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师德育桃李无私奉献铸师魂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德育论文 手机版 | ||||
——记普安二中追忆老师的先进事迹 邮编:561500 教师是在各级各类学校中,以教育、培养学生为职责的专业工作者。因其工作的特殊性,教师获得了许多包含深情的美好比喻:教师是“园丁”,是“春雨”,是“人梯”,是“灯塔”,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是清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描述的治学三境说。 作为一个中年教师,普安第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追忆老师同志就有着这样的“成大事业、大学问”的志向。他一直向往着达到这样的三重境界,并以此来鞭策自己,勉励自己。因而在教育事业这片热土上,用自己赤诚的心、坚定的信念、顽强的精神、无私的行动,执著地追求着教育的最高境界。机会总是眷顾那些有所准备的人,那耀眼的光环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至今也始终垂青于他。他先后被评为“县优进工作者”、“县优秀教师”、 “县优秀班主任”“州优兼职教研员”等。透过那些荣誉的光环,你会发现其中有那么多令人敬佩和感动的故事……你会发现他是仁者、智者、勇者,他把师爱洒满校园……在这里,我无权评判他已经达到了哪一种境界,但是他的行动、他的努力、他的成绩,会让每个人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还是让我们走进他的身边,去聆听他对教育的热爱,去感悟他为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所付出的一切…… 一、教海泛舟 辛苦作帆 为了自己所钟爱的事业,追忆老师扎根教育这片沃土,不计得失、不计名利,不断地汲取,又不断地付出。他汲取的是提高自身素质的养料,付出的是自己对教育的全部的爱。因为他深知现代社会、现代学生需要的是不断进取、与时俱进的教师。如果只凭自己已有的经验、满腔的热忱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他不断地充电,不断地寻找提升自己的源头活水。 袁振国的《教育新理念》、肖川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张民生主编的《成功老师的实践与研究》、周明星主编的《老师工作创新》、加德纳的《多元智能》说起这些,他如数家珍。他从各方面、各领域猎取知识,就像一个孜孜不倦的求学者。知识让他满足,让他充实,让他得到快乐。深夜,他还手执书卷在拼搏,睡眼迷朦的丈夫醒来,总是不解地问:“你白天工作,晚上又拼命地学习,你这么劳累图的是什么?”而他总是淡然一笑,继续埋头学习。他也有劳累的时候,也有过放弃的念头,因为他也是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人,但是他想到了学生,这就成了他坚强地一步步坚挺地走来的强大支柱。 经过不断的努力、探索和实践,追忆老师使自己具有了扎实、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广博、全面的专业知识和很强的业务能力,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教学风格和特色,而正是这一独具魅力的教学风格深深地折服了学生。他所教过的学生都对他的语文课交口称赞,更钦佩追忆老师深厚的文化底蕴。1996年,他成为黔西南州中语会会员,1999年,他被聘请为黔西南州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兼职教研员,2000年他又被评为州级优秀兼职教研员。与此同时,他的业务能力、专业知识及综合素质都在不断的提高,他在语文教学中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陶冶学生情操,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常年坚持语文的学法研究,使自己的教学更具有方向性,他的学生喜欢听他的讲课。在常年的教学生活中,他不断总结、不断探索,形成了自己的中考语文复习体系,自编了《中考复习精编》,实用性强,指导性强,学生容易接受,兴趣浓厚。他所教班级的语文成绩在学校同级中始终名列前茅,2007年中考,他所教班级的语文平均成绩高达98分,其中李红同学以128分成为全县语文较高分。他注重学生的写作能力,对学生进行作文文采序列训练,在他的指导下,2007届毕业的王姗同学(现在兴义八中就读)的文章《我为落叶》刊登在《中国青年报》,并获得“三精杯”新概念作文一等奖。追忆老师非常重视教学实践,多次出校、上县级公开课,在全县语文教师中有一定的影响,受到了专家们的赞赏和同行们的好评。他的教学生动形象,语言流畅,气质清新,富有激情,独树一帜。他所出公开课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课”、“县级优秀课”,2002年到省教科所培训回来后,为了能在全县起到辐射及指导作用,他又给全县教师上了一节汇报观摩课,引起极大的反响。 追忆同志致力于教育科研工作,不断总结教学方法,寻找科研途径,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2000年他主持的省级“快速作文实验”获省级优秀奖;州级二等奖。 他常这样说:“我是教师,越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我越应该迎难而上。平时工作中,我将把每一次的失败与磨难看作是一种考验、一笔财富。”确实如此,他是压不垮的青松,面对困难与挫折,他拿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惊人毅力。那段时间,夫人在工作繁忙,他一个人带着孩子,虽然学校班主任、教学工作任务繁重,但他从未向学校请过一天假,从未迟到早退过一分一秒。他是一个男人,也需要有人支撑,但是他是一个坚强的男人,因为无论怎样疲倦,第二天出现在校园里的他,始终是精神饱满的,依然是满面笑容的,仍旧是全身心地工作着……因为他知道,他的生命已经不属于自己,他已经把自己交给了教育事业,交给了学生。 “花时间去工作,这是你事业成功的代价;花时间去思考,这是你获得力量的源泉;花时间去学习,这是你智慧的基础。”他非常喜欢英国诗人的这首小诗,也许这也就是他源源不断的动力,但是他唯独忘了这首诗还有最后一句:“花时间去游玩,这是你永远保持年轻的秘诀。”是啊,他坚如磐石,韧如蒲草的事业心,还哪容他有时间想到去游玩? 二、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爱是人类特有的情感和行为,是生活深处一朵炙热的火花。它能创造安全与满足的温馨,赋予人以无穷无尽的力量。师爱更是神圣而伟大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所有学生,无论是智商高的还是智商低的,无论是家庭条件好的还是家庭条件差的,无论是安静听话的还是调皮捣蛋的,都十分需要老师的关爱,老师的爱与尊重是打开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付出是师爱最真挚而朴实的情感,追忆老师就如那打开学生心灵窗户的烛光,用真爱付出着。 2006届有一个叫李竹的学生,学习成绩名列班级最后,同学们瞧不起他,很多老师也对他另眼相看,李竹非常自卑,在学校里从不和任何人接触,追忆老师接班后,了解到这种情况,主动关心、照顾李竹,利用一切方式和他沟通。为了打开李竹的心扉,追忆老师特地召开了一个主题班会“假如我是……”,在班会上,学生纷纷发言,“假如我是史铁生”“假如我是….”而追忆老师在班会上深情地说道:“假如我是李竹,我会骄傲的仰望蓝天,会快乐的俯视大地……”正是他的以心换心,打动了李竹,也打动了班上每一个同学,李竹终于和他交流了,和大家沟通了,学习成绩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毕业时考入了兴义一中。对学习困难的孩子来说,追忆老师无疑是他们心中最大的支撑,而帮助家境贫困的孩子们,追忆老师更是不遗余力。他有个习惯,无论平时的工作多么繁忙,总要抽出时间,在课间或午休时和学生聊天,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他班上有一个家庭极其困难的学生徐相博,妈妈下岗,爸爸卧床不起,追忆老师为他联系捐助单位,到他家中去看望病人,拿出自己的钱替他交学费、饭费,为他解决住宿问题,徐相博初三冲刺阶段,为了让他有足够的营养,追忆老师给他包饺子,做好吃的,专程送到学校。徐相博同学考上了自已理想的兴义一中,三年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东北财经大学,在入学之时,父亲病逝,追忆老师知道后又帮助他,让他顺利的迈进大学的校门。 他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努力培养“赤诚、严格、活跃、奋进”的班集体。高三年级是学生的世界观发展变化的重要阶段,同时,面临着毕业、升学等实际问题,随着课时和知识复杂程度的加重,容易产生两极分化,有的学生甚至会感到迷惘,对前途失去信心。因此,在学生毕业前夕的思想工作显得更加复杂和重要。针对这一严峻的现实,追忆同志毫不畏惧,一方面,追忆老师主要通过加大对学生自治自理能力培养的力度来开展工作,他通过各种方式,既注意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让学生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产生进取心;又注意指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方式方法学习,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能力;还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服务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规划、料理、调控自己,使自己融入于集体之中,人人成为成为班集体的建设者,而不成为班集体的“包袱”。另一方面,他有效地利用每周的班会课开展专题性的活动。例如“科学的学习方法”经验交流会、“挑战自我,塑造自我”主题意志教育活动、“如何做时间的主人”班会等各种教育活动,这些有意义的活动极大地促进了良好的学风、班风的形成。他认为,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才是成功者,他在班级提出的班风是“追求完美”,希望学生成为举止优雅的人。追忆老师调动学生的一切潜能,经常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让学生明白如何做人,如何做一名完美的学生。他的公开班会“知识与美德齐飞”在全校引起极大的反响。再一方面追忆老师以身作责,努力做学生的榜样,跟班勤,管理方法得力,班风正、学风浓。班集体在学校的各项管理评比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班级管理工作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以后有什么困难找追忆老师好吗?”一句承诺,追忆老师就用心去实现。其实又有谁知道,他为学生付出了多少笔费用。受过他资助的孩子数也数不清。“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的无私举动唤起了许多学生的上进心,求知欲;他的精神更是极大地感染了学校的每一个教师,学校的爱生事迹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三、无私奉献 润物无声 透过平时的点点滴滴,我们足以能够体会到追忆老师独特的人格魅力、专著的工作态度、超凡的工作能力。从教以来,他一直把“以礼对家长,以爱对学生,以诚对同事,以严对自己”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作为学校语文教研室副主任,他的辐射力、影响力是巨大的。他犹如一个火炉,把教师们都围拢在一起,使整个语文教研室形成了一个向上、和谐的教师群体。他是仁者,他用自己博大的胸怀、甘于寂寞的心境,谦虚地、专心地垂着绿荫,无怨无悔。 学校年轻教师多,尤其他所在的语文教研室,青年教师更是不少。小潘老师刚走上教学岗位,一边是教学的压力,另一边又有班主任的工作,工作没有头绪。追忆同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青年老师都要过这一关,如果不能顺利渡过,那么一个优秀的教师也可能就此变得平庸,甚至退步。于是他主动关心,问寒问暖,尤其是能够深入潘老师的内心,把自己当初如何上好第一节课,如何开好第一次班会娓娓道来,一番话说得潘老师感动不已。谈话临结束前,追忆老师用真诚而又信任的目光,微笑着说:“有什么困难尽管找我,你一定会是一个很出色的老师。” 对同事的关怀,他是那样的无微不至,简直心细如丝。对学生,他更是倾尽心力。平时,无论哪一个学生因故缺课,追忆老师下班后都会主动去为他们补课。有一名学生因病住院,家长和孩子都担心功课落下太多,追忆老师急学生家长之所急,放弃星期天休息,去医院为学生补课。还有一个学生因心脏疾病,需要在家休息二个多月,追忆老师利用休息时间主动到学生的家里替他补课。这样的事举不胜举,虽然辛苦,但追忆老师说学生的进步是对他辛勤工作的最好报答,是他的快乐!教师的职业道德可分为三种境界,即“规范”、“良心”、“享受”。一部分教师要靠规范来约束,一部份教师是凭着良心做事,还有一部分教师是把教师这个职业当作人生一种美好的享受。而追忆老师已将这三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用他二十多年的育人生涯,向我们述说了一个个“爱”的故事。对学生,追忆老师充满爱心,不仅在学习上严格要求他们,而且在思想上关心爱护他们。不仅关心自己班级的学生,也关心别的班级的学生,曾有一个学生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情绪波动很大,影响了正常学习,不是班主任追忆老师多次主动与他谈心,并和他的班主任一起去家访,帮助该同学克服困难,树立起信心,使他很快取得进步。追忆老师无私的关爱感动了许多学生,也感动了不少学生家长。有些家长送些礼品表示感谢,追忆老师都以不同的方式回礼做到廉洁从教,乐于奉献。如果说教师是一株大树,师德就是根,根扎得越深,树就越茂盛。看来,追忆老师爱的故事还将继续讲述下去。 学生,一届一届地教;知识,一点一点地积;人生之路,一步一步地走。这,就是追忆老师生活的主题词。 从教二十余年来,追忆同志有20年一直担任班任工作,在工作中,他一直恪守“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这一古训。要求学生做到的他会首先做到,他每天早上都会在7:00准时到校,下午5:00回家,无论刮风下雨,酷暑寒冬,从不间断。他把不懂事的孩子交给妻子,一心扑到学生身上,他说,他属于学生,属于班级,面对学校千头万绪、繁琐的工作,他常常是忘记了自己,忘记了什么是累、什么是饿;由于劳累。得了慢性咽炎,一累就会发作,曾经有一个星期,他吃了十几包“金嗓子喉宝”,嗓子好了又哑,哑了又好,但他一上课就全然忘记了自己的嗓子,有时他的声音已经嘶哑得难以分辨,但他还坚持用他嘶哑的喉咙为孩子们讲课;有时回到家,备课、作业、家务总是忙到十一二点,女儿常常饿着肚子做完作业。一次,他女儿小声地说:“爸爸,要是我是您的学生,那该多好啊……”听到女儿的心声,追忆老师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憾,追忆老师对女儿有的只是深深的歉疚。有时,他也会伤感的说:“我对得起我的所有学生,唯一对不起的是我的女儿。” 他是一个称职的父亲吗?不!他不是!但他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他会为特困生垫上所需费用;他会为逆境中成长的学生送上鼓励。他会为生病住院的学生牵肠挂肚,一连几个星期为他们补课,不图任何回报……他是学生们最伟大的父亲! “春燕自知春光逼,累断筋骨衔春泥”,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追忆老师为教育事业捧出一颗真心,献出一腔热血。他将用他的生命和智慧去托起明天的太阳。爱无价、奉献也永恒,为了教育的最高境界,为了学生的发展,他用自己的爱、自己的情,永远在教育路上跋涉着、耕耘着、探索着、追求着、无私的奉献着…… “三尺讲台万丈空,桃花源里自耕农。磨剑十年图破壁,开怀一笑坐春风。桃李报我山河丽,我付桃李一片情。不为浮华遮望眼,愿作春泥化落红。”她化作了泥土,付出了青春,成就了满园春色,更收获了满园桃李,提升了自我与他人生命的价值。 相关链接:德育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