿炳只好痛苦地溜走了。

乙:阿三失去了在原先打工的公司的工作,成了一个街头的乞丐,花光了所有的积蓄,没钱回家。只好整天露宿街头,和其他的乞丐一起,痛苦地行街乞讨。但在这繁华的大都市里怎能容得下如此灰色的笔调。警察们不管严寒酷暑,日晒雨淋,从早到晚地在城市的每个角落排查他,他东躲西藏,逃避着警察,天天心惊肉跳。

丙:象往常一样,我拖着两条沉重的腿,一路乞讨过去。街道上依旧是那么热闹,沿路的商店依旧是那么繁华。我与路上的行人只是一臂之距离,然而我们却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他们那种生活是我所不敢奢望的。我开始埋怨上天,憎恨这个世界的人。为什么我是一个乞丐,为什么我要以乞讨为生?想想,每次当我伸手乞求他们施舍时,他们都会用同样的目光瞥我一眼,那目光充满了厌恶,憎恨,然后,随手扔了一枚硬币给我,就打发我走。走得越远越好,最好,在他们视线里消失。

我觉得我是那么令人讨厌,那么受人排斥,受这个世界排斥……走着走着,便来到一个小摊位。抬头一看,令我吃惊的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正在卖香烟,论年轮他比我大了十多岁。老人看到我后,竟主动拿出了5元钱放进我的破盆里。我顿时不知所措,感到无比的羞耻,从那以后,我开始用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结束这黑暗的生活。

丁:我独自漫游在大街上,看着形形色色的人们,我与他们是那么得格格不入。我找了一块靠墙角的空地,慢慢沿着墙壁坐了下来,身上破旧的大衣与粗糙的墙壁产生了摩擦,发出的声音不是很动听,但我早已习以为常。我放下一直紧握在手里的破旧的碗,里面的零是个硬币,发出清脆的敲击声。我裹紧了身上的大衣,放眼向马路上看去,来来往往的车辆好多好多,马路上行走着的是身着华美精致的衣服的现代都市的青年们。而我,似乎与这些相差太远,仿佛是两个世界。风越吹越大,我的眼睛无力地慢慢合上,我已感觉到生命在一点点的流逝,自己知道,人们是不屑看我一眼,墙角的这团灰色永远无法吸引外面彩虹般世界的目光。就这样,在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我最终闭上了眼睛。

戊:乞丐——张三,原是某某集团的老总,手中掌有许多股份,但由于2001年时受到非典的“袭击”,公司经济波动较大,紧接着便一蹶不振,张三面临公司破产,自己负债累累,而此时,妻子也向他提出了离婚的要求。张三一怒之下,卖了房子来还债,身边仅携带几百元钱,他离开了这座“伤心”的城市,来到另一个繁华的都市。

竞争的激烈,使他找不到工作,而身边的钱也已用完。他不得不上街乞讨,从一个富豪沦为一个乞丐。他多次行讨,但很少有人会投下硬币。现实的残酷折磨着张三,但他没有放弃,心中仍存着一丝希望——再创业,他用几个月省下来的钱买了一副快板,用自己的业余爱好来乞讨。果然,给钱的人多了,他每天存一些钱,吃剩菜剩饭,睡路边,每天总不忘问自己一句:你忘了理想了吗?久而久之,张三已存了一小部分钱,他又用了一部分钱买了个打气筒和一些修车工具,摆起了修车摊,尽管收入微薄,但他始终不曾放弃。谋生的艰辛加速了他的衰老,双手已布满老茧,指缝间满是泥,冬天,手背则冻得开裂,但他舍不得买一支药膏……

日更一日,年复一年,他的钱已存得不少了。这一次,他走向一家小店面,准备重新再干本行——东山再起!

己:大家好,我就是张三!看啥看,看啥看!没见过这么帅的老头子是吧!哎……想当年,我也是一条铁铮铮的汉子,现在却沦落到这般田地,这世界,这社会真是“掐”掉了!

想当初在东北,俺创立了令多少人眼红的“WOT”公司哇!不就是欠了“COLD”公司几百万没还嘛,俺就硬生生给抓进“好地方”去了,我说过会还的,会还的!可那检察院的同志硬是不给俺面子,让俺蹲了4年的“班房”,现在可好,老婆也不要俺了,俺只有拖着这个傻楞楞的女儿出来讨饭了。

不是俺不想干工作,只是俺真的不会干啥子东西呀!当初办那个“WOT”公司还是抽奖抽出来的呢!这有啥呀,这是俺运气好,所以俺相信,只要俺一直讨下去,总有一天会发财的!

哟,你瞧那大姑娘身上的裙子多漂亮呀!想当初,俺闺女要多少俺就给她买多少,虽然俺闺女有点儿傻,但俺相信,凭她那张漂亮脸蛋,给俺钓个“金龟婿”总没问题!哟,是眼红死他们哟。到时候,再办几十桌酒席,我这个老丈人往那儿一坐,哈哈,要多威风有多威风,那个山珍海味,俺想吃多少就多少!

“咕噜”“爹,啥声音啊”,“走,闺女,今儿个带你去那个肯德基门口讨饭!”“哦,又有吃鸡骨头咯!”

庚:都市与国家、世界的发展,愈来愈大,就象令人期待的春天到处春意盎然,生机勃勃,鸟儿自由飞翔,花儿草儿又向太阳露出它们迷人的微笑。可是再美也有它的不足,厚厚的积雪开始融化,想当初它对庄稼御寒作为“棉布”,给小朋友带来欢乐……可如今,就化作春水那么地“去了”,人们更注重春天的生机,而忘了雪对我们的重要性……

人生亦如此,雪就象是步入老年的人,特别是属于乞丐一类的贫穷派,阿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衣着破烂、头发蓬乱、目光呆滞……回想着过去:想当年,我当总经理时,后面总有一帮子小子跟着:老大好……不停地喳喳叫着……可如今,世态炎凉啊,我一宣布破产,他们就再没和我联系过了……人生就是如此,可能真像俗语说时“老了就不值钱了吧”……

人生如戏,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大红大紫的高潮期,当然也有令人不快的低潮,有人志不灭,奋起努力,可能还有再出头之日,有人一蹶不振,就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人生就像一场危险游戏,每一步都是一个陷阱,重要的是怎样在摔倒后爬起来呢?

通过这种训练,学生的作文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景象,对于以往熟悉的事物学生能一改平常的思维角度和方法,写出了各具特色的文章。学生能通过想像,重新审视已知的事物,从而创造出有深度的人文内涵。这也许是我们作文教学的根本所在吧。作文,作为一种创造活动,理应是富有个性的,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发现了作文并不是那么无话可说了,相反却是有千言万语可以倾诉。兴趣的增强,就更增强了学生写作的动机和欲望。只要我们持之以恒,还有人会说语文的写作教学是枯燥乏味的吗?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提高会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吗?

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成分亚理论也启示人们要重视对自身思维过程(分析、创造和实践性的问题解决、推理和决策制定等)的了解、监控、调节和反馈,即元认知能力。因此作文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问题解决和决策制定中元认知的策略和能力,传授给学生这方面的知识。如今的素质教育就强调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文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对于此种教学模式中比喻法的运用,积极而有效地挖掘存在于个人头脑中的、在特定情景下的、难以明确表述的隐性知识,通过学生去体验、领悟来获得对熟悉事物或概念的富有创造性认识。发散思维与个人经验有很大的关系,而且它对一个人价值目标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具有实际的价值。所以在素质教育的作文教学中,不仅仅应该传授常规思维的方法,更应该注重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只要我们刻苦钻研,精心设计,帮助他们获得并且运用发散思维的程序和方法,从而实现学生知识的创新,写作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蔡伟的《课堂教学创新论》2003年3月     

钟永为的《语文教育心理学》1999年5月

周庆元的《 中学语文教育心理学研究》1998年8月

          黄甫全  王本陆主编的《 现代教学论学程》1998年12月

          倪文锦、欧阳如颖主编的《语文教育展望》2002年1月

 
相关链接:作文指导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